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每賺50元血汗錢,就有1元被拿去買美國軍火

2020-12-15 閃電新聞

美國挑釁,臺灣跟進,蔡英文問過臺灣民眾了嗎?

據臺灣「中央社」等臺媒12月12日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在8日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 FY21)後,聯邦參議院11日也通過這項法案,內容包含協助臺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等等。不過,報導稱法案可能被美國總統川普否決。

美國參議院通過「國防授權法」鼓吹「協助臺灣自衛」

美國聯邦眾議院在8日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聯邦參議院11日也壓倒性通過這項7405億美元的法案,內容包含「協助臺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法案將送交白宮處理,但美國總統川普先前揚言「國防授權法案」若沒有終止「通訊端正法」第230條,將會否決法案。

臺媒報導截圖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參議院11日以84票贊成、13票反對壓倒性通過,超過推翻總統否決權所需的3分之2的門檻;眾議院8日以335票贊成、78票反對通過該法案,贊成票數同樣也超過3分之2「超級多數」(super majority),足以推翻總統的否決。

涉臺相關條文為1260條以及9724條。1260條表達國會對確認「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石的意見、1260A條涉及對臺軍售、1260B建議美臺醫療安全夥伴關係,9724條則保障臺灣公民在國際金融組織的公平僱傭規範。

此外,該法也確定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新計劃,叫囂「旨在向中國大陸和任何潛在的對手以及美國的盟友發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即美國將堅定地捍衛其在該地區的利益。將強化預算透明度,特別是將焦點放在足以威懾中國的軍事能力建設上,將確保美國與夥伴國之間的關係。」

川普

法案自送交白宮後起算10天,川普可選擇籤署或行使否決權將法案退回國會,但國會將在12月18日因聖誕假期休會,除非參眾兩院不休會,否則法案可能被廢止。川普多次揚言「國防授權法案」若沒有終止「通訊端正法」第230條,他將會否決此法案。

臺媒算了一筆帳

蔡英文12月10日接受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邀請發表演說,聲稱「臺灣也對臺海與日俱增的挑釁高度警戒」,污衊大陸「惡意散布虛假信息」,煽動民眾懷疑臺灣當局,「挑戰臺灣民主的弱點」等等。蔡強調,她在過去4年多裡,履行增加臺灣防務預算的承諾,明年臺灣一般防務支出也將達到149億美元,佔臺灣人均生產總值的2.2%以上,她也相信「這樣的趨勢在未來還會持續發展下去」。她期待美國能進一步討論共同關切的軍事防務情勢。

對此,有臺媒算了一筆帳:

2019至2020兩年間,臺灣就花費了165.6億美元採購美國武器,折合新臺幣5052.7億元,相當於臺灣人均負擔2.2萬元新臺幣,這還不算其他防衛預算。臺灣人均生產總值在2019年為25920美元,折合成新臺幣約為73萬元。這相當於每個臺灣人平均賺50元新臺幣,就有1元被用在了採購美國軍火。

那麼,11次對臺軍售,川普都賣了什麼:

相比美國以往的對臺軍售,川普賣給臺灣的這些武器進攻性明顯,首次出現高端無人機,值得警惕都是,在11次軍售的武器裝備中,有多達7次都是向臺灣出售臺軍此前並沒有裝備過的新式武器,尤其是向臺灣出售108輛M1A2T「艾布拉姆斯」坦克。但這種現代化坦克在臺軍手中能發揮出多少戰鬥力,還是個未知數。

拜登上任,美介入臺海力道會改變?

根據《中評社》報導,針對美國政黨輪替後臺美的關係走向,臺灣「中研院」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廖年仲表示,川普政府通過的所謂「臺灣旅行法」、「亞洲戰略保證法」及「臺北法案」,規範內容都沒有超越「臺灣關係法」。也就是說,面對臺海可能的衝突風險,美國仍無法明確承諾出兵協防臺灣。臺灣並非美國的正式「盟友」,沒有條約的保障,是否持續以硬碰硬的方式面對中國大陸?值得執政者思考。

拜登屬於傳統的美國建制派政治人物,會逐步改變過去川普的單邊主義,對中國大陸對抗方式也會轉變為競合關係。國際政治又要回到傳統的權力平衡狀態,中美的競爭不會再像川普時期那樣極端,雙方在國際上拉幫結隊的制衡方式會成為主流。

張廖年仲表示,代表美國對臺海的戰略模糊,是不容易改變的政策方針,未來拜登上任後依舊如此,因此臺灣在國際關係上的經營策略,可能需要適當調整。

來源:新福建、環球網、央視軍事、海峽新幹線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編輯:黃榮亮

第一時間給你最全臺海資訊

相關焦點

  • 臺媒吐槽:臺灣民眾每賺50元,就有1元被用來買美國軍火……
    有臺媒算了一筆帳,2019至2020兩年間,臺灣就花費了165.6億美元採購美國武器,折合新臺幣5052.7億元,相當於臺灣人均負擔2.2萬元新臺幣 ,這還不算其他防衛預算臺灣人均GDP在2019年為25920美元,折合成新臺幣約為73萬元。這相當於每個臺灣人平均賺50元新臺幣,就有1元被用在了採購美國軍火。
  • 臺灣人每賺50元新臺幣 就有1元被用來購買美國軍火
    在美國國會眾議院8日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後,參議院11日也通過了這項法案,內容包含「協助臺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等等。目前,這項法案只要送交白宮,經總統川普籤署就能生效。而川普在收到法案後,則有10天的時間來思考,是否籤署或行使否決權將法案退回國會。
  • 臺媒吐槽:臺灣民眾每賺50元,就有1元被用來買美國軍火--上觀
    與此同時,臺外事部門還發布新聞稿送上「感謝」,宣稱「此次對臺軍售充分展現美國政府對臺灣防務需求的高度重視,並已逐步落實對臺軍售常態化機制」等等。有臺媒算了一筆帳,2019至2020兩年間,臺灣就花費了165.6億美元採購美國武器,折合新臺幣5052.7億元,相當於臺灣人均負擔2.2萬元新臺幣,這還不算其他防衛預算。實際上,臺防衛預算分為人員維持、作業維持、軍事投資三大類,而軍事投資又區分為對外採購、防衛自主兩大項。
  • 臺胞投書:「萊豬元年」換不來美國的經貿承諾
    其三,「萊豬元年」還換來繼續向美國交納高額「保護費」。 民進黨當局還未消化川普四年任期內批准的11次軍售高達183.1億美元的「保護費」,而「川普最後的瘋狂」通過「臺灣保證法」,名目支持「臺灣」,實質是為美國常態性向臺灣勒索高額「保護費」提供依據。
  • 美國軍火商問蔡英文「你還有錢買美國軍火?」
    據臺媒報導,在5月在臺灣高雄舉辦所謂「美臺國防產業論壇」前,蔡英文在「總統府」內,秘密接見美國軍火廠商的代理。據稱,會上「總統府」代表向一名美國軍火商亞太區總裁提問:「蔡『總統』想知道,臺灣究竟要如何採購美國軍火,美國才會認為臺灣有足夠的自我防衛意志?」
  • 美國軍火儲存恐怖,最大軍火倉庫佔地594平方公裡,與韓國首爾面積相當
    美國海軍很早就有封存軍艦的做法,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遍布世界的美國艦艇一窩蜂跑回了美國東西海岸。美國人戰時暴兵,這下傻了眼,這麼多軍艦用不著也沒地方放,於是開始封存軍艦。
  • 臺灣同胞為啥每賺100元,就放21元在保險裡?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裡面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一位臺灣朋友說,她覺得自己坐上了一臺時光機,從16年前的臺灣穿越來到了大陸,如果不是疫情影響,好想帶個臺灣旅遊團來大陸買保險。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16年前的臺灣和現在的大陸一樣,保單預定利率有3.5%。
  • 面試官:1元買筆,2元賣出,3元贖回,4元賣出,賺幾元?
    有一家公司招聘一個財務崗,面試官問出了這樣一道面試題:1元買筆,2元賣出,3元贖回,4元賣出,賺幾元?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如果回答不好,分分鐘會被淘汰。當時最終入選的有4位求職者,都是90後小姑娘,我們來看一下,她們面對刁鑽的面試官,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最終誰會被錄取呢?第一位愣了一下,小心翼翼的說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支筆一共存在兩次賣出的行為,每次都賺了1元,所以一共是賺2元。」第二位聽了第一位的回答,立即反駁道:「不對!
  • 5萬本金,一個月買基金賺2000元,有可能嗎?
    有個朋友問「手裡5萬塊的本金,如果拿去投資買基金的話,一個月賺2000元,可能嗎?」咱們在回答問題前,先要把他想問什麼弄清楚。已知的條件比較簡單,不過可以大概推出兩個意思,一個是5萬元本經買基金賺2000元是一次性的,另一個就是持續性的。所以我們也可以分兩個角度回答:一個只是單純一次性的做到這麼多盈利,還有一個回答就是有沒有辦法能常年做到這個收益率。
  • 8元買只雞,9元賣,10元買回,11元再賣,最後賺多少?有答案!
    最近以IBM面試題的名義流傳著一道極為不靠譜的數學題:「一個人花8元買了一隻雞,9元賣出,又用10元買回來,再11元賣出,最後賺了多少錢?」
  • 女工高空擦玻璃 6000元血汗錢飄落幾被搶光
    起初,熊女士沒有注意到血汗錢已經飛走。等她發現時,還以為丟在了樓道裡,可找了兩遍,還是沒找到,直到看到樓下有很多人在撿錢,她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這可是我們家的血汗錢啊,過年和娃明年讀書,就指望這筆錢了。」熊女士傷心地哭了。遺憾的是,在民警的幫助下,截至昨晚,熊女士才找回了300元。  一年在外打工,每一分都是血汗錢。
  • 吃1元自助早餐,老闆說粥和素菜隨便拿,一結帳卻要50元,套路啊
    經常聽到一句話,「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不過這話說起來簡單,想要真正做起來卻挺難的,真正能夠把早餐吃得好的人並不多,很多人會比較偷懶,想要多睡幾分鐘,於是把吃早餐的時間都拿去睡覺了,也有的人會覺得做早餐特別麻煩,隨便買一點吃吃就可以了,不過既然大家已經意識到早餐的重要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 濟南市民臺灣遊花1980元買玉 鑑定才值幾十元
    李先生和老伴都已年過六旬,他手捧一串銀白色金屬鑲嵌的紫色玉石吊墜說:「吊墜是在臺灣期間,導遊把我們帶到指定的玉器店買的,我和老伴都不懂玉石,對方推銷時說這種玉石所剩無幾,臺灣人都很難買到,老伴就買了。」從收據和發票上看,吊墜沒有名稱,只標明「1980元」和「花東玉石有限公司」。
  • 臺媒:買完武器又買豬,蔡英文拿臺灣當川普選戰卒子
    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9月1日報導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30日發表題為《蔡英文拿臺灣當川普的選戰卒子》一文,作者為程平。文章摘編如下: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在到美國履新後與媒體座談,被問到川普若在大選中打出「臺灣牌」時強調,「臺灣一向不是誰的牌」。蕭美琴其實只是在玩文字遊戲,蔡英文當局買完武器又買美豬,就證明臺當局只是川普在大選中的卒子。
  • 對美軍購「掏空」臺灣 臺灣人均負債26萬新臺幣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日前出席研討會時表示,今年臺美軍售金額高達118億美元,折合新臺幣3000多億,突破臺灣歷年單年對美軍購金額最高紀錄,成為今年美國對外出售武器的最大客戶。有臺媒算了一筆帳,2019至2020兩年間,臺灣就花費了165.6億美元採購美國武器,折合新臺幣5052.7億元,相當於臺灣人均負擔2.2萬元新臺幣,這還不算其它防衛預算。
  • 手裡有兩萬元,有什麼投資可以日賺50元?
    最近看到有朋友問,兩萬元,投資什麼可以日賺50元。跟錢有關的話題,歷來是重點,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這個問題。日賺50元,按照一年365天計算,一年賺取18250元。本金兩萬元,意味著年收益率是91.25%,基本相當於本金翻了個倍。一年的時間本金翻倍,聽起來就是不現實的問題。
  • 臺灣是美國軍售最大的冤大頭!
    臺灣成美國軍售最大買家,人均負擔臺幣1.45萬。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29日報導,美國川普政府任內10度對臺軍售,「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28日說,2020年臺灣是公認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宗客戶,總計118億美元的紀錄是臺灣史上單一年度最高金額。報導稱,若以臺灣總人口2357萬計算,形同每人今年平均負擔約14500元新臺幣軍費。酈英傑更揚言,美國明年還有一筆52億美元對臺軍售已經通知國會。
  • 8元買只雞,9元賣,10元買回,11元再賣,最後賺多少?
    坊間以IBM面試題的名義流傳著一道極為不靠譜的數學題:「一個人花8元買了一隻雞,9元賣出,又用10元買回來,再11元賣出,最後賺了多少錢?」
  • IBM面試「8元買雞9元賣10元買回11元賣能掙幾元」,山東人勝出!
    IBM有一道經典面試題:8元錢買一隻雞,9塊錢賣出,後悔了,又以10元買回來,再以11元賣出去,最後賺了多少錢。這道題,在美國本土面試,世界上最聰明的印度人、猶太人都答不對。我先用8元買一隻雞,9元賣出,純利潤1元。我又拿10元買回來再11元賣出,又掙1元。兩次交易,共計賺2元錢。 第二位進來的是金融碩士,他差點笑噴了:我能掙2元啊。出帳8塊,入帳9塊,賺1塊。再出帳10塊,入帳11塊,賺1塊。一共賺2塊,帳還是平的。
  • 吃驚 | 8元買雞9元賣掉,10元再買進11元再賣掉,最後賺多少?
    知名營銷大師親自為同學們授課坊間以IBM面試題的名義流傳著一道極為不靠譜的數學題:「一個人花8元買了一隻雞,9元賣出,又用10元買回來,再11元賣出,最後賺了多少錢?」因為缺少時間等條件,這道題有很多種解法。典型的有五種:一、8元買進9元賣出、10元買進11元賣出視為兩次獨立的交易,結果是賺2元;二、8元買進9元賣出、9元賣出10元買進(這也能算一次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