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15助攻5籃板,這是郭艾倫在全明星周末正賽的數據,如果不是南方全明星隊兩位外援後衛79分帶走勝利,郭艾倫很大概率會拿到MVP。
對他來說,這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賽場,2011年,初入職業籃壇的郭艾倫拿下全明星星銳賽MVP。一晃八年,這位遼寧男籃後衛已是連續五屆全明星賽首發球員,代表中國男籃參加過兩屆奧運會,被稱為「亞洲第一後衛」。
儘管沒有拿下比賽的MVP,但郭艾倫絕對是全明星裡最醒目的那顆。場下調侃王哲林去報名7歲的籃球培訓班練運球、場上正面對抗易建聯、扣籃大賽預賽前臨時給自己「加戲」上場,郭艾倫撐起了全明星賽大半個場子。
CBA全明星周末,郭艾倫承包了絕大多數笑點 攝影/王鴻宇
「開心,打籃球最重要的就是開心。」郭艾倫對懶熊體育表示。
在球場上,笑到最後的人最開心。全明星賽末節,雙方收起娛樂的態度,為勝利而戰。北區明星隊比分落後,郭艾倫頻頻殺進內線,在一次突破上籃時,他的球被弗雷戴特切掉,裁判沒有響哨,郭艾倫攤開雙手,衝著裁判大叫。不論在場下他多活潑,但在球場上,郭艾倫給人的感覺是嚴肅認真,每球必爭。
前山東隊後衛睢冉在解說時說,郭艾倫有極強的好勝心,訓練中誰要是打了郭艾倫一個,他一定得打回來。「
在接受懶熊體育專訪時,郭艾倫沒有否認睢冉的爆料,他說不管對手是哪名球員還是自己的朋友,他都很較真,甚至打遊戲也要贏,「我就是沒生在古代,要不然能組個騎兵連、小分隊啥的。往裡邊幹。」
贏家的釋放
2018年,郭艾倫完成了職業生涯重要一步——拿到CBA總冠軍。
在上賽季與浙江廣廈隊總決賽前,遼寧隊已經拿了10次亞軍。兩隊更有著數不清的淵源,廣廈的主教練李春江、助理教練李曉勇都來自遼寧,雙方的每一次對決都火藥味十足。在2016—2017賽季的比賽中,廣廈外援福特森曾在進球後多次向遼寧替補席噴垃圾話,險些引發衝突,郭艾倫在賽後發布會上做出了這樣的回應:「如果對方總是弄一些小動作或者挑事兒的事,那我們肯定不怕,我也肯定不怕!誰要是主動挑事,那咱就幹!你要是幹我,我肯定就幹你!」
4:0,乾脆利落,被稱為「千年老二」的遼寧男籃終於拿下了CBA總冠軍。奪冠之夜,在面對中央電視臺的採訪時,郭艾倫掩面痛哭,在鏡頭前,他沒有像傳統運動員那樣官方的感謝詞,而是表達著真實的自己。
「就沒人說我好。」郭艾倫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哭著說,他一直在忍,「我經歷的事情他們永遠不知道。」
郭士強在接受搜狐體育採訪時表示:「在隊裡郭艾倫可能挨說的次數是最多的。我對他的要求會更高一些,畢竟我們之間有著這麼一層關係,我不想讓其他人說不公平。」
奪冠是2018年讓郭艾倫最感動的事。他的勞累、壓力、委屈,統統在這晚和眼淚一起釋放。 「有時候那些不懂的人說我,說得是錯的,有一些不公平的東西,但是我也不能左右每個人的看法,我只能用自己的行動,做好我自己。越大的質疑我回應的就越厲害,我覺得這樣挺好。」郭艾倫說。
因為有一位前國家隊球員、主教練、現遼寧隊主教練的親叔叔,郭艾倫的職業生涯註定會伴隨一些質疑。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中,總有人習慣性地忽視個人努力,把別人的成功歸結於一些特殊的晉升通道。儘管郭士強從來沒在公共場合叫過郭艾倫「大侄子」,但郭艾倫卻無法甩掉這個親切卻不太友好的綽號。對於郭艾倫來說,打敗對手,是擺脫質疑的唯一方式。
2007年,郭艾倫參加全國少年籃球比賽獲得了冠軍,在個人技術測試中獲得第二名。2010年U17世青賽,郭艾倫以隊長的身份帶領中國隊獲得歷史最佳戰績第7名,並以場均22.4分毫無爭議地得到世青賽的得分王。同年,17歲的郭艾倫被時任男籃主帥鄧華德選入國家隊大名單,赴土耳其參加世錦賽,創造了國家隊隊員最年輕的紀錄。
可又有幾個球迷關注U17的比賽呢?他們甚至都沒看過郭艾倫的比賽視頻,就對這份球隊名單提出了極大的質疑,因為國家隊的助理教練是郭士強。
「面對那些質疑、爭議、大家對你的那些看法,我都不會說出來,我只做我自己。」郭艾倫告訴懶熊體育。
時過境遷,現年26歲的郭艾倫幾乎參加了國字號隊伍的所有比賽,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郭艾倫坐穩了國家隊主力位置,並且場均得分上雙,在隊中僅次於易建聯。
郭艾倫突破易建聯 攝影/王鴻宇
儘管如此,依然無法阻止質疑的產生,特別是他在球場上出現低迷的時候。
郭艾倫對此看得倒是很開,他告訴懶熊體育:「籃球這東西,你今天打得很好,大家就會說你很好,很厲害,很強。轉眼第二天,你還是你,但是你打得不好,他們就會說你打得真爛。打球的第一天起,那些質疑就不會停止,也不會有個盡頭,除非到你真正脫下球衣不打球的那一天,才會有蓋棺定論。」
本賽季,遼寧隊創造了球隊歷史最長連勝紀錄,在積分榜上名列第二。郭艾倫的各項數據再創新高,他場均可以得到22分、6助攻、4籃板——MVP級別的數據。
談及本賽季發揮出色的原因,郭艾倫說只是今年夏天休息的時間比往年多,身體得到了很好的修整,「打得好的時候他們就說我瘋狂訓練了,其實並沒有。」
另一種網紅
對於公眾人物來說,質疑和爭議的前提是關注。在姚明退役後,中國籃球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如此具有關注度的運動員。現在的郭艾倫火到什麼程度?一次他在比賽中找裁判理論時急得跺腳,視頻傳到網上,隨即登上微博熱搜,話題名稱為#郭艾倫撒嬌#。籃球著名評論員蘇群稱他是CBA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網紅球員,「再發展下去,春晚都會接不住。」
賽場內的高光表現,也讓郭艾倫的商業價值同時爆發。2017年,他成為Air Jordan在亞洲籤約的第一位籃球運動員,Air Jordan也在最近兩雙正代鞋款上位郭艾倫特別推出了他的專屬配色。即便是目前唯一在NBA效力的亞洲後衛渡邊雄太也沒有這樣的待遇,從商業角度考量,郭艾倫「亞洲第一控衛」的稱號名副其實。
「我也不知道我花多少錢買的這個稱號——我覺得沒花錢,還能讓人這麼說,自己還是有點兒小幸運的,這就是運氣。」郭艾倫在接受懶熊體育的採訪時依然保持著自己幽默的表達方式。事實上,這個稱謂不僅沒花錢,還為郭艾倫帶來了不菲的代言收入。
WMG(Wasserman Media Group)公司幫助郭艾倫完成了與Air Jordan的合作,這家被福布斯評為2018年全球第二大體育經紀公司旗下NBA球員包括威斯布魯克、克萊湯普森、德裡克羅斯、德雷蒙德格林、卡佩拉等。WMG向懶熊體育介紹,他們在選擇合作的籃球運動員的標準是「頂級」,在中國,這個詞的含義是「具有進入NBA的潛力」。因此,郭艾倫是WMG目前在中國唯一的籤約球員。
早在2017年,郭艾倫所參與的商業合作就超過10家,他們大多看上了他在網絡上的超高人氣,越來越多的贊助商找上門來。
郭艾倫在CBA全明星賽上穿著Air Jordan為他量身打造的球鞋 攝影/王鴻宇
稱謂可以包裝,但數據不會說謊。在數字時代,運動員的商業價值也因為各種社交平臺的存在,而多了一層橫梁的維度。根據Navigation Research的調查,體育迷們如果在社交網絡上看到品牌信息,他們就有78%的可能性去購買該品牌的產品。所以,品牌也考慮代言人的時候,已經開始將運動員的社交網絡人氣指數列為甄選和合作的條件,郭艾倫的粉絲數量和微博活躍指數在中國籃球運動員中首屈一指。
當下,僅在新浪微博這一平臺,郭艾倫的粉絲數已達到300萬,和那些帳號被託管的明星不同,郭艾倫的微博保持著自己的東北特色。在微博剛流行起來時候,郭艾倫就和賀天舉一起錄製Hip Hop說唱,嗨翻網絡。遼寧隊和國家隊的球員也經常出現在他的微博評論中,郭艾倫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獲得更多的流量是新時代球員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在網際網路時代,球迷也願意更多了解自己的偶像。
除了自身的幽默天賦,郭艾倫的微博還有著另一個明顯的特點——互動性。在郭艾倫發的微博中,幾乎都有他和粉絲的互動。就在本屆全明星前,郭艾倫還回應了新晉躥紅的東北女孩李雪琴。
今夏熱播的綜藝節目《這!就是灌籃》同樣為他帶來了巨大的關注,尤其是那些原本並不太懂球的女粉絲。據《這!就是灌籃》總監製王雲鵬在懶熊體育主辦的第三次體育產業嘉年華上透露的數據,這檔綜藝節目全網播放量超過11億,產生了53個微博熱搜。
與郭艾倫一同出現在這檔節目中擔任導師的是林書豪,兩人在節目錄製時時常一起吃飯,拍攝搞笑視頻上傳網絡。郭艾倫總結道:「夏天可能跟這種優秀的球員在一起收穫很大,關鍵是我也非常開心,這是最重要的。人活著開心是最重要的,我不在乎其他的,每天過得開心就是成功。」
除了節目錄製,郭艾倫和林書豪也保持著訓練。在談及訓練內容時,郭艾倫表示,都是些最基本的內容:運球、投籃、擋拆之類的,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大家都練最簡單的。」
郭艾倫對自己在這檔綜藝節目的表現比較滿意,在談及自己在節目中的教練角色時,郭艾倫開心地笑了起來:「我可是有總冠軍戒指的教練。」在決賽中,他和李易峰帶領的「龍騎士」隊在決賽中橫掃林書豪周杰倫的「J-Team」隊。
節目熱播後,參加比賽的一些球員迅速走紅,很多贊助商和活動找上門來。北京體育大學的後衛楊皓喆的粉絲數漲到了36萬,他也受邀到優酷做CBA解說嘉賓。他曾給郭艾倫發微信,告訴郭艾倫下一場會解說他的比賽。
「你的夢想是啥?」。郭艾倫問。
「打職業。」楊皓喆答。
「那你整這些沒用的玩意兒幹啥?」
1月10日,郭艾倫參加懶熊體育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體育產業嘉年華。
郭艾倫告訴懶熊體育,他是給球員們一個善意的提醒,自己畢竟和他們相處過,不管是帶隊打球還是作為朋友,他要把自己的想法傳遞給他們:「球員會通過節目獲得一些曝光,但如果想打籃球,不管他們將來他們能到什麼高度,都應該好好打球。」
在郭艾倫嘻嘻哈哈的網紅形象背後,是一個擁有極強好勝心的職業運動員。
2019年,因為籃球世界盃歷史上首次在我國舉辦,中國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籃球大年」,對於運動員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在主場徵戰最高水平籃球賽事的高光時刻,而對於所有中國籃球從業者來說,這也同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商業機會。
郭艾倫到還沒有對2019籃球世界盃有過多的考慮,現在他專注於取得聯賽的勝利和個人能力的積累。在他看來,好好訓練、好好比賽,吸取經驗,打每一場球都有進步提高,到明年就能積累:「籃球特別準備也準備不了,你當是演電影呢?遇到強大對手,瘋狂特訓一下就變了。你要說很快就能獲得大幅的提升,那肯定不現實,遊戲裡都得慢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