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成語故事》,陪孩子一起品讀智慧和文化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成語故事》(第1輯,全20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前教育研究中心編,武建華、王祖民等繪,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定價240.00元/套(全20冊)

  在我看來,成語是漢語言中言簡意賅、生動形象、高度濃縮且極富有表現力的一種語言形式。它通俗常用,家長裡短中都難免都會蹦出幾個來;它廣闊無邊,再有學問的也總會遇到不明白甚至弄錯其義的生澀詞彙;它連接古今,簡單的幾個字卻飽含深意,活脫出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我們增長不少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學生時代的我就非常喜歡成語,清晰地記得,高中時候央求父親專門買了一本成語詞典,當時真是視若珍寶,如今竟愧感沒有全然深挖學習,荒廢了多少時間。

  成語故事就是一個巨大的智慧寶庫,裡面囊括了包羅萬象、浩瀚無邊的素材和內容。如若對孩子進行成語認知學習和語言啟蒙,就必須從這個寶庫裡精心挑選,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並與孩子實際生活有連接,只有這樣的故事才容易進入到孩子的世界,容易被他們理解和接受,並不斷豐富他們對詞彙和語言豐富性的認識。教科社出版的《成語故事》在這方面做的非常細緻,第一輯共20本圖畫書,每一本講述了一個成語故事。尤其是在故事的選擇上,均選擇了篇幅短小、淺顯易懂,對成人來說更是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非常適合對3-6歲兒童的學習啟蒙。如盲人摸象、拔苗助長、囫圇吞棗、守株待兔、掩耳盜鈴、磨杵成針、井底之蛙、狐假虎威、濫竽充數、畫蛇添足、胸有成竹……小故事裡蘊含大智慧,家長們容易講,孩子們容易懂,只有陪伴孩子閱讀的父母才知道優選故事的重要性。

  除了故事的選擇比較符合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特點,《成語故事》最大的亮點則是通過圖畫繪本來講述成語,這就非常符合幼兒形象思維階段的認知特徵,也是該套書最高明和特別之處了。這套書的圖畫非常特別,有一種典型的傳統文化之風格,畫面和色調古樸、雅致,結合故事內容,畫面形象也非常地有趣可愛。比如盲人摸象裡不同體格特徵的盲人,瘦瘦的、胖胖的,高個子、矮個子,健壯的、年老的,在畫家的筆下生動演繹,不同人的不同體徵都得以凸顯出來,閱讀中我和孩子還一起模仿著不同盲人去摸象的畫面,又多出很多趣味和歡聲笑語呢;比如葉公好龍裡那個憨態可掬的葉公,平時悠閒自在,在看到真龍的時候卻是甩著長袖倉皇逃跑,光是看著背影,就讓人忍俊不禁。最重要的是,這些圖畫與故事內容非常匹配和契合,我4歲的女兒,即便是不認識幾個字,只是看著圖畫也能講出一個故事,畫面的連貫性和表現力由此可見一斑。既有文化底蘊、又有兒童情趣的成語故事,陪孩子閱讀後,這就是我給出的源自本心的評價。

  成語故事從古代的寓言、歷史事件、古代詩文和當時的口語中產生。很多跨越時空,至今仍有著極強的生命力,陪伴孩子讀《成語故事》,對孩子是一種文化的薰陶和精神的陶冶,也會帶來有益的啟迪。從「半途而廢」「磨杵成針」學習不懈堅持,從「濫竽充數」「守株待兔」學習腳踏實地,從「拔苗助長」學會等待,從「囫圇吞棗」學習深入研究。其實,在陪孩子閱讀的時候,我並不涉及這些故事背後的含義,只是在講一個四個字可概括的故事,可是我驚喜地發現,當我和孩子一起讀完整個故事,孩子自己就會有這樣那樣的想法,比如,掩耳盜鈴的人怎麼都想不到他捂住的只是自己的耳朵,又不是別人的耳朵,結果是自己騙自己;鄭國人去買鞋,不自己試試,卻非要回去取量好的尺寸,他的做法還真是奇怪呢。

  對於成年人來說,成語故事只要運用得宜,就會使我們講話和寫文章增色不少。而對於孩子來講,成語故事的學習則是他們通達語言、了解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因此,父母必須關注並注意方法,以繪本開始就是我的選擇。願意所以愛孩子的父母都能投入時間陪伴孩子閱讀,讀一讀《成語故事》,與孩子一起共享閱讀的快樂,與孩子一起品讀智慧和文化。(張璞)

相關焦點

  • 陪孩子讀經典成語故事,領略小成語的大魅力
    而成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有著深厚豐富的文化底蘊,是我們學習語言、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和目的。你不得不知成語的「前世今生」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從古留傳至今,是中國語言文化的縮影,它可以用簡短的文字來說明一個故事或者一個典故,將最想表達的意思直接呈現,蘊含著中國文化的智慧。
  • 品讀|在成語裡遇見中醫智慧
    中醫藥在此次疫情中發揮的作用得到了許多權威專家的認可和肯定。中醫,再次成為被關注的一個焦點話題。關於中醫,我們自己還需要對之有更深的了解。比如說,我們需要知道,中醫除了是一種治病的學科、手法,還是一門蘊涵著關於身體、自然的智慧之學。中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智慧也沉澱、體現在諸多經典成語之中。
  • 讀故事,學成語。長假在家陪娃讀好書
    在《張曼娟成語學堂》裡說道,「語文力」不僅能夠提升語文水平,還是提升一切學科的基礎。「語文力」包括閱讀力、理解力、表達力。這些在孩子成年之後,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和複雜的人際交往,都能提供更多的幫助。作者張曼娟用十年時間積累與沉澱,幫助無數孩子保持著對文字的敏感度和對人情世故的理解。
  • 讀著書,陪孩子一起成長!
    要讓小孩喜歡閱讀,就要買適合小孩讀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有很多的譯本,但我根據小孩的年齡特點,購買了兒童彩圖版的《昆蟲記》。由於這套書圖文並茂,語言簡潔,故事情節生動活潑,所以小孩閱讀很有興趣。小孩讀了這套書後,對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把了解到的昆蟲知識津津有味地講給我們聽。不僅小孩喜歡看這套書,我也和小孩一起去閱讀,去了解昆蟲的世界。讀後,我也感到震撼,原來每種昆蟲都有自己的精彩。
  • 《笑讀成語》開團!畫給孩子的趣味成語故事,了解成語背後的故事!
    成語是語言的精華,到處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因此,學習成語是學習中國文化的必經之路。
  • 怎樣提高孩子作文水平,跟著耶魯畢業生讀成語就好啦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常青藤爸爸團隊研發的《陪孩子講故事學成語》這套書。之所以選擇這套書,不僅是因為常青藤爸爸團隊是受百萬粉絲喜愛的少兒教育平臺,還因為他們先後出了《教孩子唱學最美古詩詞》《搖啊搖,陪孩子念至美童謠》《給孩子的未來科學課》等一系列受家長和孩子喜歡的優秀書籍,在成語的選擇、內容的編排與審定上,他們都非常專業。
  • 教孩子讀成語故事有哪些好處 資深語文老師告訴你
    成語是漢語獨有的語言現象,它語言精煉,內涵豐富,是我國人民智慧和思想的結晶,也是對漢字運用的典範。恰當地運用成語,會使孩子的文章字字珠璣,賞心悅目,而使用不當,則會鬧出很多笑語,甚是尷尬。要想用好成語,必須把成語的來源,表達的意思,以及意義的變遷,都弄清楚,才能準確使用。而讀成語故事,是正確掌握成語的有效方法。讓孩子讀成語故事的好處還遠不止如此。
  • 歪歪兔童書館:《把成語用起來:一讀就會用的分類成語故事》
    全書大部分成語故事出自《左傳》《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史書,或《論語》《莊子》《孟子》《韓非子》《世說新語》等經典名著,很多成語故事同時也是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由此可以增加讀者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對經典古籍的熟悉度。每個成語故事名稱都標註了拼音,正文中的生僻字也加有注音,以幫助讀者掃除閱讀障礙。
  • 讀成語學中醫!這100個成語故事中,原來都藏著中醫智慧
    近日,一本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讀成語 學中醫》,將中醫藥文化和成語典故聯繫起來。作者用講故事的形式,解讀了100個跟中醫有關的成語故事。書中開篇「不為良相,則為良醫」講述了扁鵲、倉公、孫思邈等早期幾代中醫醫家的故事,以及近代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文末寫道:可見,社會上的病,遠比人身上的病,更難治。
  • 和孩子一起品讀出自《論語》的30個成語典故,體會傳承千年的智慧
    《論語》蘊含著豐富的處世之道和人生智慧,宋初宰相趙普曾自詡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現在細讀《論語》依然能給我們很多啟迪。另外,《論語》語言樸實、寓意深厚,其中很多句子發展成為成語、格言等被人們廣為流傳。
  • 新書推介|歪歪兔童書館編著:《把成語用起來:一讀就會用的分類成語故事》
    《把成語用起來:一讀就會用的分類成語故事》,歪歪兔童書館編著,海豚出版社2020年5月版。市面上的成語故事書多得數不勝數,但該套圖書特點鮮明、風格獨特,在眾多同類書中具有很高的可辨識度。總的來看,該書有如下幾個鮮明的特點:首先是收錄的故事和成語數量多。
  • 親子共讀《果兒小典》品中華民俗文化故事
    疫情期間全家人一起讀一本關於果子的書《果兒小典》。什麼是果子?果子一詞來來源於北京土話,是所有果實的統稱,蘋果、桔子、桃子、石榴、檸檬等等都算是果子。說到這,您可能會覺得這是一本科普書。答案是否定的,這是一本散文或說美文書,作者崔岱遠用60多篇散文記下自己熟識的一些水果和乾果的小故事。
  • 以成語典故解讀中醫的新嘗試!《讀成語 學中醫 1》出版
    近日,由河南大學出版社策劃的趣讀成語系列叢書《讀成語 學中醫 1》正式出版。這是趣讀成語系列叢書的第一本,也是以成語典故來解讀中醫的全新嘗試。今年年初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中醫藥在此次疫情中發揮的作用得到了許多權威專家的認可和肯定。對普通人來講,中醫是充斥著藥味的,是與針灸理療分不開的。
  • 《笑讀成語》家有小學生一定要讀!
    這套《笑讀成語》獲得了非常多孩子的喜愛和家長的認可,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出發,設計內容簡明扼要,高效激發了孩子對成語的熱情!因此,學習成語是學習中國文化的必經之路。小成語,大道理,學習成語可以增長語言能力,了解成語背後的故事,更能夠開闊視野,汲取智慧。關於如何讓孩子學好成語,家長圈支的招是五花八門:有讓娃照著成語詞典背的;也有搜集各種成語資源,還是讓娃背的…總之,背,就完事。
  • 《讀成語學中醫1》|學成語知中醫,長智慧更健康
    (翻拍於新書插頁)《讀成語 學中醫1》從成語典故與中醫的淵源關係上,遴選了一批故事性強又有啟發意義的成語,以成語講中醫,以中醫講故事,以故事講文化,以文化講歷史,以歷史講盛衰興替……該書語言輕鬆活潑,詼諧幽默
  • 品讀成語故事·弘揚傳統文化(289)
    我們的語文生活z 點擊上方"我們的語文生活"關注我們·查看更多信息  讀成語「瑤瑤講成語」開播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成語是《樂不可支》。[成語溯源]這則成語出自《後漢書·張堪傳》: 「乃於狐奴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日:『桑無附枝,麥穗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 4月23日濱州文化大講堂和你一起品讀國學經典
    想要更深入的品讀國學經典,4月23日晚19時,來濱州文化大講堂,專家教授帶你一起品讀國學經典。  此次文化大講堂將由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歷史學博士後、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教授郭繼承帶來經典講座——《千年經典助益一生》,感興趣的市民可以提前諮詢報名。
  • 聖誕繪本推薦|用閱讀開啟聖誕節,陪孩子一起讀溫暖的故事吧
    ……孩子的腦子裡總是裝滿了「十萬個為什麼」,下面這些京媽精選的聖誕節繪本帶娃讀起來,讓孩子了解聖誕節文化的同時,還能全家一起體味暖暖的親情。而且這本書裡面有多個角色,特別適合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分角色扮演朗讀,讓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一起享受親子暖心時光。其實,給孩子讀繪本本身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書本身,更重要的是「親子共讀」。
  • 陪孩子一起讀詩書,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奶奶陪他一起讀唐詩,讀《三字經》;他也非常認真地背詩,會認識詩中的作者、典故和文字,而且對詩詞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作家餘秋雨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 疫情期間不出門:在家陪孩子讀一讀,關於十二生肖的四字成語(建議...
    可是長期在家裡,我們大人或許可以看看電視,玩玩手機,時間還可以很快打發,但是孩子不能長時間的去看電視。這樣也正好可以培養一下親子關係,父母可以陪孩子做一些親子遊戲,和孩子一起學一些有意思的知識常識。這樣,既可以讓孩子不覺得無聊,還能學一些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