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出門:在家陪孩子讀一讀,關於十二生肖的四字成語(建議...

2020-12-12 騰訊網

今年的「年」過得很特殊,誰也沒想到,疫情來得這麼突然,相信許多家庭的出行計劃,都全部擱置了,家庭聚會也全部取消。根據目前的情況,還是不要外出,雖然我們很多人沒有參與一線的工作,但是我們不外出,做好自我防護,也算是為國家減少一點負擔吧。

可是長期在家裡,我們大人或許可以看看電視,玩玩手機,時間還可以很快打發,但是孩子不能長時間的去看電視。這樣也正好可以培養一下親子關係,父母可以陪孩子做一些親子遊戲,和孩子一起學一些有意思的知識常識。這樣,既可以讓孩子不覺得無聊,還能學一些小知識。

下面這些,關於十二生肖的四字成語,很多可能我們家長都不一定全部知道,現在可以替孩子存下來,利用這段不外出的時間,每天和孩子一起讀一讀,也可以把它當做小遊戲來和家人一起玩。

【鼠】

鼠目寸光,鼠肚雞腸,鼠竊狗盜,投鼠忌器,抱頭鼠竄,獐頭鼠目,膽小如鼠。

【牛】

牛鬼蛇神,牛刀小試,牛鼎烹雞,汗牛充棟,對牛彈琴,九牛一毛,氣壯如牛,牛毛細雨,泥牛入海。

【虎】

虎視眈眈,虎口餘生,虎頭虎腦,虎背熊腰,虎頭蛇尾,虎落平陽,虎穴龍潭,放虎歸山,談虎色變,如虎添翼,騎虎難下,為虎作倀,與虎謀皮,藏龍臥虎,狐假虎威,羊入虎口,狼吞虎咽,龍行虎步,龍吟虎嘯,龍爭虎鬥,龍盤虎踞,龍騰虎躍,生龍活虎,降龍伏虎。

【兔】

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鳥飛兔走,守株待兔。

【龍】

龍騰虎躍,龍飛鳳舞,龍馬精神,龍鳳呈祥,畫龍點睛,來龍去脈,攀龍附鳳,群龍無首,望子成龍,車水馬龍,人中之龍,葉公好龍,降龍伏虎,老態龍鍾,筆走龍蛇,龍潭虎穴。

【蛇】

蛇蠍心腸,畫蛇添足,驚蛇入草,龍蛇混雜,杯弓蛇影,牛鬼蛇神,打草驚蛇,虛與委蛇,筆走龍蛇,春蚓秋蛇。

【馬】

馬到成功,馬不停蹄,馬革裹屍,一馬當先,老馬識途,汗馬功勞,萬馬齊喑,一馬平川,天馬行空,快馬加鞭,走馬看花,信馬由韁,蛛絲馬跡,兵荒馬亂,萬馬奔騰,犬馬之勞,單槍匹馬,招兵買馬,人仰馬翻,人困馬乏,鞍前馬後,人強馬壯,猴年馬月,青梅竹馬,心猿意馬,懸崖勒馬,千軍萬馬,香車寶馬,指鹿為馬,害群之馬,歷兵秣馬,塞翁失馬,盲人瞎馬,脫韁之馬,金戈鐵馬。

【羊】

羊質虎皮,羊腸小道,羊入虎口,亡羊補牢,虎入羊群,順手牽羊。

【猴】

猴年馬月,沐猴而冠,尖嘴猴腮,殺雞嚇猴,殺雞儆猴。

【雞】

雞毛蒜皮,雞鳴狗盜,雞飛蛋打,雞犬不寧,雞犬不留,雞犬升天,聞雞起舞,殺雞嚇猴,殺雞取卵,偷雞摸狗,鶴立雞群,小肚雞腸,呆若木雞。

【狗】

狗急跳牆,狗尾續貂,狗仗人勢,狗血噴頭,犬馬之勞,豬狗不如,兔死狗烹,鼠竊狗盜,狼心狗肺,虎朋狗友,狐群狗黨,偷雞摸狗,畫虎類狗,雞犬不驚,雞零狗碎。

【豬】

豬狗不如,殺豬宰羊,封長蛇,鳳頭豬肚。

【鳥】

鳥盡弓藏,笨鳥先飛,如鳥獸散,小鳥依人,驚弓之鳥,飛禽走獸,鳳毛麟角,鴉雀無聲,燕雀安知,鶴立雞群,鶴髮童顏,風聲鶴唳,鶯歌燕舞,草長鶯飛,珍禽異獸,衣冠禽獸,燕語鶯聲,鵲巢鳩佔,鸚鵡學舌,蜻蜓點水,歡呼雀躍,鴉雀無聲,鵬程萬裡,一箭雙鵰,鶴髮雞皮,鶴髮童顏,鶴立雞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聲譽鵲起,飲鳩止渴,雁過拔毛,鳥槍換炮。

【獸】

困獸猶鬥,如鳥獸散,人面獸心,飛禽走獸,珍禽異獸,衣冠禽獸,洪水猛獸,狼吞虎咽,貓鼠同眠,黔驢技窮,一丘之壑,管中窺豹,狼心狗肺,狼煙四起,狼子野心,狼狽不堪,狼狽為奸,豺狼成性,豺狼當道,引狼入室,鹿死誰手,中原逐鹿,象牙之塔,盲人摸象,聲名狼藉,杯盤狼藉,狐疑不決。

【魚蟲】

金蟬脫殼,蠅頭微利,花飛蝶舞,螳臂擋車,魚躍鳥飛,如魚得水,獨佔鰲頭,井底之蛙,甕中捉鱉,蝦兵蟹將,沉魚落雁,飛蛾撲火,金蟬脫殼,積蚊成雷,蟾宮折掛,蠶食鯨吞,魚目混珠,蜂擁而至,蠱惑人心,物腐蟲生,漏網之魚,海市蜃樓,堤潰蟻穴。

【含有兩個動物名稱的成語】

鶴立雞群,雞鳴狗盜,蠶食吞鯨,蛛絲馬跡,龍爭虎鬥,龍馬精神,龍飛鳳舞,龍騰虎躍,龍驤虎步,龍潭虎穴,龍躍鳳鳴,車水馬龍,指鹿為馬,兔死狐悲,雞犬不寧,心猿意馬,狼吞虎咽。

以上這些四字成語,大人可以把它當做遊戲一樣,和孩子一起猜一猜,玩一玩,同時讓孩子也能學到一些知識。

我是柒月媽媽,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我們互相學習,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陪孩子讀經典成語故事,領略小成語的大魅力
    成語是如何由來的?關於成語的由來也是多種多樣。成語大部分出自古代名人所寫的歷史故事、神話寓言、詩詞古句以及發生的歷史事件。後也有不少成語源自群眾口語。而到如今,也有一些與時俱進的新創成語。孩子為什麼要學習成語?首先,成語有其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說法,大多以四字為主,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可以用簡短的語言,表達更深遠的意思。
  • 讀《成語故事》,陪孩子一起品讀智慧和文化
    它通俗常用,家長裡短中都難免都會蹦出幾個來;它廣闊無邊,再有學問的也總會遇到不明白甚至弄錯其義的生澀詞彙;它連接古今,簡單的幾個字卻飽含深意,活脫出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我們增長不少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學生時代的我就非常喜歡成語,清晰地記得,高中時候央求父親專門買了一本成語詞典,當時真是視若珍寶,如今竟愧感沒有全然深挖學習,荒廢了多少時間。
  • 讀故事,學成語。長假在家陪娃讀好書
    假期延長不能去上班看,可以花唄帳單和銀行貸款不會等你,這個時候如果有一份在家就能賺錢的副業,也許能在這個焦慮的時期,獲得一絲內心的平靜。在全職帶娃的兩年時間裡,我接觸到了自媒體寫作。我的同期們有很多人都已經成為了大佬,他們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現在是寫作最好的時代,而寫作也是讓普通人實現財富自由最好的方式。
  • 暑假,他陪兒子讀了91本書
    餘俊呈的父母都是工薪族,一家四口加上孩子的外婆五個人住在海曙區前莫家巷一套63平方米的房子裡。家中除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外,就是大大小小的三個書架。最大的一個嵌入牆壁,上面整齊地排列著少兒讀物,這些都是從書店裡買來的。書桌上放著一個可移動的小書架,上面放著十來本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和字典。客廳的牆上掛著一個迷你書架,只能放一兩本書,這是父親餘夫洋建議兒子當天閱讀的書。
  • 學完《四五快讀》,接下來給孩子讀什麼?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個困擾,學完了《四五快讀》前六冊,第七—八冊啃不動了,那接下來孩子的識字怎麼辦?給孩子讀什麼書才可以順利銜接?需要換一種識字教材繼續啃嗎?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先要梳理下孩子學完《四五快讀》前六冊後的實際情況,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1,孩子的識字量有多少?(測字app或測字表均可測)2,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如何?
  • 怎樣提高孩子作文水平,跟著耶魯畢業生讀成語就好啦
    前段時間,一篇小學生作文火遍全網,老師讀了甘拜下風,家長讀了啼笑皆非,網友讀了更是自愧不如,笑著調侃:這皮孩子的詞彙量比自己高考時還多。這篇作文就叫《我的家》,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篇讓人捧腹大笑的作文究竟是怎樣的驚世駭俗!
  • 讀著書,陪孩子一起成長!
    書中的成語故事、人物他都很熟悉。還懂得把一些成語運用到生活中呢。有一次,他還教媽媽用曹操的「望梅止渴」的方法來教育學生哩。通過閱讀,孩子的識字能力、閱讀能力都提高了,也增長了歷史知識。現在,毓希對歷史書籍非常感興趣,尤其對於春秋戰國和三國故事格外著迷,歷史朝代表也基本上能背下來。藉此契機,我還買了《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成語故事》給他看。
  • 陪孩子讀詩
    於是我忙不迭去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他如獲至寶,甚至要我拉著他的手,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過去。遇到他會背的,他就從題目開始,連著作者朝代,一句接一句背下去,偶爾忘記,只需你提一個字,他就能接著背完。然後,悲劇的一幕出現了,唐詩三百首,他要求你像讀繪本那樣,一頁一頁地「講」過去。。。甚至連釋義都不放過。。。
  • 疫情期間待在家,英文原著怎麼讀?
    疫情期間待在家裡,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讀一讀英文原著,拓寬一下自己的視野,豐富一下自己的詞彙量。
  • 《成語小秀才》188關四字成語答案 188關四字成語是什麼
    導 讀 成語小秀才的遊戲中,我們看到的內容都是比較少的詞的,玩家看到多數的成語都是給出了一個字,是開頭第一個還好猜點
  • 疫情期間,最適合在家陪娃玩的6個小遊戲,堅決不出門
    昨天聽同事講,家裡的玩具已經玩了幾輪了,故事書也翻爛了,已經不知道在家還能幹啥了。陪娃確實是個技術活,好不容易有了這樣在家陪伴孩子的機會,如果只是一人抱著一個手機,沒有和孩子互動交流,那真的算不上「陪伴」。
  • 敢寫而不敢讀的成語
    成語既能寫出來,便可讀得出,縱是多音字,亦可隨宜而讀;即便自己不會讀,查一下詞書亦能解決。但也確有「不敢讀」的。姑舉一例。成語「渾身解數」中的「解」字該怎麼讀?此成語,筆者一向讀作「渾身jiě數」,且幾十年來未曾產生過一絲疑問。
  • 倘若使用四五快讀,看看過來人的建議
    由於我們前期只用過《四五快讀》這一套教材,所以我也只分享了這套教材的學習方法,其他同類的識字教材,因為不夠了解,所以暫不做評價和分享。不過,如果你選擇給孩子用《四五快讀》這套教材,還是看看過來人誠懇的建議。1,不要先入為主的帶有主觀情緒有些家長對《四五快讀》的評價是枯燥,乏味,功利。
  • 關於辨析成語運用的建議
    成語辨析題主要以選擇題題型出現(通常設置為從四個選項中選一個正確的或從四個選項中選一個錯誤的,抑或是給出6-7個使用成語的句子從中選出使用正確的幾個),在明確題幹後,我們可以使用排除法進行解答。在排除的過程中首先要關注常見的、熟悉的成語是否使用正確,最後再辨析生僻成語(生僻成語的設誤概率偏低)。
  • 疫情宅在家的最經典說說 疫情期間無聊宅在家的句子
    6、不能出門的第N天,開始到陽臺吃飯,看外面的世界。7、防疫時期各地標語:控制疫情,宅在家裡,也做貢獻。8、午睡醒來衝一杯藕粉煥發活力,對抗疫情繼續宅在家裡。9、相信等這場疫情過去,一切都會變得超好,爆好,無敵好!10、這個春節,因疫情被困在家裡,反而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 孩子認得字卻不愛自己讀, 怎麼辦?
    多數孩子不是不愛書,而是他正處於「學習閱讀」跨到「透過閱讀學習」的轉換期。羅巧雲(化名)在女兒上小一那年成為學校故事媽媽,羅巧雲說故事,女兒就聽故事,她從不擔心女兒有閱讀的困難。一直到女兒升小四才發現她不愛看書,功課也慢慢吃力:「仔細回想好像從小三就開始,為什麼她一、二年級時我都沒感覺?」
  • 以成語典故解讀中醫的新嘗試!《讀成語 學中醫 1》出版
    近日,由河南大學出版社策劃的趣讀成語系列叢書《讀成語 學中醫 1》正式出版。這是趣讀成語系列叢書的第一本,也是以成語典故來解讀中醫的全新嘗試。今年年初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中醫藥在此次疫情中發揮的作用得到了許多權威專家的認可和肯定。對普通人來講,中醫是充斥著藥味的,是與針灸理療分不開的。
  • 品讀|在成語裡遇見中醫智慧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2020年一場疫情的暴發,讓中醫又一次以嶄新的姿態走入大眾視野。中醫藥在此次疫情中發揮的作用得到了許多權威專家的認可和肯定。中醫,再次成為被關注的一個焦點話題。關於中醫,我們自己還需要對之有更深的了解。比如說,我們需要知道,中醫除了是一種治病的學科、手法,還是一門蘊涵著關於身體、自然的智慧之學。中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智慧也沉澱、體現在諸多經典成語之中。成語,作為漢語言文字中尤為閃亮的那顆珍珠,是前人生活的積累和思辨的閃爍,是最能體現民族特色的詞彙。但是您知道嗎?在很多成語中,我們可以遇見中醫。
  • 孩子愛"看"不愛"讀"?從讀圖到讀字的過渡期 家長需要這樣做
    孩子愛"看"不愛"讀"?如何利用好這一時期幫助孩子順利進入文字閱讀階段?孩子只愛看繪本,不願意看文字書怎麼辦?專家們給出了一些過渡期親子閱讀的好方法,一起來看看吧!在閱讀方面有時會自己翻書看圖片,平時喜歡聽手機裡的西遊記,三國演義,如果歷史是群喵、成語故事等歷史故事。 徐晶: 您是個善於觀察孩子的家長,也是個要求和期待比較高的家長。凡事都有利有弊,高要求和高期待,要與孩子的實際年齡和身心發展規律相匹配。 首先,關於孩子的專注力。
  • 語文老師整理:小學語文易錯字讀音匯總!很多常見字家長都會讀錯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語文老師整理的:小學語文學習中常見的易錯字讀音匯總,其中有很多常見字家長在平時都會讀錯,建議大家幫孩子存下來,考考孩子,看看有多少字讀錯了?小學語文學習中,孩子們要掌握的一個重點就是漢字的學習,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正確的書寫,一個是正確的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