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上了年紀腿腳難免不利索腿型彎曲、膝蓋痛等問題就會陸續出現有時候多走幾步路就開始疼如果碰到陰天下雨、天氣轉涼,更是疼痛難忍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老寒腿」?可有些年輕人說了我也就20歲,為什麼我也腿疼?該不會也是老寒腿吧?得了能不能治好?
我們常說的「老寒腿」,在醫學上稱之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那膝關節的骨性關節炎是由於天氣寒冷才引起的嗎?
其實,天冷並不是骨性關節炎的病因。溼冷的環境更容易影響膝關節的血液循環,使膝關節腔各種炎性因子進一步蓄積,導致膝關節疼痛加重。
骨性關節炎曾被視為單純的退行性「磨損」過程。實際上,骨性關節炎的發病機制遠比磨損複雜。現已發現多種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外傷、肥胖、遺傳、解剖因素(例如O型腿、X型腿),以及性別(女性更多見)。
只有老年人會得「老寒腿」?
老寒腿並不只見於老年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60歲以上人群中有膝蓋疼痛症狀的比例大於10%,其中女性更多見。
但是,也有不少非常年輕的「老寒腿」。
「老寒腿」最「青睞」這幾類人群
1. 肥胖人群
因為膝關節是一對承重關節,所以身體重量越大,它的壓力也越大。目前有研究發現,超重的人如果將體重減少5公斤,骨關節炎的發病率就會減少50%。
2. 關節勞損群體
膝關節受過傷會直接影響軟骨,容易提前產生磨損,所以運動員、模特、重體力勞動者等由於職業原因,會導致膝關節磨損多,更容易產生膝蓋疾病。
3. 中年女性
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雌激素水平會逐漸下降,導致關節營養不良,因此關節損傷、病變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同時,如果經常穿高跟鞋走路,對關節的損傷也會特別大。
4. 中老年人
因為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變型」疾病,所以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加重,但我們可以儘早發現並採用科學的辦法來預防幹預。
自測「老寒腿」
注意:如果以上症狀您全都有,就要警惕「老寒腿」了。
如何做運動預防和治療?
1. 控制體重
肥胖患者的膝關節退變更嚴重,肥胖使得關節負荷增加、肌肉力量降低以及關節受力改變,還會引起低級別炎症狀態、影響關節組織,包括軟骨、滑膜和骨骼。
2. 適當鍛鍊——股四頭肌(大腿肌肉)
可保持膝關節穩定,有證據顯示,增強下肢的運動可能會改善膝蓋疼痛。但高速活動和經常進行高強度鍛鍊可能會增加骨性關節炎風險,所以要量力而行。
3. 太極
患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現有試驗表明,鍛鍊12周後,太極對膝關節疼痛、身體機能以及減少使用止痛藥的效果與標準鍛鍊相當,且改善抑鬱的效果更好。
此外,太極還可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並降低跌倒風險。
4. 藥物治療
當上述減肥和鍛鍊等對策效果不佳時,則需要考慮用藥。
輕度時首先選擇外用藥,例如成分明確的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直至症狀得到改善。
5. 進行手術
當上述策略都不能緩解症狀,且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時,就要考慮手術治療,需要去關節外科全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