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出心裁,敦煌研究院開展有獎問答邀約公眾「遇見敦煌」

2020-12-20 每日甘肅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5月18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今天是第44個世界博物館日。敦煌研究院別出心裁地開展「有獎問答」,邀請公眾「遇見敦煌」的同時,贏取特別禮物。

博物館的門裡門外,映照著歷史與現實的多元與包容。你了解博物館的歷史與職能嗎?你知道莫高窟經歷的漫長歲月嗎?你聽說過敦煌研究院的過往嗎?為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為公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供給,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文化傳承中的樞紐作用,敦煌研究院特別舉辦在線答題吧,邀請公眾一起探尋好奇已久的答案。

公眾點擊敦煌研究院專門設計的有獎問答圖片即可進行答題,答題時間為5月18日8:00至20:00,排名以正確率優先,正確率一致則參考答卷時長。

點擊圖片,進入有獎問答,遇見敦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有獎問答的獎品也「別具一格」。據悉,前20名將獲得「敦煌女兒」樊錦詩唯一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首度向讀者介紹了樊錦詩先生的傳奇人生與素樸而高遠的人生境界,該書自出版起就頻頻出現在各大好書榜單上,從「中國出版協會2019年度30本好書」,到「《中華讀書報》2019年度十大好書」,再到「《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9年度好書」「2019人文社科年度好書」等等,這本書已成為讀者心中當之無愧的「年度好書」。進入2020年,這本書的「勢頭」依然不減,先是登上人民日報評選的2020新年書單,又入選教育部首次發布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4月23日,第25個世界讀書日,這本書又作為推薦書目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的《2019年度中國好書》欄目中亮相,備受好評與熱議。

《我心歸處是敦煌》的書裡書外,透露著「莫高精神」的永恆價值與時代意義。讓我們在字裡行間,品味莫高窟的千年風採與榮光。

相關焦點

  • 北大文研院考察團隊訪問敦煌研究院
    (石窟)這個東西往往是百看不厭,每次來都有新的收穫。」樊錦詩與渠敬東親切談話接下來的近兩個小時裡,樊錦詩談了她對敦煌研究院的過去與現狀、研究院面臨的人才挑戰,以及石窟寺研究如何深化等問題的看法,既飽含著她對莫高窟的深厚感情,也坦承了她對當前石窟寺研究深層危機的緊迫感。
  • 敦煌研究院省博攜手開展博物館教育活動
    與甘肅省博物館在省博物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致敬逆行者。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 依託正在省博展覽的「飛天神韻·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敦煌研究院與甘肅省博物館近日連續開展三場博物館教育推廣活動,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和熱烈參與
  • |神鹿與告密者|中文自修·聰明小豆丁|敦煌壁畫|壁畫|敦煌研究院
    不過,最近課代表發現,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古老的敦煌再次煥發了全新的生機!敦煌研究院和騰訊聯合推出了一款名為「雲遊敦煌」的小程序,其中有一出動畫短劇——《神鹿與告密者》重現了九色鹿的故事。九色鹿和敦煌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大費周章把它再次帶到屏幕上,對於我們的孩子們有什麼意義?別急,課代表這就為你來一一揭曉!
  • 敦煌研究院宣布全球發布「數字敦煌」資源庫英文版
    9月20日,正值第二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隆重召開之際,敦煌研究院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數字敦煌」資源庫英文版上線啟動儀式,宣布首次向全球正式發布「數字敦煌」資源庫英文版。這是敦煌研究院繼2016年發布「數字敦煌資源庫平臺」之後,進一步開創性地推進數字資源全球共享模式。
  • 向海外傳播弘揚敦煌文化 敦煌研究院英文網站開通(圖)
    佛教在線2月1日訊 為向海外傳播和弘揚敦煌文化,讓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敦煌,近日敦煌研究院英文網站正式開通。負責網站建設與管理的敦煌研究院資料中心副主任張元林說,網站內容突出學術研究、石窟保護、旅遊接待等信息。此外,由敦煌研究院資料中心承擔的「敦煌學文獻檢索系統」也於日前建成。
  • 敦煌研究院與東京藝術大學籤訂學術交流協議
    原標題:敦煌研究院與東京藝術大學籤訂學術交流協議  中國甘肅網12月20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首席記者 李超)19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敦煌研究院與東京藝術大學於近日在東京共同籤署了《敦煌研究院與東京藝術大學學術交流協議》。
  • 「千年等一回」壁畫變身動畫劇 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影業聯合出品
    4月13日,以莫高窟經典壁畫為原型,敦煌研究院攜手騰訊旗下騰訊影業和騰訊動漫聯合出品「敦煌動畫劇」,在微信和QQ小程序「雲遊敦煌」上同步首映。用戶不僅可以觀看和分享該系列動畫劇,還可以親身參與動畫劇的配音和互動。
  • 蘭州理工大學敦煌設計形態學研究院成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尹曉軍)近日,蘭州理工大學敦煌設計形態學研究院舉行了揭牌儀式。據悉,該研究院由敦煌創新設計服務聯盟、敦煌設計形態學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蘭州理工大學文化遺產數字保護與再利用聯合實驗室」構成,並圍繞敦煌設計形態學確立了「敦煌設計形態智能設計」「敦煌藝術再生設計」「敦煌建築與遺產保護」「敦煌壁畫圖像處理和數位化成像」「敦煌文藝形態」「敦煌體育形態」等6個研究方向。
  • 上海科技館與敦煌研究院籤約 加深科學、藝術跨界合作
    上海科技館 供圖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17日電 (鄭瑩瑩)上海科技館與敦煌研究院17日進行合作協議籤約
  • 是什麼讓幾代敦煌研究院人在大漠中堅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2日訊 近日,敦煌研究院有點火。先是被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與考古學家彭金章「真正的愛情,從不會上熱搜!北大情侶堅守58年,為中國留住千年文化遺產(1月7發表於人民日報微信)」感動了一把,接著被「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公司在北京國子監牽手(1月10日發表於中國文化報)」打眼。
  • 【敦煌潮流】包羅萬象的敦煌,才是當代人復古的潮流寶庫
    當代潮流圈的復古熱,i敦煌們讓敦煌潮到爆當你真正地了解敦煌莫高窟壁畫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兒真的是一個人間寶庫。就像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參加《登場了!在國內,《國風美少年》裡,來自新疆的哈妮克孜敦煌裝、敦煌舞令無數網友讚嘆;華表獎上,看了佟麗婭的敦煌歌舞表演《遠航》,不禁讓人對敦煌心馳神往起來;敦煌博物館-絲路手信送給潮流Boy王一博敦煌元素的滑板,也是登上熱搜榜引發網友熱議……
  • 透過樂舞「聽」懂敦煌 ——訪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朱曉峰
    透過圖像和文字,無數今人想探究敦煌,看懂石窟壁畫背後的故事。而壁畫上獨具一格的「樂舞」形象,吸引著一代代人持續近百年研究,力圖揭開敦煌樂舞的神秘面紗。11月26日,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朱曉峰來到武漢音樂學院,參加「妙音莫高——敦煌樂舞藝術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請他解讀敦煌樂舞,帶觀眾傾聽無量音聲。
  • 追溯敦煌藝術的博大 著名畫家一空山人向敦煌研究院捐贈水墨手卷
    新華網蘭州10月10日電(記者宋常青)近日,著名畫家一空山人向敦煌研究院捐贈了主題為《印象莫高窟》的水墨山水手卷,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王旭東代表敦煌研究院受捐,並對一空山人傳承敦煌藝術的執著精神表示讚許。
  • 數字敦煌石窟全球皆可分享
    在即將召開的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將作為嘉賓參與其中的一個論壇,討論文化的包容互鑑和網上文化交流共享。近幾年來,敦煌石窟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的情況怎樣?敦煌學研究如何了?敦煌研究院在數位化方面又做了哪些努力,又有些什麼成果?未來又有些什麼樣的計劃和打算?記者為此採訪了王旭東。
  • 故宮博物院與北京大學、敦煌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故宮博物院與北京大學、敦煌研究院於20日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策劃、組織具有國際影響的文物和藝術展覽。故宮博物院與北京大學、敦煌研究院三方籤署合作協議。
  • 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8月18日下午,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與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分別代表雙方籤署了協議。來自敦煌研究院、蘭州大學的20多名專家學者在敦煌研究院小學術報告廳現場見證了此次籤約儀式。
  • 不朽的敦煌: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呈現大型敦煌展
    2015年11月29日,「敦煌:生靈的歌」展覽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開幕。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藝術家邱志傑、郭培俊、李勇政、李洪波、文豪、黃勇、朱陽、何汶玦、許靜、朱樂耕、李磊、何成瑤、倪有魚、謝升皓、蔣正根,著名作曲家譚盾,鋼琴家孔祥東等出席現場。孔祥東以「敦煌」靈感,在開幕式上即興創作並表演。
  • 【甘肅敦煌】文旅融合放大綜合效應
    曾經在敦煌研究院從事雕塑陶藝工作近30年的杜永衛表達了自己最真切的感受。為進一步弘揚和傳承敦煌文化,2020年7月22日,敦煌文化學院正式揭牌,敦煌市政府與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籤訂了共建敦煌文化學院協議,為開展以敦煌文化為主的各類培訓和研學搭建了良好平臺。
  • 敦煌研究院攜手星願基金啟文化遺產保護和教育扶貧項目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1日電 (記者 馮志軍)敦煌研究院1日披露,梅賽德斯-奔馳星願基金近日攜手該院、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開啟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教育扶貧項目,以文化與教育為切入點,進一步深入探索「人文之道」,助力國家「精準脫貧」和傳統文化交流與傳播。
  •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敦煌學」系列學術活動開啟
    2020年11月,由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與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學術活動海報11月27—28日,由北京大學與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商務印書館支持的「敦煌學與石窟寺研究工作坊」在靜園二院舉行。北京大學校長助理、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慶偉,敦煌研究院院長、研究員趙聲良致辭,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歷史學系教授鄧小南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