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5月2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曾轟動一時的幾座兒童公園因設備陳舊、理念老化而被市場淘汰。新江灣安徒生兒童公園作為新一代兒童公園,在其規劃初始就備受期待,然而它的規劃建設期長達八年,箇中過程一波三折。今年年底公園終於將建成試運營,明年二三月將露面。
昨天,綠化市容部門表示,近期除了迪士尼樂園,上海沒有新兒童主題樂園規劃。據悉,現在申城絕大部分公園都有了兒童遊玩的項目,而目前和今後在老公園改造過程中,除了兼顧晨練的中老年群體外,將減少兒童收費遊樂項目,增加免費項目。
[曾經的兒童公園哪兒去了]
多年前,上海曾經有幾座知名的兒童公園,包括兒童交通公園、華山兒童公園、愛思兒童公園等。時光流逝,如今這些當時的「名公園」有的已經轉為普通公園,有的已經消失,有的正在改造。
■原兒童交通公園公園位於遵義路、仙霞路。上世紀80年代,公園內的模擬紅綠燈等交通教育設施吸引了很多孩子,曾火爆一時。2005年起,公園被改造成開放式綠地「虹橋公園」,並於2006年1月1日開放。後來,長寧區天山公園改造,引入了部分原交通公園的娛樂教育設施。但是,這些設施遠遠不能和當年的交通公園相比。
■愛思兒童公園公園位於海倫路上,於1955年建成開放,是當時上海最大的兒童公園。目前,公園正在閉園改造。
■華山兒童公園位於華山綠地對面,公園很多年前就成了周圍老人晨練的社區公園。
[現在的孩子去哪兒玩]
事實上,如今可以讓兒童遊玩的地方並不算少。近的有社區公園、商場裡的翻鬥樂或者小區裡的滑梯、鞦韆設施,遠的有海洋館、科技館、東方綠舟,再遠一點有郊區的水果採摘,更遠一點的還有香港的迪士尼。不過,仍有家長在感嘆:孩子沒有地方玩。
家長抱怨孩子沒地方玩
昨天,記者在民星公園裡碰到14個月大的超超和他的爺爺。超超很喜歡玩滑梯。爺爺告訴記者,就算是天很熱太陽很烈,但還是想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運動一下對開發智力和身體協調能力都有好處。據超超爺爺所知,家附近的公園能讓孩子玩滑梯的就只有這裡。但對更大一些的孩子來說,一組簡單的滑梯已難以滿足他們的活動需求了。
家住中原路99弄的李阿婆帶著近3歲的孫女出來溜達,她覺得孩子整天在家看電視,眼睛都要看壞了,所以帶她出來走走。李阿婆告訴記者,附近孩子能玩的地方太少了,黃興公園有一些小火車、民星公園有座小滑梯,再來就是中原城市廣場的室內「孩子王」,遊藝項目雖然豐富,但感覺還是取代不了室外活動。由於孩子玩的地方太少,他們索性把孫女送去每周兩天的早教班。
公園改造將減少收費項目
其實孩子不是沒有地方玩,而是希望更多一些戶外的、能夠享受陽光、親近自然的遊樂場所。這是申城不少家長的願望。還有家長反映,社區公園裡的兒童遊樂設施已經有些老舊,會擔心孩子們使用時的安全問題。
對此,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表示,近期,除了迪士尼遊樂園外,沒有新的兒童主題公園規劃。不過這幾年包括未來老公園的改造過程中會減少收費的兒童遊樂項目,增加免費的項目。比如,楊浦公園在改造過程中增加了小朋友喜歡的沙坑,還開闢了菜園讓孩子們認識蔬菜。閔行體育公園裡也有很大一片菜園。大寧靈石公園的白沙灘在滬上已經很有名氣,深受孩子們喜愛。
相關人士還表示,如果社區公園裡的部分設施老舊影響到安全使用,會及時更新。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些設施基本滿足孩子的玩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