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家樂福大家再熟悉不過了,然後這兩家國際巨頭的日子也不好過。
受大經濟環境影響,家樂福從2010年陸續關店,其中2013後三年關店30家,僅2015年一年就關店18家。作為世界500強裡排名第一的沃爾瑪,僅在2018年上半年,就關閉了16家門店,主要集中在福州、上海、紹興、南京等地區。
本土連鎖超市老大,華潤萬家也沒能倖免,店面也在減少。
2018年,中國消費品連鎖排名中,華潤萬家以1036億排名第一,大潤發和沃爾瑪緊隨其後。但近些年,華潤萬家也關閉了多家門店,2014年它的門店數量是4127家,如今減少到3400家。不只在中國,全球零售業都處於蕭條期,沃爾瑪宣布關閉美國的63家山姆會員店,梅西百貨宣布關閉11家門店,瑪莎百貨關閉了中國所有門店,並計劃全球關閉100家門店。
而有一家連鎖賣場,卻逆風飛翔,4年在中國開了近200家新店。
它就是迪卡儂,2003年進入中國,2013年,迪卡儂在中國只有80家門店,營業額40億。而到了2017年,迪卡儂在中國100個城市擁有267家門店,營業額達到105億。短短4年間,門店數從80家變成了267家,營業額從40億增加到了105億。中國已經成為迪卡儂最大的海外市場,集團預計在2020年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500家。
成功自然有其道理,雖然全球零售業處於寒冬,但體育用品卻是個風口。
迪卡儂來自法國,是一家專營體育用品的超市。幾乎所有你知道的運動,在這個超市裡都能找到。不管是跑步、爬山、遊泳、自行車,還是足球、籃球、網球、攀巖、釣魚、滑雪。如今,人們健身意識在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運動起來了。
站在風口上還不夠,迪卡儂還有一些特別的招數:一是自營,二是體驗。
它的門店裡,幾乎所有產品都是自營,企業覆蓋了從研發、設計、生產、品牌、物流、零售等所有環節,這讓它的成本更低,從而形成了較高的性價比。其另一個特點是體驗式營銷。店員並不推銷商品,而是留出空間讓顧客自己體驗。自行車區、輪滑區都有專門的試騎路線、試滑空間。在它看來,顧客親身體驗,比做廣告、請代言人更有效。
看來,門店生意也不一定開不下去,關鍵在於怎麼做。
今日話題:你喜歡什麼運動?覺得迪卡儂的產品性價比高嗎?
如果你喜歡以上的內容,請收藏!並為我們點讚、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