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們、先生們,溫馨提示,乘坐本次航班的到達旅客,您可前往武漢天河機場B區18號行李轉盤提取您的託運行李……」10月13日18時30分,從廈門飛往武漢的MF8397航班抵達武漢天河機場,提前等候的機場地服人員趙玉寒立刻登上飛機,將行李提取信息報給機組人員,再由機組人員向客艙裡的旅客播報。
這一小小的舉動是天河機場推出的抵港航班客艙行李播報服務,可以方便旅客更精準地提取行李。
細緻觀察中提出點子
變為現實僅用一周時間
在機場工作了22年的王麗華曾經在地服部門工作,現在是天河機場航站區管理部副主任。她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由於結構設計原因,天河機場T3航站樓的國內行李提取廳分為A、B兩個獨立區域,中間被國際行李提取廳隔開,兩個區域相隔約700米。同時,T3航站樓為出發旅客和到達旅客混流設計,旅客下飛機後會有走錯行李提取區域的可能性。
「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收集旅客意見,我們發現確實有部分旅客存在對行李提取區域不清楚的困惑。雖然這樣的旅客不是很多,但只要有這種可能性,我們就要想辦法解決問題、提升服務。」今年以來,湖北機場集團從精細化服務入手,開展了系列專項服務提升行動,創新服務舉措,提高旅客滿意度。
8月中旬,王麗華想到一個點子——行李提取信息「預」服務,把地面的行李服務延伸到客艙中,通過機組人員提前播報,讓旅客更精準地掌握託運行李提取轉盤信息提示。她將這個想法上報後,立刻得到機場支持。於是,她開始著手與各大航空公司聯繫。
王麗華說:「剛開始,我也考慮到可能會有困難,因為一方面飛武漢的國內航空公司有20多家,協調難度很大;另一方面相當於增加了航空公司的一個工作程序,航班落地後要由地服人員把行李區信息告訴機組人員。沒想到,經過溝通,多家航空公司都很支持。他們也覺得這能更好地為旅客服務,大家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營業部相關負責人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接到天河機場的申請函後,他們立刻上報總部。總部很快就同意了,要求各機組人員配合天河機場提供相關播報服務。
王麗華說:「從天河機場發出申請函到各家航空公司批覆實施,前後只用了一周時間。8月31日起,這一服務舉措開始試推行。」
24家航空公司響應
服務覆蓋機場七成抵達航班
10月13日下午,南航CZ3138航班從北京飛抵武漢。「南航旅客的行李都在天河機場國內行李提取廳B區。飛機抵達後,地服人員會給我們送來一張單子,上面註明了旅客託運行李所在的具體位置,我們再通過語音播報給旅客。」乘務員文雪說,「這一服務可以幫助旅客更快、更準確地前往特定行李轉盤提取行李。」
經常在天河機場乘飛機的李先生說:「現在很多飛機客艙的空乘語音播報服務與以往有所不同,增加了行李提示。我感覺更人性化了。」
截至目前,南航湖北分公司、國航湖北分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航空有限公司等國內24家航空公司已實施抵漢航班客艙行李播報服務。天河機場航站區管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也是全國首家由機場方主導、航空公司協同配合實施的服務舉措。
除了增加「聽覺」上的預報功能,天河機場還在不斷優化「視覺」功能,在廊橋口增設到達行李轉盤提示牌,在行李提取廳安裝電子顯示屏預報行李轉盤分配信息,在T3航站樓隔離區內投放20塊智能電子顯示屏,在旅客動線上增加提示標識,強化行李提取引導。
「航站樓內標識豐富多樣,實現了『低頭看地標+抬頭看指示牌』的立體指引功能。」湖北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旅客的關切點,從「小細節」出發,天河機場今年以來開展以「對標杆,補短板,找差距,強品牌」為主題的服務品質提升專項行動,這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一種方式。「我們通過創新服務舉措,全力打造行李服務品牌,提升旅客滿意度。」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長假裡,在旅客、行李量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天河機場這一小小的舉動幫助有託運行李的旅客順利、快速地提取到行李。「以目前天河機場的航班量計算,這一舉措覆蓋了約七成抵港航班,日均有160多個航班,涉及抵達旅客2萬多名。下一步,我們還會邀請更多航空公司推行這一服務。」王麗華說。
長江日報記者王謙 通訊員孫呈 喻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