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對口」被救哈爾濱小夥康復 當面謝恩送錦旗

2021-01-16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小龍一家來當面感謝項丞。 王妮娜 攝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哈爾濱7月21日電(王妮娜)「我就是感謝,您是我的救命恩人。」7月21日,曾在哈爾濱街頭昏倒後被救的小夥小龍找到了救助他的醫生項丞,當面表達了感謝,並送來了錦旗。

&nbsp&nbsp&nbsp&nbsp6月25日,一條哈爾濱街頭救人的視頻在當地朋友圈刷屏。視頻中,一男子倒地,路人紛紛出手救助,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醫生項丞正在附近陪9歲的兒子踢球,發現這一情況,立即做心肺復甦急救,期間摘掉口罩,口對口做人工呼吸,將小龍救了過來。

&nbsp&nbsp&nbsp&nbsp

小龍一家送來了錦旗。 王妮娜 攝

&nbsp&nbsp&nbsp&nbsp「昏倒前,我突然抽搐,然後就倒了。等我清醒時,我身邊圍了一圈人,項醫生已經離開了。當時我不知道是他救的我,以為是我自己緩過來的,就坐車回家了。」小龍回憶當天昏倒前後的情形時說。

&nbsp&nbsp&nbsp&nbsp第二天看視頻,小龍才知道是項丞救了他。「我看項醫生救我,眼鏡都掉了,不管不顧的,挺感動的。」

&nbsp&nbsp&nbsp&nbsp昏倒當天,小龍的媽媽在外地工作,通過朋友圈轉發的視頻才知道兒子的情況。「當時,我一看這人太像我兒子了,我這心砰砰地跳,後怕。」小龍媽媽說。

&nbsp&nbsp&nbsp&nbsp在當天摔倒時,小龍的肋骨有一處摔骨裂了,所以這期間一直在家休養,直到這幾天,身體才恢復好。他就和父母一起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來感謝項丞,送來了錦旗,小龍還特別買了一個足球,送給項丞的兒子。

&nbsp&nbsp&nbsp&nbsp

小龍特意買了一個足球送給項丞的孩子。 王妮娜 攝

&nbsp&nbsp&nbsp&nbsp小龍今年28歲,曾在2019年年末突發了一場腦出血,之後身體情況一直挺好,自己習慣長時間吃素,昏倒當天,可能是天氣比較熱的原因,導致突然昏倒。

&nbsp&nbsp&nbsp&nbsp在街頭救人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為項丞安排了核算檢測,檢測的兩次結果都為陰性。之後,幾家公益基金會了解了項丞街頭救人的事情後,要給他頒發證書和獎金,項丞都堅持拒絕了。他說:「作為醫生,救人是我們義不容辭應該做的,看到這小夥子身體恢復了,我們見見面,就覺得很欣慰了。」(完)

相關焦點

  • 驢友被救後快遞送錦旗被指不尊重,禮儀專家怎麼說?
    「10月30日上午,救援人員將13名被困驢友救下山後,其中一名男領隊問自己要了消防救援站、派出所和藍天救援隊的地址,沒想到他們會以這種方式表示感謝。」劉桐說,在微信上,劉桐和驢友團領隊確認了這是他們寄來的錦旗,當即向其表示:「我要是知道你快遞錦旗,我就不給你地址了,您要有心就來了,我們不缺錦旗,謝您啦。」
  • 永川區婦幼保健院:康復治療顯療效,患者感激送錦旗
    9月14日上午,永川區婦幼保健院婦科門診康復中心的康復治療師周媛收到患者楊女士送來的一面錦旗。「醫德高尚,技術精良,關懷患者,情暖人心」,十六個字表達了楊女士對治療師周媛及康復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的信任與感謝。
  • 跨越10年的醫患情:蘇州百歲老人送錦旗感謝救2次命的醫生!
    「10年,救過我2次命!」爺爺和家人在生日宴上將感謝信和錦旗贈送給醫護人員。 ……11月26日,在蘇州九龍醫院泌尿外科9B病區,醫護人員和家屬一起,為林爺爺點亮生日蠟燭,唱起生日歌,並送上祝福。
  • 寒風中,河南大姐跪謝陌生小夥,背後故事驚心動魄
    寒風中,大姐一見到陌生的小夥就雙膝跪地:「你不僅是我女兒的救命恩人,也是救了我們一家人
  • 招遠公交司機孫風瑞路遇車禍伸援手,傷者家屬送錦旗
    招遠公交司機孫風瑞路遇車禍伸援手,傷者家屬送錦旗 2020-12-17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臨清交警救落水孩子後,悄然離開,母親專門打聽並送錦旗致謝
    最近民警見義勇為的事跡越來越多,他們不僅僅是救孩子,救老人,只要群眾需要幫助,一個電話,一聲呼喊,民警們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需要幫助之人的面前,這也是群眾對民警的依賴,有問題找警察,成為了百姓經常說的話。
  • 「蜘蛛俠」送錦旗 南華附一胸心血管外科團隊的「妙手仁心」助康復
    「蜘蛛俠」送錦旗。紅網時刻衡陽1月7日訊(通訊員 李夠雄 記者 譚倩)近日,在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心血管外科接受第二次大血管置換術的「蜘蛛俠」康復出院了,出院之前,他及其家屬親自將一面寫著「妙手仁醫,醫術精湛」的錦旗送到醫護人員手中,並激動地連聲道謝。
  • 老人哈爾濱地鐵站內暈倒旅客工作人員接力救助送醫
    生活報12月16日訊 「感謝你們的熱心幫助,因為送醫及時,我爸現在已經恢復,還在休養中,不能來當面道謝,我代表我爸媽謝謝你們!」14日,哈市市民張先生將一面寫有「救人危難恩重如山」的錦旗送到哈爾濱地鐵公司醫大一院站值班站長丁藝偉手中,感謝他們對父親的救助。
  • 「西湖撈哥」送錦旗的背後隱藏了醫院這麼多的暖意
    十幾年間,除撈手機,他總共救起來100多條人命,最多一年救了25個,也因此被稱為「西湖撈哥」。因工作突出還被公安部評為全國人民優秀警察等多項榮譽稱號。「西湖撈哥」送出去的錦旗平日裡都只有人家給周翔軍送錦旗的份兒,近日,他卻給別人送了錦旗。要說這事還得先從老周的身體開始說起。
  • 想送法院錦旗?事後感謝法官和律師?錦旗用語大全參考
    維護司法公平正義是每一個法官的職責,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每一個法官的最終目標,送一面錦旗是對法官法院工作的肯定,也是對人民法院實現公平正義的鼓勵和鞭策。下面我們從兩方面切入這個話題:一、送錦旗或感謝信的注意事項:1、送錦旗的最佳時期,一般在成功結案的一個月到2年內均可,時間最好不要超過結案的3年以上,最佳時間是半年-1年左右的時間,因為一定要在一個不經意的時間內把你想說的內心的話轉達給法院,當然這個時間也不少死的;
  • 奇葩家長給老師送錦旗,看過錦旗內容,網友:家長太「坑娃」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平時人們會通過「送錦旗一般來說,收到錦旗是一件很開心的事,這是大家對自己的能力或是品格的一種認可,但最近,一個被送了錦旗的老師可就沒什麼開心的心情了。奇葩家長給老師送錦旗
  • 奇葩家長給老師送錦旗,看過錦旗內容,網友:家長太「坑娃」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平時人們會通過「送錦旗」這一方式,以表示對某些人的感謝和尊敬,像醫生、老師這類群體,是最常見的會收到錦旗的人群。
  • 忘帶身份證考生700分考入清華 一家三口送錦旗表感謝
    8月23日上午,鮮豔明亮的錦旗和鮮花送到了西安交警高新大隊唐延路中隊。看著前來送錦旗的一家三口,民警們這才回想起來,今年高考期間,一位考生來到考場門口時,因未帶身份證著急地向在考點門口執勤的交警求助,在交警鐵騎的幫助下,僅用了13分鐘,便幫助考生取回身份證。民警進一步得知,這位考生目前已經以700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時,民警們樂開了花。
  • 又收錦旗!福州國德醫院康復治療為中風患者全面改善身體機能!
    6月4日,一面鐫刻著「借閣下之手恢復我腳步,家一樣的溫暖親人般的呵護」字樣的錦旗送到了福州倉山國德老年醫院康復治療部。 ▲ 劉先生送錦旗 送來這面錦旗的劉心樵先生臉上洋溢著憨厚的笑容,見到每一位康復治療部的治療師都會熱情地打招呼。 劉先生今年60歲,於一年前罹患中風而導致左側肢體無力,日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幾乎難以站立行走,苦不堪言。
  • 哈爾濱高中生火場「三級跳」 拽出煤氣罐抱出兩孩童
    三級跳」衝入火海  鎮定、勇敢地拽出煤氣罐   救了鄰居一家四口楊宗玉接過錦旗時,靦腆地一個勁說,「這不算啥,都是我應該做的……」網友們親切地稱讚他是「最美高中生」。
  • 大連豐收堂新年首次主日禮拜:凡事謝恩
    李緒清長老帶領會眾誦讀新約聖經帖撒羅尼迦前書 5:16-18 節經文:「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 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她以此經文展開證道,以自己兩次身患絕症、國內外醫生斷言不能存活,進而面向神,不住的祈求禱告,終得醫治、康復如初的親身經歷,為主做美好的見證。傳講信徒不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要堅定信心,常常喜樂,不要憂愁,謝恩、謝恩,凡事謝恩。
  • 哈爾濱康復醫院前十名?哈爾濱珠江醫院中西醫結合提升康復水平!
    哈爾濱康復醫院前十名-黑龍江珠江醫院是現代化三級醫院配備有先進的康復訓練設備,如Bobath治療床、電動起立床、SET懸吊設備、吞咽障礙治療儀、體外衝擊波治療儀、各種高中低頻治療儀及其他現代康復設備。
  • 昔日恩情不相忘 今朝千裡「走親戚」四名武漢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前夜...
    9月19日晚6時,青島流亭機場來到了幾位特殊的客人,是客人,更是親人——4位武漢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以及他們的家屬。伴隨著航班一同降落的,是他們一顆顆牽掛已久、早就想來探親和謝恩的心願。昨日全天,市立醫院援鄂隊員中的四位護士長熱情地接待了「家人」,帶他們逛一逛體現青島特色的主要景點,一路回憶一路感謝,一路希望一路快樂,真正的千裡同好,堅於金石。
  • 智障兒童突發抽搐,康復師們「緊急救援」……患兒媽媽「錦旗三連...
    王葉 王丹娜 ZAKER 哈爾濱記者 張美玲近日,哈爾濱市第四醫院兒童康復中心連續收到三面錦旗,這三面錦旗都來自於一個人——小楊帆(化名)的媽媽,錦旗上的話語雖然簡短,卻包含了楊帆媽媽心中的百般滋味。2019 年,小楊帆被診斷為智力障礙,要儘快進行兒童康復訓練。小楊帆和媽媽開始到哈爾濱市第四醫院兒童康復中心治療,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小楊帆有了明顯的改善,現在已經可以準確表達出許多意思。由於小楊帆的家並不在哈爾濱,為了方便楊帆進行康復訓練,媽媽帶著他在醫院旁邊租了一間房子,而爸爸負責在家中照顧姐姐。
  • 給老師送錦旗、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不洗腳這事叫家長過分
    近日江蘇徐州,一家長眾目睽睽下 「公然」給老師送錦旗,總結起來就是這樣: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對於這位家長的高調送錦旗的行為,網友卻表現得非常擔憂:以後你家小孩還怎麼在學校「混」呢?孩子天天不洗腳,這麼點事叫家長過分吧?問題是叫家長雖然說的事不洗腳的事其實是包含了其他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