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扶貧公益節目《我們在行動》助推「青繡」走紅

2020-12-18 青海省人民政府

  記者從省廣電局獲悉,由省廣電局爭取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支持,協調上海東方衛視拍攝製作的大型扶貧公益節目《我們在行動》第四季青海站節目,助推「青繡」走紅,廣電扶貧初見成效。該節目將於1月21日21:30和2月4日21:30,在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衛視播出,網絡平臺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同步推出。

  《我們在行動》是由東方衛視聯合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等非營利性社會組織,通過電視欄目宣傳推介貧困地區特色產品,幫助貧困縣區走上致富道路的一檔精準扶貧節目。此次青海站節目組邀請了著名服裝設計師、知名主持人、演員和文創企業家以「新村民」身份入住互助土族自治縣,體驗青繡精湛藝術,設計新產品,拓展銷售渠道,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為了助力「青繡」產品宣傳推介,讓精美的青繡被更多人認識,節目在錄製過程中,淘寶第一主播薇婭與陳蓉、許魏洲、汪文平一起開通一場實時公益直播。在2個小時的直播裡,薇婭一共賣出40.5萬件「青繡」產品,訂單額總價值712.1萬元。據粗略統計,相當於整個青海省「青繡」產業一個月的收益,幫助約2500位繡娘人均增收1800元。隨後依文中國手工坊又追加代銷「青繡」600萬元,至此,青海站「青繡」產品公益扶貧訂單總額達到1312.1萬元。(李欣)

相關焦點

  • 東方衛視今晚播出《我們在行動》
    本報訊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領導關於加強「青繡」宣傳的指示要求,省廣電局積極爭取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支持,協調上海東方衛視拍攝製作的大型扶貧公益節目《我們在行動》第四季青海站,將於1月21日21時30分和2月4日21時30分,在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衛視播出,網絡平臺愛奇藝、騰訊視頻、
  • 青繡,青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
    依託「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舉辦多期培訓班,增強了「青繡」的傳承後勁。設立「青繡」扶貧就業工坊,助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戰略實施。以家庭為單位、婦女為主的家庭式刺繡作坊發展迅速,在當地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刺繡公司(協會)+農戶」發展模式成為當前我省「青繡」行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刺繡藝人居家就業並獲得可觀收入。目前,全省刺繡行業品牌效應日益顯現。以海東市為例。
  • 網龍攜手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推出大型教育扶貧公益節目
    12月15日,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和網龍網絡公司(下稱「網龍」)共同推出、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少兒頻道承制的大型教育扶貧公益節目《圓夢向未來》在數字教育小鎮舉辦開播儀式。該節目聚焦「教育扶貧」,將於12月22日起登陸福建電視臺少兒頻道,以每周兩期的頻率與觀眾見面。
  • 青繡出青 助力產業扶貧
    青海民間傳統刺繡簡稱「青繡」。「青繡」歷史悠久,手法獨特,風格古樸,品類豐富,針法繁多,色彩豔麗,應用廣泛,是青海各族婦女世世代代傳承的民間手工藝。如今,土族盤繡、湟中堆繡、貴南藏繡、河湟刺繡、蒙古族刺繡等先後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我們在行動》總製片陳蓉:第三季著重文化、資源扶貧
    作為國內首檔公開「零片酬」的公益扶貧節目,《我們在行動》前二季播出後刷新了扶貧類節目的最好收視,公益大使們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不給錢還要拼命幹活」。比如我們會給彝族的姑娘辦一場彝繡的T臺走秀,將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首期節目中,童瑤心酸於家鄉遭遇乾旱後的惡劣環境,她攜手三名公益大使陳蓉、李宗翰、汪文平走進她的家鄉——雲南,深入楚雄州武定縣半山村。這個風景秀美的山村截止到去年依然有著高達47.14%的貧困發生率,耕地面積少、交通閉塞,經濟條件不容樂觀。
  • 綜藝節目如何踐行扶貧?《我們在行動》給出了答案
    傳媒內參導讀:全國首檔精準扶貧的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運用自身資源與優勢,為貧困地區建立了一條有公信力、有覆蓋面、有附加值的傳播的「路」與口碑的「路」。
  • 能把精準扶貧做成綜藝,這才是真正的良心節目,我們在行動!
    最近東方衛視就新初出了一部很不一樣的綜藝《我們在行動》,從海報上的四個大字你就知道它的不一般——精準扶貧。沒錯,這就是一檔扶貧行動的全記錄,先別被它的正能量嚇跑。因為這個節目不是散發著偉光正光芒的宣講和賣慘,而以一種平等、互助的方式來表達對貧窮的態度。就憑這個,就值得你就給出幾分鐘的時間來了解它。
  • 伊麗媛錄製《我們在行動》第五季 以大愛之心致力於公益扶貧
    10月8日,上海東方衛視綜藝《我們在行動》第五季第五站開播。「一帶一路」形象大使、冬奧文化推廣大使、影視歌三棲藝術家、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伊麗媛作為本期節目的重要嘉賓。伊麗媛與超人氣偶像李汶翰、鳳凰傳奇組合共同擔任「公益大使」來到內蒙古武川縣,他們以「新隊員」的身份加入烏蘭牧騎,一起深入貧困村了解烏蘭牧騎精神與村民們真摯的故事。
  • 《我們在行動》扶貧公益遭遇危機
    本周六(8月25日)晚22:00,《我們在行動》第二季第二期即將播出。上一期扶貧公益大使們通過實地走訪並親自體驗留香瓜的採摘包裝,被留香瓜嚴格的挑選標準和高質量的把關要求所震驚,在了解到目前巴楚留香瓜產業面臨的困境後,第二期郭濤、王景春、陳蓉、麥迪娜、袁嶽五位公益大使將用實際行動打開扶貧出口,與上海援疆人員一起為留香瓜「西果東送」出一份力。
  • 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第三季今晚首播! 童瑤邀陳蓉、李宗翰走進...
    心願委託人童瑤邀請《我們在行動》節目組家鄉扶貧  大眾網娛樂 由斑馬會員獨家冠名的中國首檔精準扶貧公益紀實節目東方衛視首期節目中,公益大使陳蓉、李宗翰受童瑤邀請走進雲南楚雄貧困地區,用行動幫助當地村民擺脫貧困。
  • 伊麗媛傾力加盟國內首檔公益扶貧綜藝《我們在行動》 暖心指數爆棚
    10月8日,上海東方衛視綜藝《我們在行動》第五季第五站開播。「一帶一路」形象大使、冬奧文化推廣大使、影視歌三棲藝術家、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伊麗媛作為本期節目的重要嘉賓。
  • 名廚加盟,扶貧論藝!公益節目《發現大廚》本周六「饞哭你」
    名廚加盟,扶貧論藝!公益節目《發現大廚》本周六「饞哭你」 2020-04-10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張明敏 4月11日晚上10點半,一檔大型戶外廚藝競技節目《發現大廚》將在南方衛視正式開播。該節目由廣東省人社廳、廣東省扶貧辦指導,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提供資金共同打造,將在優酷、騰訊等多個平臺同步播出。
  • 這麼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的青繡!
    都知道蜀繡、蘇繡、湘繡、粵繡……但是青繡你聽說過嗎?可不是大家所說的「清秀」而是:青繡青繡就是:青海刺繡!    一、名詞解釋    什麼是青繡?    答:青繡是凝結了高原百姓生活勞作點滴的民族藝術品。    二、簡答題    青繡都有哪些種類?    答:土族盤繡、藏繡、皮繡、撒拉族刺繡、回族刺繡、河湟刺繡等青海刺繡,都可叫「青繡」。
  • 《我們在行動》第五季黃曉明再演春晚小品 薇婭直播帶貨專業滿分
    節目組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3日14時訊(記者 董進)本周四22點,中國首檔精準扶貧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第五季將在東方衛視持續熱播。「新村民」們的扶貧助農之旅仍在繼續,為畲鄉的好山、好水、好物助力,黃曉明聯合全村老小籌拍暖心VCR,薇婭直播間的公益直播專場也緊密安排上,還有「齡龍」夫婦陳龍、章齡之甜蜜加料……幸福感滿滿的推介會再起航,精準扶貧的行動上,「新村民」們實力打Call!黃曉明暖心拍攝助農VCR今晚,第二站幸福推介會即將火熱來襲。
  • 「直播+電商+短視頻」精準扶貧——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第五季...
    東方衛視公益扶貧節目《我們在行動》自2018年首播以來,至今已經耕耘3年,製作了5季節目。每一季節目相較過往都有新的突破模式,到了第五季,節目組結合扶貧助農新模式——「直播帶貨」,攜手明星、企業家等化身「新農人」,抵達貧困縣,走進大山深處,前往頭部主播直播間刷臉、帶貨。《我們在行動》第五季想的目標已經從為貧困縣的村民們打通產業鏈,全面升級為突破渠道限制,集結一切可能讓精準扶貧效益最大化的綜合扶貧。
  • 公益扶貧,一路「柚」你! 瑞寶街舉行中秋節慰問行動暨扶貧健康餐桌...
    9月19日下午,瑞寶街道在工業大道鳴翠四期文化廣場舉行2020年中秋節慰問行動暨扶貧健康餐桌系列活動,並開啟了2020年瑞寶街中秋慰問行動的序幕。瑞寶街轄區居民的公益熱情也體現在積極參與「消費扶貧」、「以購代捐」的行動中。
  • 扶貧工廠開進村 針線「繡」出好日子——農家姑娘返鄉創業戰貧記
    返鄉創業三年來,她的21個村級扶貧工廠相繼紮根各村委會,帶領家鄉1000餘戶貧困戶3000多名留守婦女,一針一線「繡」出了好日子。厚積薄發 刺繡走紅窮村侯佑林原本在昆明經營彩票店,2015年,與丈夫商量後放棄了彩票店經營,獨自來到浙江義烏刺繡工藝品廠打工。
  • ...腦心同治走基層」 公益活動,走進雲南文山州「健康扶貧」
    【愛在青醫】我院4位專家參與「共鑄中國心 · 腦心同治走基層」 公益活動,走進雲南文山州「健康扶貧」 2020-09-18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在麗江舉行推介會,李佳琦等明星參加活動
    6月10日,由東方衛視推出的中國首檔精準扶貧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第五季走進麗江寧蒗,並在寧蒗縣河濱公園舉行現場推介會。市委書記崔茂虎,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辦副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駐昆明辦事處主任羅曉平,省人社廳副廳長石麗康,市委常委、寧蒗縣委書記楊承新等出席推介會。
  • 《我們在行動》第二季 蔡國慶、霍尊推廣貧困村產品
    東方衛視公益節目《我們在行動》第二季正在播出,陳蓉、蔡國慶、霍尊、李維真、田原作為本站的公益大使,為貧困戶們帶來幫扶。  陳蓉和田原在走訪中了解到,貧困戶陳自和家中沒有青壯年勞動力,地裡的玉米無人採摘,當即決定下地摘玉米。同時,蔡國慶與霍尊一起,幫助當地經營養殖合作社的諾瑪進村叫賣雞苗。幾人背著雞簍在山路上走了幾個小時,卻一隻雞也沒賣出去,蔡國慶感到不解。原來諾瑪的「飛雞」養殖要求比普通肉雞嚴格得多,加上15塊一隻雞苗對貧困戶來說也不便宜,所以村民們大都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