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多彩,老年人的心理特徵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這很正常,不足為怪。
當人進入老年,生理機能日趨老化,腦力遲鈍,承受能力減弱,對待新生事物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相應變差,各種疾病襲來,這是人走向燈枯油盡的徵兆,是自然規律,任何人也無法抗拒的。
■ NO.壹 ■
據我的親身體驗和多年的調查了解到的情況,老年心理特徵的變化表現在如下種種:
第一,不願住城市,寧願住山村老家。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老年人過不慣城市高節奏的生活,車來人往,川流不息,嘈雜擁堵,雖購物就醫方便,但就是過的不自在,不充實。而鄉村老家,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步伐,水泥公路四通八達,公交車來來往往,商店到處都有,貨郎車一日多趟,村上有衛生室,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環境優雅,空氣新鮮,清潔衛生,還有老友鄰居談天說地,自由自在,真是世外桃源,美哉快哉!
第二,不願與兒女住在一起,寧願獨居一處。
老年人有他們獨特的生活習慣,有他們的感情生活,也有他們的好友親鄰,吃的穿的用的也都有他們的嗜好,一日三餐,按部就班,睡得早,起得早。有的還喜歡打麻將,玩撲克。
而子女一般是隆更半夜還冇睡,第二天太陽老高了還冇起床。早餐進麵館,中䬸進酒館,晚餐不吃吃零食吃夜宵。有的兒子媳婦鬧矛盾,還會孫悟空大鬧天宮。
老年人怎麼能安得下心,穩得住身,橫下一條心,不如獨居痛快,無拘無策,盡享天倫之樂。
第三,不願鋪張浪費,寧願節衣縮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今有的兒女啊,生在福中忘了福,不劃家底,不算經濟收入,講究吃喝玩樂。吃的,這個不衛生,那個不養生,剩飯剩菜一滿桌,甚至隨意扔在垃圾桶。穿的,這件不高檔,那件不時髦,一件換一件,堆在箱子裡還算不錯,有的竟扔進垃圾箱,或者一把火化為灰燼。用的,這個已過時,那個已破舊,購新的,丟舊的。
老年人大多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他們經受了舊中國饑寒交迫的生活磨鍊,又經過了解放後為改變一窮二白面貌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考驗,用辛勞和汗水換來的衣服、糧食和家具,怎麼捨得讓後人糟蹋呢,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第四,不願當保姆帶孫,寧願打工賺錢。
如今的小孫子小曾孫,看得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樣顯貴,吃的零食堆滿箱子,穿的衣服裝滿柜子,玩具鋪天蓋地,罵不得,更打不得。況且,他們見多識廣,兩三歲就會玩手機,開關電視機,還特別不聽話,調皮。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如何交差不說,怎麼能對得住子女?
故此,有些老年寧願去打小工,守門衛,掃街,少吃鹹魚少口乾,落得個輕鬆自在。
第五,不願多說話,寧願守口如瓶。
話多傷神,嘴多得罪人。老年人對某件事情有看法和建議,話冇說完,就遭到了子女的反對,說這個你不懂,那個你不行,老人只好立時打住,把話咽了回去!以後,無論大事小事,老人只當作耳邊風,不聞不問,守如瓶,省得費心勞神。
笫六,不願打單身,寧願找個老伴。
一夜夫妻百日恩。少是夫妻老是伴。一般老年喪偶以後,都有一個心願,就是找到一個合適的老伴相依為命,渡過殘年。
然而,有的兒女並不理解老人的心,不替老人著想,卻只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怕這怕那,斤斤計較。一是怕增加了一個老者,就增加了生養死葬的經濟負擔。二是有退休金的老人,怕錢被騙走。三是老伴在年輕時有過錯誤,人家議論,怕丟臉面不光彩。
殊不知,多了一個老者,你的父親或母親又多了一人照顧,就能減輕你們的工作壓力,況且,你們也增加了一個親人,一家兄弟姐妹,一家親朋好友,家中有什麼困難,也就多了一些人鼎力相助,朋友不怕多,冤家不怕少啊,何樂而不為呢!何必還要惦記老人的這點退休金,何必還要顧及自己的什麼顏面?難道金錢能買回你父母的幸福嗎,你的顏面比你父母的生命還可貴嗎!
第七,不願手中無錢,寧願有點積蓄。
俗話說得好:&34;依了草鞋打爛腳″啊!凡事要留有餘地,想得長遠一點。對於家庭經濟條件好,又孝順的子女來說,那是另當別論。而對於那些家庭經濟來源不足,更是不孝順的子女來說,要是你平日裡,想吃點什麼,買點什麼,總不能件件向子女開口要錢。萬一有什麼急病,等子女籌得錢來,恐怕你早已一命嗚呼了!何況,久病床前無孝子。因此,不論是哪樣的老年人,手裡還是留點積蓄的好,不可花得精光。
第八,不願寄人籬下,寧願有個窩。
人老了,心就定了,不願住兒女家,也不願租住他家,更不願住親朋戚友家,只想有個自己的窩,自己的家,即使是平房茅屋,也心安理得。這就叫落葉歸根!
第九,不願赴宴,寧願守家門。
要是誰家紅白喜事,或是親朋請客設宴,老年人一般不願去參與,他們吃不慣山珍海味,大魚大肉,看不慣高談闊論,醉酒成瘋的場面,寧願痛痛快快在家吃五穀雜糧,粗茶淡飯,安安穩穩地睡一好覺。
第十,不願遊山玩水,寧願在家看電視。
人老了,有的高血壓,也有的糖尿病、心臟病,還有的各種心腦血管病,心不寧,腿不便,眼不靈,坐不得車,爬不得山,過不得橋,何必浪費錢財,活活受罪呢?倒不如在家看看電視,了解國內外大事,觀賞世界各地風景名勝,欣賞歌舞戲劇,不也一樣樂哉!
笫十一,不願子女不和,寧願吃苦受罪。
山中樹木有高低,十指何曾一嶄齊。有得幾個兒女,老人退休誰接班,老人贍養,財產分配,老人再婚等問題上,各抒己見,糾纏不清,爭論不休,導致不和,造成了老人的一塊心病。請政府調解,親友勸解,家醜不可外揚,傷了面子,只得忍氣吞聲,吃苦受罪,自食苦果。在世如此,死後又是如何呢,浮想連翩,不得其解,憂心忡忡。
第十二,不願當累贅,寧願輕生。
世事難料,人心難測。個別不孝兒女,把老人當包袱,當累贅,認為老人多活一天,就要多負擔一天,多照顧一天。老人當然想不開,壓抑心頭,加上有的患有癌症、尿毒症等不治之症,或受其他疾病的折磨,便快刀斬亂麻,自縊身亡,死了死了,一死百了。
如此種種,反映出老年人在新的時代,新的生活條件下,所表現出來的新的心理特徵。
■ NO.貳 ■
其所以有諸種心理特徵的出現,其主要責任在於子女,儘管你們是出於好心與關愛,但其效果與你們的出發點相差甚遠。由於你們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缺乏孝心與尊重,自以為是,看不起老年人,導致到走向反面,給予老年人的是心理上的壓力,精神上的打擊,以及思想上的摧殘!
我在這裡不是言過其實,而是實話實說。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建議:
其一,多理解寬容,著手減輕老年人的心理壓力。
老年人人雖老了,但心沒有老,總是向著自己子女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呵!對於子女應理解這片良苦用心!老年容易感情用事,容易發火動怒,你們只能忍讓寬容,切忌對著幹,不能指責老人這也不懂,那也不行。試問,你自己究竟懂多少?還不是在學中幹,幹中學,積累經驗教訓,從外行到內行的!
其二,多看長處特點,杜絕給老年人的精神打擊。
老年人風裡來雨裡去,經受住了多次政治運動和社會體制改革的考驗,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黨和人民給予了他們極高的評價,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重,何況你們是兒女呢!你們應學習和發揚老人的長處,對於他們的弱點,只要不是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予以包容,切不要說什麼你只會幹什麼,你去幹你的什麼去吧,這就是對老人的嘲笑和打擊!
其三,凡事多作自我批評,不要給老人扣上思想枷鎖。
凡事都要一分為二,以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在某一件事情上,如果老人與子女的觀點不統一,甚至發生了爭議,對於子女首先要深思,自己有沒有錯,錯在哪裡。出於對老年的尊重和體貼,不要光顧指責老人,退一步海闊天空,難道這樣做,航行在大海中的船真會翻嗎!何不學會理智一點,硬要逞什麼一時之能,圖一時之快!
老年人心理特徵的變化,這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好的,只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禮,將心比心,循循善誘,特別是子女生活上的關爰,感情上的融合,言行舉止上的謹慎,這是一個關鍵。
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落實好老年權益保障法,用我們的孝道、尊重和關愛去打動老人,還老人一片嶄新的天地,讓他們開開心心地過好每一天,幸福美滿地渡過晚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