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冷戰後美海軍船少 難以護航運輸船團

2020-12-16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在川普馬蒂斯年初提出與中俄「大國競爭」以後,美國海軍近期就全面戰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調研,現在看來,問題還不小。據防務新聞網10月10日報導,由於後冷戰時代海軍規模縮減,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表示由於美軍正面臨運輸船團護航力量不足的問題。

自求多福

據報導,今年早些時候,美國交通運輸部海事管理局(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s Maritime Administration)負責人馬克·布茲比在接受防務新聞網站採訪時說:

「海軍已經對我們部門和我坦誠: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船隻護送我們,我們只能靠自己。」

報導稱,在與中國或俄羅斯發生重大戰爭時,美國海軍將忙於作戰行動。由於其艦隊規模幾乎只有冷戰高峰時期的不到一半,因此美國海軍在戰時可能無法抽調出驅逐艦或者護衛艦來進行必要的商船護送。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切斯勞維爾號與民用滾裝船「波波號」 ,拍攝於兩年一度的2018「勇士之盾」。美國近期正在加強軍艦與民船的合同訓練,以重振因商業船隊衰退而喪失的海運能力 圖源:防務新聞

由於護航船團缺乏護航,軍事海運司令部(Military Sealift Command)的海軍少將迪伊·梅伯恩(Dee Mewbourne)和布茲比最近在努力向美國的平民海員們傳授一些跟戰爭有關的知識,這些知識對經驗豐富的海軍人員來說可能是常識,但對許多美國的平民海員來說卻是陌生的。

首先就是電子戰,布茲比告訴平民海員,他們需要在戰時注意藏匿自己的電子信號,一般商船會暴露出巨大的雷達信號,但是軍艦也一樣,區分這兩種艦種的區別的主要方法依然是依靠電子特徵。這意味著美國在與中俄開戰時,被徵召的水手們需要關掉導航燈,關掉自動識別系統雷達,關閉自動導航,甚至不能使用手機,來保持商船與軍船的電子信號一致。這些都是很陌生而且麻煩的東西,但是海運司令部和還是海事管理局還需要注意每一個點。

「有些奇怪新設備一直在對外發送信號,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些設備一直在發射網絡信號。」布茲比說。

除此以外,海運司令部正在教商業船員們「學會遊泳」。布茲比說:「當船隊周邊缺乏驅逐艦的時候,你知道,我們都得自求多福。」

圖源:海運司令部

光榮與夢想?

戰略轉向後,美國海軍高層十分熱衷把與中俄的海軍進行「戰略競爭」比作「世界大戰」,這種比喻海軍的軍官和水手們想起美利堅艦隊最光輝的歲月。美國海軍歐洲司令部海軍司令福戈三世上將(Adm. James Foggo)在9日宣布,與俄羅斯重新展開的競爭是「第四次大西洋之戰」——第一次在一戰打德國人,第二次在二戰打德國人,第三次在冷戰打蘇聯人。

在10月5日的大西洋理事會會議上,福戈三世拿出了1944年美軍在諾曼第大規模登陸的照片,展示了美軍在大西洋上遏制德國潛艇活動的光輝歷史。「霸王行動!「他指著照片說。「如果我們沒有贏得第二次大西洋戰役,這一切就不會發生。在戰爭的頭幾年,德國人幾乎用狼群戰術迫使我們屈服。但我們還是贏了!」

資料圖:福戈三世上將

在成立第二艦隊以後,美國大西洋方面的海軍的主要訓練科目就是反潛。此前幾個月杜魯門戰鬥群一直在演練如何應對俄羅斯的核潛艇。

雖然美國海軍尼米茲還是人名時的榮光,但是美國也不再是伯克時期的美國了。

相比於二戰,美國已經沒有那麼多足夠熟練的水手。據報導,二戰時期,美國在戰前擁有8萬餘海員,在戰時,這個數字擴充到了20萬。而如今,美國商業註冊海員僅有11768人。美國軍事運輸司令部甚至找不到足夠的水手進行輪班,布茲比預測,美國還需要大約1800名水手,才能讓目前的船團得到基本的輪班。

中國海員數量已達美國20倍以上。美國海軍上將福戈說:「美國是一個海洋的民族,這是刻在美國基因裡的東西。」 圖源:信德海事

此外,今天的美國海員,可能無法像他們二戰的前輩那樣直面魚雷。布茲比表示,一旦遇到重大傷亡,美國很多海員會退出志願役,而美國在幾年內都不可能在尋找足夠的有技能的水手補足這些缺陷。布茲比說

「我們正面對一個激烈的環境,所以我們要應對船隻和駕駛船隻的人員的損失問題。這可能會勸退一些人……美國海員的傳統是面對「該死的魚雷」也要出航,但是傳統是傳統,在海員登上舷梯之前,誰也不敢保障我們的海員會勇於直面犧牲。」

好消息是,美國現在不需要那麼多海員。據防務新聞網9號報導,不管是預製艦隊(MPF)還是預備力量(RRF)的軍事運輸船,都面臨船團老化和設備落後等一系列問題,現有的運輸船隊出勤率低下,無法滿足大規模運送美國陸軍「上岸」的需求。

RRF的船隊 圖源:美國海事管理局

相關焦點

  • 美海軍:「湯普森」號科研船停靠高雄原因「很單純」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15日,隸屬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的「湯普森」號科考船停靠臺灣高雄港,引發兩岸高度關注。據美媒報導,該辦公室公共事務部一名官員16日對此解釋說,「湯普森」號只是從事科學研究,停靠的原因「很單純」,應與近來臺海情勢無關。而我外交部發言人已於17日表示,中方正向美方表達嚴重關切。
  •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訪問汶萊 美媒:兩國關係日益緊密
    參考消息網9月28日報導 美媒稱,9月25日,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抵達汶萊最大港口,對該國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北京努力增進其與汶萊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防務關係,因此,這次訪問只是兩國關係日益緊密的一種體現。
  • 二戰美軍突襲日本71船團行動
    隨著美軍潛艇的日益活躍,無奈之下的日本海軍只得照抄了盟軍在大西洋上組織護航運輸隊對抗德國「狼群」經驗,拋棄之前的5艘以下的小船隊的編組方法,改之以10艘以上大船隊,以此加強護航兵力,企圖以此降低潛艇的威脅。而ヒ71船團就是日軍護航兵力最強大的一支。
  • 新一代核潛艇或無法下水,美媒指出核心問題,美海軍最大優勢消失
    據美國彭博社消息稱,美國國會監察機構表示,一項價值高達1280億美元的新一代潛艇項目或將無法按時完成,首艘哥倫比亞級潛艇極有可能無法按時交付。新一代核潛艇或無法下水,承包商出大問題五角大樓和國會曾在上個月收到來自美國政府問責局的一份報告,報告中指出,第一艘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建造成本或將超支14%,金額高達3.84億美元。
  • 美媒:是我們創造了機會
    如今,美媒又開始詆毀中國說,中國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是美國給了機會,美國浪費10年時間建造了「破船」,給了中國反超的機會。 據美媒報導稱,美國海軍在本世紀初期,將時間全部花費在建造「破船」上,但美媒所謂的破船並不是真的什麼破船,而是美國瀕海戰鬥艦和DDG-1000隱形驅逐艦。
  • 美海軍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動力故障根源 美媒送新綽號:漂浮垃圾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款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用「漂浮垃圾堆」來形容這款戰艦目前尷尬的處境。
  • 「5萬中國軍隊在美加邊境集結」?美媒闢謠:照片裡的是美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近日一名擁有近5萬名粉絲的推特帳戶發布了一則謠言,聲稱在美國緬因州與加拿大邊境有數以萬計的中國軍隊在此集結,還稱中國擊落了美國戰鬥機,美媒立即對這一假消息進行了闢謠。
  • 臺灣海軍吹噓要批量造「航母殺手」,美媒潑來一盆涼水
    臺灣「中央社」15日稱,臺海軍早在2015年就服役了原型艦「沱江艦」,在它的使用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後,新建造的「塔江」號於15日正式下水。同時舉行下水儀式的還有臺軍自行研製的快速布雷艇。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當天親自主持了下水儀式。
  • 中國正悄悄對美搞冷戰?美國情報官員重拾舊詞被批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對美展開新『冷戰』?」在中美關係因經貿摩擦而日趨緊張之際,美國中情局(CIA)一名官員拋出一個新說法:中國正動用一切資源,悄悄地對美國發動冷戰,以取代美國的全球強國地位。這是對中國的新強硬指責。要知道,一直以來,「冷戰思維」是中方批評美國時常用的詞彙。
  • 印媒:美海軍需要新教練機,印度提議採用其國產的「光輝」
    印媒:美海軍需要新教練機,印度提議採用其國產的「光輝」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金世元 2020-12-11 09:12
  • 敏感時刻,這國高調邀請美裝甲部隊到俄家門口!美媒:這很危險!
    美媒表示,近一個月來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正在從多個方向對俄羅斯發起咄咄逼人的攻勢,其中很多舉動實際上正在試探俄羅斯的底線,但可不是安全的舉動,隨時有可能招致俄軍猛烈的回擊。美媒表示,目前北約國家正在東歐地區執行大規模的演戲,在波蘭境內有來自19個國家的1.8萬機械化部隊演練應對敵人的進攻,在波羅的海則有超過50艘軍艦集結演練封鎖俄羅斯最關鍵的航道。
  • 美海軍深陷起訴危機,造船廠日漸衰落,或許中國可以幫忙
    俗話說"能打敗一半美國海軍的,只有另一半美國海軍" 不過最近,美海軍卻深陷起訴危機。 狀告美海軍的還是自己人,這是怎麼回事?
  • 美官員:川普蔡英文通話後 中國遠程轟炸機沿九段線繞南海飛行
    【編譯/觀察者網 周遠方】在臺媒歡呼解放軍軍機「繞臺飛行」盡在掌握時,美媒卻報導,中國遠程轟炸機沿「九段線」繞南海飛行。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2月10日報導,兩名美國官員表示,在美國當選總統川普與蔡英文通話後,中國可攜帶核武器的轟-6遠程轟炸機沿「九段線」繞南海飛行,同時,中國還在其控制的南海島嶼上部署更多比「紅旗」更先進的地空飛彈。
  • 宙斯盾系統致美軍艦連連撞船?或與未升級系統有關
    「約翰·麥凱恩」號左舷嚴重受損  美軍艦撞船連連 都是宙斯盾 挖的坑?  美國海軍又撞船了。  「在撞船事件面前,這些座右銘連同美軍一貫高調宣稱的『維護航行自由』的口號,都成了莫大的諷刺。」朱啟超說。  他介紹,美軍艦船撞上民船的事件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歷史上英美軍艦海上撞船事件曾多次發生。  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美海軍發生多起航母與巡洋艦或驅逐艦相撞的事件。
  • 臺灣稱是科研船 停靠高雄的"湯普森"算不算美軍艦?
    新聞源於以為現在可算「媒體人」的臺軍退役海軍少校呂禮詩,他在今天發布的臉譜內容上指出,隸屬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的海洋研究船「湯普森」號,今天正停靠在高雄港9號碼頭,預計到後天晚間才會離開。畢竟這是美國總統川普籤署《國防授權法案》後,來到臺灣的第一艘「美國海軍的船」。
  • 國內衛星現場圍觀,解放軍南海驅逐美軍艦,美媒:中國仍技高一籌
    12月22日南部戰區通報稱,當天美國海軍「麥凱恩」號驅逐艦未經中方允許,擅自衝闖了中國南沙島礁鄰近海域,為維護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南部戰區立即組織海空兵力對「麥凱恩」號予以了警告驅離。美媒認為若是這位美軍軍官說出的是實情,那麼意味著12月22日在南海的這場博弈中,中國仍表現得技高一籌。
  • 美!海軍護航官兵在亞丁灣拍攝的月亮
    距離祖國萬裡之遙,海軍第35批護航編隊正在亞丁灣海域劈波斬浪、守護安寧。海上的明月漸圓,官兵們卻依然在堅守。在團圓佳節裡,祝福偉大祖國,祝福最可愛的人。(來源:央廣軍事)(來源:央廣軍事)距離祖國萬裡之遙,海軍第35批護航編隊正在亞丁灣海域劈波斬浪、守護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