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閱讀成績差?白巖松培養兒子閱讀興趣的方法,值得你借鑑

2020-12-14 禾禾是個小姑娘

家長經常責怪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但是卻又找不到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根源,有些家長甚至以為是智商拉開了學習成績的差距,認為自家孩子不是學習的「那塊料」,其實這都是對孩子學習的錯誤認知。

統計研究顯示,在我國智商低於90高於130的學生,僅佔所有學生的2%,也就是說在一般的班級裡,絕大部分孩子的智商水平是沒有什麼差異的。

所以智商不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專注力、等等非智力因素才是影響孩子的關鍵性因素。

那麼我們該如何提升孩子影響學習成績的非智力因素呢?

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閱讀」!

閱讀不僅能開拓孩子的視野,還是開拓孩子視野最「廉價」的方式。

閱讀可以開拓孩子的思維,提升孩子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專注力、獨立思考能力……

總之閱讀對孩子終生有益。

白巖松: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愛看書,不是你讓他看什麼書

閱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獲得的,它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積累。

然而在培養孩子閱讀能力這條路上,很多家長都踩過這麼一個「坑」!對於這個「坑」場景描述,我個人覺得名人白巖松的解釋很是恰當,他說: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愛看書,不是你讓他看什麼書,你要知道我們相當多的孩子,其實是可以培養出閱讀的習慣的,但是被父母覺得「你該看這樣的書」給中斷了。」

試想下面這個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

孩子無意中在家裡看到一本書,剛安靜地坐下來翻閱了幾頁,被父母看到了,父母走過去看了下,覺得這書不適合孩子,於是趕緊拿來「自己覺得孩子該看的書」遞給孩子說:「寶貝,這本書對你來說太難(簡單)了,這本書才適合你,想看書的話就看這本吧,這本更有趣!」

父母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毀掉了孩子的閱讀興趣,並渾然不知!

對於孩子該看什麼書?

很多家長都各有各的看法,並且多數家長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幹涉孩子、影響孩子。

孩子剛對歷史故事有點興趣,父母卻偏偏認為文學名著是他的「短板」,強迫他看自己不喜歡看的書,結果孩子不僅不看文學名著,連歷史故事也不願意看了,久而久之,影響的不僅是孩子的閱讀興趣還有專注力。

所以在培養孩子閱讀能力這件事上,我們要學習白巖松: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愛看書,不是你讓他看什麼書!

0-6歲是閱讀的黃金期,7-12歲是白銀期,12歲以上就是青銅期了。

抓住0-6歲「黃金期」

閱讀的能力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積累,作為父母該何時培養?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閱讀開始越早,閱讀時思維過程越複雜,閱讀時對智力發展就越有益。

想要提升孩子某個方面的能力,首先要讓他對這個方面感興趣,所以想要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首先就要讓孩子對閱讀感興趣,想要提升孩子的興趣,就要從多方面下手:

①軟環境要夠強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一個家庭一旦有了孩子,作為父母有義務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軟環境,給孩子入手一些簡單的、插畫多的繪本,然後將這些書籍擺放到孩子隨手可取的位置。

②優良的示範是最好的說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書本上靜態的畫面、文字,遠遠比不上電視上的動畫更有吸引力,所以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時,不要上網聊天看電視,先讓自己愛上閱讀,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

關於這一點,白巖松就給兒子白清揚做了很好的示範。

白巖松說:兒子一回家,我跟他媽就總在看書和或者在運動,兒子最後就住在了像書庫一樣的床上,然後也酷愛運動。

③親子閱讀普遍存在的誤區

在引導低齡兒童閱讀這件事上,家長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閱讀是一種思維的放鬆,不是識字!

心理專家表示:千萬不要在孩子7歲以前過度刺激他的文字能力,不然的話得不償失。

3歲以前最好不要指讀:很多父母在陪低齡兒童時,喜歡用手指著字讓孩子邊看字自己邊閱讀,並且還刻意地給孩子講述這些字念什麼?孩子記住沒記住?

其實這都是對兒童閱讀的錯誤認知,陪孩子尤其是低齡兒童閱讀,重在讓其享受閱讀的樂趣,培養孩子的想像力,而不是識字能力。

睡前故事、唱歌謠、帶孩子去圖書館等等都是不錯的方式,在陪孩子閱讀的同時切記:積極回答在閱讀過程中孩子的各種提問,因為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把握7-12歲白銀期

如果你的孩子不幸錯過了黃金期,那就要努力把握7-12歲的白銀期了。

和黃金期不同,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大的困難是閱讀興趣的培養。

有些孩子在小學之前,父母甚至沒給其講過睡前故事、家裡也鮮有兒童課外閱讀讀物,這些孩子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動畫片、電子遊戲等等,培養這些孩子的閱讀興趣,確實比起0-6歲的孩子難很多。

雖然閱讀這件事,越早開始越好。但是,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就算到了「青銅期」,父母也不能放棄孩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無論什麼階段都要從興趣入手,父母也要像對待「閱讀黃金期」孩子那樣,對待處於「閱讀白銀期」的孩子,給其提供優良的軟環境(適當的書籍)、優良的示範(父母做好閱讀的榜樣)等。

《好孩子勵志成長記》【文末看一看有詳情連結】是一套精心為小學生量身創作的成長類讀物,是孩子認識自我、重塑自我的一套書,全套書共10冊:《做個內心強大的自己》、《再見了,懶惰》、《我不再小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每一本書都有鮮明的主題,每一本書都能帶給孩子一種深刻的成長啟示。

本書涉及的都是孩子們感興趣的知識,文字優美、哲理深刻、感情細膩,涉及名人軼事和貼近生活的小故事,每篇故事都生動有趣,富有哲理,可讀性強,給孩子深刻的人生啟示,讓孩子受益終身。

本書嚴格按照孩子的閱讀習慣設計,圖文清晰,版面美觀整潔,圖文並茂的編排,大字注音,保護孩子視力的同時,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閱讀起來更輕鬆,培養孩子自我閱讀的能力的同時,還提升了孩子的處事能力、人格魅力……讓孩子學習不再困難,社交不再無力……助力孩子健康成長,是小學生不可多得的課外讀物!

這是一套不錯的課外讀物,如果您家有6-12歲的小朋友,建議買給孩子讀一讀,原價128.1元/套,活動價僅需99.9元一套10冊,一冊還不到10元錢~

作為家長,請記住:閱讀永遠都是開拓孩子視野、增長孩子見識「最廉價」的方式,鼓勵孩子根據興趣閱讀,對中小學尤其是小學生來說,對於學習都是錦上添花的事兒。

相關焦點

  • 「白巖松」怎樣的育兒觀培養出來個學霸兒子
    白巖松育兒法,要想孩子成才,他不會因為自身條件不錯就溺愛孩子,讓孩子沉溺於優渥的生活中,而是嚴格要求孩子,讓孩子學會「吃苦」。即使方法不同,但它們都有相似性,不同的成功方法背後正確的育兒觀念可能有著相似的邏輯。
  • 白巖松養出學霸兒子靠的是什麼?他獨特的育兒觀,值得家長思考
    白巖松獨特的育兒觀白巖松曾說過:「父親很長時間在我的腦海中基本上是pass掉的,就是一張照片,所以我當父親完全沒有經驗可借鑑,只能自學成才。」因為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所以白巖松的育兒觀在普通家庭出身的普通父母來說,算得上是很獨特的,很值得我們思考。
  • 二年級學生,寒假不培養閱讀興趣就晚了!幾個方法讓孩子愛閱讀!
    如果孩子閱讀速度、閱讀習慣、閱讀能力不夠,連題目的關鍵條件都提煉不出來,也就是讀不懂,更別提答題了!這次我們年級的數學成績普遍下降,就是和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欠缺有關。我們中高年級的試卷也讓很多老師大呼意外:根本猜不到題,感覺努力了半個學期白幹活了!考名著的作者、名著的細節,連課內知識都和課外閱讀的積累聯繫了起來。
  • 孩子不愛閱讀,興趣和習慣是關鍵,試試這個超級簡單的方法。
    很多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的焦慮,尤其是陪伴孩子的學習: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愛讀書,作業總是拖拖拉拉,閱讀能力差,理解能力差,作為家長便百感交集於一身,恨不得把整個腦子移花接木,或者真想衝動刷刷自己把作業搞定完事。
  • 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白巖松說過:愛孩子,就讓他愛上閱讀
    導讀: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白巖松說過:愛孩子,就讓他愛上閱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白巖松說過:愛孩子,就讓他愛上閱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愛閱讀的孩子更聰明,父母不要再忽視,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要趁早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12歲之前,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在孩子小時候,家長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多讀書,那將對孩子的一生都會有積極的影響。可是現在的家長越來越心急,在以成績論成敗的大環境下,孩子的閱讀出現了很多問題。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育兒觀走紅:別心軟,多讓孩子吃這3種苦
    白巖松,不但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節目主持人,他或是一位特別厲害的爸爸,在撫養兒子白清揚的過程中,白巖松能夠說是跟他在主持人的崗位上一樣盡職盡責。也其實就是這樣的做人做事對工作的態度,促使兒子白清揚成為一名穩穩的學霸,不論是在學科專業學習上或是在課外的興趣活動發展層面都做出了很優異的成績。
  • 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方法是什麼?
    在小幼兒的繪本啟蒙中,你只要做到你在讀就好,即使你半歲的孩子在啃書,在吃手,你的讀就是給她做表率,而且也在間接的給她語言環境,不需要讀很多書,你要重複的讀10本左右的書,弟弟現在讀的是(我爸爸,我媽媽,蹦,哇,還有小熊寶寶系列)然後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哦,你的寶寶會跟你互動了,寶寶能安靜的坐下來聽了,寶寶能呀呀學語了..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會讓你上天,然後與太陽肩並肩
  • 白巖松是如何培養出「學霸」兒子的?父母必須要讓孩子吃這三種苦
    白巖松的育兒觀培養出了一個學霸兒子著名的主持人白巖松教育兒子也是以嚴格著稱。白巖松的兒子之所以會取得這麼傲人的成績,除了孩子自身努力以外,還與白巖松的教育方法離不開。在面對怎樣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這個問題時,白巖松分享了他獨特的教育方式:要想孩子優秀,就一定得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值得家長們借鑑!
  • 愛閱讀的孩子,將來不會差
    同事說,她的兒子在7歲前,都不會給他購買任何課外的圖書,「根本就沒必要去讀,好好玩就行,將來上學多苦多累,還不趁早好好玩。」有時會跟人說,「你沒看到,很多人讀書讀傻了,你看我們樓下那個保安,還經常捧著本書看呢!哈哈哈哈……」其實,閱讀的孩子真的苦嗎?也許錯過了閱讀的孩子,才真的苦呢。
  • 愛讀書的孩子成績不會差!四點經驗分享,培養孩子閱讀好習慣
    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愛讀書的孩子成績不會差。不過,從家庭教育的角度,需要家長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留心引導孩子閱讀的興趣,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以下分享幾點我們的經驗,怎樣讓孩子從不想讀書到手不釋卷,家長不妨試一試。第一,營造家庭閱讀的氛圍。
  • 如何培養出學霸兒子?白巖松:這類書不僅要看,更要逼著孩子學
    現場主持人也將這個疑惑告訴了白巖松,白巖松表示,他對兒子的就業並不擔心。那時兒子選擇了蒙古學這個專業,白巖松說自己非常支持兒子的選擇,他沒有不會試圖去改變和左右孩子的想法和選擇。兒子選擇學習蒙古學,或許將來可以為這個不被大家熟知的專業,開闢出另一個新的天地。
  • 兒童文學作家談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當然,不讓孩子帶著任務去讀書,並不是要孩子只讀書不思考,因為並不是只有寫讀後感這一種方法才能讓孩子更好地去領會一本書的意義,還有很多易於孩子接受的方式,比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書,然後展開輕鬆愉快的討論。這種親子共讀的方式不僅能激發孩子的閱讀積極性,而且能增進親子間的交流和感情。有些家長寧可看一些肥皂劇,也不願讀一本兒童文學書,他們認為兒童文學是「小兒科」,不值得一讀。
  • 【全民閱讀】白巖松VS魏玉山:閱讀在當下的價值和意義
    白巖松: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我們下大力氣做的閱讀推廣,是針對誰的?」白巖松坦言,閱讀推廣對於成年人來說收效甚微,重點是今天的孩子們能不能養成閱讀習慣?他認為,要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習慣既需要引導,有時候也需要強制。我在童年的時候,母親沒有阻攔我閱讀各種各樣的書。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他們安靜、冷漠、平和,不極端、粗俗、易怒。他們用讀過的書來培養對事物的冷靜態度,他們看起來淡然淡雅,和他們相處得像春風。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從小就熱愛閱讀呢?首先,培養孩子們的專注力。有些孩子不專注於事物,注意力很難集中注意力。拿起一本書,翻幾遍,扔到一邊。
  • 經驗: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我們都知道,閱讀可以幫我們拓寬視野,增強思辨能力。當前,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對閱讀越來越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家長都迫切想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最近,果殼網的一篇文章,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文章作者曾是一名雜誌主編,目前致力於研究兒童閱讀方面的問題。文章作者說,要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必須理順這5個方面。
  • 閱讀打卡在毀掉孩子的興趣?親身經歷為你分憂,女兒成長乾貨分享
    昨天約了一位許久未見的朋友聊天,談到了孩子的教育問題,確實,這是媽媽們在一起時躲不開的話題。朋友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性格溫順,成績良好,唯一令她擔心的就是閱讀。孩子一年級了認字不多,自主閱讀能力也不是很好,朋友是個認真的媽媽,也想了很多辦法。
  • 白巖松養出「學霸」兒子靠的是什麼?獨特的育兒觀,值得父母學習
    白巖松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是著名的央視名嘴,他和朱宏鈞有個兒子叫白清揚,小名叫巴蒂,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他可是一個學霸。在父親的教育影響下,白清揚從小學習成績就優秀,在班上是數一數二的學霸。現在他22歲,就讀於倫敦國王學院。
  • 培養孩子愛閱讀,值得推薦的啟蒙繪本,從興趣到習慣一路成長
    俄國一位哲學家曾這麼說: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鑑別力。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沒有什麼比讀書更加能夠增加一個人的學識與氣質。因此,培養孩子愛閱讀的好習慣非常重要,當孩子沉寂在圖書或者繪本中,對文字產生興趣,渴望享受書中的內容,拓寬自己的思維,孩子就收穫了一個小世界。
  •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閱讀,請鼓勵孩子根據興趣大量閱讀
    現在的家長普遍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少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小書架,但是如果問一問孩子書架上的書都讀過嗎,那麼答案十有八九會讓父母失望,從頭到尾認真讀過的書不過少數幾本,能反覆閱讀的就更少了。也就是說,孩子的閱讀量和擁有的圖書量不成比例,這就意味著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圖書時出現了嚴重的錯位。父母認為好的書,孩子不感興趣;孩子喜歡的書,家長認為不值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