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品讀出自《論語》的30個成語典故,體會傳承千年的智慧

2020-12-11 啟小達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是一部不朽之作,影響了兩千年來的中華文明,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蘊含著豐富的處世之道和人生智慧,宋初宰相趙普曾自詡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現在細讀《論語》依然能給我們很多啟迪。

另外,《論語》語言樸實、寓意深厚,其中很多句子發展成為成語、格言等被人們廣為流傳。

學而不厭、名正言順、見賢思齊、殺身成仁、成人之美,這些成語都是來自《論語》。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出自《論語》的30個成語典故,收藏學習,和孩子一起拼讀傳承千年的處世智慧!

相關焦點

  • 《論語》裡的十個成語典故 一起學習
    《論語》裡的十個成語典故 一起學習 發布時間:2019-08-01 14:28:41      來源:教育部—微言教育   成人之美、溫故知新
  • 我們為什麼還是要讀些《論語》?
    而他真正把《論語》讀完一遍的最大感受,就是:「我讀的太晚了!」我必須要為自己當初的無知和愚昧感到羞愧。因為真的認真通讀了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平時我們那麼多的格言、典故、成語和道理,都出自《論語》,而我當初還只是淺薄地認為孔子也就是個整天只會嘮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或者「克己復禮」的老傢伙。
  • 讀《論語》學成語,成績品格一起抓!
    · 對家長來說,古詩文也許等同於成績和升學;對孩子而言,古詩文更意味著修養和境界。 · 改革後,小學一年級就出現了背誦《論語》的選段。不僅如此,2019年的高考卷中,也出現了與《論語》相關的題目,所佔分值不低。 · 學好古詩文,從讀《論語》開始,從用【打卡】開始。
  • 讀《成語故事》,陪孩子一起品讀智慧和文化
    成語故事就是一個巨大的智慧寶庫,裡面囊括了包羅萬象、浩瀚無邊的素材和內容。如若對孩子進行成語認知學習和語言啟蒙,就必須從這個寶庫裡精心挑選,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並與孩子實際生活有連接,只有這樣的故事才容易進入到孩子的世界,容易被他們理解和接受,並不斷豐富他們對詞彙和語言豐富性的認識。
  • 語文老師:這115個成語典故,給孩子貼牆上背,不出1月,出口成章
    語文老師:這115個成語典故,給孩子貼牆上背,不出1月,出口成章!《論語》,一部不朽之作,影響了兩千年來的中華文明。書中許多名言警句,被廣為流傳,其中的成語典故,也是數不勝數。能夠熟讀這些著作,學到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智慧。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成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題型,不僅會考到成語的字音字形,還會考到成語的使用語境,如果在作文中使用大量的成語,也會使作文增色不少,閱卷老師看了都忍不住給高分。書本上所出現的成語並不是很多,都是靠同學們自身的積累與總結。
  • 董卿力薦:這115個成語典故,全部出自論語,列印背熟,出口成章
    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一直以來都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並且隨著近幾年教育的改革,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愈發的凸顯,因此幫助孩子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為今後的文科學習鋪好路是家長們的重要工作。成語作為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是中華文化庫的瑰寶,具有非常重要的內涵,而且很多成語都源於一些寓言故事、歷史傳奇、神話傳說等,這些不僅是孩子寫作的絕佳素材,還會讓孩子談吐不凡,出口成章。
  • 《論語》中的10個成語典故,我能說出三個,你呢?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經典書籍,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在《論語》中,不僅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還在影響著中國的教育理念,而其中的成語也一直被我們所津津樂道。那麼大家知道《論語》中的成語有哪些典故呢?出自哪裡呢?不妨來了解下!
  • 記住這110個成語典故,讀懂《論語》,替孩子收藏!(附電子版)
    記住這110個成語典故,讀懂《論語》,替孩子收藏!(附電子版) 論語是儒家經典代表作之一,是中華歷史文化的體現。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論語,同時,論語也是考試卷中必考的試題,比如期中、期末的時候,考試大綱中一定有論語當中的字、詞、句默寫或賞析類題型考試題。
  • 品讀《論語》中的教育智慧1
    品讀論語中的教育智慧讀《論語》,應從整體上對論語的內容有一個提綱挈領的把握。我們或許可以從為師之道,成仁之境,見義勇為,博學於文,文行忠信,育才之方以及學而優則仕七個方面解讀論語。為師之道,更多的是孔子對後世及門人的教育的言論,側重為師所需要的重點。
  • 這5個成語典故,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幾千年來,中國古人不僅創造了許多曠世工程,如秦始皇陵、長城及故宮等,還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其中就包括那些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不少成語典故的意思被曲解,甚至與原本的意思截然相反。比如下面介紹的這5個成語典故,都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 語文老師:這份出自《論語》的成語大全給孩子收藏好,學習有用
    語文老師:這份出自《論語》的成語大全給孩子收藏好,學習有用《論語》是儒家經典作品之一,古代曾有半步《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可見《論語》這本書影響之廣大。《論語》作為以孔子及孔子弟子言行編著而成的書籍,其思想影響了古代社會結構,甚至延續至今。書中雖說一些思想多有不符合現代社會價值觀,但大部分經典語句不乏哲理智慧,被現今廣泛運用到教育、寫作、影視等等領域方面。而在語文學習之中,孩子們也會學到一些論語之中句子。例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吾日三省乎吾身」「溫故而知新」等等句子。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品讀楚漢風韻!
    淮南:六條旅遊線路帶您暢遊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重要的發源地之一。《語出〈淮南子〉》一書中收錄源自《淮南子》的成語349條,源於「淮南國」的成語29條,源於八公山的成語22條,成語主詞條合計400條,與主詞條同義或字序不同的有600餘條,累計逾千條。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地域傳統文化的發掘保護,以成語典故為媒,2018年成功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文化為魂,旅遊為體。
  • 【小耳朵書架】詼諧漫畫+成語,讓孩子笑讀成語,再也不用死記硬背!
    但是,如果將成語故事和孩子愛看的漫畫結合,結果會怎樣呢?先來看看下面這個成語「按圖索驥」,比喻做事死守教條,而不懂得變通。書中先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將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孩子一邊捧腹大笑,一邊領悟成語背後的故事。這種文字故事與漫畫結合的新穎形式,是不是比抱著《成語詞典》死記硬背有趣多了,孩子不但了解了成語典故的來龍去脈和喻意,還體會到了成語的真實應用場景,學會融會貫通,活學活用,可謂一舉多得。而這麼富有創意地學習成語的方法,都來自於今天要推薦給親們的《笑讀成語》。
  • 這50個常見成語,全部出自《論語》,值得收藏品味!(附有解釋)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更是一部不朽之作,時常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深深影響了兩千年來的中華文明,書中有許多話語更是廣為流傳,成為了警句格言。而其中也有許多詞句演化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成語。下面就為大家整理了50個出自《論語》的成語,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 從小讀《論語》長大的孩子,人生的格局不會太小
    《論語》中還包含大量的成語典故、格言警句,很多都是咱們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孩子們如果把這些成語典故和名言警句積累下來,無論是語言運用還是作文表達,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這樣的中華智慧,睡前讀一讀,不僅培養哲學思維,還可以提升孩子的審美。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寫道:「在舊時,一個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學啟蒙。兒童入學,首先教他們讀『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是新儒家哲學最重要的課本。
  • 讀《學庸論語》一百體會分享
    朋友非常歡喜。為了把書給有興趣、認真讀的家長,朋友對家長提出三個條件,符合條件的才能領書:一是對中文經典誦讀感興趣,二是看過王財貴教授的 《一場演講,百年震撼》,三是家長願意與孩子一起讀經 。針對朋友的讀書會,我向閱歷豐富、德高望重的馬老師請教讀經教學經驗,向已經開辦讀書會一年多並理念通透的家長李老師請教了讀書會如何具體操作和運行,跟很多一線老師請教教學方法,然後才給朋友回復如下:「 建議您先帶讀,從論語開始,讀完20章後再讀大學和中庸。具體讀時可以整章滾讀,也就是說兩個小時的時間就反覆讀一章(比如學而第一),下周先複習,之後就反覆讀下一章,以此類推。
  • 錢穆,梁啓超,楊絳,林語堂,餘秋雨:為什麼要讀《論語》?
    自古以來,《論語》一直備受推崇:思想家章太炎說:讀《三字經》不如讀《百家姓》,讀《百家姓》不如讀諸子百家,讀諸子百家不如讀《論語》。國學大師錢穆認為:《論語》自西漢以來,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商業大鱷馬雲說:《論語》是真正人類的智慧,是我重複看、不斷看的書。學習《論語》是培養少兒人格養成的重要途徑,日本非常重視教育,孩子從三歲開始,就必須要學習《論語》。
  • 【超值秒殺】160個成語+640幅漫畫,一套書讓孩子吃透成語!
    書中的每個成語都是這樣的4格漫畫,讓孩子在捧腹大笑中,深入到每個成語的背後的典故。而且,還可以將成語蓋住,讓孩子來猜。不僅好玩,還能考驗孩子對成語的理解掌握程度,還有成語接龍一欄,每一個成語後面都會有成語接龍,家長也可以考考孩子的成語,跟孩子一起玩玩成語接龍遊戲。
  • 以成語典故解讀中醫的新嘗試!《讀成語 學中醫 1》出版
    近日,由河南大學出版社策劃的趣讀成語系列叢書《讀成語 學中醫 1》正式出版。這是趣讀成語系列叢書的第一本,也是以成語典故來解讀中醫的全新嘗試。今年年初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中醫藥在此次疫情中發揮的作用得到了許多權威專家的認可和肯定。對普通人來講,中醫是充斥著藥味的,是與針灸理療分不開的。
  • 開封將成語典故元素融入旅遊景區 傳承歷史文化
    「石書」上刻有千年鐵塔簡介,狹義上講,是告訴大家閱讀上面的文字,就會了解到有關鐵塔的知識,而從廣義上說,則是倡導人們多讀書、讀好書。它對遊客尤其是對青少年遊客所起到的教育和啟發意義是不可估量的。  成語典故木雕上了景區大牌樓  「如果說開封成語典故是開封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那麼,雕刻在石頭上的開封成語典故肯定會成為歷史長河中不朽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