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兒子就讀倫敦國王學院,育兒觀走紅——允許孩子吃三種苦

2020-12-13 騰訊網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提起「央視名嘴」白巖松,很多人都會想到焦點訪談、新聞周刊、新聞1+1、對白等央視經典節目,在主持界功成名就的他迎娶了同事朱宏鈞,生有一個兒子取名白清揚。

1998年出生的白清揚22歲了,他並沒有成為世人眼中的「富二代」、「啃老族」,而是一直憑藉自己的努力闖出了一片天地。

小時候,白清揚一直堪稱班級裡學霸般的人物,還成為了校足球隊的隊長,可以算得上德智體美勞俱佳。

高三那年,自主創辦了草根足球賽事,白清揚憑藉著卓越的成績,成為了美國一所名校的預備生,也開啟了開掛的一生。

大學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世界前十的倫敦國王學院,但是沒有跟隨父母的主持道路,而是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歷史學專業。他利用假期時間回國發展自己的賽事,還成為了一名小有名氣的賽事主播,很多人不知道他就是白巖松的兒子。

看完白清揚的前20年,網友們都好奇白巖松的「育兒觀」,怎樣才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呢?

白巖松自己曾表示過,並沒有給孩子過分的幫助,家庭環境只是基礎,自身優秀才是真的優秀,不能一味的「富養」,要從小允許孩子吃「三種苦」。

養育兒子,要讓他嘗「缺錢的苦」

著名歌唱家李雙江和白鴿老來得子,從小養尊處優「富養」出來的李天一最終走上不歸路,也給廣大父母提了醒,滿足了孩子的「金錢需求」,孩子很容易自私自大、不體諒父母的辛苦付出。

建議父母們學習外國的「金錢教育觀」,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帶他參觀父母工作的地方,讓孩子擺攤體會賺錢的不易。

孩子進入學校後,不能孩子張口就給,要讓他體會「缺錢的苦」,對金錢有渴望才能有動力,這也是「寒門貴子」的真諦。

養育兒子,要讓他嘗「分別的苦」

兒子和女兒不同,女孩出遠門父母總是會擔心,可對兒子來說「分離」恰恰是成長:

與父母分離進入學校,是兒子社交成長的開始;

離開學校進入社會,是男孩子真正成年承擔責任的開端;

與戀人分手告別一段感情,是男孩子認識自己不足的歷程。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有時候父母不必過於擔心孩子的離開,分別是最好的成長機會。

養育兒子,要讓他嘗「讀書的苦」

曾經一位作家說:

孩子,我希望你能好好讀書,不是為了炫耀成績,而是有一天步入社會,你能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被迫調劑。

父母們都是「讀書」路上的過來人,學習是一件枯燥又重複的事情,比起工作更加無聊乏味,但是只有學習能夠磨練孩子的心性,提高孩子的智商,獲得高出別人的起步位……

白巖松的「三苦」育兒觀值得每位家長深思,養育女兒重點是「呵護」,而養育兒子要讓他學會「吃苦」。想讓孩子成為有出息的人才,就要從小開始鍛鍊男孩子的自主獨立、堅毅剛強,將來長大了他會感激你的選擇。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白巖松的育兒觀走紅:家長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別心軟
    他經常語出驚人,比如:「孩子,如果你考第一我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可以說相當獨特。在他的育兒觀中,給我影響最深的就是讓孩子吃這三種苦,而白巖松也憑藉自己的育兒觀培養出了學霸兒子,進入倫敦國王學院,這可是名校。
  • 白巖松超正育兒觀火了!「苦」出來個學霸兒子,網友:學到了
    ,如今就讀於英國名校倫敦國王學院的歷史專業。這樣的一個學霸兒子,離不開白巖松的一手培養和教育。學習上肯吃苦「吃苦式教育」,不是讓孩子吃「食不飽穿不暖」之苦,而是要讓孩子受「學習」的苦。孩子上學怕起早怕做題,不願吃苦頭去克服,是永遠學不好的。小時候在學習上肯吃苦,長大後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 白巖松教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家長要讓孩子吃3種苦
    而因為兒子的成績,白巖松的育兒觀也逐漸走紅,他曾表示:家長要讓孩子吃3一、讀書的苦白巖松本人就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一方面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另一方面他的職業就要求他必須要不斷地吸取新知識、新思想。在白巖松的影響下,兒子白清揚從小就是在書堆中長大的,白巖松曾說:兒子從小就是在書堆中睡著的。讀書是一件苦差事,但同樣是一件有收穫、值得付出的事情。
  • 如何培養出「學霸兒子」?白巖松育兒觀: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現實生活中,白巖松兒子大學所就讀的專業是蒙古學。可以說是一門非常冷門的專業。當別人問到白巖松,不擔心自己兒子找了一個這麼冷門的職業以後不好就業嗎?對於孩子的教育,白巖松大多的時候都是採取放養政策,尊重孩子的自身選擇,不強加意願,但是這不代表孩子不能吃苦。如何培養出「學霸兒子」?
  • 白巖松育兒觀走紅:想要孩子成才,就得讓他們吃這3種「苦」
    央視著名的主持人白巖松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還培養了一個學霸兒子,他在育兒方面有著獨特的理念。白巖松事業有成,按道理說可以給予孩子良好的物質條件,但是他卻主張要想讓孩子成才,就得讓他們吃吃苦。白巖松的兒子如今也成長得很優秀,所以很多父母也覺得自己得學習如何&34;自己的孩子,白巖松的育兒觀也迅速走紅。
  • 白巖松教育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火了:孩子吃這3種苦,別幫他
    白巖松教育出學霸兒子,她的育兒觀火了白巖松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主持人,除了紮實的工作能力以外,白巖松的育兒觀也一直被人稱頌。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在上小學的時候喜歡上了金庸的小說,為了看小說幾次都沒有完成作業。大部分的家長可能都會責怪孩子,讓孩子專心學習。但是白巖松不僅沒有反對,反而還非常支持兒子,由此讓白清揚對歷史產生了興趣。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要狠心
    白巖松大家肯定很熟悉吧?他是央視的一名主持人,他在新聞當中憑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深受觀眾們的喜歡,不僅如此白巖松也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育兒方面的專家,他的育兒觀念更是走紅網絡。
  • 白巖松分享培養學霸育兒觀,讓孩子吃三種苦,很多家長卻做不到
    不讓孩子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中,並不意味著白巖松會不用心教育孩子,相反,他的教育方式還很「獨特」,在白巖松看來,教育孩子,就必須讓孩子「吃苦」,吃不了苦的孩子,不成氣!讓孩子吃「讀書」的苦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即便是家庭條件極差,很多孩子也能通過學習為自己謀求一條成功之路,因為在中國,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試方式。
  • 白巖松是如何培養出「學霸」兒子的?父母必須要讓孩子吃這三種苦
    白巖松的育兒觀培養出了一個學霸兒子著名的主持人白巖松教育兒子也是以嚴格著稱。白巖松的兒子之所以會取得這麼傲人的成績,除了孩子自身努力以外,還與白巖松的教育方法離不開。在面對怎樣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這個問題時,白巖松分享了他獨特的教育方式:要想孩子優秀,就一定得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值得家長們借鑑!
  • 高中就保送倫敦國王學院,對於白清揚,白巖松的教育方法是什麼?
    對於這個兒子,白巖松以及妻子都是十分疼愛,早在為孩子起名初期,夫妻兩人就因孩子的名字叫什麼,產生了不同意見。白巖松是阿根廷忠實球迷,他的偶像是足球史上傳說般的人物 ——巴蒂斯圖塔,於是想給兒子取名為」巴蒂「,對於兒子給予重望,希望他成為自己偶像一樣優秀的人。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很簡單:請讓孩子吃這3種苦
    ,他作為一名央視主持人,風趣又幽默,深受老一輩人的喜歡,當然白巖松不光是一名主持人,同樣也是一位好父親,他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了一個學霸,因此她的育兒觀在網絡上火起來了。優秀的父母自然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就像是央視名嘴白巖松,他就將自己的兒子培養成了學霸,而他的育兒觀念也很簡單,
  • 「敢考第一,就斷絕父子關係」,白巖松「變態」育兒觀,暗藏苦心
    比如,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用「知識改變命運」。可白巖松「反其道而行之」,不允許自己的兒子白清揚「考第一」,而他的兒子反而越來越優秀。其實,白巖松並非供不起兒子讀書,也不是真的希望孩子學習不好,只是他站在過來人的角度,深諳「鶴立雞群,鶴比雞難受」的道理,兒子一旦拔尖就毀了。
  • 白巖松育兒觀走紅:要想孩子有出息,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白巖松育兒觀走紅:央視的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偶爾會在一些訪談節目中談及他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的教育方式。他認為,正確的教育觀就是兩個字&34;,要讓孩子學會吃各個方面的苦,這樣才可以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以及他們的綜合能力。不能吃苦的孩子,日後到了社會上也會被淘汰。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火了: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有人就問白巖松:「兒子選擇這麼冷門的專業,你不擔心以後的就業嗎?」白巖松表示,我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觀賞者,並不是指揮者。所以我尊重並支持孩子的一切選擇,他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不需要過度幹涉。,知道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給孩子一定的選擇空間,不過度幹涉孩子的自由,所以白巖松成功的教育出了令人驕傲的兒子。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獨特育兒觀爆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有人就問白巖松:「兒子選擇這麼冷門的專業,你不擔心以後的就業嗎?」白巖松表示,我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觀賞者,並不是指揮者。所以我尊重並支持孩子的一切選擇,他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不需要過度幹涉。,但是他懂得分寸,知道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給孩子一定的選擇空間,不過度幹涉孩子的自由,所以白巖松成功的教育出了令人驕傲的兒子。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不當父母不知父母苦,沒做父母之前認為養個孩子有多難,哪有那麼多操心的是情。當了父母之後發現,父母有操不完的心,孩子吃不吃得飽?孩子吃不吃得好?孩子學習累嗎?總之對孩子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父母想不到的。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可謂是一個典型的學霸,不僅文化課成績優異,體育、美術各個方面都有著優異的成績。白巖松很少在公共場合提到自己的兒子,也不想讓兒子活在自己的光環下。在白巖松看來,做父母不管想對孩子多好,在這3件事上千萬不能心軟,這3種苦一定要讓孩子吃!
  • 白巖松式教育:兒子白清揚被「放養」,最後卻保送倫敦國王學院
    孩子成材,是父母最大的期望。實際上,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十分的重要。在很多時候,往往都是虎父無犬子,父親強大兒子也弱不到哪去。這就要說到央視名嘴白岩松了,他的兒子白清揚可謂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不僅是個大學霸,而且還被保送倫敦國王學院。
  • 「白巖松」怎樣的育兒觀培養出來個學霸兒子
    但他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主持人,還是一個公眾人物,但卻很好地保護了孩子及生活的隱私。從他提到孩子的隻言片語中,我們知道他的兒子的確很出色。白巖松在他的書中多次提到,兒子和自己有許多相似的愛好,例如父子倆都是足球迷,經常一起看球聊天,在這個過程中父子關係可以很好地發展。
  • 白巖松:要是真的對孩子好,一定要讓孩子吃這三種苦,千萬別心軟
    他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他所吃過的苦,卻很少有人知道。初進央視,由於普通話發音不標準,白巖松經常會被罰款。為了練習普通話的正確發音,他只有刻苦練習。為了讓發音更準確,他甚至會在嘴裡放上小石頭。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育兒觀走紅:別心軟,多讓孩子吃這3種苦
    白巖松,不但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節目主持人,他或是一位特別厲害的爸爸,在撫養兒子白清揚的過程中,白巖松能夠說是跟他在主持人的崗位上一樣盡職盡責。也其實就是這樣的做人做事對工作的態度,促使兒子白清揚成為一名穩穩的學霸,不論是在學科專業學習上或是在課外的興趣活動發展層面都做出了很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