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迫症康復的關鍵之四:繞道而行
強迫症的治療不以症狀為治療對象,即不針對症狀本身去解決,不針對目前脆弱的心理素質本身去解決,不針對不良的生活習慣本身去解決,也不針對有缺陷的個性本身去解決。強迫症的患者由於長期對自我的過分關注,平時的日常生活已經宛如一潭死水。
-
強迫症康復的關鍵之六:「接納」也需捨棄
強迫症是人類煩惱的極端,所謂「接納症狀」確實是擺脫此煩惱的唯一途徑。 只有跳出那個封閉的強迫症症狀的死循環,康復才有希望。實踐證明,單純地採用接納,其實還是沒有跳出這個怪圈。 表面的「接納」,「接納」也是「反抗」;真正的「接納」,「反抗」也是「接納」。把「接納」這種有為法也捨棄了吧!
-
生活習慣養成不是小事,抓住這6個關鍵點,幫娃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孩子一旦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他無疑將終生受益,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生活習慣養成不是一件小事,可以說是最基礎的習慣養成。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為更好地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良好生活習慣到底包括哪些內容。
-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不再尿床
育兒新經 文/吳婧 通訊員/王雪飛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讓孩子不再尿床 天冷了,孩子遺尿的情況多起來,中醫科、腎內科的醫生要提醒爸爸媽媽們:遺尿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有危害,因此對這個問題必須重視,而讓孩子遠離溼被窩,關鍵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強迫症康復的關鍵之一:戒除依賴心理
大多數的強迫症患者,都存在比較嚴重的依賴心理,這個從他們四處求助於心理醫生的幫助以迅速求得心靈的解脫中,可見一斑。強迫症的康復還需要患者戒除依賴心理,儘早培養出屬於自我的獨立且健全的人格,這也是打造全面能力的基礎。
-
走出強迫症的牢籠之歌
我自己曾經得過15年強迫症,歷盡艱辛試過各種辦法都沒有什麼效果,絕望之際,最後因緣遇到內觀,內觀奇蹟般地讓我走出強迫症的牢籠。我康復後做了6年的強迫症諮詢,幫助大量強迫症患者成功走出強迫症,獲得康復,發生蛻變。內觀是解決強迫症問題的終極之道。
-
走出強迫症的牢籠之強迫症的本質是什麼
作者天年(郝兆強)點擊我的頭像看更多強迫症原創文章。神經症患者的症狀千奇百怪,症狀各異,什麼荒誕離奇的症狀都有,生活當中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平常人正常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他們強迫的對象或是症狀。一般每位患者都覺得自己的症狀與別人不一樣,自己比別的患者更痛苦,或是沒有遇到與自己的症狀完全一樣的患者覺的自己的症狀很特別,心靈倍感孤單。
-
強迫症康復的關鍵之二:現在就可以放棄藥物治療了
無論如何,強迫症都只是一種心理疾病。藥物治療永遠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目前為止好像還沒有看到一例靠藥物治療能徹底康復的案例。是我們的心理素質沒有得到根本的提高,性格缺陷沒有得到完全的修正,生活已經不在了。真正需要做得非不勞而獲地用藥物來暫時求得平安無事,而是需要鼓足勇氣通過辛勤的勞動去錘鍊我們的心理素質,修正我們那有缺陷的個性,改變我們不在的生活!晚放棄不如早放棄。
-
2歲寶寶「強迫症」太可怕,寶媽別擔心,這正是養成好習慣關鍵期
2歲寶寶「強迫症」太可怕,不合心意就哭鬧小劉的寶寶現在只有2歲,是一個活潑好動的男寶寶,最近小劉發現寶寶出現了很多奇怪的行為,就像是得了「強迫症」。因此當寶媽發現寶寶出現類似「強迫症」等行為,比如對環境的布局有強烈的要求、對某些事物有強烈的佔有欲、對某些事情發生軌跡有強烈的要求等等。這個時候寶媽就需要注意了,寶寶可能就是進入了秩序敏感期。雖然說寶寶進入秩序敏感期,對很多寶媽來說都很糟心,但其實秩序敏感期可以說是幫助寶寶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
-
強迫症康復的強迫症康復的關鍵之五:放棄一切有為法
從醫學的角度而言,強迫症症狀的實質是大腦中的一個病理性興奮點,這是一個頑固而很難在短時間內消散的興奮點。
-
養成良好習慣從小抓起
作者:孫魁通過母愛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就是指母親以言傳身教引導孩子養成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工作的好行為、好傾向、好風尚,努力做到生活上克勤克儉、學習上勤奮刻苦、工作上愛崗敬業。在家庭教育中,母親的各種習慣對孩子影響特別深遠,孩子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複製並影響其一生。
-
09如何用價值觀幹預強迫症?——致力於強迫症的徹底康復
所以,幫你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不是就會讓你充滿動力地去阻止強迫行為、離開強迫思維?很多諮詢師一味地對症狀發起進攻,想盡各種辦法、窮盡各種技術、找遍各種理由來消除或者控制症狀,好像能把症狀消除或控制住就成功了。很多強迫症患者也被他們帶偏了。難道消滅了敵人就等於過上了好日子嗎?
-
心理學家:抑鬱症、強迫症並不可怕,堅持這個康複方案做就能好
對於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神經症的康復來說是需要一個長期系統的心理醫治和成長的過程,絕不是一下子,或是一個月、兩個月就能痊癒的,進一步來說,症狀消除的過程,就是思維模式改變的過程,而思維模式改變的是需要時間的,這也是很多沒有正確認識或急功近利的患者
-
路易克斯鋼琴告訴您:如何養成良好的鋼琴學習習慣
適應並且⾃主地獲取更多演出機會,這不僅僅是「積極的⼈⽣態度」,也是我們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所能養成的⼀種良好的習慣。每⼀位學習鋼琴,或是學習其他樂器的⼈,都會希望能夠從⼀開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習慣⼀點⼀點將⾳樂帶⼊⾃⼰的⽣活當中,再進⼀步的⾛出琴房,⾛出練習室。
-
走出強迫症的牢籠之前言
歷經艱難的十五年,用盡各種方法,最後因緣遇到「內觀」,在網絡上看到一句話內觀是從根本上解決人的煩惱和痛苦,這句話讓我內心產生劇烈搖晃,摸索練習內觀領悟了身心實相,看清了強迫得本質,發生蛻變,自己成功自救,至今自己已經走出強迫症多年。內觀是走出一些頑固強迫症的終極之道。在自己走出強迫症的康復過程中,歷經時間很長,走過很多彎路,也沒有想到今生會康復。
-
家長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家長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於自身和孩子的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家長而言,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有利於豐富精神世界、充實家庭生活,同時也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為孩子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起到良好的指引和帶動作用。1.
-
抑鬱症、強迫症自愈:三個案例,兩種方法,堅持練習你就能康復了
抑鬱症、強迫症自愈:三個案例,兩種方法,堅持練習你就能康復了絕大多數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除了依靠藥物的治療外,也都會尋求心理方法的治療,然而遺憾的是,因為沒有系統和可實踐的方法,所謂的心理治療往往變成一種蒼白無力的「大道理」,沒有實質的效果。如;以下三個案例。
-
強迫症孩子的作業本是啥模樣?網友:比印表機還規整,太自律了
網絡上關於「強迫症」的吐槽,讓人哭笑不得。強迫症是什麼時候養成?很多人從幼年時期就有不同程度的強迫症表現。強迫症孩子的作業本是啥模樣?網友:比印表機還規整,太自律了前不久,有媽媽曬出了自家強迫症孩子寫作業的視頻。
-
強迫症治療案例
8月份到現在11月馬上快結束了,我好轉後基本都兩三周才會找老師,整整快四個月,沒有過一次復發,應該算是基本康復了。 雖然現在有時候也會擔心,會害怕復發,但我好像掌握了一種技能,現在的擔心只是擔心,害怕只是害怕,我去接觸這種情緒,感受它,這是一種勇氣和方法,在老師的指引下覺知強迫的來臨,不排斥,對高效率不追求,允許低效率,慢慢形成了一種防禦機制。
-
重度強迫症患者的心路歷程之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後來實在是不堪痛苦的折磨,我開始從網上搜集相關症狀,才知道原來我是得了強迫症,並且還是重度的,後來我就買相關的書籍自學,也關注了相關公眾號,學習他們分享的一些方法心得,自此開啟了我的強迫症自救自愈之路。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既然得了強迫症,肯定要先了解這個對手呀,把對手研究透了才能制定相應的戰略方案,進而戰勝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