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博州2020年農牧業氣象年景趨勢預測及2019年秋季農業有害生物越冬基數調查結果,結合2020年主要農作物種植結構及歷年來病蟲草鼠害發生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20年博州農作物重大病蟲害仍為中等發生(3級)年份。棉蚜、棉葉蟎、棉薊馬、玉米雙斑長跗螢葉甲、玉米三點斑葉蟬、玉米蚜蟲將呈中度發生,局部偏重發生,玉米三點斑葉蟬在博樂市部分鄉鎮呈加重發生趨勢;小麥條銹病、小麥雪腐雪黴病、棉花枯黃萎病等有潛在流行的威脅;蝗蟲、玉米雙斑長跗螢葉甲、棉薊馬等存在局部重發的可能。白星花金龜整體呈輕發生,局部地塊將呈中度發生;食葵、甜菜等經濟作物病害呈偏輕發生,農田鼠害密度將比去年有所上升,呈中度局部偏重發生程度,農田草害為偏輕發生。
一、氣象年景趨勢分析
據博州氣象部門預測:預計博州2020年為農牧業氣象平年,年平均氣溫較常年略偏高;降水量較常年偏多近2成,日照條件博樂及以西地區較常年偏多200小時左右,博樂以東地區較常年偏少40-300小時。
預計春季(3-5月),平均氣溫較常年略偏高。降水量較常年偏多近2成。溫泉地區日照時數較常年略偏多,博樂以東地區略偏少。預計開春期較常年偏早3天,博州地區仍將有大風、階段性低溫、回寒天氣。
預計夏季(6-8月)平均氣溫較接近常年略偏高,降水量較常年偏多2成多,溫泉、精河地區日照時較數常年略偏多,博樂地區略偏少。預計降水時段將出現在6月中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中旬;
預計秋季(9-10月)博州各地平均氣溫較常年略偏高,大部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偏少近2成。
二、糧食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分析
2020年,博州計劃種植糧食作物70餘萬畝,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小麥15萬畝,玉米60萬畝,水稻0.3萬畝。糧食作物面積大,連作現象嚴重,病蟲害發生程度呈加重趨勢。
1、病害發生趨勢預測:
⑴小麥雪腐雪黴病:若遇早春3月低溫陰雨,預計局部會中度發生,發生2萬畝;反之,偏輕發生。主要發生在溫泉縣小麥種植區,發生時期3月下旬-4月中旬。
⑵小麥銹病:若遇5、6月連陰雨天氣適宜其發生,預計在溫泉縣冬麥區中度發生,發生面積2萬畝左右,反之,輕發生。在博樂市麥區偏輕發生。溫泉縣主要以條繡為主,博樂市主要以葉繡和條繡發生為主。
⑶小麥白粉病:預計呈局部偏輕發生,發生面積2萬畝。主要發生在溫泉縣安鎮、小營盤鎮冬麥田中。
⑷細菌性條斑病:預計局部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為3萬畝。
⑸小麥根腐病:預計輕發生,發生2萬畝左右。主要發生在溫泉縣安鎮,發生時期為5月下旬-6月下旬。
⑹小麥散黑穗病:預計呈輕發生,發生面積1萬畝。
⑺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瘤黑粉病、玉米銹病。預計輕發生,局部偏輕發生。發生5萬畝次。其中玉米瘤黑粉病輕發生,發生面積為3萬畝;其他病害2萬畝。
預報依據:
⑴小麥秋苗條鏽越冬較往年偏低。2019年小麥秋苗銹病發病調查時,沒發現感病株。整體秋苗條銹病的發病輕於往年,不利於銹病發生蔓延。⑵若遇早春連續低溫陰雨天氣,有利於小麥雪腐雪黴病發生;若遇5、6月低溫連陰雨天氣,有利於小麥銹病流行及其他病害發生;6月、8月若降水天氣偏多,則有利於玉米瘤黑粉病及玉米銹病發生。⑶博州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推廣以密保產,若管理不當,通風不良利於小麥病害發生。⑷冬麥種植大面積實施藥劑拌種、早春破雪追肥施藥,及選用包衣種子,均不利於苗期病害及黑穗病的發生等。⑸氣象條件對病蟲發生總體有利。若夏季高溫多雨,田間溼度大,管理不及時,利於病害發生;春季回寒天氣較多,有一定的病源,利於小麥雪腐雪黴的發生;若4月中旬-5月下旬降雨日數多、降水量適宜,將有利於銹病、細菌性條斑病等病菌的早期侵染,夏季的高溫乾旱有利於白粉病的發生蔓延。
預防措施:積極推廣冬麥破雪追肥施藥工作,減輕冬小麥雪腐雪黴病及根腐病發生;選用抗病高產春麥品種;積極實施藥劑拌種、悶種;及時做好小麥銹病發生初期及小麥拔節中期防病的統防統治工作。
2、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⑴小麥蟲害:預計整體呈輕發生,發生面積為5萬畝次。以三點斑葉蟬、負泥蟲、小麥蚜蟲、小麥皮薊馬為主。其中,三點斑葉蟬呈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為2萬畝,局部呈中等發生,主要發生在青得裡鎮、小營盤鎮麥田中,危害盛期在4月-5月;小麥負泥蟲預計呈輕發生,在博樂市青得裡鎮麥區呈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為1萬畝,危害時期為6月上旬-7月中旬;小麥蚜蟲為輕發生,發生面積1萬畝,主要發生在溫泉縣呼和託哈種畜場、博樂市小營盤鎮、青得裡鎮、阿勒熱託海牧場等地,危害盛期在6月中旬-7月中旬;小麥皮薊馬在溫泉縣、博樂市等麥區輕發生,發生面積為1萬畝,發生危害盛期為6月上中旬-7月中旬。
⑵玉米螟:預計偏輕發生,發生面積40萬畝左右,在博樂市、溫泉縣局部中度發生,發生面積5萬畝左右。
⑶玉米葉蟎:預計輕度發生,發生5萬畝左右,局部中度發生,發生2萬畝左右,發生重點區域為博樂市玉米種植區。
⑷玉米蚜:預計輕發生,發生面積40萬畝左右,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5萬畝左右。
⑸玉米葉蟬:預計偏輕發生,發生15萬畝左右。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3萬畝左右。發生重點區域為博樂市玉米種植區。
⑹雙斑長跗螢葉甲:預計偏輕發生,發生面積40萬畝次左右。局部呈重發生,發生5萬畝次左右。近年蟲口基數上升,發生重點區域為博樂市小營盤鎮、青得裡鎮、阿勒熱託海牧場,溫泉縣哈日布呼鎮和呼和託哈種畜場。
⑺玉米白星花金龜:預計整體呈輕發生,發生面積為3萬畝左右,局部地塊呈中度發生,發生面積為1萬畝左右。主要發生在博樂市玉米田和哈鎮玉米田中。
⑻玉米地老虎:預計輕發生,發生面積為5萬畝左右。
⑼玉米棉鈴蟲:預計輕度發生,發生面積為10萬畝左右,主要發生在溫泉縣、博樂市玉米田中。
預報依據:⑴部分玉米主產區玉米螟越冬基數有所回升。2019年全州玉米螟冬前越冬基數平均19.8頭/百杆,比去年(4.1頭/百杆)增加15.7頭。暖冬條件,利於玉米螟的越冬成活。
⑵玉米大面積機械收穫,不利於玉米螟幼蟲存活越冬。
⑶種植制度對病蟲害發生有利,近年來博州玉米種植面積持續增加,玉米種植布局單一,有利於病蟲發生為害,加上普遍採取密植、高肥水管理和機械跨區作業等措施,均有利於玉米病蟲源積累、傳播擴散和輾轉為害,加重病蟲發生。
⑷小麥蚜蟲越冬卵情況:百株越冬卵粒達0-4粒,平均百株為0.28粒,比去年偏低。主要發現在早播麥田中,在麥苗基部查到蚜蟲,平均蟲口9頭/百株,比2018年越冬基數有所降低。
⑸夏季階段性高溫乾旱天氣利於葉蟎、葉蟬發生蔓延。
⑹氣象條件對病蟲害發生較為有利,若降雨量正常略偏多,有利於該地區玉米螟的發生為害;夏季階段性及秋季高溫乾旱天氣有利於蚜蟲、葉蟎、雙斑螢葉甲、三點斑葉蟬、白星花金龜等喜旱害蟲的發生。
⑺玉米植株高大,一旦蟲害發生蔓延,防治困難,不易控制蟲害發生危害。
預防措施:做好早春清潔田園、玉米秸杆處理工作;做好玉米田埂雜草早春藥劑防蟎、防葉蟬封鎖帶工作。做好玉米螟、玉米葉蟎初發期的藥劑灌心和邊行控制工作;玉米苗期-喇叭口期(5月-6月上中旬)做好殺蟲燈誘殺工作,尤其是西部鄉鎮場,有效降低越冬代成蟲發生量,從而減輕一代玉米螟幼蟲發生危害。
三、棉花病蟲害發生趨勢分析
2020年博州計劃種植棉花145萬畝,與2019年種植面積基本持平。預計棉花病蟲害總體中度發生,程度接近2019年,預計發生面積356萬畝次,其中,蟲害發生276萬畝次,病害發生80萬畝次。
1、棉蚜:預計苗蚜偏輕發生,發生面積30萬畝,伏蚜中度(3級)發生,發生80萬畝左右,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5萬畝。棉蚜遷入棉田5月中下旬,5月下旬棉田始見中心株,危害高峰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
2、棉鈴蟲:預計各代均呈零星-輕(1級)發生,累計發生面積1萬畝次左右。預計越冬代穩定誘蛾出現日5月10日前後。
3、棉葉蟎:預計偏輕(2級)發生,發生50萬畝左右,局部偏重(4級)發生,發生10萬畝左右。
4、棉薊馬:預計輕發生,發生80萬畝左右,局部偏輕發生,發生10萬畝左右,後期(7月下旬-8月中下旬)局部地塊呈偏重發生趨勢,發生面積20萬畝左右。
5、棉盲蝽蟓:預計輕發生,發生35萬畝次左右。
6、煙粉蝨:預計零星發生。
7、棉花立枯病:預計輕發生,發生面積30萬畝,局部偏輕(2級)發生,發生10萬畝左右。
8、棉花枯黃萎病:預計偏輕發生,發生面積50萬畝左右,局部中度發生,發生15萬畝左右。
預測依據:根據2019年度博州棉花病蟲害發生情況、棉花種植業結構、病蟲越冬基數以及具體的耕作方式,綜合考慮2011年—2019年度全州棉花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預計2020年度博州地區棉花病蟲害基本上與歷年平均持平,其中,(1)棉鈴蟲越冬基數持續偏低。棉鈴蟲全州棉田越冬基數為0頭/米;(2)棉花大面積種植抗蟲、抗病品種,不利於棉鈴蟲及棉枯黃萎病發生;(3)棉種藥劑包衣面積大,不利於立枯病發生;(4)設施農業發展迅速,有利於棉蚜、煙粉蝨發生危害;(5)節水滴灌栽培加劇病蟲危害。我州棉花節水滴灌栽培面積達100%,棉田小氣候相對乾燥有利於棉葉蟎發生繁殖,根部長期溼潤有利於棉花黃萎病的發生。另外,棉蚜、棉薊馬發生危害繼續呈上升態勢,全州棉花病蟲害防治工作仍然十分嚴峻。實踐中,繼續堅持做好棉花病蟲害預測預報的同時,還必須要加大防治宣傳工作力度,做到早動手、早介入,以期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預防措施:做好早春棉蚜室內滅蚜工作;4月中下旬實施好棉田埂雜草葉蟎藥劑封鎖帶工作;4月下-5月上實施好生態誘集帶種植工作;5月上旬農田安置好殺蟲燈;5月上中旬實施黃板誘蚜工作。在監測的基礎上,及時做好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
四、2020年農田土蝗發生趨勢預測
2019年9月上中旬在農牧交錯區和農區土蝗殘蝗踏查普查:土蝗總殘蝗面積約31萬畝,較去年(50萬畝)偏少19萬畝,農田埂、近農田的農牧交錯地帶土蝗密度明顯少於去年。農田殘蝗面積3萬畝,平均密度2.1頭/平方米;農牧交錯區殘蝗面積28萬畝,平均密度5.1頭/平方米的約有23萬畝,平均密度10頭以上/平方米的約有5萬畝。
綜合氣象、蝗區生態、殘蝗面積、挖卵調查等因子綜合分析,預計2020年土蝗在農田輕發生,發生面積15萬畝,局部中度發生,發生面積3萬畝;在農牧交錯地帶偏輕發生,發生面積35萬畝,局部中度發生,發生面積5萬畝。主要發生區域在溫泉至博樂的博河沿岸植糧鄉鎮場及近丘陵淺灘交錯地帶、旱地、山坡農田和農牧交錯地帶,優勢種為小車蝗、義大利蝗、黑腿星翅蝗、束頸蝗等。但要做好外部蝗蟲的遷飛預警工作。
預測依據
(1)蝗蟲越冬基數偏低、略低於去年。平均每平方米有卵0.01,平均有卵粒0.18。(2)持續暖冬,則有利於蝗卵安全越冬;(3)土蝗生境的變化,隨著牧草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和農牧交錯地荒灘被開荒種植面積的逐年增加,利於蝗蟲向農田遷移危害。(4)草場過度放牧、加之草場滅蝗措施不到位等因素,也會導致蝗蟲向農田擴散危害。
五、2020年博州園藝特色經濟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2020年博州園藝特色經濟作物計劃種植面積35萬畝左右,佔播種總面積的13%。其中:甜菜4萬畝、食葵25萬畝萬畝左右,其它5餘萬畝。食葵面積大,連作現象嚴重,病害發生程度呈加重趨勢。
1、食葵菌核病:預計輕發生,發生5萬畝;局部中度發生,發生面積1萬畝。發生重點區域為溫泉縣安格裡格鎮、查幹屯格鄉、博樂市小營盤鎮食葵種植區。
2、褐斑病:預計輕發生,發生面積1萬畝。
3、食葵霜黴病:預計輕發生,發生面積1萬畝。
4、白銹病:預計輕發生,發生面積1萬畝。發生重點區域為溫泉縣、博樂市食葵種植區。
5、黑莖病:預計零星發生。
6、食葵列當:預計輕發生,發生面積2萬畝,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0.5萬畝。
7、甜菜葉蛾、斜紋夜蛾、棉鈴蟲:預計輕發生,發生面積達3萬畝。
8、白星花金龜:預計輕發生,發生面積達2萬畝左右。
依據:(1)食葵連茬、菌源積累有利於各種病害發生。(2)若階段性陰雨天氣持續,則利於蕾期的根腐型菌核病、銹病等病害發生。(3)食葵抗旱性好,沙壤地種植面積較大,利於列當發生危害。
9、甜菜病害:預計褐斑病、根腐病輕發生,局部偏輕發生,發生1萬畝次。
依據:(1)選用抗逆性好、高產的優良品種。(2)輪作倒茬不利於病害發生。(3)若中後期高溫多雨,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10、馬鈴薯甲蟲:預計輕發生,發生面積0.5萬畝。越冬代成蟲出土危害為5月上旬,一代幼蟲為害始期為6月下旬,主要為害早熟馬鈴薯、茄子、加工番茄;二代幼蟲發生期8月中旬左右,為害晚熟馬鈴薯、茄子等。
依據:(1)全州越冬基數平均為0.009頭/m2,比去年低0.001。不利於發生。(2)秋翻冬灌的推廣實施,不有利成蟲越冬成活。(3)博州馬鈴薯、茄子等茄科作物種植面積小,不利於發生。
六、農田草害
預計整體呈偏輕發生,發生面積80萬畝,局部中度發生,面積5萬畝。比去年略重。
預測依據:
一是春季3-5月份氣溫較常年偏高,降水量較常年偏多,利於草害的發生;二是農戶防治意識逐年增強,會採取多種措施有效控制草害的發生。
七、農田鼠害
預計農田整體呈中度發生,局部呈偏重發生,發生面積50萬畝,農舍呈中度發生,戶數3萬戶。主要以褐家鼠、小家鼠、灰倉鼠、社會田鼠為主要優勢鼠種,春季農田發生時期為4月中旬至6月中旬,秋季發生時期為9月中旬到11月中旬。
⑴近年來玉米等糧食作物面積逐年加大,害鼠的食源豐富,有利於鼠害的發生與繁殖;
⑵近年來設施農業的增加,給鼠害的發生提供了越冬場所;
⑶近年來山口的貿易逐年擴大,增加了外地鼠害侵入風險。
測報員:賽麗蔓,來源:博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