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生活紀實:老年心理特徵探究

2020-09-20 英才文萃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多彩,老年人的心理特徵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這很正常,不足為怪。


當人進入老年,生理機能日趨老化,腦力遲鈍,承受能力減弱,對待新生事物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相應變差,各種疾病襲來,這是人走向燈枯油盡的徵兆,是自然規律,任何人也無法抗拒的。


NO.壹


據我的親身體驗和多年的調查了解到的情況,老年心理特徵的變化表現在如下種種:


第一,不願住城市,寧願住山村老家。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老年人過不慣城市高節奏的生活,車來人往,川流不息,嘈雜擁堵,雖購物就醫方便,但就是過的不自在,不充實。而鄉村老家,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步伐,水泥公路四通八達,公交車來來往往,商店到處都有,貨郎車一日多趟,村上有衛生室,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環境優雅,空氣新鮮,清潔衛生,還有老友鄰居談天說地,自由自在,真是世外桃源,美哉快哉!


第二,不願與兒女住在一起,寧願獨居一處。

老年人有他們獨特的生活習慣,有他們的感情生活,也有他們的好友親鄰,吃的穿的用的也都有他們的嗜好,一日三餐,按部就班,睡得早,起得早。有的還喜歡打麻將,玩撲克。


而子女一般是隆更半夜還冇睡,第二天太陽老高了還冇起床。早餐進麵館,中䬸進酒館,晚餐不吃吃零食吃夜宵。有的兒子媳婦鬧矛盾,還會孫悟空大鬧天宮。


老年人怎麼能安得下心,穩得住身,橫下一條心,不如獨居痛快,無拘無策,盡享天倫之樂。


第三,不願鋪張浪費,寧願節衣縮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今有的兒女啊,生在福中忘了福,不劃家底,不算經濟收入,講究吃喝玩樂。吃的,這個不衛生,那個不養生,剩飯剩菜一滿桌,甚至隨意扔在垃圾桶。穿的,這件不高檔,那件不時髦,一件換一件,堆在箱子裡還算不錯,有的竟扔進垃圾箱,或者一把火化為灰燼。用的,這個已過時,那個已破舊,購新的,丟舊的。


老年人大多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他們經受了舊中國饑寒交迫的生活磨鍊,又經過了解放後為改變一窮二白面貌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考驗,用辛勞和汗水換來的衣服、糧食和家具,怎麼捨得讓後人糟蹋呢,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第四,不願當保姆帶孫,寧願打工賺錢。

如今的小孫子小曾孫,看得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樣顯貴,吃的零食堆滿箱子,穿的衣服裝滿柜子,玩具鋪天蓋地,罵不得,更打不得。況且,他們見多識廣,兩三歲就會玩手機,開關電視機,還特別不聽話,調皮。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如何交差不說,怎麼能對得住子女?


故此,有些老年寧願去打小工,守門衛,掃街,少吃鹹魚少口乾,落得個輕鬆自在。


第五,不願多說話,寧願守口如瓶。

話多傷神,嘴多得罪人。老年人對某件事情有看法和建議,話冇說完,就遭到了子女的反對,說這個你不懂,那個你不行,老人只好立時打住,把話咽了回去!以後,無論大事小事,老人只當作耳邊風,不聞不問,守如瓶,省得費心勞神。


笫六,不願打單身,寧願找個老伴。

一夜夫妻百日恩。少是夫妻老是伴。一般老年喪偶以後,都有一個心願,就是找到一個合適的老伴相依為命,渡過殘年。


然而,有的兒女並不理解老人的心,不替老人著想,卻只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怕這怕那,斤斤計較。一是怕增加了一個老者,就增加了生養死葬的經濟負擔。二是有退休金的老人,怕錢被騙走。三是老伴在年輕時有過錯誤,人家議論,怕丟臉面不光彩。


殊不知,多了一個老者,你的父親或母親又多了一人照顧,就能減輕你們的工作壓力,況且,你們也增加了一個親人,一家兄弟姐妹,一家親朋好友,家中有什麼困難,也就多了一些人鼎力相助,朋友不怕多,冤家不怕少啊,何樂而不為呢!何必還要惦記老人的這點退休金,何必還要顧及自己的什麼顏面?難道金錢能買回你父母的幸福嗎,你的顏面比你父母的生命還可貴嗎!


第七,不願手中無錢,寧願有點積蓄。

俗話說得好:&34;依了草鞋打爛腳″啊!凡事要留有餘地,想得長遠一點。對於家庭經濟條件好,又孝順的子女來說,那是另當別論。而對於那些家庭經濟來源不足,更是不孝順的子女來說,要是你平日裡,想吃點什麼,買點什麼,總不能件件向子女開口要錢。萬一有什麼急病,等子女籌得錢來,恐怕你早已一命嗚呼了!何況,久病床前無孝子。因此,不論是哪樣的老年人,手裡還是留點積蓄的好,不可花得精光。


第八,不願寄人籬下,寧願有個窩。

人老了,心就定了,不願住兒女家,也不願租住他家,更不願住親朋戚友家,只想有個自己的窩,自己的家,即使是平房茅屋,也心安理得。這就叫落葉歸根!


第九,不願赴宴,寧願守家門。

要是誰家紅白喜事,或是親朋請客設宴,老年人一般不願去參與,他們吃不慣山珍海味,大魚大肉,看不慣高談闊論,醉酒成瘋的場面,寧願痛痛快快在家吃五穀雜糧,粗茶淡飯,安安穩穩地睡一好覺。


第十,不願遊山玩水,寧願在家看電視。

人老了,有的高血壓,也有的糖尿病、心臟病,還有的各種心腦血管病,心不寧,腿不便,眼不靈,坐不得車,爬不得山,過不得橋,何必浪費錢財,活活受罪呢?倒不如在家看看電視,了解國內外大事,觀賞世界各地風景名勝,欣賞歌舞戲劇,不也一樣樂哉!


笫十一,不願子女不和,寧願吃苦受罪。

山中樹木有高低,十指何曾一嶄齊。有得幾個兒女,老人退休誰接班,老人贍養,財產分配,老人再婚等問題上,各抒己見,糾纏不清,爭論不休,導致不和,造成了老人的一塊心病。請政府調解,親友勸解,家醜不可外揚,傷了面子,只得忍氣吞聲,吃苦受罪,自食苦果。在世如此,死後又是如何呢,浮想連翩,不得其解,憂心忡忡。


第十二,不願當累贅,寧願輕生。

世事難料,人心難測。個別不孝兒女,把老人當包袱,當累贅,認為老人多活一天,就要多負擔一天,多照顧一天。老人當然想不開,壓抑心頭,加上有的患有癌症、尿毒症等不治之症,或受其他疾病的折磨,便快刀斬亂麻,自縊身亡,死了死了,一死百了。


如此種種,反映出老年人在新的時代,新的生活條件下,所表現出來的新的心理特徵。



NO.貳


其所以有諸種心理特徵的出現,其主要責任在於子女,儘管你們是出於好心與關愛,但其效果與你們的出發點相差甚遠。由於你們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缺乏孝心與尊重,自以為是,看不起老年人,導致到走向反面,給予老年人的是心理上的壓力,精神上的打擊,以及思想上的摧殘!


我在這裡不是言過其實,而是實話實說。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建議:

其一,多理解寬容,著手減輕老年人的心理壓力。

老年人人雖老了,但心沒有老,總是向著自己子女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呵!對於子女應理解這片良苦用心!老年容易感情用事,容易發火動怒,你們只能忍讓寬容,切忌對著幹,不能指責老人這也不懂,那也不行。試問,你自己究竟懂多少?還不是在學中幹,幹中學,積累經驗教訓,從外行到內行的!


其二,多看長處特點,杜絕給老年人的精神打擊。

老年人風裡來雨裡去,經受住了多次政治運動和社會體制改革的考驗,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黨和人民給予了他們極高的評價,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重,何況你們是兒女呢!你們應學習和發揚老人的長處,對於他們的弱點,只要不是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予以包容,切不要說什麼你只會幹什麼,你去幹你的什麼去吧,這就是對老人的嘲笑和打擊!


其三,凡事多作自我批評,不要給老人扣上思想枷鎖。

凡事都要一分為二,以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在某一件事情上,如果老人與子女的觀點不統一,甚至發生了爭議,對於子女首先要深思,自己有沒有錯,錯在哪裡。出於對老年的尊重和體貼,不要光顧指責老人,退一步海闊天空,難道這樣做,航行在大海中的船真會翻嗎!何不學會理智一點,硬要逞什麼一時之能,圖一時之快!


老年人心理特徵的變化,這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好的,只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禮,將心比心,循循善誘,特別是子女生活上的關爰,感情上的融合,言行舉止上的謹慎,這是一個關鍵。



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落實好老年權益保障法,用我們的孝道、尊重和關愛去打動老人,還老人一片嶄新的天地,讓他們開開心心地過好每一天,幸福美滿地渡過晚年!


- END -


相關焦點

  • 老年生活紀實:老年人預防疾病之淺見
    我們的老年朋友,要想預防疾病發生,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還是根據各自的身體健康狀況,在虛心學習與實踐科學養生方法的前提下,各自走好自己的路,不可千篇一律地去模仿別人,而拋棄自己幾十年來養成的固定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那反倒會格格不入,弄巧成拙。上面我所談及的這些,只是我個人的淺見,恐怕有些缺乏科學性,敬請大家像是飲酒,還是自斟自酌吧!
  • 關愛老年心理,關注老年抑鬱
    隨著社會逐漸老齡化,老年心理健康愈發受到廣泛關注。其中,老年抑鬱障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精神心理障礙,嚴重影響老年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據統計,老年抑鬱障礙患病率約為5%-15%。抑鬱障礙目前病因尚不明確,與遺傳、病前人格特徵、心理社會因素、生理軀體因素等有關。
  • 老年生活紀實:老年喪偶後的心理狀況
    導 語老年喪偶是古往今來一種正常的現象。生老死葬,是一種任何人也不能抗拒的自然規律。在當今,社會如此美好,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老人們盡享社會主義的天倫之樂。然而,對於老年喪偶者,不論是喪夫、還是喪妻,他們的心理狀況究竟如何呢?
  • 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及老年心理保健的方法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來臨,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正日益凸顯,故社會各界均須重視和關注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老年人隨著生理功能的減退和家庭及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承受著比年輕人更大的心理與生理上的雙重壓力,因而晚年後可能會出現焦慮、抑鬱、失眠等各種心理精神問題,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因而老年保健養生除注意身體保健外,更急需補充「心理營養」。
  • 老年常見心理障礙的預防和調試
    今天下午,鄭州市九院心理治療師趙靜做客鄭州新聞廣播《尋醫問藥幫您辦》節目普及疏導老年常見的心裡障礙常識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2.5億。老年常見的心理障礙識別:常見的老年心理障礙有:失眠、抑鬱、焦慮、軀體化障礙
  • 頤養天年,謹防老年抑鬱症
    日前,記者就老年抑鬱症的相關問題採訪了市口腔醫院心理一科主任、高級心理治療師張俊峰。老年抑鬱症多表現為身體不適身體一直很好的李大爺退休後,感覺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他經常感覺肩頸、腰背酸痛,而且酸痛部位也不固定。胸口也時常出現發悶、發慌的情況。李大爺根據自己的症狀,有時懷疑自己得了冠心病,有時又懷疑自己患了腫瘤,一次又一次要兒子帶其到醫院看病。
  • 讓優質老年教育成就優雅夕陽生活
    老年人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奉獻者,教育是老年人「再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是老年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活到老,學到老」,繼續受教育,既是老年人的權利,也是需求。我們需要滿足老年人美好生活的教育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讓夕陽生活更優雅。優化供給,滿足平等多樣化需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 關愛女性心理健康,預防老年痴呆、老年跌倒
    2 / 9 「60%的疾病是由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所導致」「跌倒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要原因」,12月11日,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在隴南市西和縣十裡鎮十裡中學開展「關愛女性心理健康、關愛老人」主題宣講。
  • 老年抑鬱症|被忽視的老年抑鬱,如何診斷及預防?
    抑鬱症作為常見精神心理疾病,診斷非常重要。只有診斷準確,才能夠對抑鬱症的進行有效治療。因為抑鬱是一種負性的不愉快的情感體驗,情感低落、哭泣、悲傷、失望、活動能力減退,以及思維認知功能的遲緩為主要的特徵。
  • 老年綜合評估科學界定老年人生活能力
    事實上,有一種可以綜合判斷老年人生活能力功能性指標的「體檢」方法,很多人並不了解,即老年綜合評估。  據北京老年醫院老年病臨床與康復研究所副主任醫師金哲介紹,老年綜合評估是多維度跨學科的輔助診斷方式,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診療模式,通過確定老年人在醫學、精神心理、社會行為、環境及其功能狀態方面所具有的能力和存在的問題,進而為老年人制訂一個綜合協調的、短期或長期的診療、康復和照護計劃。
  • 首屆全國老年語言學講習班在同濟大學開班
    供圖   中新網上海3月16日電 (黃艾嬌 許婧)由同濟大學主辦的首屆全國老年語言學講習班正在同濟大學舉行,來自全國數十所高校、醫院從事老齡化及老年語言學研究、老年認知障礙疾病診治的百餘名教師、醫生及研究生參加此次學習。  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老齡人群會出現語言衰退、甚至語言障礙現象,老年語言學研究及其應用正日益受到關注。
  • 美國老年教育研究
    老齡化理論定義不同時期老年人群的特徵,辯證地討論其對老年教育實踐產生的效果,可促進研究者們對於老年人群及其教育相關問題的深刻反思。通過聚焦理論更迭中內涵演變和理論視角下老年教育問題與價值的研究,可為中國老年教育本土化實踐提供借鑑。
  • 鯉城首個「老年心理衛生服務點」揭牌
    老年人心理諮詢室臺海網10月20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日前,鯉城首個「老年心理衛生服務點」,在開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成立。該服務點今後將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專業心理諮詢服務,共同搭建老年人心理關愛平臺。據介紹,該服務點位於開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樓,專設「老年人心理諮詢室」,為老年人心理諮詢營造隱秘、舒適空間。
  • 老齡化社會呼喚老年語言學的出場
    在過去二十年裡,老年人的語言及言語行為已逐漸成為神經語言學、心理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共同認可的研究對象,涉及病理、心理和社會三個維度。然而,語言病理學僅僅是老年語言研究的一個重要側面,多學科的立體式研究才是對老年語言全面而科學的研究。  心理學角度不可或缺  人類語言除了生理基礎外,還包含著複雜的心理過程。心理語言學研究語言與認知活動之間的關係,通過觀察和實驗揭示言語感知、理解、產出表達的心理機制。
  • 老年人健康的隱形殺手——老年焦慮
    本身而言是比較容易治療的心理疾病,焦慮症是以焦慮為中心症狀,呈急性發作形式或慢性持續狀態,並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為特徵的一種神經官能症。,而且人們往往忽略這種心理疾病,而把原因歸結到一些器質性疾病,比如心臟病、糖尿病等。
  • 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開展老年在線教學實踐
    然而,還有一群學習者,也需要得到關注,那就是老年大學的學員。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的「樂學直播」課堂的觀看量突破10萬人次。數字背後,是一群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樂觀開朗、乘風破浪的老年學友們。老年群體的學習需求也是剛需「老年人的學習就是唱歌跳舞,停一下沒關係。」
  • 老年人健康的隱形殺手——老年焦慮
    老年焦慮老年焦慮症本身而言是比較容易治療的心理疾病,焦慮症是以焦慮為中心症狀,呈急性發作形式或慢性持續狀態,並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為特徵的一種神經官能症。心理疾病,而把原因歸結到一些器質性疾病,比如心臟病、糖尿病等。
  • 差異化養老:基於我國老年殘疾人異質性特點分析
    [4] 我國老年殘疾人口規模如此之大、增長如此之快是擺在政府和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要解決這麼龐大老年殘疾人群體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首先要研究這個群體的特徵,分析其特點,做到有的放矢,為保證未來這個群體的生存和生活早做準備、提前預防,採取有力應對措施。 三、異質性:老年殘疾人的特點 老年殘疾人既是老年人又是殘疾人。我國新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對殘疾人做了界定。
  • 社會關係影響老年自殺的多維解構
    社會關係的結構失衡和功能缺失進一步惡化了老年人生理、心理、環境、文化等因素的不利處境,綜合作用導致了老年人的生命悲劇。一, 老年自殺是世界各國的嚴峻挑戰老年自殺是舉世公認的公共衛生難題。二, 影響老年自殺的主要危險因素首先,隨著年歲的增加,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一般都會快速退化。大量研究表明,生理健康惡化對會顯著的影響老年自殺意願和行為。年齡的增長和疾病的增多都會導致老年人各臟器功能下降,進而帶來認知、性格、情緒及心理能力上的問題。
  • 老年抑鬱,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健康不僅僅有身體的健康,還有心理的健康,只有心身健康才能活的幸福,活的有質量,才能長命百歲。從這個標準來看,雖然老人的壽命延長了,但目前很多老人的健康指數並沒有提高,尤其是老年的精神心理健康問題比以前有增長的趨勢,尤其是抑鬱情緒表現最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