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喬雨
群眾有訴求,市、鎮、村三級渠道都可反映,最快24小時內有回覆……這是「東莞速度」,也是「東莞溫度」。東莞市「民生大莞家」項目,著眼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和群眾身邊的「小急難」,建立健全群眾訴求收集、處理、反饋快速響應機制。11月3日下午,東莞市政府新聞辦、市民政局聯合召開東莞市「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東莞「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具體情況。
高效實現群眾「微心願」
據介紹,「民生大莞家」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組織村(居)民通過黨群聯席會議、居民議事會、民情懇談會、網絡協商等形式,開展社區協商活動,引導村(社區)各類主體和涉利益群體共同研究,共同商定。
如大朗鎮高英村塘坑一巷道路日常出入車輛較多,但道路未經硬底化建設,雨季容易積水,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周邊居民。高英村組織村民召開社區協商會議討論,決定實施道路硬底化工程。目前,該項目已經完工,村民告別了「晴天走土路,雨天走泥路」的日子,出行條件得到了大大改善。
同時,各類民生訴求的辦理標準、流程、時限等,「民生大莞家」也有明確。以「民生微心願」項目為例:群眾提出訴求後,所在鎮街「民生大莞家」牽頭部門,需在24小時內反饋受理意見,1000元以下的特殊群體幫扶項目及普惠型服務項目直接轉由屬地村(社區)辦理;1000元以上的項目,立刻啟動核查程序;10000元及以下的個人急難事幫扶5個工作日內完成辦理。可以說,「民生微心願」項目最快可以在24小時內辦理完成,最慢也不會超過1個月。而「民生微實事」項目則要求6個月內完工,有效提升了政府為民服務效率。
多措並舉推動「民生大莞家」建設
2020年,市財政安排1.05億元、市慈善會出資2100萬元,專項用於「民生大莞家」項目辦理。目前,「民生大莞家」信息管理系統已建成,民生訴求的即時受理、自動轉派、信息發布、全程監督和查詢統計等都可通過系統完成。10月底,東莞市民政局舉辦了市、鎮、村三級600多名「民生大莞家」工作人員參加的業務培訓會,有效提升了各級工作人員的業務辦理能力。此外,鎮街依託村(社區)現有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等社工服務點,建成552個「莞家驛站」,為有服務需求的群眾提供專業服務援助。
截至目前,全市共徵集「民生微實事」項目734件,其中102個項目已完成;接收「民生微心願」訴求758宗,已辦結534宗。「民生微心願」項目通過「民生大莞家」專項資金解決的有96宗,對接現行政策及現有資源解決的共80宗,通過社會力量解決的有358宗。
今年8月,省民政廳將東莞市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經驗作為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創新經驗推薦至民政部。9月,「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以決賽第1名的成績,獲得省市直機關第八屆「先鋒杯」工作創新大獎,這是東莞市近3年來唯一獲獎作品,也是東莞市歷屆參賽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來源 東莞報業全媒體記者 查雨霏)
【來源:東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