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網友贊成叫停家長代批作業 聽聽孩子怎麼說

2020-11-14 中工網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我們要關注這樣一個話題:誰來批改孩子的作業?您可能要說了,這個問題還用得著討論嗎?自古以來不就是老師批改作業?先別忙著下結論。就在11月12日,武漢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展開專項整治行動,嚴禁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而至此,從國務院到全國十多個省份都已出臺了嚴禁讓家長批改作業的規定,卻依然沒能杜絕。

最近,這段江蘇家長因不堪給孩子批改作業憤而退出家長群的視頻,讓一個老話題再度引起熱議。那就是:孩子的作業該不該由家長來批?

有家長吐槽,如今的班級微信群已經變成了壓力群,不光要幫孩子檢查作業、籤名拍照,有時還會領到一些超綱任務,比如辦一張「手抄小報」、做個PPT等。

北京家長 李女士:我經常開玩笑的一句話說,現在最高會議就是家長會,你不敢缺席,然後老師隨叫隨到,給我們增加了很多負擔,就是一看群裡有什麼事,怎麼回事,就是這種緊張氣氛也會有。

【央視新聞調查】多數網友贊成叫停家長代批作業

晚間新聞聯合央視新聞微博發起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網友支持由老師批改作業,認為批改作業是老師的職責,不應該讓家長代勞。也有約3%的網友不贊同,理由是老師教學壓力大,無法顧及每個學生。那麼老師對家長提出批改作業的理由是什麼呢?這張發布在網上的截圖上,老師解釋了自己的理由,認為只有批改了才有效果,批改了老師檢查的時候才能知道孩子哪裡還沒掌握。能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一片苦心,但有家長認為,這種期望自己未必能做得到,做得好。

北京家長 朝女士:自己好像雖然也有不錯的學歷,但是你面對現在小學作業的時候,很多時候也是處於無所適從的階段。我覺得作為家長去批改孩子的作業,實際上你是非常非常不專業的。

教育專家:誰該批改作業?涉及家校職責界定

教育專家表示,讓不讓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涉及的是一個最基本的學校和家庭職責界定問題。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家長的學習學業的狀況參差不齊,而不同的家長差別很大,那麼現有的我們中小學作業的大多數情況下,特別是三年級以上的作業,家長很難把它批閱得正確。從責任來講,課業學業主要的責任還是在學校還是在教師。

十多省份出臺規定 叫停家長代批作業

其實,「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中央到多地早有行動。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還專門發布意見,明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十多省份也相繼出臺規定。在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學的門口,教育局的「十不得」準則,就掛在學校門口的宣傳欄上。遼寧省教育廳本周也下發「十要求」(《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明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和學生代勞。

遼寧省教育廳義務教育處負責人:我們公布了各市和省的監督舉報電話,讓老百姓投訴有門。對於家長的投訴教育部門會認真查實嚴肅處理。

此外,新規在為家長、學生減負的同時,也提出要為教師減負,嚴格控制各項社會事務進校園,集中精力保障教師批改作業時間。

在採訪中,不少老師非常認可,只有老師親自批改作業才能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不過同時也希望家長可以配合老師,一起促進孩子的學習。

作業誰來批 聽聽孩子們的心聲

確實,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校共育。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邊界究竟在哪?家長的角色又是什麼呢?我們先來聽聽孩子的心聲。

【記者調查】家長要幫忙批改嗎?聽聽孩子怎麼說

看來,在孩子們心中,父母的角色是幫忙檢查作業、督促學習,而批改還是老師更權威。然而,並不是說父母的責任僅限於此了,培養孩子,父母有更多老師做不到的事情要去做。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家長即使要關注孩子的學業,也不是去陪讀,應該是共同跟孩子確定學業的目標,在監督孩子完成學習計劃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專家建議:讓家庭教育回歸到育人本位

除了學業,孩子的綜合素質更不應忽視,而這一點家長責無旁貸。專家提示,家長可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讓孩子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錘鍊意志;在美育中提升審美素養、激發創新能力;在實踐中養成勞動習慣,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課。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具體而言,家長要關注孩子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以及規則教育。但是現在家庭教育存在異化的問題,家庭教育現在成了圍繞著學校教育的支持教育。這一方面會把孩子包圍在知識教育中,同時也增加家長的焦慮。因此,我們應該讓家庭教育回歸,回歸到育人的本位。

【央視短評】家校共育 託起孩子未來

培養孩子是家庭和學校的共同責任,有教育家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孩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言傳身教,涵養孩子良好習慣;對於學校來說,則是立德樹人,高質量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家庭和學校的側重點不同、分工也不同,但目標和落腳點都是一致的。堅持家校共育,在各盡其責中加強協作,構建更和諧的家校關係,讓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才能託起孩子的美好未來,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編輯:王妍

相關焦點

  • 多數網友贊成叫停家長代批作業,聽聽孩子怎麼說
    最近,這段江蘇家長因不堪給孩子批改作業憤而退出家長群的視頻,讓一個老話題再度引起熱議。那就是:孩子的作業該不該由家長來批?【央視新聞調查】多數網友贊成叫停家長代批作業晚間新聞聯合央視新聞微博發起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網友支持由老師批改作業,認為批改作業是老師的職責,不應該讓家長代勞。
  • 內蒙古「叫停」家長代批作業,嚴禁教師使用微信群布置作業
    內蒙古「叫停」家長代批作業,嚴禁教師使用微信群布置作業 張林虎/中國新聞網 2020-12-05 15:50
  • 贊不贊成家長代批作業?央視發起的投票結果一出來,家長圈爆了
    現在寶媽都非常關注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的作業由誰批改?現如今,學校的教育方式發生了改變,很多家庭作業都需要讓家長進行批改,老師的本意是好的,一個老師不可能會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因此只有家長批作業,才能知道自己孩子的缺點和短板在哪裡,但是不少家長表示,這種壓力太大了,每天除了工作、孩子、還要照顧孩子的學習。
  • 安翊青委員:呼籲叫停家長批改訂正作業 杜絕家長代寫作業
    東方網記者王玲1月29日報導:累了一天下班到家,還得忙著給孩子批改作業,甚至孩子完不成的作業,要代他們完成?可能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今年上海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安翊青等提出了一項提案,呼籲叫停小學教育中家長批改訂正作業,杜絕家長代寫作業風氣。
  • 蘭州市教育局規定不得要求家長代批作業,網友熱議:也希望別給老師...
    虎撲11月27日訊 近日,蘭州市教育局規定不得要求家長代批作業。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蘭州規定不得要求家長代批作業#【#蘭州要求中小學教師親自批改作業#】蘭州市教育局11月27日發布並執行的《蘭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項規定》明確:教師須親自批改作業,提倡作業面批面改,以便充分掌握學情,不得只布置不批改,不得應付性批改,不得要求家長代批作業。
  • 追熱點 | 批改家庭作業,家長別「代勞」
    這位二年級學生家長告訴記者,每當看到孩子犯的基礎性錯誤,自己就氣不打一處來。同時,他也發現一個現象,在家裡和學校的作業質量有差別,在家經過輔導的作業質量比較高,可實際上孩子並未真正消化知識,回到學校課堂檢測依然犯相同錯誤,不利於真正掌握孩子寫學習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家長作業」成為熱度極高的詞彙,也遭到大部分家長群體頻頻吐槽。
  • 叫停家長作業,叫停奧賽!這份教育廳文件讓成都家長炸了
    1、關於作業《意見》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中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分別控制在1小時、1.5小時和2小時以內。杜絕耗時長、動手難做、材料難找、過程繁雜的作業,不得將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推行作業免檢、每周無作業日等探索。不得要求家長代批作業。
  • 批改作業靠家長?又兩地叫停
    「嚴禁學生或家長代批作業,教師要親自批改。」12月4日,遼寧錦州市政府發布來自市教育局的文章《錦州市中小學生作業減負全面啟動》稱,錦州12月3日出臺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措施,對中小學生家庭作業布置和批改進行規範。在作業批改方面,錦州教育局要求,本著「有布置必批改」原則,嚴禁學生或家長代批作業,教師要親自批改。
  • 話題|多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寧夏教育部門正在研究意見!您怎麼看?
    江蘇一家長因為批改作業退群事件引發的爭論仍在持續。不少省市教育部門也適時出臺相關規定,規範中小學生課後作業問題,明確規定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教育部門都出了哪些招?
    批改作業靠家長?又一地出手了。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印發的《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規定,嚴禁教師使用微信、QQ群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
  • 學生作業到底該誰批?多地發文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最近,一位江蘇家長因「不堪重負」,憤而退出家長群,讓「家長作業」話題再度引起熱議。孩子的作業到底該由誰來批改?有家長吐槽,如今家長壓力巨大,不光要幫孩子檢查作業、籤名拍照,有時還要「代加工」,比如「手抄小報」、做手工等……家長們一致認為:
  • 多地叫停!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禁止教師要求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替代孩子做值日生等工作;不搞形式主義,禁止學校、教師、家委會強制或變相強迫家長做非志願的事情。同時,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習能力為重點,減輕教師、家長、學生的負擔。
  • 減少家長陪作業,家長拍案叫好,網友不解,老師回答亮了
    作業是自己的任務,這點一直都非常清楚。現在作業布置在手機上,家長陪著做或者家長代做。並不能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反而產生了更強的依賴性。孩子年齡小,如果聽不懂父母的講解,父母如果情緒不好發脾氣,是否讓孩子壓力大,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甚至產生厭學心理。這是否真的符合幫助孩子成長的初衷?
  • 紅頭文件叫停「家長批改作業」,管用嗎?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對於輿論場上廣為關注的「中小學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問題,已經有至少10個省區的教育主管部門對此作出回應,發文叫停。通過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一紙發文,釐清家庭和學校在孩子教育中的邊界,讓這些地區的家長免受「批改作業」之苦,初衷當然是好的,但細想此舉,又顯得有些多餘——按照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在「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部分,就有「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
  •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後老師就會批改作業嗎,你錯了!
    自從那位哭著喊著退家長群家長的視頻在網絡上熱搜後,很多地區的教育主管部門紛紛出臺規定,叫停讓家長批改作業。那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老師就會批改作業嗎?因為像網絡裡哭著喊著要退群的那位家長的情況很少,很多家長對雖然對家長群有看法,但是對有助於孩子學習的事情,大部分家長還是很積極主動配合老師的。鄰居阿芳的孩子今年是小學五年級,叫停家庭作業後,我問她有什麼感受和變化。阿芳說變化不大,家庭作業和之前一樣,中午和晚上都有,作業量也沒有變化。
  • 孩子寫作業,家長該扮演啥角色?聽聽專家怎麼說
    關於家長批改作業的話題一直爭議不斷,老師、家長各有苦衷,甚至家長之間也存在不同看法。據報導,目前至少已有七省份發布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對此,教育專家表示,在這一問題上,教師要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家校一起形成合力才能更加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不得讓家長代批作業,不得擠佔體育課
    學生、家長、老師看過來↓↓↓日前,瀘州市教育和體育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學校招生、課堂管理、升學宣傳等進行規範要求,對學校不得以增班轉學選拔學生、老師不得布置重複性和懲罰性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不得讓家長和學生代批作業等19個
  • 全國多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網友:現在家長壓力太大了
    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引發不少網友討論。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 作業不用家長籤字?你贊成嗎
    浙江金華金東區實驗小學日前發出一份公約《讓家長告別檢查作業———實驗小學教師公約之作業篇》,「叫停」存在已久的「孩子的作業家長籤字」做法。    雖然作業不多,可南都記者通過南都微信公號「閣壁」,針對238位深圳家長調查結果顯示,一、二年級等低年級學生的家庭作業,老師普遍要求家長需要籤字,幾乎天天如此。相當一部分家長贊同「叫停家長籤字」,這不僅僅是給家長減負,獨立完成作業更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過程。
  • 央視銳評代批作業現象,家長老師都挺苦,硬傷源自25年前1創新?
    此前,江蘇一位家長稱要退家長群,引發了輿論對家長代批作業的探討。12月10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一直堅持杜絕家長代批作業的現象。但也有教師反映,家長批改作業只是表面現象,這背後還有另有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