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永遠管用的套路 綜藝節目出「爆款」還要靠原創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沒有永遠管用的套路 綜藝節目出"爆款"還要靠原創

近日,當紅綜藝節目《奔跑吧》宣布新一季嘉賓更新換代。作為第一批嘗試新模式的真人秀,「跑男」在2013年開播後曾經一度霸佔國內綜藝節目的頭把交椅,開啟了明星綜藝時代。如今有業內人士認為,「引進節目+知名藝人=爆款綜藝」模式結束了。 翻翻近年來的當紅綜藝節目,總是少不了「引進節目+知名藝人」的套路。這一套路之所以屢試不爽,自然有其優勢。比如,節目製作可以照搬其他國家原版綜藝經驗,連腳本都可以不換;而知名藝人的進入,也為節目流量打下了基礎。然而,這樣的模式在過了一陣新鮮期之後,必然會產生審美疲勞。從「模擬戀愛」到「戶外遊戲」,無論節目內容怎麼變,套路總是一樣的。當觀眾連節目組下一步刻意製造的戲劇衝突都可以猜到的時候,自然會對這些換湯不換藥的綜藝節目膩味了。

綜藝節目如何保鮮?秘訣就是沒有秘訣。也可以說,不存在永遠管用的套路。一方面,觀眾口味會變化;另一方面,製作單位也難免產生「引進」依賴,創新動力不足。要打造出受觀眾歡迎的綜藝節目,必須做好兩方面內容。一方面要不斷推陳出新,時時讓觀眾保持新鮮感。另一方面就是要真正匠心獨具,在製作上精益求精。實際上,引進節目並非萬試萬靈,在別的國家成功的節目,在中國市場未必能成功。因為文化差異等因素,照搬照抄也許可以火一時,卻很難成為常青樹。歸根結底,只有紮根中國觀眾市場,切合我們自己的文化特色、審美趣味,才能開發出獨具特色的綜藝精品。舉例而言,近年來一批文化綜藝成為吵吵鬧鬧的綜藝界裡的清流,就是因為在中華文化中汲取營養,用活潑的形式展現出來。這些珠玉在前,可以給未來製作更加精良的綜藝節目以啟示和借鑑。(張漲)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抄襲VS原創,我們有哪些原創綜藝節目?
    近日,據韓媒報導:目前中國抄襲的韓國節目達34個。中國抄襲的韓綜中包括在韓國非常熱門的綜藝節目,如sbs《叢林的法則》和mnet《Produce 101》以及mbc的《我是歌手》和tvn的《三時三餐》。報導稱這些節目在沒有得到版權保護的情況下,在中國以克隆方式製作而成。
  • 文化類綜藝節目"扎堆"等開播 變身"爆款"需要機遇
    昨天,高人氣綜藝《見字如面》第二季展開新一期錄製,周迅、楊立新、明道等演員亮相。在此前後,有關詩詞、漢字、戲曲等文化類節目紛紛登場,但是,除了《見字如面》《朗讀者》等少數優秀節目,有趣、有深度的文化類節目並不多。「爆款」需要機遇,踏實做出好看的內容才是重點。
  • 綜藝節目助力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成「爆款」
    除歷年來頗受考生青睞的聲樂演唱等專業以外,今年音樂戲劇系成了「爆款」——報名者從去年的232人上升至339人,同比增長46.12%,為所有專業之最。­  音樂戲劇系之所以成為一大熱門,離不開去年以來持續大火的綜藝節目《聲入人心》,該節目使一批學習聲樂或音樂劇表演的年輕人通過螢屏而成為人氣明星,走入廣大觀眾的視線。
  • 娛影觀察|2019成綜藝小年,無爆款問世的背後揭露了哪些行業態勢?
    可能連製作人們自己也沒有想到,《創造營2019》為數不多的高光是因為王晨藝被退賽的風波。同理,對於這一類節目來說,推不出新人,也就很難有新突破。 可能也正是應了那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2019搖身一變,成了綜藝小年。至今沒有一部從數據、口碑、社會價值等綜合維度,超越往年的節目問世。
  • 郭德綱新綜藝《大叔小館》為什麼沒有成為爆款?
    由郭德綱、孟非、佟大為、郭京飛擔任常駐嘉賓的生活體驗類綜藝《大叔小館》已經播出幾期了,可是這檔節目卻沒有預想中的那樣成為爆款,本來廣大觀眾對這個陣容充滿了期待,可是現在看來節目效果確實一般!首先,當下的美食類綜藝節目太多了,已經明顯出現扎堆現象了,諸如《嚮往的生活》、《中餐廳》、《忘不了餐廳》、《拜託了冰箱》、《鋒味》、《熟悉的味道》等等,觀眾已經出現審美疲勞了,更關鍵的是《大叔小館》的四位掌門人沒有一個是擅長廚藝的,而且郭德綱和孟非都有開餐館失敗的經歷,節目中四個人也是現學現賣,摸著石頭過河。
  • 《這就是原創》是原創音樂的新出口,也是音樂綜藝的迭代升級
    「沒有原創,中國的華語音樂沒有未來;沒有原創,中國的節目也沒有未來。」作者 | 韓玥一期節目推出91首新歌。作為優酷2019年第一檔「這就是」系列自製綜藝,聚焦於華語樂壇原創音樂人的《這就是原創》由優酷、燦星製作、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共同製作,邀請到陳粒、蕭敬騰、王嘉爾三位創作型歌手擔任原創捕手,從百餘位優秀原創音樂人中挑選出40名「原創猛獸」,力求激活華語音樂的原創力量。
  • 《這就是原創》,一個毫無求生欲的節目!
    近幾年綜藝圈可以說的上是大混戰,同主題到題材,從嘉賓到觀眾,哪一家都在極力找噱頭、拼眼球,一檔節目下來仿佛連節目裡嘉賓的前世今生都能知道個透徹,但是就在這樣的綜藝大戰中竟然誕生了一個毫無求生欲的節目!還有風靡網絡、衝出亞洲的年度神曲《學貓叫》的唱作人小峰峰也參加了節目,作為連春晚都上過的歌曲原創者,這名原創音樂人不得是節目的重點培養對象嗎?但原創就是這麼不按套路出牌,雖然小峰峰憑藉超高人氣登上「猛獸原創榜」前十名,卻在第一次進行PK的時候就被淘!汰!了!沒錯就是這麼的痛快乾脆。
  • 中國綜藝抄襲國外節目?導演沒了創意,中國原創綜藝早已沒落?
    最近國內又有綜藝節目被爆出抄襲了國外的綜藝,網友們針對這個事件甚至發出了「中國再無原創綜藝」的哀嘆。中國綜藝節目也不是沒有輝煌過,可為什麼還是落到如今要抄襲別人的程度呢?我個人認為這些娛樂綜藝的導演都太過浮躁,急需流量爆熱度,所以失去了創新思維!
  • 【綜藝大專題】文化綜藝節目
    相較於一味追求娛樂化、消費主義至上的的普通綜藝節目不同,文化類綜藝節目擁有獨特的文化屬性,它們往往建立在一定的文學、歷史、科學和人文等基礎上,頗具底蘊和內涵,能夠為大眾帶來相對應的文化、歷史、科普類知識等內容。
  • 解密優酷綜藝的爆款方法論:「七個小矮人與白雪公主」
    這是楊樂樂從主持人轉型的第一部綜藝作品,整個團隊打磨了將近一年,拍了三個樣片。這檔節目開播豆瓣評分9.0,這樣的結果又讓楊樂樂感到欣慰。而這兩個綜藝節目最終能爆並非偶然,而是背後有一整套的「爆款方法論」。作為MAD工作室的負責人,宋秉華稱這支團隊的目標就是要做爆款,而且隨著優酷上綜藝爆款不斷產生,宋秉華也總結了套成功經驗,並稱之為:「七個小矮人與白雪公主」,而也將為優酷源源不斷生產爆款「保駕護航」。
  • 多檔親子節目上線 親子綜藝能再度紅火嗎
    親子綜藝能再度紅火嗎多檔親子節目上線,素人化、教育化是新方向沉寂了兩年的親子綜藝,近來又陸續出現。節目中雖然有不少明星嘉賓的加盟,不過主角還是讓位給了素人小嘉賓們,他們的表現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吳子興每天要接受「狼爸」超過4個小時的魔鬼訓練,現在年僅5歲的他,一次最多能做到2000個伏地挺身,而且是運用握拳、單手、三指等各種姿勢花式完成。還有從小被診斷為矮小症的男孩泡泡,靠著長期不懈的運動成功長高16釐米,成為用運動改變人生的勵志典範。
  • 《哈哈哈哈哈》節目漸入佳境,臺鈴電動車再次打出「綜藝牌」
    作為節目官方指定電動車,臺鈴電動車繼今年接連贊助《奔跑吧》、《中國好聲音》之後,再度加碼爆款綜藝,攜手《哈哈哈哈哈》持續拉升品牌聲量,實現了網絡傳播勢能的爆炸式增長。「常駐嘉賓」一般,實現了全年沒有「空檔期」的密集式綜藝植入。
  • 2019的綜藝越來越垂直 營銷「出圈」靠這7種思路
    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犀牛娛樂原創 文|肉狗編輯|夏添 縱觀今年網臺綜藝節目的播出類型不難發現,各平臺在綜藝方面基本都採取了「堅守頭部綜藝
  • 超下飯綜藝《哈哈哈哈哈》開播,到底是什麼神仙節目?
    最近,備受期待的綜藝節目《哈哈哈哈哈》終於在騰訊視頻開播!讓一直非常喜歡鄧超、陳赫和鹿晗的粉絲們直呼終於等到你~~。「5H旅行團」在節目組的套路下組團開啟了「打工奇遇記」。節目主要由鄧超、陳赫和鹿晗擔任固定嘉賓,跑男時期三人關係甚好,現在終於三人合體開錄新綜,歡樂多多,讓不少粉絲們感到爺青回,找到當年追劇刷劇的感覺了!哈哈哈哈哈,光聽名字就很快樂了,太上頭了!這麼歡樂又下飯的綜藝你看了嗎?什麼?沒有?
  • 《小小的追球》獲「原創綜藝特別獎」,主創團隊揭秘節目誕生之路
    1月12日,在由《人民日報》指導,《人民日報》數字傳播主辦、《環球時報》輿情中心承辦的首屆"融屏傳播年度優選"活動中,芒果TV自製的首檔先鋒試驗旅行真人秀節目《小小的追球》獲得了"原創綜藝特別獎"。在榮譽的背後,製作團隊的創新過程卻充滿著不確定性。近日,節目製片人凌晟和執行總導演王凱弘向記者分享了創作心得,那些幕後的故事得以為人所知曉。
  • 六月綜藝節目:相似的節目錯峰,團體綜藝節目乘風破浪
    夏季是綜藝節目的旺季。在此之前,許多節目已經提前錄製,等待gear上線。從四家衛視和四家視頻網站的布局來看,僅第二季度,就有50多個新的綜藝節目,其中70%是在線整合的。衛星電視產生了王牌綜合N代,視頻平臺內容豐富,新頻率更好。由此可見Q2綜藝節目全面復甦。
  • 五大自製綜藝率先布局2020,愛奇藝原創的「半步引領」
    寒冬之下,主流視頻平臺能在內容製作上豪擲「千金」,且能砸出「水花」,實屬不易。2019年,愛奇藝自製綜藝數量穩定,質量一如既往。《我是唱作人》《中國新說唱2019》分別從原創音樂和說唱音樂切入,佔穩了原有賽道、拓寬了新賽道,激活了上半年綜藝市場。
  • 綜藝天王炮轟韓國綜藝節目,高以翔是韓國變態綜藝的犧牲品?
    作為一名藝人,參加影視劇和綜藝節目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而高以翔的家世非常好並不缺錢,這次參加節目的片酬據傳聞只有15萬人民幣,所以他參加綜藝節目純粹是為了保持良好的知名度和自己的喜好,畢竟高以翔出道以來身材好是出了名的。只是高以翔並沒有想到,在綜藝節目中會發生意外,他再也回不到父母的身邊了。
  • 26歲出道,35歲靠《延禧攻略》一舉成名,卻拒絕參加綜藝節目
    26歲出道,35歲靠《延禧攻略》一舉成名,卻拒絕參加綜藝節目大家都知道綜藝節目最近比較火,有一些綜藝節目跟電視劇一樣能夠捧紅很多藝人,甚至有的即將過氣的明星因為參加綜藝節目突然就火了,比如黃綺珊、楊坤、沙寶亮、周杰、林志炫、薛之謙等等,但是今天要說的這位就有些與眾不同了
  • 題材細分、融入流行元素,舞蹈類綜藝能否迎來爆款?
    文丨劇星智庫 · L W來源丨衛視資源速遞從傳統舞蹈競技節目《舞林大會》《舞動奇蹟》到最近的廣場舞、街舞競技節目,舞蹈類綜藝從最初的國外版權引進轉變為到原創節目創新,從打造「競技性質綜藝」轉變為「劇情式綜藝」,舞蹈類綜藝一直在升級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