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4 23:1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烈日炎炎的夏季
如果開車的你口渴了
車內正好有瓶礦泉水
你會喝嗎?
最近,朋友圈裡常看到類似「車裡暴曬過的礦泉水千萬不能喝」「女性朋友千萬不要喝放在車裡的礦泉水」這樣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流傳的消息中還說道,瓶裝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導致人體慢性中毒的雙酚A等物質。
尤其是當瓶子放置在溫度很高的汽車後備箱裡時,高溫會讓聚酯瓶發生變化,瓶中含有的雙酚A和其他化學成分可能被逐漸釋放出來,導致更多的有害物質滲透進入水中。
那麼放在車裡
經過高溫暴曬後的礦泉水真的不能喝嗎?
喝了後果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讓小布為你一一解答
↓↓↓
雙酚A是什麼
● 雙酚A(BPA)是一種被添加到許多商品中的化學物質,它常用作聚碳酸酯合成中的單體。
● 雙酚A與其他化合物混合,可以制出強度大、彈性好的塑料。
● 雙酚A也被用於製造環氧樹脂,這種樹脂被塗在罐頭食品容器的內襯上,以防止金屬腐蝕和斷裂。
雙酚A有哪些危害
● 雙酚A 的結構與雌激素相似,可以與雌激素受體相互作用,可能會導致多種內分泌疾病的發生,包括女性和男性不育、性早熟在內的多種代謝紊亂。
● 雙酚A可以抑制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進而促進脂肪生成,導致脂質和葡萄糖失調,引發肥胖。
● 接觸雙酚A也可能導致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雙酚A還可能引發哮喘、肝酶水平異常及自身免疫病。
雙酚A日常生活產品中隨處可見
我們經常在下述產品中發現它們的身影:塑料水杯、嬰兒奶瓶、金屬罐頭塗層等。
礦泉水瓶受熱是否會釋放雙酚A?如果你身邊正好有礦泉水瓶,可以將瓶底倒過來。上面有一個寫著「PET」的三角形中寫了「1」。這是最常見的塑料材質之一「PET」。目前絕大多數的礦泉水、飲料瓶均採用「PET」材料。
目前幾乎所有的礦泉水瓶都不使用雙酚A作為材料,所以基本不存在高溫下產生有害化學物質的問題。
PET不會釋放有害物質
PET的耐熱溫度是70℃,一旦高於這個溫度,PET就會變軟,但是這個溫度只會引起瓶身的材質變軟,並不會因與水的接觸,分解出有害化學物質。
況且這種材料結構穩定,發生化學變化也要在100℃—120℃以上,車內根本達不到這樣高的溫度。
所以,只要是一個合格的PET水瓶大家就無需擔心「暴曬過的礦泉水有毒」這個問題啦!
當然
高溫天氣放在車裡的礦泉水
最好還是妥善放置
避免因陽光直射、溫度過高
出現其他風險!
(來源:江西疾控)
原標題:《暴曬過的礦泉水有毒?真相是這樣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