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時訴訟保全的這些法律規定及注意事項你得懂

2020-12-13 微法官

訴訟保全是保障將來官司打贏後權益得到實現的有效途徑,然而在現實中,我們發現訴訟保全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超標底保全、保全錯誤、保全不成功等現象是有發生,嚴重的還會引發後續的賠償等一系列的問題,今天小編就針對訴訟中的保全相關的法律規定和注意事項給大家做個詳細的解讀。

大家都知道訴訟保全是我國民訴法明確規定的,我國法律明確規定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法院認為有必要依職權做出裁定,可以對相關人的財產進行一定的限制,這裡的限制一般就是處置權限,並對申請人做了嚴格的要求,也就是說只能是案件當事人申請,申請的時候還需要提供一定的擔保,因為這個保全不排除保全錯誤的情況,如果保全錯誤的話,擔保就是為了將來對方追責有個保障,現在的擔保也有了相應的寬泛手段,比如打破以前的用自己財產擔保方式,現在可以才去買保險的方式進行擔保,而且也不像以前那樣全額擔保,現在保險最多不超過表的的百分之三十,大大方便了申請人提起訴訟保全的通道,也算是法律的完善吧。

法律不但對提出財產保全有專門的規定,對保全範圍也做了詳細的規定,保全的只能是屬於當事人的財產,包括其到期債權,而且需要保全的財產是要申請人提供,法院出裁定,這裡一般情況下是不實質性適審核的,這裡就有可能會出現保全錯誤或者超標底保全的現象,這是申請人要明白的,下面小編就結合保全的相關法律規定,給大家說說在申請保全的時候的注意事項,在保障自己的權利的同時不損害別人的利益,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首先就是要明確提起保全的時間及手續,就是申請人什麼時候可以提起和提起的時候需要提供什麼手續,訴訟保全申請必須是案件受理後尚未作出判決前,也就是說這個案件已經在法院且還沒有處理完的時候都可以提出財產保全,這個審理過程是包括一審和二審的,如果是在上訴期間提起財產保全,可以向一審法院提交材料,因為上訴後一審案件還沒生效呢,他們還是需要管的,這個和訴前保全不一樣,大家一定要注意。手續方面需要申請者提供申請保全書,並提供被申請人確切的財產,比如房子需要有房產證號,銀行卡需要有銀行卡號等,只有這些明確了,法庭才好下裁定,去相關單位下手續。

其次就是要存在保全的必要性為前提,可能因為另一方當事人有轉移銷毀的可能,或者不保全損害自己的將來利益的實現等這些因素,也就是說雖然財產保全是當事人提起的,但是也是有一定的條件約束的,這點當事人一定要注意,因為保全錯誤是要承擔賠償責任的。

最後就是財產保全也是有費用的,比如你提供的擔保或者買的保險等,如果不提供擔保或者買保險,法院是可以直接駁回保全申請的,這是當事人申請的情形,法院依職權做的保全這個是不需要提供擔保的。

以上就是有關訴訟保全的一些法律規定和注意事項,大家在打官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因保全錯誤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相關焦點

  • 打官司申請財產保全時對保全的數額有哪些規定
    財產保全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勝訴後自己的利益有所保障,所以對財產保全的數額並非是隨意性的,這個法律是有嚴格的規定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說說。財產保全本身是為了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所以對其保全的數額範圍是有嚴格的規定的,也就是說不能超標底保全,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比如說人家就欠你五萬塊錢,你申請保全人家一百萬的財產,這是不行的,如果申請了法院也是不支持的,那麼對於數額的要求,我國法律是怎麼規定的呢。
  • 打官司申請財產保全時對保全的數額有哪些規定
    財產保全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勝訴後自己的利益有所保障,所以對財產保全的數額並非是隨意性的,這個法律是有嚴格的規定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說說。財產保全本身是為了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所以對其保全的數額範圍是有嚴格的規定的,也就是說不能超標底保全,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比如說人家就欠你五萬塊錢,你申請保全人家一百萬的財產,這是不行的,如果申請了法院也是不支持的,那麼對於數額的要求,我國法律是怎麼規定的呢。
  • 打官司時可以申請保全對方的哪些財產
    打官司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合法權益,如何才能確保在贏了官司之後自己的合法權益能得到實現,訴訟中財產保全成了不二之選,那麼在訴訟中當事人的哪些財產我們可以申請保全呢?在申請保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今天給大家做個詳細的講解。
  • 打官司如何申請財產保全更有效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權利受損的情況發生,權利人可以在財產糾紛案件起訴前或起訴中,視具體情況向法院申請對權利義務人的財產或爭議的標的物進行保全,以此來限制義務人的財產處分權,這對自己打贏官司後實現自己的權益至關重要,因為判決贏了,無財產可供執行,判決也就是一張白紙,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肯定不是你想要的結果,所以說打官司保全很重要。
  • 你可能還不知道,打官司其實可以墊資訴訟,先打官司後收費
    不懂法律總有些遺憾,甚至因此吃過苦頭,我們想憑自己的能力過上想要的生活,但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在不經意間讓自己手足無措。這就是現實。打官司難,是大家公認的一個事實。是不是交了訴訟費,請律師給了錢,結果最後判決下來並沒有遂了自己的心意?證據充足、關係明確的借貸糾紛,到法院去立案卻不受理?明明法院判決贏了官司,可是到了執行階段還是拿不到錢?
  • 打官司時保全的財物不易保存該咋辦
    申請財產保全,是打官司的時候比較常用的一個程序,對申請保全財物的種類,當然是很寬泛的,只要是有價值的財產,都是可以申請保全的,那麼當遇到保全的東西保質期快過的時候官司還沒打完的情況該咋辦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就說說關於保全標的物保管的問題。
  • 打官司時訴前保全的這兩個時間點一定要牢記
    訴前保全,就是在準備打官司的時候為了怕對方把財產轉移了而採取的一種保障措施,因為其存在緊急性和風險性,所以我國法律對其時間點的規定是很嚴格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說說。對於訴前財產保全,我國法律是有嚴格的規定的,不僅對其程序有嚴格的規定,對其時間也有嚴格的規定,程序方面必須是利害關係人因情況緊急,不申請保全將會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時間上兩個重要時間點,一個是針對法院的,一個是針對當事人自身的。
  • 訴訟後保全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由此,不難看出訴訟保全沒有含蓋案件訴訟過程,所謂的訴訟保全也只能是判前保全或調前保全。此外,對於雙方調解達成協議有待履行期間,另一方當事人不服上訴期間,判決生效有待履行期間等,是否可以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呢?《民事訴訟法》沒有作明確規定。筆者認為,不論訴訟保全期間界定到哪個階段為止,只要當事人向法院申請保全,即便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法院也應當採取保全措施。因此,民事財產保全制度亟待於規範。
  • 南川法院||到法院打官司如何收費?看完你就懂了!
    當您在生活中遇到權益被損害,拿起法律武器,維權打官司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了。但是你知道打官司要交訴訟費嗎?如何交?交多少?一起往下看!關於訴訟費訴訟費用是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時,應當向人民法院交納的費用,包括案件受理費,申請費,證人、鑑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等。同時,人民法院收取的訴訟費用都是全額上繳財政的。
  • 打官司到底要多少錢?至少6種費用!2種方式可減少訴訟成本
    一說到打官司,很多人第一反映就是打官司太貴,打不起官司,所以遇到糾紛有的人寧願自認倒黴也沒想過走訴訟解決,是的,打官司肯定會產生費用。,很多人都是贏了官司收不到錢,就是因為沒有在訴訟中保全債務人的財產導致債務人在訴訟中轉移財產進而導致判決生效後法院查不到債務人的財產無法順利執行,所以為保障債權的順利實現建議如果知道債務人的財產線索的最好在起訴時就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原告申請財產保全的需要向法院繳納保全費;④擔保費,如果原告在訴前或訴訟過程中申請財產保全的,除了需要繳納保全費,還需要向保險公司支付擔保費由保險公司向法院出具保函法院才會做保全
  • 打官司時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注意事項
    相信大家都知道,現在打官司其實就是打證據,法庭是一個講究證據的地方,沒有證據,即使自己說破天也是沒有多大用處的,不是有這樣一句話麼,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說的就是打官司時候證據的重要性,其中證據裡面,人證是人們常見的作證主體,但是往往在打官司的時候,好不容易把人證請來了,又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最後卻不能作為證人來用
  • 【訴訟指南】有一種保全叫線上保全
    【訴訟指南】有一種保全叫線上保全 2020-12-18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訴訟保全|訴訟保全全流程分享,強烈建議收藏!
    六、財產保全採取的強制措施主要有哪些?答:根據法律的規定,財產保全可以採取的強制措施主要是:查封、扣押、凍結。該條規定被放在「保全」一章中,這就清晰地告訴大家,審理程序中有關財產保全的期限,依《民訴法新司法解釋》第四百八十七條的規定來確定。(四)若申請人的起訴或訴訟請求被生效裁判駁回,而財產保全尚未到期的,依《民訴法新司法解釋》第一百六十六條的規定,由人民法院裁定解除保全。九、財產保全的風險有哪些?
  • 法律乾貨:打官司沒錢請律師,除了去申請法律援助還有這種辦法
    在特殊情況下,以下這些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見義勇為的人主張見義勇為產生的民事權益;2、怎樣申請法律援助?答:符合上述條件的人對屬於法律援助範圍的事項,申請人可以憑藉申請書、個人身份證明、街道辦或者勞動部門和其他相關單位開具的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申請法院的事項及有關案件材料等,親自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
  • 誰也不想打官司多出錢,那麼訴訟費、財產保全費到底該誰付?
    很多人也會在私下調解不能的情況下,選擇打官司。但是如果在打官司的過程中遇到老賴,那麼就很可能拿不到自己的錢款。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法律也開始鼓勵債權人申請財產保全,以此來保證債權人可以拿回自己的錢款。那麼在申請財產保全的過程中都會有哪些限制呢?申請財產保全的費用又該由誰來支付呢?
  • 訴前財產保全應該怎麼寫,注意事項有哪些
    訴前財產保全,也就是訴前保全,是指利害關係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人民法院所採取的一種財產保全措施,訴訟案件原告方通常為了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難以彌補的損害,以達到提起訴訟的最終目的,在訴訟案件中一般都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
  • 你可能不知道,打官司其實可以墊資,相當於免費打官司了
    墊資訴訟,從字面意思來看可以理解為墊錢打官司。所謂的墊錢打官司就是我們出錢幫你打官司,那麼這裡面就涉及兩個問題了,第一個是墊錢。第二個是打官司。傳統的律師和律所均只有打官司這一個功能,那麼墊資訴訟就滿足這兩個功能。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最近律師行業的公司化改革,墊資訴訟模式逐漸浮出水面。他將為當事人提供更加可靠的法律服務。
  • 最新法律規定,借條上少了這幾個字,打官司法院不收案
    我們都知道起訴應該去法院,那到底去哪裡的法院很多人都不知道,每個法院都有自己的管轄範圍,即使符合法院的案件受理範圍如果去的法院沒有管轄權則法院是不收案的,民事案件普遍都是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對於合同糾紛的案件法律允許合同當事人通過書面協議約定管轄法院,由當事人自己協商選擇法院解決糾紛,但是有些人因為沒有完全讀懂法律導致約定的法院不收案。
  • 微信記錄可以作為打官司的證據後,你還需要注意這些事......
    雖然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的規定使微信信息作為一種網絡應用服務通信信息成為了法定的電子數據證據形式,但因微信並不要求用戶實名註冊,司法實踐中往往仍需要據以主張的當事人通過向騰訊公司調取目標微信的關聯銀行帳戶來確認該目標微信持有人(使用人)的身份信息。
  • 打官司時,訴訟費用應該由誰承擔?
    打官司時,需要向法院繳納訴訟費用,只是有的費用需要自己承擔,有的不需要自己承擔或者在繳納後還會給退還。關於費用的繳納問題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下面中公法考為大家介紹一下法院費用的繳納和退還!一、訴訟費用的繳納1、案件的受理費由原告、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上訴人預交;如果被告提起反訴的,由被告根據法律規定預交;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可以不預交案件受理費;2、申請費申請人根據法律規定預交;申請執行生效的判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