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會實現V型復甦嗎?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詳解

2020-12-17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V字型曲線是大家希望的,但任何一個曲線都不是單一的,會受其他因素的影響,V字型曲線也可能呈現U字形的形狀。」

12月15日,在《經濟藍皮書: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以下簡稱《經濟藍皮書》)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學部委員蔡昉談到了對經濟發展趨勢曲線的看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學部委員蔡昉圖片來源:中國網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社科院在當天發布的《經濟藍皮書》中指出,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迎來普遍的恢復性增長,但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多變。做好2021年的經濟工作,要緊扣「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著力推動改革創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加注重可持續性;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更加注重前瞻性、精準性和時效性;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做到穩存量、擴增量和提質量有機結合。

蔡昉表示,疫情之下,「能夠抗疫的能力、恢復的能力都不一樣。」因此,當一部分群體表現出V字型復甦時,另一部分群體的狀況還在變換,「加起來就是人們看到的K字型的復甦,也會出現。」因此,他認為,觀察宏觀經濟不僅僅要看GDP,更重要的是看就業。「用就業的充分程度去度量勞動力市場的情況,還有城鎮戶籍人口的就業狀況和農民工返城的就業狀況,返城以後的就業狀況等等。」

12月15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經濟藍皮書: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圖片來源:社科文獻出版社

他指出,統計數據顯示,「雖然中國經濟活動開始恢復了,但是居民收入恢復和消費恢復還相對滯後。」需求側的恢復相對於供給側也有滯後的表現。因此,要解決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平衡問題、相互促進問題,「這就回到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這既是長期的發展戰略,也是疫後復甦的指導方針。」

「由於還有一些薄弱環節制約經濟復甦,可以說我們的經濟還沒有完全見底,還有很多任務要做。」 蔡昉特別提到,從就業的情況看,穩就業、保就業,穩民生、保民生,仍應該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優先序列。

相關焦點

  • 國際機構緣何看好中國經濟?社科院副院長蔡昉接受專訪如是說
    在日前舉行的第五次「1+6」圓桌對話會上,國際機構點讚中國經濟,認為中國可能成為今年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能夠實現正增長的國家,並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支持。國際機構緣何看好中國經濟?怎樣研判經濟復甦態勢?推動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還面臨哪些挑戰和困難,又該如何發力?圍繞這些熱點問題,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近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很顯然,和其他主要經濟體以及全球經濟相比,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的預測是非常積極正面的,這也是客觀的。」蔡昉說,中國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 蔡昉:中國經濟V字型復甦基本成型 但經濟復甦存在三個不平衡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侯潤芳)在12月14日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等主辦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上,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蔡昉表示,失業率從上升到下降經歷了一個倒V字型曲線,意味著中國經濟V字型復甦基本成型。
  •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升任社科院副院長
    高培勇 資料圖6月8日,中國政府網發布新一批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名單。其中,高培勇獲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官網簡歷顯示,現年59歲的高培勇出生於1959年1月,中共黨員,現為研究員、教授。1978年至1985年,高培勇在天津財經學院財政學系先後獲經濟學學士、經濟學碩士學位。1985年至1994年,高執教於天津財經學院,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1991年至1994年,他在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 社科院:明年中國經濟增速或在7.8%左右,建議取消特別國債發行
    記者 辛圓中國社會科學院周一發布《經濟藍皮書》稱,受今年經濟增長基數較低的影響,同時考慮到宏觀調控的跨周期設計與調節以及國內外的不確定性,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約在7.8%左右。社科院建議下調明年赤字率,並取消抗疫特別國債發行。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為1992年有季度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點,但二季度後,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相繼落地,經濟實現「V型」反彈,二、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分別增長3.2%和4.9%。
  •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2025年中國人口總量或將達到峰值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2025年中國人口總量或將達到峰值,以後就是負增長。」12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蔡昉在「財經中國2020年會暨第十八屆財經風雲榜」上作出預測。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蔡昉 主辦方供圖蔡昉表示,總人口的負增長既帶來供給側的衝擊,也帶來需求側的衝擊,加之外需正在下降,可能會導致消費需求的不足。
  •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在當今...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廖丹 9月29日,中國脫貧攻堅調研報告新書發布會暨中非減貧合作與發展研討會以線下線上方式在京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非洲研究院院長蔡昉在致辭時表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20-2021)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劉偉,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徵,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聯席主席楊瑞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 社科院發布2021年《經濟藍皮書》明年GDP增速或近8% 消費拉動增長...
    原標題:社科院發布2021年《經濟藍皮書》,明年GDP增速或近8%,消費拉動增長作用更強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12月14日在京舉辦。藍皮書指出,2020年我國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經濟學家蔡昉新作《四十不惑》細說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經驗
    新華網北京6月26日電(記者 王志豔)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間,中國取得的經濟建設成就舉世矚目。改革開放為何能成功地推動經濟高速增長?中國經濟正處於怎樣的發展階段?未來又將走向何方?近日,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推出新作《四十不惑: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經驗分享》,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了梳理。「30年叫做一代,治理國家者施行仁政,解決民生問題,30年是一個可以初顯實效的時間區段。」
  •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張江:中國社科院大學青島校區即將啟動建設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張江:中國社科院大學青島校區即將啟動建設 徐長平/山東大學(青島)官網 2017-02-18 17:16
  • 蔡昉:這條曲線決定經濟復甦,要求我們應選好「出臺時機」
    新冠病毒疫情發展的特點和方向,決定經濟復甦的時間、方式、路徑和效果。因此需要依據事件發展的進程和順序,按照宏觀政策的類型和手段特點,選擇恰當的出臺時機。相應地,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經濟復甦過程中還可能經歷W字形的軌跡,甚至,人類很可能將與這個病毒的流行長期打交道,因此,根據中國應對疫情的成功經驗和遭遇過的兩難處境,可以把這種空間與時間分離的雙軌制過渡模型,進一步擴展為時間和空間並行的更新版本,可以在具備必要的檢測和收治等條件的情況下酌情實施。
  • 蔡昉:2025年中國人口總量或將達到峰值 隨後進入負增長
    12月17日,和訊網盛邀10+行業頂流嘉賓、100+企業精英匯聚,以「時間經濟"為主題的「財經中國年會暨第十八屆財經風雲榜」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蔡昉出席並發表了以《新階段 新格局 新目標》為主題的演講。
  • 從K型走向V型:世界經濟復甦如何尋求「最大公約數」?
    (財經天下)從K型走向V型:世界經濟復甦如何尋求「最大公約數」?  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電 (劉亮)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創傷。為應對這場危機,許多國家紛紛祭出了前所未有的「救市」舉措。但目前來看,世界經濟V型的快速復甦並沒有出現,呈現在各國面前的是世界經濟K型的不均衡復甦。
  • 社科院:明年GDP增速或近8% 消費拉動增長作用更強
    社科院發布2021年《經濟藍皮書》明年GDP增速或近8% 消費拉動增長作用更強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藍皮書指出,2020年我國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隨著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改善和市場環境穩定,中國宏觀經濟仍將持續穩定回升。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實現4%至5%的增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將進一步加強。
  • 探索中國經濟發展基本規律促進中國經濟學發展
    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經濟學動態》雜誌社承辦的「經濟學動態·大型研討會2019」在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動態》主編黃群慧,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副院長蔡昉,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張卓元等專家學者圍繞「新中國70年經濟建設成就、經驗與中國經濟學創新發展」做主題發言。
  • 中國GDP增速回落 經濟增速放緩怎麼看
    中國經濟在2012年走出了下行、企穩、回升(四季度)的曲線後,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幅又回了一下頭,從7.9%降到7.7%,「四升一降」,人們的疑慮和擔心由是而生。一季度投資消費有所下行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潘建成博士從統計數據的角度對這一現象做了分析。他首先強調,「四升一降」並不能簡單理解成四季度經濟升上去了,一季度又降下來了。
  • ...院副院長、學部委員 蔡昉——十四五:應對老齡化的 最後時間窗口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蔡昉表示,由於人口因素對經濟社會發展路徑和成效具有重要影響,人口均衡發展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要保障。    「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人口老齡化相關的問題將成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 剛成立的中國社科院大學 到底有多厲害?
    一所「新大學」漸露真容……中青院本科和部分研究生教育劃轉至中國社科院大學!據共青團中央官方微信消息,近日,教育部批准中國社會科學院、共青團中央關於申請創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相關事項的請示和關於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論證報告,同意創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基礎,整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資源創辦。
  • 社科院2021年經濟藍皮書: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2.2%左右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12月14日,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等聯合發布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顯示,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在宏觀政策取向上,建議財政赤字率按照3%左右安排,繼續發行專項債券,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建議把綠色復甦納入中國...
    中新網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陳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在25日晚間舉行的國是論壇「能源中國」第二期上表示,當前存在的各種不確定性,可能使中國碳排放達峰平臺期延長,中國需要建立低碳目標,把綠色復甦納入到中國經濟復甦計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