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如何踐行扶貧?《我們在行動》給出了答案

2020-12-22 騰訊網

傳媒內參導讀:全國首檔精準扶貧的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運用自身資源與優勢,為貧困地區建立了一條有公信力、有覆蓋面、有附加值的傳播的「路」與口碑的「路」。

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

文/安哲

今年兩會期間,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就「如何打好三年精準脫貧攻堅戰」提出了方向和指引。而東方衛視作為一家主流媒體,始終自覺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並率先推出了全國首檔精準扶貧的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在更好貫徹「公益」二字的社會意義的同時,也對公益類節目的表達方式進行了創新性升級。

全新歸來的第二季《我們在行動》,依舊圍繞著精準扶貧這個核心內容,陸續邀請更多的明星藝人與社會各界人士擔任公益大使,不是毫無實際意義的空喊口號,而是著眼於如何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深入貧困一線,了解和調查當地真實情況,找出貧窮根源,再藉助平臺的傳播力,並充分發揮明星自帶的強大號召力,讓更多的人能夠關注扶貧,以團隊協作的方式結合各自所長,因地制宜,全方位為貧困地區和當地村民打通一條致富的道路。

明星親力親為,以強大號召力

吸引更多社會目光關注扶貧事業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要如何將公眾人物的強大號召力更好地融入到公益事業當中?《我們在行動》用精心策劃的節目內容給出了最生動的答案。

在最近播出的兩期節目中,郭濤、陳蓉、王景春、麥迪娜、袁嶽五位公益大使來到了第二季的扶貧首站——新疆喀什市巴楚縣瓊庫爾恰克鄉,一起為推廣巴楚縣獨有的留香瓜出謀劃策。

留香瓜作為這裡特有的甜瓜品種,是當地人的重要經濟來源,儘管瓜的品質優良,但銷往城市的卻僅為產量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還是在本地消化,甚至直接腐爛在田地裡,種植技術落後、成熟瓜果滯銷曾一度使村民們損失慘重、種瓜熱情消減,巴楚縣貧困的帽子更是久久摘不下去。

面對這種境況,公益大使們經過反覆考量,決定扶貧先扶志,他們「兵行兩路」,一方面,去鄰村請教先進的種植技術以幫助村民提高留香瓜畝產,另一方面,舉辦品牌發布會將留香瓜的名聲打響以幫助村民拓寬銷路增加收入。

雖然前期的設想「天衣無縫」,但實行起來卻是挫折重重,村民思想保守,擔心新技術的引用會增加成本支出,所以堅持傳統種植方式,這是公益大使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所以,為了說服更多的村民接受小拱棚技術,在演示現場,公益大使們全程親力親為,找專家溝通教學、親自示範搭建、以鋼材免費來鼓勵村民加入……

他們頂著4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絲毫沒有明星架子,一腔熱情全部投入到腳下土地上,「他們是不遠萬裡來幫助我們的」,漸漸地,村民們開始接受並幫助公益大使搭建小拱棚,看到這一幕的陳蓉欣慰的快要熱淚盈眶,「峰迴路轉,我激動的快要哭了。」

解決了技術問題,接下來就是留香瓜的推廣問題。經過實地考察後,結合當地歷史風貌,代理村長郭濤決定在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卡——尉頭國舉辦品牌發布會,帶領觀眾感受兩千年前的異域風情。

為此,主持人陳蓉還特地去機場邀請到一波來自上海的遊客,到現場共同見證留香瓜品牌的誕生。在發布會上,本身就來自新疆的麥迪娜鄭重宣布成為巴楚縣的公益扶貧大使,並表示會時刻關注巴楚縣的扶貧事業。

當然,這不僅是麥迪娜本人的選擇,也是製作這檔節目的初衷所在——充分發揮明星自身的光環與號召力,吸引更多社會目光共同關注扶貧事業,同時也是藉助節目的播出,讓更多的明星藝人自發加入到改造家鄉的行業中來。

利用平臺傳播力,融合多方資源

共同助力公益產業

在大時代背景下,利用權威平臺的廣泛傳播力,融合多方資源共同助力公益產業,同時為節目製作賦予更多的現實意義和正向價值觀,已成為當下的又一顯性趨勢。

東方衛視藉助主流媒體的先天優勢,通過電視化的策劃、製作與傳播,嘗試以一檔節目的表現形式,助力精準扶貧項目在人物組合、宣傳資源、公益落實等方面得以突破,從而形成了公益傳播的疊加效應。

首先,在人物組合方面護航,以明星嘉賓的號召力作為公益節目的強大流量。《我們在行動》每期都會邀請明星嘉賓組成「助農團隊」,團隊中共設3個「角色」,分別是作為「助農委託人」的主持人、作為「代理村長」的企業家或明星,以及作為「村委委員」的其他明星或當地紅人。

在最近一期中,郭濤作為「代理村長」帶頭為留香瓜的量產與銷路獻計獻策;王景春、麥迪娜、袁嶽作為「村委委員」全程親力親為、四處奔走;作為主持人和製片人的陳蓉,則發揮組織和協調能力,將此次巴楚縣扶貧活動不斷推進和順利完成。眾人各有角色、各有分工,依託於東方衛視與節目本身的特有語境,共同助力巴楚縣精準扶貧項目的實施。

其次,在宣傳資源方面助力,將平臺各方資源物盡其用機動組合,形成強大的宣發聯動效應。為了讓節目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果,東方衛視聯合SMG旗下各渠道,整合明星、企業家、扶貧組織、政府力量,拿出最強勢宣傳資源,全程助力留香瓜公益項目的傳播推廣。

最後,將公益落實到底,在全社會形成一股以公益為核心的新「春風」。《我們在行動》從源頭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到最終的銷路開拓,自成一套強效的扶貧體系,帶領觀眾感受貧困地區轉變的同時,也是將「公益之核」撒進大眾心中,借平臺的宏觀傳播力助力公益事業,讓更多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

發揮榜樣力量,《我們在行動》

以實幹精神打通扶貧致富路

精準扶貧節目該如何做到更好?絕對不是喊口號似的浮光掠影,而是真正發揮實幹精神,從源頭、從觀念、從技術、從指導等方方面面助力貧困地區。

既然處於信息化時代,一檔節目就應充分採用科學有效的程序,通過產業鏈通道及品牌化傳播,充分調動社會各界資源,助力貧困地區打通致富之路,《我們在行動》正是這樣,運用自身資源與優勢,為貧困地區建立了一條有公信力、有覆蓋面、有附加值的傳播的「路」與口碑的「路」。

在娛樂盛行的年代,一檔公益類節目要想殺出重圍帶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就必須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力來打動觀眾,而恰好,從《我們在行動》的節目名稱中我們得知,「行動」正是這檔公益節目的核心主旨,它強調了一種進行時的語態,拒絕慣有的煽情套路、拒絕假大空的喊口號,更多的是實幹的精神與落地的執行力,從頭至尾、從可行性、從主受雙方,讓觀眾感受到,節目中貧困地區是真正的在逐步擺脫貧困。

一方面,每一期節目中公益大使們都會實地考察、技術考量、落地實施,他們不遺餘力的幫助貧困地區因地制宜「脫貧」計劃;另一方面,在公益大使的幫助與帶動下,當地人的態度開始發生轉變,他們不僅是被動接受,而是真正的行動起來,努力配合,積極落實。

所以,當施助和受助的雙方達到高度契合,再難的公益項目都會帶有一種明朗的色彩,同時,也帶給觀眾們一種代入感與成就感,其實做公益並不難,因為《我們在行動》節目表明,「團結就是力量」。

借用節目中的一句話,「有壓力才會有動力」,看似平淡的話語,卻準確道出了電視媒體人的一份初心。《我們在行動》以其實用性和服務性聚合社會力量,傳遞正能量和實幹精神,在落實公益項目的同時,也更加充分地體現出電視主流媒體對社會發展的洞察力與行動力。

相關焦點

  • 能把精準扶貧做成綜藝,這才是真正的良心節目,我們在行動!
    現如今國內綜藝非常豐富,選秀、脫口秀、真人秀層出不窮,只可惜很多節目不是照搬國外模式,就是為了話題炒作無所不用其極,能真正讓人靜下心來的清流綜藝是少之又少。最近東方衛視就新初出了一部很不一樣的綜藝《我們在行動》,從海報上的四個大字你就知道它的不一般——精準扶貧。沒錯,這就是一檔扶貧行動的全記錄,先別被它的正能量嚇跑。因為這個節目不是散發著偉光正光芒的宣講和賣慘,而以一種平等、互助的方式來表達對貧窮的態度。就憑這個,就值得你就給出幾分鐘的時間來了解它。
  • 中國首檔精準扶貧衛視綜藝節目—樂農《我們在行動》開拍
    李淳報導 1月25日-28日,由TED樂農總冠名、總策劃,聯合東方衛視精心打造的中國首檔精準扶貧衛視綜藝節目—樂農《我們在行動》開拍。首站選擇在了國家級貧困縣陝西澄城縣拍攝。更為重要的是,通過三天兩夜的拍攝,嘉賓們向即將觀看到節目的觀眾展現了一款具有400年歷史的手工空心掛麵的獨特製作技藝和悠久的文化傳承。掛麵以關中平原優質的小麥為原料,歷經十數道工序製作而成。在TED樂農專業團隊的幫助下,四位嘉賓從走訪農戶、尋找產品、挖掘產品背後的故事和文化,到完成產品品牌設計包裝,前後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呈現出了「爺爺的面」這款全新包裝和定位的劉卓掛麵。
  • 「直播+電商+短視頻」精準扶貧——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第五季...
    東方衛視公益扶貧節目《我們在行動》自2018年首播以來,至今已經耕耘3年,製作了5季節目。每一季節目相較過往都有新的突破模式,到了第五季,節目組結合扶貧助農新模式——「直播帶貨」,攜手明星、企業家等化身「新農人」,抵達貧困縣,走進大山深處,前往頭部主播直播間刷臉、帶貨。《我們在行動》第五季想的目標已經從為貧困縣的村民們打通產業鏈,全面升級為突破渠道限制,集結一切可能讓精準扶貧效益最大化的綜合扶貧。
  • 大型扶貧公益節目《我們在行動》助推「青繡」走紅
    記者從省廣電局獲悉,由省廣電局爭取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支持,協調上海東方衛視拍攝製作的大型扶貧公益節目《我們在行動》第四季青海站節目,助推「青繡」走紅,廣電扶貧初見成效。該節目將於1月21日21:30和2月4日21:30,在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衛視播出,網絡平臺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同步推出。
  • 伊麗媛傾力加盟國內首檔公益扶貧綜藝《我們在行動》 暖心指數爆棚
    10月8日,上海東方衛視綜藝《我們在行動》第五季第五站開播。「一帶一路」形象大使、冬奧文化推廣大使、影視歌三棲藝術家、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伊麗媛作為本期節目的重要嘉賓。
  • 鍾漢良胡靜參加東方衛視綜藝《我們在行動》,納蘭青格爾再聚首
    由東方衛視精心打造的中國首檔精準扶貧衛視綜藝節目《我們在行動》開拍。「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由習總書記提出,在十九大報告中也得到了強調。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 綜藝節目創作掀起「青春」熱
    以「青春」為切口,透視不同行業領域和社會議題 國產綜藝進入成熟階段,綜藝創作所涉及的內容領域已經十分廣闊。打量近期創作,可以看到一批節目雖聚焦不同領域、採用不同形式,卻紛紛拿「青春」做起了文章,「青年+素人」成為眾多節目著力表現的對象。
  • 綜藝節目如何落實教育意義?《寶貝的新朋友》三個方面給出答案
    最近收官的《寶貝的新朋友》,正是以隔代親子關係為切入點,將鏡頭對準了爺孫之間的「鬥智鬥勇」,將70歲爺爺和7歲萌娃相處過程中,碰撞出的別樣火花,饒有新意的呈現在觀眾面前,開啟了親子類綜藝的新視角。(圖片來源於芒果TV官微)《寶貝的新朋友》通過單線旅行+群居的生活體驗,展現兩代人的生活細節,雖沒有流量明星,但選角上卻自帶「萌點」,社會大哥謝賢,國民爺爺嶽躍利,小戲骨李慶譽等,讓網友直呼「反差萌」,但這檔節目的立意卻不止於此,在這檔節目上線之後,引發了網友對隔代親子關係的思考,這檔《寶貝的新朋友》是如何落實教育意義的呢?
  • 「文旅扶貧 廣電到家」 1000個小時高畫質電視節目捐贈我縣,收看方式...
    她表示,我們將用好1000個小時精品電視節目內容,發揮其最大的社會效益,給數以萬計的家庭帶來快樂和溫暖。本次免費提供的節目內容,具有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不僅豐富群眾文化活動,而且將進一步振奮困難群眾的精神面貌,激發他們努力奮進,充分發揮出強志扶智的作用。
  • 伊麗媛錄製《我們在行動》第五季 以大愛之心致力於公益扶貧
    10月8日,上海東方衛視綜藝《我們在行動》第五季第五站開播。「一帶一路」形象大使、冬奧文化推廣大使、影視歌三棲藝術家、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伊麗媛作為本期節目的重要嘉賓。伊麗媛與超人氣偶像李汶翰、鳳凰傳奇組合共同擔任「公益大使」來到內蒙古武川縣,他們以「新隊員」的身份加入烏蘭牧騎,一起深入貧困村了解烏蘭牧騎精神與村民們真摯的故事。
  • 鍾漢良做果醬,王寶強抓豬,這檔綜藝節目真的很厲害
    前幾天,王寶強抓豬的新聞上了熱搜,其實這是他正在參與拍攝的一檔綜藝節目——《我們在行動》。從名字上,你就會發現這是一檔與眾不同的節目,因為看名字你完全不知道它是幹啥的,我們在行動,行動啥?看到海報上這碩大的四個字,估計就明白了,這是一檔公益節目,旨在精準扶貧。
  • 指旺:520愛心圖書室項目,以實際行動踐行教育扶貧
    指旺:520愛心圖書室項目,以實際行動踐行教育扶貧 來源:置家網 • 2020-12-21 10:53:32 還記得今年5月28日宜信公司14周年司慶中
  • 綜藝節目創作掀起「青春」熱 連結時代命題凸顯奮鬥意義
    回顧2020年,以「青春」為關鍵詞的綜藝節目不在少數,越來越多節目創作通過不同的故事講述和人物摹寫,為「青春」一詞增添了更多豐富、有分量的註腳。以「青春」為切口,透視不同行業領域和社會議題國產綜藝進入成熟階段,綜藝創作所涉及的內容領域已經十分廣闊。
  • 解碼《我們在行動》:這個電視綜藝有些不一樣
    《我們在行動》節目製片人兼主持人陳蓉鬆了口氣。為了參與錄製,歌手蔡國慶從美國演出結束後直接轉機抵達桂林兩江機場,再接連奔赴錄製場地,與參與本次拍攝的其餘三位嘉賓:演員喬振宇、「易居樂農」董事長朱旭東及陳蓉匯合。因為時差的緣故,蔡國慶在臨近錄製時,一連喝了幾杯咖啡。
  • 綜藝節目主動延期或取消,飯圈女孩不追星改捐物資,娛樂圈在行動
    2020年的開年,相信令很多人都很難忘,而各行各業在貢獻自己力量的同時,娛樂圈也一直在努力著,為武漢奉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因大家都把精力放在武漢上,目前很多綜藝節目都有宣布延期或者直接取消。這不是湖南衛視唯一的節目調整,早在之前,官方就宣布為了加強新聞報導,《快樂大本營》等娛樂節目都要延後播出,具體時間另行通知。1月30日,《快樂大本營》再發聲明,這周的節目繼續延後播出。還有原本在1月31日播出的《歌手》,目前已經延期到正月十四播出。
  • 遼寧智慧廣電專項扶貧行動正式啟動!來看《點讚我家鄉》和《加油...
    遼寧智慧廣電專項扶貧行動正式啟動!來看《點讚我家鄉》和《加油!嘉賓們一邊走過家鄉土地、重溫家鄉美景;一邊做任務、玩遊戲、品美食、賣特產、拼銷量,將綜藝的趣味性和助農的公益性進行結合。節目好看,覆蓋的收看人群就多,從而帶來的品牌效應和直接銷量才會高,對於扶貧,不僅是留下一時的銷量,我們更希望通過努力給當地帶來可以造福後人的一個優質品牌,從而有效帶動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 2020年9個韓國綜藝節目徹底把我們逗樂了
    對我們很多人來說,2020年並不是最輕鬆的一年。唉,都快到2021年了,很多事情現在看來還是不確定的。但每當事情變得有點黯淡,或者當我們陷入壓力過大的模式時,我們總能依靠綜藝節目讓我們走出困境。K-variety節目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東西,無論我們是在尋找全身心的歡笑和娛樂,還是更多的舒緩和治癒,甚至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東西。一定會有適合你口味和心情的節目。
  • 《我們在行動》總製片陳蓉:第三季著重文化、資源扶貧
    作為國內首檔公開「零片酬」的公益扶貧節目,《我們在行動》前二季播出後刷新了扶貧類節目的最好收視,公益大使們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不給錢還要拼命幹活」。童瑤的求助信「第三季我們會強調家鄉情結,每期會有一名明星作為委託人,請助農團隊到自己的家鄉去扶貧」,談到第三季節目的亮點,節目總製片人陳蓉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透露,「另外在原有產業扶貧的基礎上,第三季我們還會著重文化扶貧、資源扶貧,幫助當地村民全方位進入小康生活。
  • 影視行業復工忙:電視劇拍攝逐步進行 綜藝節目雲錄製
    此外,原定於4月上旬舉辦的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春季),調整為線上舉辦,首次以遠程雲參會的形式,繼續發揮其行業風向標的作用。同時,影視創作者積極響應國家廣電總局策劃研究的疫情防控、精準扶貧兩大主題電視劇創作,記錄時代聲音,湧現了一批相關主題的電視劇創作。
  • 沒有永遠管用的套路 綜藝節目出「爆款」還要靠原創
    原標題:沒有永遠管用的套路 綜藝節目出"爆款"還要靠原創近日,當紅綜藝節目《奔跑吧》宣布新一季嘉賓更新換代。作為第一批嘗試新模式的真人秀,「跑男」在2013年開播後曾經一度霸佔國內綜藝節目的頭把交椅,開啟了明星綜藝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