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信息的碎片化讓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汲取很多知識,但是與此同時正是因為碎片化的信息使得我們對一件事情的看方法也很片面,以偏概全的事情也就發生了。今年的北京高考題的題目其中一個給的就是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有一條信息,或引發了你的感悟,或影響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奮,或使你愧疚,或讓你學會辨別真偽……
而在《奔跑吧!兄弟》的上一期節目中重點想要告訴大家的就是最後一點辨別真偽。也是在無形中為在北京參加高考的學生壓中了高考作文題目。《奔跑吧!兄弟》在上一期節目中以「李晨在黑暗之中被打」為主線進行的一場搜證活動。在節目的開始李晨在黑暗中被打了一下,坐在旁邊的沙溢就成了重點懷疑對象,在最開始真實的情況大家並不知情,只是憑藉自己的直覺來選擇究竟相信哪一方。但是隨著比賽的進程贏的一方可以得到一條信息,然後可以在做判斷相信誰不相信誰。而就是在比賽中湧出的「蛛絲馬跡」讓雙方隊員都在對事情的真相進行一次一次的猜測。
可什麼是真什麼又是假呢?
在跑男的這期節目中跑男成員們所收穫的信息有這麼一些內容,最先獲得的是一張導演組在沙溢門前的照片,這就讓很多人覺得這一定是「早有預謀」。在之後李晨組再次取得勝利得到了節目組給的第二條信息,是一段沙溢與導演的對話,其中有著沙溢說自己覺得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李晨,而自己也認為自己是最聰明的人。這一段話加上沙溢的有所保留讓隊員們有著全面倒戈的勢頭。雖沙溢承認與導演有段對話,但是十分肯定自己沒有在黑暗的時間打李晨,然而眾人的目光已經開始飄忽不定了。
接下來又進入了搜證環節,還是通過自己看到了一條或者幾條信息來判斷是站在沙溢的一方還是李晨的一方,這一次沙溢的隊伍壯大了一些,李晨方只有王嘉爾跟韓東君兩個人。雙方成員最後來到了一處大廳,並請到了兩位專業人士助陣準備進行仲裁大會。每一個手裡都有著一條信息,沙溢隊伍人數眾多代表著他們的證據也多,然而即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現場的觀眾大部分仍舊選擇了相信李晨。然而現實則是這是一場節目組安排的自導自演,但是群眾選擇相信了錯誤的答案。
我想如果今年的北京卷考生碰巧看了這期《奔跑吧!兄弟》這一定是一個非常棒的素材。如今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哪怕是在學校這樣一個被稱作「象牙塔」的地方,誤會、猜忌往往都是因為沒有看到事情的真實模樣,而我們卻不知道評定一個事情的時候再多想一下,脫口而去的答案,眾說紛紜之後整個事情已經面目全非,即使過了很久得到澄清受害者所承受的傷害卻是任何人都不能夠彌補的。
當然這只是一條信息的一個方面,但是這個方面確實真的希望不要再有人遇到了方面。高考生也好,已經步入社會也好,希望大家都能學會三思而後行,不要被碎片化影響了正確的判斷,不要因為細枝末節去詆毀或者攻擊一個人。
(圖片來自微博以及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