腿涼腿痛,是老寒腿犯了?不是這麼簡單!這病有時候不能拖!

2020-12-20 骨事匯

天氣轉冷,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出現了腿部冰涼、疼痛的情況,大家往往都認為,這是自己的「老寒腿」犯了。

我們常說的「老寒腿」通常表現為下肢及關節發涼,腿部有酸、麻、脹、痛或沉重感,陰天下雨、氣候變涼時症狀加重,但是,有以上症狀時,卻不能僅僅當做老寒腿來對待。因為導致這些症狀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情況下拖久了甚至可能會導致截肢!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腿涼、腿痛常見的三大原因

這個原因最常見——骨性關節炎

生活中的老寒腿多屬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很多患有關節炎的人,在天氣轉涼或者陰雨天的時候,症狀會加重,這是因為在天氣變涼時,溫度低導致局部微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加上有慢性炎症的關節對於外界變化比較敏感,症狀就會加重。因此天氣變冷時一定要注意對患處進行保暖,不要讓其受涼。

關節炎症狀較輕時,通過熱敷、按摩等手段可緩解症狀,疼痛嚴重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消炎鎮痛藥,日常可做一些康復鍛鍊,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有助於緩解症狀。

病不在腿而在腰——腰椎管狹窄

腰椎管狹窄也會造成下肢疼痛發涼的症狀。

此病大多是由於腰椎的退變老化,如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關節突增生肥大、腰椎不穩等造成腰椎管繼發性狹窄,引起馬尾神經或神經根受壓,出現腿部的症狀。

嚴重的腰椎管狹窄除了下肢無力、麻木、疼痛、發涼之外,有一個典型的症狀「間歇性跛行「,即走路時走一段路就會因為腿疼停下來,蹲下或坐下休息一下後才能接著繼續走。

腰椎管狹窄的治療主要包括:休息、藥物、功能鍛鍊(如五點支撐)等。症狀嚴重且保守治療不能緩解時,可選擇手術治療。

可能血管堵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說到動脈硬化,可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心臟動脈硬化,可能會引起冠心病、心梗等,或者是腦動脈硬化引起腦梗塞、偏癱等,其實動脈硬化是一種累及全身動脈的疾患。

一旦下肢動脈出現硬化、被堵塞了,被輸送到下肢的氧氣就會減少,我們的下肢就會出現缺氧,從而導致下肢缺氧的相關症狀,比如:

1患肢怕冷、發涼;活動後腿部或臀部肌肉易疲勞,肌肉疼,休息後可緩解;

2足部、小腿甚至大腿出現抽筋;

3腿部感覺異常,可有麻木感、燒灼感;

4腿部摸起來發涼;

5足部傷口癒合困難等。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發病率越來越高,但這種疾病卻並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很多人誤以為年紀大了,腿腳不好很正常,休息一下就好了。如果這種慢性症狀持續加重,患者腿部可能因缺血有壞死的表現,還可能面臨截肢的風險,更可怕的是,壞死物質通過血液循環,甚至會導致腎衰竭,引起生命危險。」提醒,吸菸、高血壓、糖尿病等人群應尤為注意。

懷疑有此種疾病可行彩色都卜勒超聲、踝肱指數測定等檢查。

相關焦點

  • 冬天的第一碗養生湯,「老寒腿」人群必備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朱莎氣溫驟降的冬天,都是老寒腿朋友最煎熬的季節。每年到這個時候,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會念叨,老寒腿又犯了,每天出門即使腿上套上一層又一層,膝蓋仍會感覺冷颼颼的「進風」,酸困難忍,嚴重者甚至腿疼得打不了彎,走路都困難。
  • 楊冪的X型腿是凍出來老寒腿?鍾楚曦、熱巴偷穿秋褲被發現超可愛
    女明星為了給腿部加「暖氣」這麼努力,其實都是怕老寒腿找上門。關節炎性老寒腿上面說完因為年齡+天氣導致的老寒腿,下面就該掰扯掰扯生活習慣導致的關節炎性老寒腿了。如今的老寒腿越來越有年輕化的趨勢,這全是不良習慣鬧的,過度磨損軟骨的運動+忽略腿部保暖+長久不好的膝關節外傷,堪稱是膝關節健康的終結者。
  • 「老寒腿」未必「老」又「寒」
    人老,腿先衰。」腿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寒氣對關節的傷害是最大的,膝蓋作為人體運動最多、負重最大的關節之一自然是最重要的,若出現問題將會非常棘手,即便短時間內治癒,後期也有會留下無法根除的後遺症。「老寒腿」—中醫病機2020 WINTER近年來,『老寒腿』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也並非都是在冬天發病。從臨床上來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飽受關節疼痛的折磨,同時,即使在夏天,不少人還是會感到「腿上冒涼風」。
  • 「老寒腿」怎樣過冬?
    因為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它負擔重,活動多,易受外傷,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明顯高於人體的其他關節;這種病與年齡相關,老年人的發病率要遠高於年輕人。據統計,60歲以上老人的發病率達到50%,而在75歲以上人群中80%患有「老寒腿」。
  • 「老寒腿」是「凍」出來的嗎?
    很多老年人開始出現活動後腿部酸疼 甚至走路一瘸一拐 其實,「老寒腿」並不是「凍」出來的 它的「官稱」其實是 ——骨性關節炎 今天為大家揭開的「老寒腿」的真相 老寒腿罪魁禍首是軟骨老化
  • 天冷了,腿又開始隱隱作痛了?「老寒腿」怎樣治?骨科醫生告訴您
    天冷了,很多人的「老寒腿」又犯了,最近骨科門診變得熱鬧起來,很多人還沒進門,就聽到她的聲音「醫生,我的老寒腿又疼了,快給我看看吧」。近一周氣溫驟降,來看老寒腿的人明顯多了起來,其中有很多人已經不是第一次看醫生。
  • 「老寒腿」冬季應該這麼保養,少疼痛、更靈活!
    最近氣溫明顯下降 除了瑟瑟發抖外 有「老寒腿」毛病的人 膝蓋也開始隱隱作痛了 那麼,老寒腿真的是凍出來的嗎?
  • 三伏天,冬病夏治,治療老寒腿正當時
    因此,對於老寒腿,採用驅寒止痛、強筋健骨的方法治療。冬病夏治正當時李湘力副主任醫師指出,此時應用一些辛溫發散的藥物,以及運用針刺,艾灸,敷貼方法,可以鼓舞正氣,驅散體內風、寒、溼邪。一直以來,廣東地區的嶺南三伏天灸,對於各種虛寒性的疼痛疾病具有較好療效,特別深受老寒腿患者們的喜歡。同時,除了三伏天灸貼藥外,專家還介紹了其它的治療方法:1、艾灸膝關節穴位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孟子又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老寒腿」是不穿秋褲凍出來的?真相其實是……
    「老寒腿」是不穿秋褲凍出來的?「老寒腿」到底是什麼病?雖然好多人經常把「老寒腿」這三個字掛嘴邊上,但真正理解這到底是個啥病的可能並不多。其實老寒腿」的學名叫骨關節炎(準確來說,應該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骨關節病。
  • 「老寒腿」是不穿秋褲凍出來的?秋褲:這鍋我不背
    甚至走路一瘸一拐其實,「老寒腿」並不是「凍」出來的它的「官稱」其實是——骨性關節炎今天為大家揭開的「老寒腿」的真相由此可見,骨關節炎並不是「不穿秋褲」惹的禍。骨刺也是老寒腿的幫兇數據顯示,60歲以上的人將近一半患有骨性關節炎。關節炎的致殘率能達到53%,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一旦有了症狀,如果不能很好地保護它,它就會發展得非常快。
  • 「老寒腿」為什麼年紀輕輕也會得?這些人群更要注意……
    人一旦上了年紀腿腳難免不利索腿型彎曲、膝蓋痛等問題就會陸續出現有時候多走幾步路就開始疼如果碰到陰天下雨、天氣轉涼,更是疼痛難忍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老寒腿」?可有些年輕人說了我也就20歲,為什麼我也腿疼?該不會也是老寒腿吧?得了能不能治好?
  • 「老寒腿」高發季,一味「止痛」竟耽誤了手術黃金期
    不少人以為「老寒腿」是冬天的病,其實高溫天也是高發季。空調冷氣、高跟鞋的折磨,若再加上天氣變化,讓「老寒腿」患者大呼痛痛痛。但對於這種痛,不少人都進入了治療誤區,認為只要包點中藥、做個小針刀,或打點玻尿酸就好了。事實上,表面的痛止住了,但卻可能讓你錯過手術治療黃金期。
  • 「科普」「老寒腿」是不穿秋褲凍出來的?秋褲:這鍋我不背……
    「又不穿秋褲,小心等你老了得『老寒腿』」常言道,人老腿先老特別是冬天或是陰天下雨很多老年人開始出現活動後腿部酸疼甚至走路一瘸一拐其實,「老寒腿」並不是「凍」出來的這便是膝關節的骨關節炎了。骨性關節炎實際上是關節,特別是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它是一種退行性的疾病。膝關節是人體比較大的一個承重關節。腿又是我們用得最多的,所以它受損傷也是最多的,發生病變的機會也就多。由此可見,骨關節炎並不是「不穿秋褲」惹的禍。
  • 「老寒腿」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該如何愛護骨關節?
    很多老人在冬日裡常常為膝關節的疼痛——也就是民間常說的「老寒腿」所困擾。究竟「老寒腿」是怎樣一回事?我們又該如何愛護自己的骨關節呢?本期大咖健康課,我們請來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周中給大家講一講骨關節的那些事兒。  「老寒腿」未必「老」又「寒」  儘管「老寒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彙,但是不論是在中醫還是西醫上,對於「老寒腿」的概念都沒有明確的界定。
  • 膝蓋為何最怕天冷,老寒腿是凍出來的嗎?
    簡單說就是,老寒腿是凍出來的。01老寒腿真的是凍出來的嗎?「老寒腿」從西醫學角度講,叫做膝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非炎症性、退化性骨性關節炎,多數患者發病在腿部,咱們老百姓有句俗語:人老腿腳先老。尤其是膝關節會出現反覆發作、久治不愈的酸、麻、疼、痛等感覺,苦不堪言。
  • 癌症是拖出來的?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抗,拖久了後果或會很嚴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症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很多癌症跟一些常見的小病有一定的聯繫,若不重視小病,拖久了可能就會增加癌變風險,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扛,拖久了後果或會跟嚴重,要重視,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
  • 總愛裸腿的楊冪,不怕老寒腿嗎?
    所以歸根結底,「老寒腿」的根源在於「老」,而不是「寒」。歲月這把殺豬刀,不光磨平心靈的稜角,還是把「剔骨」的利器。既然骨關節炎不是因為受寒而直接發生的,為什麼寒冷環境中的疼痛感比平時更為強烈呢?這是由於人體的血管遇到寒冷刺激會收縮,從而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於是加重了關節的疼痛感。同時,肌肉遇寒收縮,也會加劇關節磨損。
  • 再見了老寒腿,中國新出了「 艾草護膝」,網友:比艾灸還管用!
    一場秋雨一場寒,最近全國各地大幅度降溫,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家裡長輩的老寒腿又犯了,每晚都痛得睡不著覺了。都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寒氣對關節的傷害是最大的,尤其是膝蓋,是人體運動最多,負重最大的關節之一,承載了太多運動任務,特別容易出問題,所以99%的運動員都會佩戴護膝,主要是起到保護作用,一但受傷後遺症將頻發。
  • 不穿秋褲和老寒腿真沒啥關係,遠離老寒腿,還需做好這些事
    若是不穿,媽媽總會嚇唬說:趕緊把秋褲穿上,膝蓋不能受凍,當心老了以後,就會有老寒腿。等到現在大了,雖然知道不穿秋褲和老寒腿真沒有啥關係,但只要天氣一涼,還是會老實把秋褲給穿上。那既然不穿秋褲和老寒腿並沒有啥關係,它到底和什麼有關呢?又如何遠離老寒腿呢?
  • 中遊體育:為什麼有的人拖腿遊自由式比打腿遊還快
    曾經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我腿不動遊自由式比我打腿遊自由式還快?」,雖然這聽起來很神奇,通常我們都認為打腿是可以提供平衡和提高推進力的,但是確實有的人拖腿遊比打腿遊還快,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原因就在於他錯誤的打腿時機沒有與軀幹、劃手合拍,我們在初學自由式時,有些教練不會去教你打腿與劃手之間的配合,即便你請求教練教你,教練也可能會說「一直打就行了」,於是廣大遊泳愛好者們發明的「亂腿」這個詞,對於初學者來說,這麼做是可以的。但是對於想精進自由式的朋友,胡亂地打腿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