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十句經典名言,千年前的智慧,依然不朽

2020-12-19 國學修學堂

晏嬰,字平仲,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萊夷維邑(今山東高密)人。公元前556年(齊靈公二十六年)任齊國國抑,歷事靈公、莊會、景公三世。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持續不斷地做才能成功,持續不斷地前進才能到達。

上無驕行,下無諂德。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在上的沒有驕傲自大的行為,在下的自然不會形成諂媚阿諛的作風。

伐木不自其根,則櫱又生也。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下》。

砍伐樹木不從根上砍挖,那麼它的根部就會再發出新芽。此以伐樹為喻,闡明除惡要從根源開始,絕不可讓它有再生的機會。

任人之長,不強其短;任人之工,不強其拙。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國君用人應該任用他的長處,不要強求他的短處;用人應該選他的精巧之處,不要強求他的不足之處。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出自《晏子春秋》。

聖明的人考慮多了,也難免會有失誤。愚蠢的人多次考慮,也有可取之處。這句話的意思是智者雖然千慮,也不要妄自尊大,還要聽取其他人的意見;愚者們雖然愚笨,也不要妄自菲薄,要敢於相信自己。

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脯於內也。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允許宮中的女子穿男裝,卻不允許宮外的女子穿,這就像在門上掛著牛頭做招牌,而店裡面卻賣著馬的幹肉。

君子居必擇鄰,遊必就士,擇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闢患也。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君子居住一定選擇好鄰居,出遊一定結交賢士。選擇住處是為了尋求賢士,尋求賢士是為了躲避禍患。

靜處遠慮,見歲若月,學問不厭,不知老之將至,安用從酒!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安安靜靜地呆著,可以想得很長遠,看一年就像一個月一樣,很快就過去了,勤學好問,從不滿足,連很快就要年老都忘記了,哪裡用得著縱情喝酒?

君正臣從謂之順,君僻臣從謂之逆。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君主正確臣子服從叫做順從,君主邪僻臣子服從叫做乖逆。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積,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積樹,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不一樣。

相關焦點

  • 《晏子春秋》十句經典名言,真正的處世大智慧!
    晏子,春秋時夷維人,名嬰,字平仲,為齊國大夫。《晏子春秋》共八卷,一卷至六卷為內篇,七、八卷為外篇,共二百五十章,都是後人輯錄晏子生前的言行軼事而成,其中也採用了一些寓言和民間傳說。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外篇七》微事,精細微小之事。粗事,大事。精細微小事不明白,大事又不能做,這樣的人必定操勞;大事做不得,小事不肯做,這樣的人一定貧困。2.上無驕行,下無諂德。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 《晏子春秋》十句經典名言,句句充滿了大智慧!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上》。行:操守。升官的時候要保持廉潔,退位之後要能堅守節操。2.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出自《晏子春秋·內篇》。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區,就能夠結出橘子樹,生長在在淮河以北,就能長出枳。這句話說明了環境對改變一個人的品質是十分重要的。
  • 《孫子兵法》中的十句經典名言,充滿智慧,至今依然適用
    《孫子兵法》中的十句經典名言,充滿智慧,至今依然適用《孫子兵法》是由春秋時期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創作的「兵學聖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全書共有13篇,總計6000字.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分享其中十句經典名言,充滿智慧,至今依然適用。第一句:「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孫子兵法·始計篇》真正的將領,應該是足智多謀,賞罰有信,對部下真心關愛,勇敢果斷,軍紀嚴明的人,才可以擔當大任,如今也是至關重要的衡量標準。
  • 《晏子春秋》六則名言警句,恍然大悟
    《晏子春秋》六則名言警句,恍然大悟《晏子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歷史典籍。書中有很多生動的情節,表現出晏嬰的聰明和機敏,如「晏子使楚」 等就在民間廣泛流傳。而典籍《晏子春秋》裡面有哪些內容呢,我們來看看吧。一、藏大不誠於中者,必謹小誠於外,以成其大不誠。
  • 怎樣讀經典 | 《晏子春秋》
    郵發代號1-201《晏子春秋》是一部記述春秋後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嬰的言行事跡的古典文獻,是研究晏子以及當時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晏子(?-前500年),名嬰,字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弱之子,先後事靈公、莊公,相景公,前後五十餘年。《晏子春秋》記載的事情主要是發生在景公時期。
  • 《左傳》10句傳世名言,經典睿智,蘊含生活中的智慧!
    《左傳》10句傳世名言,經典睿智,蘊含生活中的智慧。1.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這句話即成語「厲兵秣馬」的由來,是指將兵器打磨光亮,將戰馬餵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最高的是建立德行,其實是建立功名,再次是著書立傳,這些事情長久都不能夠被人們所廢棄,這邊是所謂的不朽。7. 懷與安,實敗名。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貪圖安逸,實際上是在敗壞自己的名聲。
  • 晏子和《晏子春秋》
    昨天咱們說「行者常至,為者常成」是《晏子春秋》中記載晏子的話,有朋友留言,要求介紹一下晏子。今天咱就試著說說。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嬰,字仲,諡平,夷維(今山東省濰坊高密)人,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 《晏子春秋》中的8大智慧名句,教人讀懂人生!
    《晏子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齊國政治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歷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間傳說彙編而成。1.為者常成,行者常至。選自《晏子春秋·內藏雜下》【譯文】堅持做事才能成功,不斷前進才能到達。2.君子贈人以軒,不若以言。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軒:這裡指高大的車子。【譯文】君子認為贈給別人高大漂亮的車子,不如給別人有教益的話。3.富貴不傲物,貧窮不易行。
  • 《春秋左傳》10句千古名言,道出人生智慧!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增廣賢文》裡的十句智慧名言,發人深省!
    《增廣賢文》是明朝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讀物,集中了古今各種經典名言、諺語,句句充滿了人生智慧和哲理,雖然是兒童啟蒙讀物,但對我們大人來講,意義也非同尋凡,因為其中的很多道理,我們大人也未必明白,今天末學和大家一起學習其中的十句:
  • 《左傳》十句名言,句句精華,深藏大智慧!
    《左傳》也稱《春秋左氏傳》,不僅是史學名著,也是文學名著,可謂是散文、小說的開山鼻祖。書中有很多經典名言,深藏大智慧,千百年來廣為人們傳頌。春秋時期,晉靈公殘暴無道,大臣士季向他進諫。靈公當即表示:「我知道自己錯了,一定要改」。士季高興的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可惜,靈公言而無信,並沒有改過,依然我行我素,最終被臣下刺殺。三,眾怒難犯,專欲難成。
  • 儒家經典《大學》十句名言,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儒家經典《大學》十句名言,意味深長,耐人尋味。1.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學·傳第十章》這是說得到民眾就得國,失去民眾就失國。所以君子首先謹慎對待道德。9.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大學·傳第十章》管理國家而一意追求財富,一定是受到小人的影響。這是說國不把追求財利看作有利,而把堅持道義看作有利。
  • 古代十句經典名言,值得細品!
    句意:不要因為個人私利而損害國家公義。二、風雨無鄉,而怨怒不及也。出自《管子·形勢解》。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三、不因怒以誅,不因喜以賞。出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 魯迅先生的十句經典名言,非常經典
    後來就出現了很多經典的語句。小編今天跟大家講的就是魯迅名言中的十句經典名言第一句是:「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大家都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在我們上高中大學的時候,偷懶,上網,上課睡覺相信都是這是每個人當時的回憶吧,當自己長大了,就想當時好好學習就好了,這個例子就可以驗證上魯迅先生的話了吧。
  • 小學文言文: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晏子使楚《晏子春秋》(一)晏子使【✦使:出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為:開】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延:邀請,請入。】。晏子出使到楚國。楚人因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門請晏子進去。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
  • 十句名言,感悟《易經》的智慧!
    《易經》,不但被儒家尊為「六經之首」,享有崇高的地位;在道家經典中,也享有同樣崇高的地位,被奉為「三玄之冠」,真正算得上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們華夏文明智慧的結晶。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其中的十句名言:一,潛龍勿用。
  • 《晏子春秋》為齊人淳于髡編成考
    無論從思想史還是文學史的角度說,《晏子春秋》都是先秦時代一部重要著作,但舊題為晏嬰所著,卻絕不可信。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序》推斷為秦博士淳于越編寫,成書於「秦政統一六國後的一段時間內」。吳則虞先生的結論不能成立,但他對《晏子春秋》一書成書過程的看法則符合該書實際情況。
  • 《道德經》10句經典名言賞析,帶給您智慧人生!
    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思想體現在《老子》一書中,這本書又叫《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三部思想巨著。 《道德經》10句經典名言賞析,帶給您智慧人生!。
  • 《左傳》10句經典名言,犀利睿智,彰顯古人智慧
    《左傳》,全名《春秋左氏傳》,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是中國古代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左傳》既是史學名著,也是文學名著,屬於儒家十三經之一。下面分享其中的10句經典名言,與大家共同學習: 一、多行不義必自斃。
  • 和孩子一起品讀出自《論語》的30個成語典故,體會傳承千年的智慧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是一部不朽之作,影響了兩千年來的中華文明,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論語》蘊含著豐富的處世之道和人生智慧,宋初宰相趙普曾自詡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現在細讀《論語》依然能給我們很多啟迪。另外,《論語》語言樸實、寓意深厚,其中很多句子發展成為成語、格言等被人們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