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擁有全部版權,歡迎轉載
近些年來,不少大型商場內外,都設立了不少規格不小的兒童遊樂場所,像什麼海洋球、海盜船或者是旋轉木馬,幾乎都是隨處可見。
這些大大小小的娛樂場所,確實給不少孩子帶來了許多歡樂,同時也趁勢給周邊的商場帶來了更多的人氣。
似乎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但是不少家長卻對玩得正歡的孩子表示擔憂,實在是這些所謂的「兒童遊樂場」衛生情況不盡人意。
這些遊樂設施「藏汙納垢」,孩子玩後易生病,家長們不要再大意了
趙女士一家附近,就有一個依附於商場的小型兒童遊樂場,每天商場開門的時候,這個小小的「遊樂場」也就營業了,同時附近的許多孩子就會歡呼著衝了進來。
前一段時間,趙女士帶兒子來商場購物,兒子瞧見遊樂場,小眼睛就移不開了,死活要進去玩一會兒,趙女士拗不過孩子,只好讓孩子進去。
孩子是玩得開心了,可是趙女士顧目四望,心卻懸了起來。只見進去的小朋友,都是脫了鞋,踩著襪子就進去了,遊樂場的地板她也看見了好幾處汙漬灰塵。
趙女士又趁著兒子玩得空檔,向周圍的商戶打聽遊樂場的消毒情況,結果也讓趙女士的心裡揪了一下,連忙把不情願的兒子叫了出來。
第二天,孩子的皮膚上就出現了皮疹,去醫院檢查,醫生給的結論是由過敏導致的皮膚病。
趙女士心中猜測,怕是和昨天的遊樂場脫不了關係,這以後,趙女士再也沒有帶孩子去過類似的兒童遊樂場所。
孩子貪玩,看見一些稀奇的的玩具總想試一試,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家長一定要替孩子把好關,為了孩子的安全健康計,有些兒童遊樂設施還是少接觸為妙。
這些「兒童遊樂設施」應當儘量避免
1. 海洋球池
在許多家長看來,這種遊樂設施應該是最安全,風險最小的一種了,畢竟全部都是柔軟的橡膠球嘛。
但是,在春季溫度回暖、秋冬換季這些傳染病與流行病的高發時期,海洋球池就是傳播給孩子疾病的重要「幫兇」。
因為接觸這些海洋球的孩子比較多,相關工作人員的消毒工作又不到位,加之不少孩子看見這些顏色鮮豔的小球,就忍不住往嘴裡送,往臉上拍,後果可想而知。
此外這些小球因為堆得密集深廣,誰也不敢保證池底是否會有利器。
而且孩子在玩海洋球時,也很容易被海洋球覆蓋堆埋,極易發生窒息事件,並且海洋球本身也很容易甲醛超標。
因此,如果家長一定要帶著孩子去海洋球池玩的話,一定要先撥開圓球看清池底是否乾淨、有異物,此外再確認圓球是否有異味。
孩子在玩耍時,家長也不可離得太遠或者直接不管,要時刻注意孩子是否有將小球往嘴裡送的動作,以便及時制止,更要小心孩子是否陷入池底,被圓球堆埋。
2. 充氣城堡
這也是極受小朋友歡迎的一種娛樂設施。這種設施最大的安全隱患,就是不能遭遇大風天氣。
也曾發生過在大風天氣中,孩子從高空墜落受傷,以及城堡被風吹走,造成孩子墜落受傷的。
因此,家長在帶孩子玩之前,要觀察仔細、確認清楚。充氣城堡四周是否被相關工具固定。
如果無有,孩子再吵鬧也不能任他去玩,因為這樣的設施極易翻倒,假使去玩的時候剛好碰上大風天氣,也要及時取消行程。
此外人流過多的充氣城堡不僅會引起踩踏事故,更有可能因為超出負載量導致充氣城堡破裂,因此家長與孩子也要避開。
而且由於太多的孩子穿著襪子甚至是光著腳在上面攀來爬去,還有孩子喜歡在上面打滾翻覆,這都是很容易染上疾病的。
3. 彈跳蹦床
有不少孩子喜歡玩刺激,於是彈跳蹦床就成了他們最喜歡的選擇。但是,家長一定注意,這種遊樂設施的風險極大,是有導致孩子癱瘓的風險的。
因為孩子的脊椎骨骼發育的並不完善,並且無法保持正確的坐姿,因此極易受傷,稍大一點的孩子,如果保護措施不到位的話,同樣也會對胸椎與腰椎造成傷害。
故而,對這種兒童遊樂設施,還是儘量不要讓孩子碰比較好。
4.碰碰車
「碰碰車」對孩子的危害其實也不下於前面提到的「彈跳蹦床」,這種遊樂玩具同樣對脊椎的健康有著一定的傷害。
即便現在許多碰碰車都配上了安全帶,但是依舊無法保證孩子在激烈的碰撞下免遭受傷的風險。
4歲之下的小朋友一定不要帶他玩這個,實在是孩子的骨骼太過稚嫩,在與其他車輛的互相碰撞中,極易受傷。
5. 蕩鞦韆
江西的一名小男孩,在玩鞦韆時就發生了悲劇,因為不小心將頭部卡進了鞦韆,在鞦韆來回擺蕩的過程中,遭擠壓而亡。
因此,小朋友在玩鞦韆時,儘量還是選擇帶有防護措施的鞦韆,此外在推的時候,也儘量力道輕一些,同時也要囑咐孩子抓好繩索。
另外,一些孩子在下鞦韆時,也常常是鞦韆尚未停穩,便縱身而躍,這也是十分危險的,家長要及時阻止。
萱爸育兒經
小孩子愛玩本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家長一定要提前為孩子排除危險因素,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玩得開心,更玩得放心。
親愛的寶爸寶媽,關於這些商場外面的大小遊樂場所,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