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的路上就像升級打怪,你以為過了一關就能順利通關?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過了一關你會發現接下來的挑戰更大。升級裝備、迎接挑戰成了每一位父母必做的事情。
現在的社會競爭如此之大,孩子之間的比拼早就已經提前化和低齡化。父母們更是對於孩子的各項能力都想要做到最好,生怕一個疏忽自家的孩子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然而孩子的閱讀能力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指標。
為什麼閱讀能力很重要?
所謂的閱讀能力第一層含義就是孩子能不能讀懂字面意思?字和詞組成的句子孩子是否能夠理解和讀透?第二層含義是指句子或者段落的背後的深層含義孩子是否能夠去實現真正的理解呢?
我們都知道現在小學階段的課程已經十分緊張,孩子要面臨大量的作業習題以及課文背誦。倘若孩子識字量和閱讀理解能力不夠,那麼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和障礙,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孩子會產生恐懼感和壓力感。
因此,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語感就變得十分重要,而且這種培養是一種有意識的刻意培養,父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孩子養成這種好習慣。培養孩子閱讀的時間一定要趁早(幼兒期的孩子完全就可以開始培養),因為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細水長流的滋養和灌輸。
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
也許你會說「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歡閱讀」、「我家孩子怎麼教都不會,一點兒也不愛看書」。
這裡很多父母都常常有一個誤區:父母們會認為孩子一定是坐得端正,拿著書本一頁一頁的仔細看才是閱讀,否則就是孩子在刻意搗亂。其實不然,對於孩子來說閱讀的形式並不重要,閱讀的習慣養成才是最重要的。
每個孩子喜歡的書籍類型不同(例如有些孩子偏愛漫畫,有些孩子偏愛英文書籍)、享受閱讀的方式不同,父母能夠做的不是去按照自己的想法扭轉孩子拔苗助長,而是要順勢而為給孩子真正的理解和幫助。
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培養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堅持的結果。當孩子還處於幼兒期的時候父母就要有意識地進行培養。那麼,具體我們要怎麼做呢?
首先,父母不要焦躁。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會背誦唐詩了父母就會變得急躁;聽到別人家孩子會說幾句英文了父母就開始焦慮。迫切地想讓自己家的孩子迅速成長成為了父母們必做的課題。
父母的緊張情緒會在無形中傳達給孩子,孩子會感受到這種壓力,閱讀對於孩子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和任務,這種情況會大大打擊孩子的自主閱讀的興趣。父母要把孩子閱讀這件事樂趣化,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好處和樂趣,激發孩子內在驅動力,讓孩子變得自主和投入。
其次,父母的榜樣力量和引導很重要。
試想一下當你的周圍每天充斥的都是談論如何吃喝玩樂的時候你能夠靜下心來去認真工作或者學習嗎?答案不言而喻。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孩子的注意力時間很短,常常容易被周圍的事物所吸引。想要孩子能夠靜下心來閱讀父母必須給孩子創造足夠的環境,把自己作為榜樣去引導孩子才是最佳的方式。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畫面,地鐵上兩對母女形成了截然相反的畫面,一對母女各拿一本書看得很認真,而另一對母女各拿一個手機看得津津有味。這個畫面讓人印象深刻,足以能夠說明作為父母起到的榜樣的力量。
對於幼兒期的孩子父母是最容易引導的,這時期父母可以給孩子買一些能夠發揮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兒童書籍,通過簡單的句子和大量的圖畫,讓孩子能夠自我發揮,愛上閱讀。
這裡推薦大家這本《喂喂,我告訴你哦......》,通過簡單的一句「我告訴你哦......」藉助小動物們之間的接力傳話,讓孩子對畫面充滿了想像,極大地讓孩子參與進來,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時間不用太長,每天設置一個固定時間(比如睡覺前半小時)陪伴孩子閱讀,你可以給孩子講故事,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讓孩子徜徉在你描述的聲音和場景裡,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愉悅和幸福感,孩子怎能不愛閱讀呢?
最後,給孩子空間去想像。
「媽媽,這是猴子在撈月亮!」
「對,寶貝,猴子除了用尾巴撈月亮,還可以用什麼撈月亮呢?」
父母善於用這種開放式的問題去引導孩子發揮想像,通過一個場景聯想到另一個場景,增強孩子記憶力和創造力,孩子會感受到閱讀文字和畫面帶來的幸福感。當孩子天馬行空時,你的肯定和鼓勵的話語一定要隨時陪伴左右,因為需要的力量是無窮的,積極鼓勵的語言更能夠讓孩子充滿力量!
孩子閱讀習慣需要慢慢培養,不心急,不焦躁,給孩子空間和引導孩子一定能夠愛上閱讀!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愛閱讀嗎?你是如何引導孩子閱讀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