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女教師七赴玉樹支教

2020-12-25 中華慈善新聞網

原標題:穗女教師七赴玉樹支教

  編者按:在每個人的成長路上,總會遇上一群可愛的人。他們與你非親非故,卻會用心地教你讀書認字,教你做人道理。他們會在你頑皮的時候對你耐心教導,會在你奮發的時候給予誇獎鼓勵,會在你挫敗的時候施予溫柔呵護……他們為社會送出一批批人才,自己卻默默堅守在三尺講壇,燃燒寶貴的青春為無數後輩掌燈。他們有一個讓人尊敬的名字——人民教師。

  在第3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南方日報與廣東省教育廳、廣州市教育局聯手推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身邊的好老師」欄目,尋找你我身邊那些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優秀教師,講述他們從教生涯中那些平凡又感人至深的點滴故事,以此向所有辛勤耕耘的園丁們致敬。敬請垂注。

  從2007年起,腦部曾受車禍重創的她七次赴玉樹支教,為當地的師生送去科學的教學方式;她總是奔波在為玉樹孩子購買圖書、教具的路上……2014年,她又將國學課程引入藏區,誓言「要為改變藏族漢語教育奮鬥一輩子」。

  她就是來自廣州岑村小學的援藏教師林美娟,被稱為綻放在教壇上的「格桑花」。

  頭部曾受重創卻主動請纓支教

  2012年5月的一天,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一個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山村裡,林美娟突然高燒不止,頭痛欲裂。這時,玉樹地震已過去1年有餘,但囊謙縣的一些山區學校校舍尚未修復完畢。林美娟住在危房裡,一邊咬牙忍住頭痛,一邊握著手電筒備課。

  林美娟很清楚,自己的頭疼不僅是因為高原反應,還與她多年前的一次車禍有關。那次她被一輛攪拌車迎面撞倒,經歷了一次開顱大手術。留下的後遺症就是一到冬天就要戴帽子,尤其是置身年平均氣溫僅有零下1攝氏度的高原,她必須把頭裹得密不透風。

  熬過了無眠的一夜,林美娟發現自己奇蹟般地退了燒。推開大門,林美娟跌跌撞撞地走進課室,那60多雙滿懷期待的眼睛,讓林美娟打起了精神。可當她吃力地寫完板書,帶著孩子們念了幾句課文後,已喘得上氣不接下氣……

  如今講起當年第四次進藏支教的艱險一幕,林美娟一臉輕鬆。「志若山堅,道如水行,自強不息,止於至善。」這是林美娟胸前掛飾上所刻的十六字,也是她從教21年始終不變的座右銘。

  1993年,大學畢業的林美娟在體育東路小學執起教鞭。可她明白農村孩子更需要關愛,於是自告奮勇來到了較為偏遠的岑村小學。

  2007年,格桑花支教組織發出招募西部支教教師的消息,林美娟主動請纓,從此踏上支教之路。

  自掏腰包捐書送教具

  林美娟說,她的支教戰略是「別人需要什麼就盡力給什麼」。在出發前,她為當地師生製作了兩份調查問卷,先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

  了解到當地特別缺乏學生的課外讀物和教學工具書後,林美娟每逢周末就跑遍廣州的書城搶購語文課本、故事繪本、教學字典等。一開始,林美娟一口氣買了100多本書,自掏腰包寄到了稱多縣。當聽說當地每個班的孩子只能領到一本、師生們都在小心傳閱時,林美娟又坐不住了,再次寄去滿滿四大箱書。「我要為他們建一個圖書館」,林美娟暗下決心。

  然而,等林美娟真正踏入稱多縣山區時,眼前的艱苦狀況卻出乎她的想像:由於下鄉的路非常險峻,許多寄來的書籍只能運到縣城。當地教育水平的巨大落差,更讓她眉頭緊鎖。「那些按大綱進度買來的書好不容易發下去,當地的孩子卻大多看不懂,有的老師甚至連基本的漢語拼音都念不準。」無奈,很多捐來的書籍都被閒置一角。

  踏上支教路後,林美娟的生活徹底被改變了。這些年,她節衣縮食,每個月只要存摺湊齊1000元便往書店跑,而當初「要給當地學校建圖書館」的願望如今已成為現實。

  點燃山區漢語教研熱

  2008年暑假,林美娟不顧身邊人的反對,獨自來到了稱多縣。這位執著大膽的女老師,讓當地的教育局長刮目相看。局長領來了20多位漢語程度差的山區老師,讓林美娟親自輔導。

  面對這群特殊的「學生」,林美娟決定通過「包幹到戶」的方式,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將老師們分組,每天分配學習任務,各組互助學習,每天只有通過考察的小組才能「放學」。而不過關的小組,由林老師陪著「留堂」。那幾天,林美娟幾乎都忙到深夜才踏出教室。

  矯正了漢語教學的方法,林美娟還得「從零開始」教這批非專業出身的老師寫教案。一句句地教寫,一點點地啟發,老師們的教學熱情也被調動起來。

  之後,玉樹稱多縣老師的漢語拼音教學開始脫胎換骨,編寫出了玉樹第一本漢藏語結合的漢語拼音教學設計。稱多山區學校的孩子們,還在縣裡的作文比賽中屢屢獲獎。這讓林美娟更加堅定了在藏區普及漢語教學的信念。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除了2010年因玉樹地震無法前往外,每年暑假到玉樹支教,成了林美娟的「常規動作」。近年,她的足跡更從稱多縣延伸到囊謙縣。

  就在接受記者採訪前幾天,林美娟剛完成了在玉樹的第七次支教。這回,她將注重國學教育和素質拓展的「伏羲教育」理念引入了藏區小學的課堂,讓藏族孩子們接觸傳統經典之餘,提升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與專注力。(記者 畢嘉琪 實習生 周司琪 通訊員 粵教宣 穗教宣)

中華慈善新聞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華慈善新聞網」,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中華慈善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廣州教師支教傳播傳統文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謝澤楷 通訊員姜娜)今年4月25日,廣州市黃埔區玉巖中學語文教師吳森權與黃埔區評估中心歷史特級教師周忠旺、廣州石化中學數學教師江澤雄老師三人「組團式」幫扶赴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高級中學支教,開啟為期一年的支教之旅。支教以來,吳森權在課堂上教學生進行詩歌吟誦,即學生們所說的「唱詩」。這為學生們打開了一扇學習古詩詞的「新大門」。
  • 廣州教師詹雯來納雍支教,從3個月到兩年零3個月……
    剛剛過去的這個教師節,廣州天河區珠村小學的副校長詹雯是在納雍縣度過的。原本只是3個月的支教,卻由於難以割捨納雍山區的孩子們,詹雯把這一期限變成了兩年零三個月。2018年5月17日,詹雯來到納雍,開始了支教之旅。個子高挑,說話簡潔,辦事利索,詹雯給納雍人留下了特別印象。「先去學校蹲點,當一名普通老師,了解一下。」
  • 廣州女教師林美娟:青藏高原上的漢語教育播火者
    要不是嚮往西部的美景,或許林美娟就不會踏上玉樹支教之路;要不是聽不慣那裡的老師教漢語拼音,或許林美娟也不會成為玉樹稱多縣最牽掛的人。  從2007年開始,這位看起來很瘦弱的廣州女教師,屢次孤身勇闖高原。買圖書、買教具,每次回來都是「窮光蛋」一個,而當她的存摺湊夠1000元時,她就又奔波在為玉樹孩子購買圖書的路上。
  • 廣州女教師竟三次這樣選擇畢節!
    剛剛過去的這個教師節,廣州天河區珠村小學的副校長詹雯是在納雍縣度過的。原本只是3個月的支教,卻由於難以割捨納雍山區的孩子們,詹雯把這一期限變成了兩年零三個月。2018年5月17日,詹雯來到納雍,開始了支教之旅。個子高挑,說話簡潔,辦事利索,詹雯給納雍人留下了特別印象。
  • 電影《我不是老師》上映 前衛女音樂人變支教教師
    電影《我不是老師》上映 前衛女音樂人變支教教師 > 1905電影網訊 12月11日,由閆勤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老師》上線,影片中閆勤扮演的前衛大膽音樂人歷娜,陰差陽錯在追尋內心真正音樂的路上成為了「半截溝」這個新疆小鎮的支教老師
  • 重新起航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浙江女教師瀘州山區支教
    原標題:重新起航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浙江女教師瀘州山區支教   「這是我在敘永度過的第一個教師節,孩子們很熱心。」昨日教師節,在瀘州市敘永縣永寧中學的教師辦公室,李根華捧著學生送的祝福卡片,一臉幸福地說道。
  • 22842名教師支教與江西體罰學生的教師「支教」
    原則上選派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骨幹教師,幼兒園教師可適當放寬條件。支教以全日制工作形式為受援地提供服務,時間為1年,鼓勵延長支教時間或留任工作。各省份不得將支教教師派往非貧困地區。大學生實習支教、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不列入選派範圍。短期的基層巡講和支教、試用期教師也不列入選派範圍。
  • 貴州大山裡有所海珠小學 廣州老師赴甕安支教傳遞愛心
    來自廣州的五位支教老師5位來自廣州的支教老師架起同心橋播種希望傳遞愛心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蔣雋 實習生高焓在距廣州1000公裡外的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有一所「海珠小學」,5位來自廣州的支教老師今年9月份來到這裡後,就架起一座連接著廣州和黔南的同心橋,展開了一場播種希望、傳遞愛心的接力賽。
  • 女教師支教被蚊叮皮膚潰爛 一天拉18次肚子
    羅志勇,廣東珠海市唐家小學骨幹教師,2005年11月至2006年7月期間,到位於三峽庫區的重慶巫溪縣支教。   「在巫溪時,是我們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時間。我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自我價值,同時感受到了鄉村教師堅韌不拔的精神。」昨天,羅老師在電話中對記者談起支教近一年的真情實感。
  • 濰坊支教教師順利赴開州、聊城支教
    2020年8月30日與31日,分別對於濰坊對口支教重慶開州、山東聊城的兩批老師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從這天開始,他們將開啟一學期的支教之旅。8月30日早上9:15,濰坊第七批支教開州的老師們乘機直達重慶。開州教委負責對接的陳老師引領教師們坐乘大巴,並於下午6點半順利到達開州。一路上,陳老師安排周全,對支教教師們照顧周到。
  • 《我和我的家鄉》支教老師老範原型: 杭州鄉村女教師方平爾
    孩子們口中的「大方老師」就是方平爾,一位紮根山區「支教」近40年的鄉村教師,也是正在影院熱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第三個故事《最後一課》中,範偉演的鄉村支教老師的原型。《我和我的家鄉》劇組從淳安縣有關部門了解到方老師的支教故事後,先後兩次找到方老師進行採訪。我想像中的方老師形象就是範偉那樣的,沒想到,現實中的方老師是女老師。
  • 女大學生下鄉支教,小心點總沒錯
    支教隊還發現當地遊民申某偷拍女隊員洗澡,並將偷拍視頻傳播。」 對此,當地政府表示,性騷擾女支教隊員的男子已於7月22日晚間被尖山派出所抓獲,初步審訊獲悉,該男子系當地一名戶籍年齡為17歲、實際年齡為15歲的輟學青年。 南大彩雲尖山支教隊發布提前結束支教的聲明。也是在7月23日,另一例公益圈性侵醜聞被曝出。
  • 真情支教 哺育桃李!駐馬店實驗小學教師節慰問支教教師
    情牽支教學校,心系支教教師。9月9日下午,駐馬店實驗小學校長常東亮一行冒雨前往確山縣石滾河鄉何大廟村八一愛民小學慰問該校支教老師,並為這裡的孩子們送去了書包等學習用品。鼓勵他們在支教崗位上發揚學校優良傳統,為革命老區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蘭州女教師舉家支教,她感動了一座城
    蘭州女教師舉家支教,她感動了一座城!支教期間,慄文君悟出一個道理:用心的教育到哪裡都行得通。幾天來,學生們知道她支教就要結束,在課上哭,在信裡哭,佔地240畝的偌大校園猛然也大雨陣陣,顯得悲傷。從蘭州舉家來臨夏縣支教七八年級語文,平時寡言的慄文君用一年半時間,將教書寫成了一本「故事會」。
  • 安徽第三批「組團式」及首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援藏支教教師啟程
    安徽第三批「組團式」及首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援藏支教教師啟程 2018-08-10 來源:安徽教育網   8月9日,安徽省教育廳為第三批「組團式」及首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
  • 南大女學生下鄉支教被性騷擾,支教行動到底能不能繼續?
    最近被推上熱搜的南京大學女生在支教過程中被當地遊民性騷擾的事,讓大家議論紛紛!也讓大家看到了支教活動中會遇見的某些很負能量的事,讓人們不禁發問:「支教行動到底能不能繼續?」這件性騷擾女大學生的事情為什麼會被披露在網絡上,披露在大眾的視線裡呢?昨日,南大彩雲支教隊伍在微信上了一則「關於南大彩雲尖山支教隊提前結束支教的聲明」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 女大學生問題頻出,作為女生到底要不要去支教?
    支教隊還發現當地遊民申某偷拍女隊員洗澡,並將偷拍視頻傳播。」對此,當地政府表示,性騷擾女支教隊員的男子已於7月22日晚間被尖山派出所抓獲,初步審訊獲悉,該男子系當地一名戶籍年齡為17歲、實際年齡為15歲的輟學青年。
  • 山東省第二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援兵團教師進疆支教
    人民網-新疆頻道9月1日,山東省第二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援兵團的36名教師順利抵達烏魯木齊市,開展為期1年的「組團式」支教工作,寫好援疆「奮進之筆」,打造教育「援助品牌」,續寫山東教育援兵團第十二師工作新篇章。
  • 情系支教教師 慰問暖人心
    ——劉麗副市長看望慰問鹽城支教教師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7日下午,銅川市副市長劉麗一行,在印臺區宋潔副區長、區教科體局局長井戰紅的陪同下來到三裡洞小學,看望慰問來自鹽城的支教教師。 劉麗副市長仔細地詢問了他們在銅川的工作、生活,並送來了慰問禮金;希望他們把東部地區先進的教學理念傳授給我們銅川;預祝他們教師節快樂,也向三裡洞小學的其他教師轉達了節日的問候。 宋潔副區長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地歡迎和感謝,希望他們能安心在這裡工作,印臺區將全力給他們的工作、生活做好後勤保障。
  • 6名臺山教師踏上援疆支教徵程
    李振均 (臺山市培正中學教導主任)江門日報訊 (記者/李嘉敏 通訊員/臺教宣) 為增進援疆教師之間的交流,確保新一批援疆教師支教工作的順利開展,4月3日,臺山市教育局召開援疆教師座談會。6名前往新疆喀什疏附縣支教的教師參加會議,他們將開啟為期一年半的支教工作和生活。會上,臺山市教育局對6名援疆教師提出三點囑託。一是講政治顧大局,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落實到支教工作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為當地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講方法求實效,發揮好「傳幫帶」作用,提高當地教育教學質量,為當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