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通訊員 梁玲 江華報導
江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2006年5月設立的省級開發區,2018年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轉型為全市第一家省級高新區,目前已開發8平方公裡,共引進項目220多個,落戶了中國五礦集團、安徽海螺集團、中國風電等19家上市公司,培育了規模工業企業106家、高新技術企業31家、外貿進出口企業41家,形成了新材料、電機電器「一主一特」產業集群。2019年,高新區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178.8億元、工業稅金2.4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4.8億美元,先後被評為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省級發展開放型經濟優秀園區、省級平安園區、全省外貿十強園區、全省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連續6年獲得全市園區考核先進,連續3年獲評全省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園區,目前在全省139個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綜合評價中排名第19位,作為先進省級園區受到省政府通報表揚。
精繪一張藍圖,確定特色產業
江華縣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加速現有電機電器產業的鏈化延伸、補缺,引導電機電器產業集聚,全力打造「馬達之城,小家電之鄉」。成立了江華電機電器行業協會,形成了以豐輝電機、龍德晟機電、長錦成電器等企業為代表的電機製造產業鏈,現有電機電器產業鏈企業65家,可年產馬達3億隻,年產值可達30億元。為優化產業布局,江華高新區在高速路口規劃了 1000畝的「電機特色產業小鎮」,由縣政府科學布局,統一調度,匯聚小家電上下遊企業,現落戶的16家電機類企業已全面開工建設;投入2000萬元在207國道沿線建設標準廠房,提供給電機配套企業過渡生產使用,如長錦成電機配套的浩鴻成塑膠、華澤電氣、華鑫絕緣等企業都就近租賃廠房,形成沿路產業集聚帶。2020年1—8月,江華電機電器產業共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約18億元,同比增長211%,已佔全縣規模工業總產值的17%,成為當之無愧的產業績優股。江華電機電器產業總產值3年內可突破200億元,形成湖南最具潛力的電機電器生產基地。
打通鏈條節點,實施城鄉聯動
江華縣先行先試,開拓創新,圍繞電機產業鏈,堅持「規模工業進園區、小微企業進鄉村」的產業發展模式。緊緊抓住沿海電機企業急需轉移外遷發展的機遇,大力引進電機電器及配套企業,引導規模企業轉型升級,總部入駐園區,車間辦到鄉村,在降低用工用地成本的同時,為農村勞動力提供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一舉帶動2000多個貧困家庭脫貧致富,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實現了「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僅龍德晟機電項目就在短短1年內在多個鄉鎮開設7個扶貧車間,提供就業崗位1400多個,成為產業扶貧的主力軍。今年以來,江華縣集中簽約引進的21個工業項目中,電機電器及配套企業就有15個,合同引資12.51億元,佔比達到70%,當前洽談還有澳特萊恩智能家電、汪氏電器、康拉德電器等10多個小家電企業,各類電機電器企業紛至沓來,呈現「抱團式落地,聯盟式入駐、鏈條式發展」態勢,「馬達+小家電」產業鏈體系日益完備,後勁十足。
開展優質服務,優化發展環境
江華高新區把企業家當成自己人,把企業的事情當成自己家的事情,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營造「重商、親商、安商」的濃厚氛圍。江華縣委書記、縣長率先垂範,親自帶隊到粵港澳大灣區實地考察電機電器企業,現場調研、決策,力爭項目早引進、早開工、早建成。電機電器企業達成落戶意向後,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一事一議迅速審議敲定招商合同,明確項目指揮長,組建項目指揮部,實行一套人馬、一包到底。各項目指揮長、高新區主動指導、幫助企業迅速理清辦理事項,列出服務清單、倒排工期,各責任單位根據倒排工期的時間節點切實推進電機電器項目建設。
為更好地服務電機電器企業,江華高新區率先建成了全市第一個縣級海關工作站、第一個外貿「兩倉」、第一個出口退稅資金池,並深化與江華天宇孵化園管理公司的合作,提供招商服務、項目申報、上市服務,委託其提供平臺服務和規劃建設園中園,讓電機電器企業「轉移」過來後實現「轉型」升級。江華高新區著力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始終做到靠前服務、主動服務、延伸服務、全程服務,為電機電器企業的發展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江華高新區規範市場環境,加強政務誠信建設,探索構建廣泛有效的政務誠信監督體系,堅持誠信至上、法律至上,對出臺的招商政策、承諾的優惠條件,堅決負責到底、兌現到位,進一步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根據與電機電器企業籤訂的招商協議規定,在企業建設期間,園區為企業提供臨時過渡廠房和住宿,先繳納的租金達到約定主營業務收入後再獎勵企業,企業設備到位後及時兌現設備補貼,確保企業減輕壓力、平穩過渡、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