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嚴格要求,被批教條主義,教孩子怎麼做到嚴肅、活潑?

2020-12-13 童教雷鳴

本文由童教雷鳴原創,歡迎關注,交流教育、學習方法

01一道錯題引發的教育討論

近日,將二年級兒子做的一道數學題目批改情況整理成文章分享出來後,各位網友紛紛出來討論起孩子的教育問題。

當時孩子在做20÷5=4,答案正確,即使在列豎式過程中也基本正確,但是商4的時候,4的數字位置寫在了2、0之間,位置並沒有對齊。

有很多網友就對老師在批改的過程作出了批判:

有朋友說:老師教出來的老師是模具、模板;

有朋友說:太過死板,有點教條主義。學數學在於靈活掌握,不在死記硬套。

有朋友說:孩子答對了,老師吹毛求疵;

有朋友說:這就是現在的教育,成天不搞正事;

有朋友說:就這樣還來教數學?數學你不重視邏輯你重視規矩?還做人?數學是邏輯的貫通,不是你這些刻板的規定!……

另外,也有很多的網友贊同老師的批改:

有朋友說:位置不放好,等商位數多了以後會出錯,尤其是有零的時候。豎式計算不管是乘法還是除法一定要對齊。

有朋友說:目的是培養嚴謹性,可以理解。

有朋友說:數學使人精密。

有朋友說:數學簡單的時候沒學會規則,習慣,等難的時候就沒法學了,這不只是計算的問題。我是過來人。

有人說:沒有該學習什麼不該學習什麼的年紀,數學教會你的其中之一就是嚴謹。……

當我面對這兩種說法的時候,被批評為教條化的時候,心中還是有一點點疙瘩,但是這個疙瘩並不會太強。因為曾經就有一位比較熟識的老師跟我交流過,提到過我這種情況過於嚴格。當時老師還給我提到了毛主席的「嚴肅而活潑」,說毛主席也要求活潑。所以,在內心中我就已經承受過了一次較大的打擊,畢竟是我親近的朋友的建議。

但後來,我自己在琢磨與研究過程中,發現沒辦法達到這位老師所說的效果。跟孩子在一起相處,活潑慣了,孩子馬上就特有勁,不斷地做這、不斷地做那,不過全按孩子自己的性子來做了。對於此,我發現,跟孩子不講規矩,只顧活潑,任其自由發展,是完全做不到的。為此,我也開始在嚴肅與活潑之中去尋找一種平衡。

02嚴肅與活潑的平衡之道

嚴肅就是指要嚴格要求,講規矩、講禮儀;活潑就是性子活躍,思維靈活、有創意。

無論是嚴肅還是活潑,都是必不可少的。能夠批評我對孩子要求過嚴,出發點其實是好的,希望孩子思維活躍、不要僵化,覺得規矩會限制住孩子的思維。

「為什麼認為規矩會限制人的思維呢?」抱著這種想法的人其實不少,即使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感覺到,規矩多了,人就自然會受到一種拘束,感覺渾身不自在。對於這種不自在的感覺,讓我們對規矩產生了一種誤解。

真正懂規矩的人,是必須講規矩的時候講規矩,不用講規矩的時候不講規矩,他們是不會時時刻刻都講規矩的。時時刻刻都僵化的人做事,必然是純教條化的辦事。雖然教條化對一些事情可以快速解決,但並不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靈活地變通。

所以,毛主席提到嚴肅而活潑,就是提醒要先注意基本的規矩,在規矩範圍內靈活變通。

孔子算是儒家的代表人物,非常注重禮儀,但他所講的禮儀是「時」,「學而時習之」就是孔子學問落實的總結。時不僅僅是經常,而是時時刻刻都練習它。這個時,是根據不同的時候進行靈活地變通,將學問落實於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物、不同的情……之上,抓住人生的主軸,將所有的學問都融匯貫通起來。

所以,嚴肅而活潑不是僵化固定的(嚴肅就是嚴肅、活潑就是活潑),而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就從孔子的與人相處就可以看出來,路遇一個小孩子了,都能放下姿態認真學習;遇到了路邊田間農人,也能與之和歌……可見孔子為人是非常靈活的,這種靈活也正是我們所提倡的嚴肅而活潑,也是「與時俱進」、「實事求是」

如果把嚴肅與活潑放在孩子身上,就要看孩子的年齡、思維特徵來進行具體的指導,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

低齡兒童,我們強調規矩,以規矩為引導,可以讓孩子迅速將內心收束起來,認識到這個世界不是自己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

對於年齡大的孩子,就要進行思維的激發,讓孩子們大膽發揮想像。因為他們這個時候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規矩,懂得基本的做人道理,可以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問題,我們就要著重於讓他們靈活地進行思維創新。

03童教雷鳴寄語

針對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這本身就是一種規矩、嚴肅,這本身也是一種靈活、活潑。

04討論

對孩子,您是嚴肅一點還是活潑一點?

相關焦點

  • 嚴明紀律 嚴格要求 嚴肅問責
    本報鹿邑訊(記者尹志丹通訊員新中發泉鵬林)近期,鹿邑縣村(社區)「兩委」進行集中換屆,為嚴肅選風選紀,防止和抵制各種不正之風的幹擾,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強化措施,嚴明紀律、嚴格要求、嚴肅問責,確保換屆選舉工作風清氣正。    嚴明紀律。
  • 在家不聽話,在學校不活潑,孩子到底怎麼了?
    家長沙龍中經常聽到這樣的反映:孩子在家裡特別調皮、特別活泛,我們說什麼ta都敢反著來。但是一進學校或參加群體活動,一點也不活潑,淨往後縮......這孩子到底怎麼了?如果因這樣那樣的原因,孩子缺乏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和同齡人玩耍,人際交往能力沒有得到發展。進入群體後,孩子就會因一次次地遇到困難而後退,慢慢變成了家長說的「不活潑」。3、教養心態之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經常指責批評,導致孩子不願參與活動。
  • 在家不聽話,在學校不活潑,孩子到底怎麼了?
    如果因這樣那樣的原因,孩子缺乏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和同齡人玩耍,人際交往能力沒有得到發展。進入群體後,孩子就會因一次次地遇到困難而後退,慢慢變成了家長說的「不活潑」。教養心態之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經常指責批評,導致孩子不願參與活動。
  • 護理學欲謀發展,先打倒「經驗主義」與「教條主義」
    臨床帶教和專業培訓成為當前護理傳承新模式,但是現在醫院裡的骨幹護士依舊是得益於經驗傳承那個時代的人,她們長期的工作經驗無論對錯都已經先入為主的佔據在她們的思想裡並指導者她們,可以說的上很難接受現在日益改善的臨床標準!
  • 學少兒英語的孩子比較活潑開朗
    很多時候,家長都希望孩子通過努力,變的活潑開朗,聰明伶俐,多才多藝,學習更上一層樓;希望是高高在上的,更多的是需要家長的努力;成長的路上,你為孩子付出了多少,孩子將來也會為你付出多少;如何才能讓孩子活潑開朗呢?如果家庭不和諧,天天吵鬧,嘈雜不斷,怎麼能夠讓孩子活潑呢?
  • 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將嚴肅處理
    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教育部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有記者提問,家長群的出現可以方便家校的溝通,同時也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一些困擾,最近各地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措施,請問教育部如何看待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
  • 家長自己都沒有做到科學家,又何必要求孩子做到?
    本文通俗易懂,閱讀大約兩分鐘我們自己都沒有做到的,為什麼要強迫孩子做到?」的橋段,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是很容易理解的現象,假如父母是普通百姓,一旦子女考上了好大學,畢業後有了好工作,掙了大錢,甚至走上仕途,這份榮譽不僅屬於孩子,也同樣屬於家長們。
  •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毛曉剛 2013年12月03日08:28  來源:北京日報 團結、
  • 多數網友贊成叫停家長代批作業,聽聽孩子怎麼說
    央視網消息: 我們要關注這樣一個話題:誰來批改孩子的作業?您可能要說了,這個問題還用得著討論嗎?自古以來不就是老師批改作業?先別忙著下結論。就在11月12日,武漢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展開專項整治行動,嚴禁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而至此,從國務院到全國十多個省份都已出臺了嚴禁讓家長批改作業的規定,卻依然沒能杜絕。
  • 多數網友贊成叫停家長代批作業 聽聽孩子怎麼說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我們要關注這樣一個話題:誰來批改孩子的作業?您可能要說了,這個問題還用得著討論嗎?自古以來不就是老師批改作業?先別忙著下結論。就在11月12日,武漢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展開專項整治行動,嚴禁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而至此,從國務院到全國十多個省份都已出臺了嚴禁讓家長批改作業的規定,卻依然沒能杜絕。
  • 會主動學習的孩子,父母都做到了這5點!所有家長都值得一看
    主動學習,靠的是孩子的自覺性。 可是實際日子中,咱們看到的景象大多都是父母跟在後邊監督、敦促著孩子,一鬆懈下來,孩子也變得鬆懈、只想著玩。 比方教孩子學鋼琴,家長一放鬆,孩子就打粗心,成果孩子學得苦楚不堪,家長陪得也心力交瘁。
  • 小時候被父母要求做「好孩子」,現在被孩子要求做「好家長」
    我們那時候,被社會、老師和父母要求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如今,我們好不容易熬成了父母,卻發現大環境又變了。仿佛整個社會都在要求我們要做個「好家長」,但凡孩子出了一點兒事兒,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都有家長的責任在內,都有人批判家長做錯了或者無作為。
  • 膽小內向的孩子怎麼辦?爸媽做到以下這幾點,孩子變得開朗又活潑
    我很理解王女士的焦慮,於是和她一起分析了孩子內向膽小的原因,教給她一些改正方法,並告訴她孩子的性格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改正時也不可能一天就能變好,需要爸爸媽媽一起努力。並且要有耐心,給孩子一個逐步改正的時間。王女士聽了以後覺得很有道理,終於舒展了眉毛,臉上有了笑容。現在的孩子兩級分化的特別多。要麼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要麼就是膽小甚微的乖寶寶。
  • 新學期致家長:請善待每位對孩子嚴格的老師
    這就相當於如果老師放任孩子調皮搗蛋,不管不教,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不難想像。 戴在老師身上的鐐銬,終究會鎖住孩子的前程。 所以請善待每位教師,特別是那些為您孩子好,對您孩子嚴格的老師。老師越嚴格,為孩子著想的心就越真誠。
  • 鄭州小學入學現場報名進行中,氣氛嚴肅又活潑,不需要排隊!
    鄭州小學入學現場報名進行中,氣氛嚴肅又活潑,不需要排隊!8月26號、27號是今年鄭州市區各個小學入學報名的時間。記者一早就到鄭州市內不同區的多個學校進行了實地探訪,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各個學校都很有秩序,無需排隊,無需排隊,無需排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管教孩子怎麼做到寬嚴相濟
    之前說到「大家都喜歡性情活潑卻又懂規矩的孩子」,有些家長感覺有點蒙,不知道該怎麼做。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在管理孩子時,往往容易走極端。不是太嚴,就是太鬆散,很難做到寬嚴相濟。一說孩子要活潑,很多父母就不管不教,完全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任其為所欲為,孩子一點兒規矩都沒有。即使孩子做了出格的事情,爸爸媽媽也是視而不見;即使說了不得體的話,父母也是充耳不聞。
  • 教育部終於出手,嚴懲要求家長批作業:家長受用的同時不要大意
    今天,教育部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作出回應:明令禁止教師給家長布置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行為,如有發現此違規行為,必將嚴肅處理。,家長也沒有一個人抱怨老師教得不好,畢竟班上學習好得好的學生有的是,自己孩子學不好也只能怨自己孩子不爭氣。
  • 嚴肅工作紀律 嚴謹工作作風 嚴格工作要求
    日期:[2013年09月29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1] 市區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工作調度會強調 嚴肅工作紀律嚴謹工作作風 嚴格工作要求 本報訊(記者劉蘭英)9月28日上午,市區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工作調度會召開。
  • 活潑開朗的孩子,變得越來越沉默內向,家長要先審視家庭教育氛圍
    家長對孩子的情緒化行為,太傷孩子的心寶爸和家中長輩做"甩手掌柜",一有問題就對孩子打罵、施加壓力,往往讓寶媽的辛苦白費;還有很多人一看到孩子做錯事,就會去責備寶媽說"看你教的孩子"……這些家庭環境讓孩子的生活越來越糟糕,心態也越來越消極,現實中有不少這樣的真實案例。
  • 家長怎麼教育孩子主動學習?
    主動學習,靠的是孩子的自覺性。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情形大多都是父母跟在後面監督、催促著孩子,一鬆懈下來,孩子也變得懈怠、只想著玩。比如教孩子學鋼琴,家長一放鬆,孩子就打馬虎,結果孩子學得痛苦不堪,家長陪得也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