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常說年輕的女人為豆蔻年華,這是個什麼意思呢?而那些上了年紀的漂亮女人就叫做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呢?這些個成語有是怎麼來的呢?
而顯然,這是女性人生兩個不同的階段,一個是年輕即將逝去婦女,一個是剛剛才嶄露頭角的美貌少女,許多人知道豆蔻年華指的是漂亮美貌的少女,但可能不清楚為什麼豆蔻用於引用少女。
下面和大家一起細說說這個典故,看完之後你會知道了豆蔻一個詞的由來,最早的典故出唐朝詩人杜牧《贈別詩二首之一》: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首詩是杜牧在三十歲時寫的,在一次遊玩時遇見一位,年紀大概十三左右的美貌女子在街頭賣藝時寫下了的一首詩。大概的意思就是,少女的體態優美,很是可人,美麗不可方物,用豆蔻來比喻少女,而揚州城上這麼多的女子,都不如這一位漂亮。(這位杜牧看來也是位「大紳士,」關鍵還有才)杜牧的這個情書寫的真是太棒了,無論誰看到它,都會忍不住愛上他!
而後世文人也受此薰陶的影響,都開始使用豆蔻來比喻少女,如陸遊的《小園春思》:「小軒愁入丁香結,幽徑春生豆蔻梢。」再比如紅樓夢中:「吟成豆蔻才猶豔,睡足荼蘼夢亦香」。
每個人對杜牧用豆蔻年華來比喻少女都很是贊同,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詩來比喻少女為豆蔻,那麼這個豆蔻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下面就來解釋一下。
豆蔻,是一種常綠草植物,葉子就像芭蕉,果實可以作為藥,有香氣,種類分為草豆蔻、白色豆蔻、紅色豆蔻,一般指白色豆蔻。還有一種叫做肉豆蔻的,貌似乎是舶來品,中國古代種植的基本是前三種。看完照片之後,大家似乎明白了,既然古代花比喻人,而豆蔻花並不明顯,不會震驚,是無知的少女那種害羞而驚豔的狀態最好的寫照!花最好的時是等待釋放的時,一個女性人最好的年紀是將在十三歲時打開的年紀。
很多網友都忍不住直言不諱,太像了!
看完本文你有什麼想法呢?請在評論區留言,多謝各位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