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壓力大,家庭瑣事繁多,很多夫妻在下班回家後,常常因為一兩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大吵特吵。吵到嚴重了嚷著要離婚,兩個人怒氣衝衝地揪住孩子讓孩子評判誰對誰錯,甚至逼問孩子離婚了跟爸爸過還是跟媽媽過。
這樣的場景很多孩子童年中都有印象,直到長大成年後都是心裡一直放不下的痛苦記憶。這樣的孩子通常性格自閉,不愛說話,但是遇事又容易激動,會做出一些偏激的舉動。
小何和老公是相親認識的,婚後發現二人性格差異很大。小何性格強勢,老公脾氣暴躁,兩個煤氣罐一樣的人常常一點就著。他們吵架從來不避諱兒子,小到東西擺放位置,大到婆媳矛盾,每次都吵得昏天暗地,情緒上來了還會摔東西。
兒子小時候看到小何和老公吵架的時候會在一旁哇哇大哭,近幾年兒子長大後看到他們吵架就躲進自己房間關上門,任憑外面狂風暴雨也不出來看一眼。
周末晚上因為老公回家脫鞋亂放的事,倆人又吵了起來。
「我不跟你過了,我帶兒子走。」小何憤恨地說。
「我兒子憑什麼你帶走?想都不要想。」小何老公也不甘示弱。
小何從兒子房間裡拽出兒子,「我跟你爸要離婚,你說你要跟誰?」正在寫作業的兒子突然站起身,舉起書包重重扔到地上怒吼道:「你們再吵架我就出走,我誰也不跟,你們自己過吧!」
看到平時內向不說話的兒子如此暴躁的舉動,小何和老公都驚呆了,兩個人都像洩了氣的皮球,各自沉默了。
一個年幼的孩子,正是該享受童年生活的時候,卻對自己、對人生都感到了失望,這樣的變化怎能不讓人心疼?
孩子性格的反常變化其實都是源於父母失敗的婚姻,爸爸媽媽是孩子最重要最親近的人,兩個自己最愛的人每天都劍拔弩張像仇人一樣,孩子心裡會產生很大的失落。夫妻之間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更不要把孩子卷到兩個人的婚姻問題中。
孩子童年時的性格會影響他一生的發展,他會模仿父母的處事方式。夫妻如果在這個時期沒有給孩子做出好榜樣,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疾病,通常有以下三個後果:
在夫妻經常爭吵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情緒會非常不穩定。他們往往會刻意壓抑自己的性格,表現出一副內向冷漠的樣子,但是一旦被觸怒,就會爆發出體內隱藏的另外一種人格,做出如大吼大叫,摔東西,打人等極端行為。
夫妻爭吵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他們認為父母爭吵都是自己的錯,覺得自己是多餘的,從而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變得麻木墮落。這樣的孩子性格非常自卑,凡事都往壞處想,做事容易放棄,進入社會後很難取得大的成就。
父母緊張的相處模式讓孩子對婚姻喪失了信心,認為結婚是非常可怕非常煩惱的事情,會拒絕進入婚姻。即使結婚了也會對情侶不信任,習慣性地用父母的相處模式和伴侶相處,導致自己的婚姻失敗。
父母無休止爭吵的原生家庭模式會毀掉一個孩子的未來,相反,夫妻恩愛的家庭會培養出一個樂觀積極的孩子。
孩子對爸媽的一言一行都會產生模仿效應,包括父母對待另一半的方式,也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通常小時候生活在父母的爭吵聲中的孩子,長大處理婚姻問題,也會走極端路線,不會妥善解決。
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諧,長大以後對周圍的人也會充滿愛意,自己的自身價值感也會很高。如果父母爭吵,孩子會把父母不和諧的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出現自責,進而引發自卑心理。
父母之間的愛,是會影響孩子的世界觀的,孩子眼中父母之間相處的模式,就是自己與周圍的世界其他萬物相處的模式,從小生活在高壓下的孩子眼裡,世界是充滿黑暗的,從小生活在濃濃愛意中的孩子眼裡,世界是充滿陽光和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