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於2002年9月1日開工,於2003年7月18日全面竣工。工程從賽魚橋至五渡橋,全長9.03公裡,整個河道由原來寬150米改造為寬70米的行洪主槽和平均寬40米的兩側灘槽,全部工程分水工部分和綠化部分,工程總概算2.01億元。水工部分包括主河道治理、堤防工程、彎道護底工程、橋基加固工程、穿越河道管線防護工程、主槽進出口防護工程等,綠化部分為灘槽全部綠化,綠化面積70.21萬平方米。工程建設有兩大目標,一是防洪,使桃河複式河道防洪達到百年一遇標準,主河道行洪量達到十年一遇標準。二是綠化美化,使桃河成為城市景觀軸線。
面對市政建設史上規模空前的治桃工程,全市人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譜寫了「人民城市人民建,定叫桃河換新顏」的壯歌。
2002年9月1日,桃河治理工程開工。從那時起,一場集萬民之力,鑄千秋偉業的壯舉在十裡桃河展現。
陽煤集團礦區段擔負著全長3000米的桃河治理工程任務,是全線5個標段中任務最重的一家。在市裡資金沒有到位、自己資金又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他們不等不靠,在工程開工前半個多月就編制出了資金籌集方案,把千方百計籌集來的1500萬元投入到治桃工程。在工程建設中,陽煤集團主動拆遷了企業設立在桃河中的自備水井和其他設施,同時出資350萬元在桃河上新建了人行橋。有人給他們算過一筆帳,除施工外,陽煤集團為桃河工程貢獻了1000多萬元。
在全市非公經濟人士「心系陽泉、奉獻陽泉」活動動員會上,9位民營企業家為治桃工程集資242萬元。在桃河綠化工程新聞發布會上,駐我市的國省營企業自覺投身工程建設,供電、菸草、鹽業等8家企業向治桃工程捐款245萬元。
來自城區、礦區及20多個市直單位的近3000名青年參加團市委舉辦的「保護母親河——桃河」宣傳活動,短短一個小時就集資2萬元。新建路小學的學生們為建設者送去手套、毛巾和500餘元捐款。
集資、捐款和藉資支持治桃工程,成為全市幹部職工、農民、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甚至離退休老人、下崗職工和在校學生的自覺行動。
桃河治理工程,從開工到竣工,實際治理時間僅用了7個月,在10公裡的河段上,動用土石方300多萬立方米,在一個汙水橫流、亂石滾滾的幹河床上建起了70餘萬平方米的大公園,五個建設標段,黨政軍民企,組成萬人建設大軍,全市人民無償捐款700多萬元,義務勞動折款500多萬元,黨政幹部自願藉資3000多萬元,施工單位讓利600多萬元。全市人民用每一份愛匯成治桃的不竭源泉,用點滴真情為染綠桃河凝聚合力。(史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