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中蜂老人的養蜂場

2020-12-20 平凡華麗蜂

之前寫過一遍關於中蜂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位80歲高齡養蜂人分享的一些養蜂經驗,一些網友也私信我想了解一下,今天我就有幸走進了這位老人的養蜂場參觀,並剛好遇到老人正大打蜜。

老人給他的蜂園起了一個很普通的名字--劉氏蜂園,環境安靜,恬意,是一個養老的好地方。蜂場不是很大,大概四十多群蜂箱,但足夠老人忙活,自娛自樂的同時,也能滿足別人的需求。

說到蜜蜂,老人話語滔滔不絕,說到年輕時,也就是50年前、老人就和蜜蜂結下了不解之緣、結為好友。在60年代只有養蜂才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有利於民、老人才選擇養蜂。幾十年來屬研究型的飼養,工作之餘,全身投入,每月也有10多元蜂蜜收益,在當時也算不錯了。後來復員地方,從官到民,只有40多元的月收入養活一家老小六口人啊!再後來又由民到官,收入仍不能維持生機,那時就只能靠蜜蜂了。最早期蜂蜜每斤0.5元,50多年的艱辛歷程,到現在每斤120元。養蜂不能成為富豪、富翁、富有、但確能給你心態滿足,幸福的家庭生活。

蜜蜂還救過老人的命!40年前老人就得了要命的多種疾病,在偶然一次查蜂時、蜜蜂蟄了老人的臉部一個穴位,第二天老人多年醫藥治不好的過敏性鼻炎大大好轉,自已又重蟄了幾次,徹底好了,從此發現蜂毒還能治病,所以他說蜜蜂救了他、救了他的家、也救了眾生、人類離不開蜜蜂啊!

老人一邊與我聊起了與蜜蜂的緣分,一邊手中也沒有停下打蜜的工作。只見他把蜂箱打開,一框框的仔細檢查著蜂群,並說早春取蜜不僅是繁蜂,還可以防病治病 調整蜂群,早春管理等工作同時進行,打出各種花蜜要分別收取保存,不同的花蜜,不同的質量,不一樣的價值,保證蜂蜜質量,在於純正,千萬不能造假,制假,以次充優啊!

與老人暢聊,聽得出他對自己一生的滿足與快樂,這不一直都是我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嗎?圖片中你看到蜂王了嗎?想了解更多,加我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關於家庭養蜂場,怎樣才能把它辦好?
    關於家庭養蜂場怎樣才能辦好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從我們養蜂的目的來看,目前國內家庭養蜂模式並不是沒有,可以說大多數的養蜂場都是家庭模式,只是我們應該從銷售和品牌的角度考慮,如何把家庭養蜂場辦好,畢竟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應該充分考慮適合於現代的養蜂模式。
  • 天水發布養蜂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建成全國中蜂核心養殖區
    3年累計發展養蜂建檔立卡貧困戶2200多戶,通過中蜂養殖使9400餘人脫貧,把中蜂養殖業發展成全市重點特色產業,把天水建成甘肅重要的中蜂養殖產業基地、繁育基地和全國中蜂核心養殖區。  2.主要任務。  三、養蜂產業發展區域布局  根據全市自然資源、養蜂發展實際、蜂產品加工水平、蜜源植物利用現狀等,堅持中蜂與西蜂發展並舉,在全市建立中蜂養殖核心區,規劃西蜂放養區域,發展蜜蜂養殖產業示範園區,加大對蜜源植物資源和種質資源的保護利用力度,建設種蜂繁育場,提高供種能力。
  • 來鳳中蜂養殖超4萬群 有望成武陵山區最大中蜂基地
    閱讀提要來鳳養蜂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豐富,但技術落後,產品質量不高,市場銷售不暢。近3年,來鳳縣充分藉助農業農村部、杭州市的幫扶力量,全方位提升養蜂技術、管理方式和產業化水平,培育出了一個全新的中蜂產業,打造武陵山最大的中蜂基地,加速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 中蜂養殖,從「四律一法」談養蜂,掌握規律養出強群
    一、二四律(溫飽律)       「二」指每張脾上保持二指寬的蜜粉帶,這是中蜂生存和發展最基本的物質保證。好比人類生存的溫飽線,超越此線則「家庭幸福、人丁興旺、心安理得」;低於此線則「擔驚受怕、計劃生育、逃難他鄉」。
  • 簡單實用的中蜂免移蟲育王
    年齡大的、初學的,反覆學又學不會的養蜂者,是根本辦不到的。筆者在養蜂實踐中,刻苦鑽研育王技術,邊學邊幹邊總結邊探索邊請教育王師傅,總是移不好小幼蟲——小幼蟲挑不起來,挑起來了又傷了;在 1小時內,可能就是移出二十來條小幼蟲,結果可能就成活兩三條或者四五條,真是累人又氣人。但我始終沒有放棄,沒有被困難嚇倒。
  • 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考察調研麥積區中蜂養殖產業
    考察組先後深入元龍鎮甘肅秦嶺蜂業有限公司、東岔鎮桃花坪中蜂養殖基地、黨川鎮石咀中蜂產業園、麥積鎮草灘中蜂養殖基地、成市園中蜂養殖合作社和甘肅省蜂業技術推廣總站等地進行了考察指導,在每個考察點上詳細了解中蜂產業發展情況並進行現場指導。
  • 延安富縣:記張家灣鎮炮樓村黨員李喜龍養蜂先進事跡
    我第一次見到李喜龍是去年的夏季,一個大學生養蜂人,到政府給全鎮的蜂農講授養蜂知識,他不善言語,但對於養蜂技術卻能夠侃侃而談。從養蜂知識的空白到如今的技術「大拿」,他經歷了好多曲折,想過放棄,另謀出路,但憑藉對養蜂的濃厚興趣,他堅持到了最後,也嘗到了人生的第一滴「蜂蜜」。
  • 科學網—科學養蜂 甜蜜致富
    該區域內有大量椴樹、漆樹、五倍子、板慄等優質蜜源植物,是中蜂的天然棲息地。據蜜蜂所專家測算,載蜂量至少10萬箱,年產優質蜂蜜至少1000噸,產值可超過1億元。 養蜂承載著當地百姓的脫貧致富夢想,全縣有2160餘戶農戶從事中蜂養殖。曾經當地養蜂主要靠天,蜂農希望提高養蜂技術卻不知從哪做起。
  • 富縣:到2020年中蜂養殖量將達5萬箱 一箱年入千餘元
    富縣:到2020年中蜂養殖量將達5萬箱 一箱年入千餘元 2018-09-04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蜂養殖,一箱蜜蜂幾脾蜂合適?老蜂農:不一定
    養蜂業上有一句話:「沒有一項養蜂技術是全國通用的」。這句話簡單明了,也直接暴露了蜜蜂的區域性生物學特點。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究竟中蜂一箱幾脾最好。中蜂的蜂箱問題中蜂的蜂箱不像意蜂那樣單一,一般意蜂的蜂箱就是一種,那麼就是郎氏意蜂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意蜂十框標準箱,但是中蜂的蜂箱很多,由於各地的中蜂群勢和習性有所不同,中蜂除了中蜂標準箱外,還有很多民間自己研製的蜂箱,比如我們常說的高窄式中蜂箱,GN式中蜂箱、中蜂16框臥式蜂箱、臥式土養蜂箱等等。
  • 走進養蜂人家 感受甜蜜生活
    走進養蜂人家       感受甜蜜生活      為深入貫徹江蘇省課程遊戲化中「合理利用各類自然資源
  • 中蜂「採蜜三要素」和「強群優勢」的探討
    在中蜂生產實踐中,養蜂員經常體會到中蜂王的老化要比意蜂王更快些。因此,要強調結合春、冬二個分蜂季節更換新王,以不斷提高蜂王素質,為流蜜期的高產創造條件,也為以後的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中蜂"強群優勢"的特點 "強群"高產的實踐和理論是養蜂界所公認的。
  • 蜜蜂養殖技術|我的養蜂思路
    我地處於渭北高原,從洋槐花期開始,就有四川、鹹陽等地意蜂養殖者來放蜂,直到本月末,荊條花中後期,在此期間也認識了不少養蜂者及養蜂愛好者,一來二去,成了朋友,除了交流養蜂的一些技術性問題,也會談到養蜂的發展。
  • 中蜂野性難馴,養蜂人該怎樣馴養中蜂?注意4點,成功率更高
    第二:蜂群中蜂蜜充足對於家養的蜜蜂來說,我們都知道我們養蜂的最大目的是取蜜,而野生的中蜂除非被人發現,否則蜂群中的蜂蜜是一隻充足的,但是家養的中蜂就沒有這樣的條件,這是野生中蜂的另外一個特徵。相對來說中蜂不像缺蜜第二:蜂群的遮陰相對來說中蜂其實比較怕熱,沒有養過蜜蜂的朋友總是覺得冬季養蜂是最怕的,但是有經驗的養蜂人反而最怕夏季,夏季是中蜂容易逃亡,最大的原因就是溫度過高,中蜂怕熱,相對來說中蜂這點蜂部落認為沒有意蜂那麼強,所以對於中蜂養殖來說,在蜂箱的擺放上是不應該像意蜂那麼隨意的
  • 我縣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中蜂養殖培訓
    本網訊(通訊員田偉)1月6日上午,由縣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的高素質農民培育中蜂養殖培訓班在來鳳縣農廣校正式開班,來自我縣養蜂企業的員工和蜂農共100人參加培訓。此次培訓為期1周,聘有專業養蜂能人進行養蜂專題講座及蜂箱實踐操作,主要圍繞中蜂蜂群擴繁培育、養殖病蟲害防治、蜂產品精深加工、蜂產品質量控制等關鍵技術環節進行培訓;組織學員到同行業先進基地學習先進經驗,提高我縣養蜂企業和蜂農的養殖水平。編輯:曹徵服【來源:鹹豐新聞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中蜂新法飼養,養蜂人常用的過箱方法,蜂群快速壯大
    ④防止飛逃,中蜂對於環境惡劣的環境相當敏感,尤其是過箱之後,容易發生飛逃現象。過箱次日上午,要觀察過箱之後的蜂群狀態。如果蜂巢清除蠟屑,拖出死蜂,並有採集蜂進粉,表明過箱成功;如果箱內有劇烈的聲音,巢外蜂群飛行慌張,表示可能失王,及時開箱檢查,若是失王,可以在傍晚的時候誘入新蜂王或是植入新王臺。如果巢內蜂王還在,不產卵,腹部縮小,巢脾無蜜,可能是要飛逃。
  • 新手養蜂,如何才能養殖成功?蜂種選對,努力不白費
    養殖蜜蜂,可以說每個養蜂高手都是從新手一步一步開始往上走,期間經歷了許多不同原因造成的失敗,總之,方法會比困難多,只要肯刻苦學習,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題,對於新手養蜂,山娃養蜂根據多年的養蜂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介意,希望能讓養蜂新手少走一些彎路。
  • 傳統土法養殖的中蜂如何轉場?問題只有3個,2招輕鬆解決
    關於傳統土法養殖的中蜂如何轉場的問題,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其實在實際養殖中,現代化活框養殖的中蜂進行轉場的情況倒是比較常見,但是如果是傳統土養的蜜蜂, 在實際養殖中進行轉場的並不多。既然在實際養殖中土法養殖中的中蜂進行轉場的不多,那麼是不是說傳統養殖的中蜂就不適合轉場呢?
  • 中國養蜂用的巢脾是多大的?最常規的巢礎尺寸有哪些?
    這其中企業性質的,有專業個體大戶,有中小戶,作為副業來養蜂的群體更是非常的龐大,有的養的一兩箱玩的。在這麼龐大的群體當中,有一項數字非常有趣,那就是養蜂的模式和方法,百花八門,南北各異。但但就巢礎這一項來說就出現了很多規格。聽蜂之語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份巢礎規格的使用數據,僅供大家參考,其中巢礎尺寸的大小差異最主要發生在中蜂養殖群體中。
  • 中蜂也能這樣操作嗎?
    養蜂最主要的目的是採收蜂蜜,但並不是每個季節都能夠採收蜂蜜的,只有在外界有豐富的蜜源植物流蜜的時候,才能夠採收到蜂蜜。在蜜源缺乏時,養蜂人需要給蜂群適當的補助餵養,特別是日常消耗大的西方蜂種,不僅在蜜源植物少時無法採收蜂蜜,在蜜源植物缺乏時,還需要大量的補助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