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培養出一名出色的孩子不僅考驗的是孩子本身的自制能力,更加考驗的是父母的教育能力。雖然說一個人是否聰明和他先天的基因有關,但是後天的綜合培養會對孩子日後的發展產生更大的影響。
著名的主持人白巖松教育兒子也是以嚴格著稱。白巖松的兒子之所以會取得這麼傲人的成績,除了孩子自身努力以外,還與白巖松的教育方法離不開。在面對怎樣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這個問題時,白巖松分享了他獨特的教育方式:要想孩子優秀,就一定得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值得家長們借鑑!
今天幼兒園老師給我打電話,說我們家的孩子在幼兒園摔了一跤,然後哭得比較嚴重,一直都哄不好,希望我們家長可以在孩子放學之前去接孩子,安慰一下孩子。我到幼兒園之後發現孩子並沒有摔得很嚴重,我就走過去和孩子說:&34;寶寶和我說:&34;當時我就在想,是不是因為我平時太驕縱孩子了,導致孩子只是小小的摔了一跤,都對媽媽的依賴性這麼大,我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不得不承認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即使孩子日後在學校的時間可能比家裡還要更長,但是家庭教育作為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步,有打基礎的作用。
第一種苦:要能吃自律的苦
一個自律的人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學霸,因為學習本來就是自己的事情,在學校或許老師起的只是引導作用,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學生本身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生本身的學習態度。如果說作為學生能夠很好的規劃自己每天的學習任務,並且很自律的完成這些學習任務。那麼不用說,這個孩子一定能夠考出好成績。
而且一個自律的人到了社會上以後也會很受歡迎,自律的人往往綜合素質更強,也更受領導的青睞。所以說,家長們一定要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律精神,要他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不拖延,嚴格要求自己。如果你家孩子在2~8歲,正好是養成自律好習慣的時候。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說:「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小編推薦這套《兒童行為習慣繪本》給各位家長幫助孩子養成自律好習慣。家長千萬別小看孩子在生活習慣上的自律,在未來,這就是孩子的頂級競爭力。想讓你的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從點擊下方圖片↓↓↓↓開始
第二種苦:要能吃生活的苦
作為父母,在生活上不要過於的寬待孩子。在家務活這件事情上,要讓孩子從小就慢慢地有幫助媽媽一起做家務活的意識,不要讓他在家裡做一個甩手掌柜,什麼都不做,這樣會養成他懶惰的個性。而且會讓他覺得媽媽做這些事情都是應該的,會不知道尊敬媽媽。所以媽媽們不用擔心孩子累,也不要過分的溺愛孩子。要讓孩子吃一吃家務活上的苦,讓他懂得生活的困難,學會珍惜。
第三種苦:要能吃身體上的苦
有的孩子在生活中或者是在學校裡輕微的磕了一下;碰了一下就會崩潰的大哭。這就表示,他吃不了身體上的苦,一點點小的傷口就會讓孩子覺得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家長在孩子第一次受傷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告訴孩子,在生活當中小小的磕碰是很正常的,受一點小傷也是很正常的,不要覺得這是很難受的事情,男子漢大丈夫站起來就可以了。孩子在有了這樣的意識之後就不會變得很脆弱,就能夠變得很堅強,在學習上也會更加的有意志力。
主持人白巖松之所以能夠培養出一名優秀的學霸兒子,就是在於他嚴格的教育,就是在於他對兒子的不驕縱,就是在於他讓兒子從小就學會吃苦。所以家長們可以學一學白巖松的教育方法,不要再心疼孩子。如果現在心疼孩子,那麼日後孩子就可能沒有一個好的未來,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