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拒絕,其實這是一門藝術,在王家衛的電影裡,有這樣的一句經典臺詞:「要想不被別人拒絕,你最好先拒絕別人。」這句話耐人尋味。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學習、工作或者是日常的生活,我們都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說出適當的話,包括拒絕。我們不能一味地去奉承別人,向別人妥協,因為逆來順受的情況下,你不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相反,不懂得拒絕別人的情況下,反而會讓別人看輕你自己。因此,我們要敢於拒絕,並且善於拒絕。
可能有的年輕人,特別大學畢業生,感到拒絕別人是一件難為情的事情,甚至有心無力,明明自己想拒絕的事情,卻不好意思開口。
事實上,哪果我們懂得如何巧妙地拒絕別人,並且拒絕的方法適當,拒絕得有理,那樣不但不會得罪對方,還會讓對方尊重你,而且節省雙方的寶貴時間。
有的時候,不懂得拒絕有可能會耽誤對方的事情,若是懂得適當的去拒絕別人,有可能會避免這樣的麻煩。
大學畢業生剛剛踏入社會的時候,經常需要面對同事們的請求。比如說對方請自己幫忙,或者說有什麼要求。如果這些事情我們能夠做到,那還好辦,如果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情,或者是讓自己特別為難的事情,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表弟剛去醫院上班的時候,由於他年輕,還沒有結婚,家裡的事情比較少。於是,每當醫院有人不想值夜班的時候,總是請表弟和自己換班。最多的時候,表弟甚至一周上了四次夜班。
這樣一來,他的作息規律受到了嚴重的挑戰。白天在家睡不著,晚上到了單位又困得要命,這樣一來,導致自己在工作的過程中出了差錯,給患者拿錯了藥,差點釀成大事故。主任狠狠地批評了他,讓他以後不要隨便替別人上夜班了。
可是還是有人請他代班,表弟面子上實在抹不開,但是又不知如何拒絕別人,結果由於他說話不當,得罪了好幾個人。畢竟大家都是同事,萬一以後自己哪天有事情,再找別人替班可就難了。
那麼,他如何才能找一個既不得罪同事,又能把這項工作順利推出去了理由呢?
其實,表弟可以這樣說,自己剛剛被主任批評過,如果再度因為這件事情挨批評,有可能會連累到別人,為了謹慎起見,暫時先不代班了。相信同事聽了這番話之後,也會理解他的。這樣一來,既委婉的表明了自己不想代班,又給同事留了面子,表明了為對方著想的態度,一舉兩得。
類似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說,在公司,如果同事的工作忙不過來,可能會請你幫忙。如果你有時間,這事情還好辦。如果自己實在沒有時間,就要學會拒絕。
如果對同事直接說「不」,口氣很生硬的話,這絕對是最糟糕的選擇,肯定會讓同事覺得心裡不舒服,有可能以後連朋友都不能做了。還有的人會回答:「對不起,這忙我幫不了你,你找別人吧!」如果此時你再舉另外一個人的名字,同事有可能會把這話轉述給對方聽,那情況就更糟糕了,你一次性得罪了兩個人。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巧妙地去拒絕別人呢?按這三步走,就可以成為拒絕高手。
第一步.拒絕別人之前,傾聽別人的訴求
因為有的人比較在意的是你的態度,而不是求人辦事的結果。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作為消費者,因為對某項服務不滿意投訴的時候,不管問題是否得到解決,我們最在意的是對方的態度。如果對方蠻橫不講理,再好的處理結果都不能讓我們的怒氣平息。
所以,注意傾聽是首要做的事情。千萬不要忽視這一點,傾聽在你學會拒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這樣會讓對方有一種受尊重的感覺。而且它為接下來你表明自己拒絕的態度時做好了鋪墊。
同時,這樣也盡最大的努力減少了你對對方的傷害,避免了別人的誤會,對方不會覺得你在敷衍。
第二步,溫和而堅定地表明拒絕的態度
說這些話的時候,語氣一定要誠懇,在說明之前,要解釋好自己的苦衷,告訴對方為什麼無法提供幫助。當你仔細傾聽了對方的要求,並果斷決定應該拒絕的時候,說「不」的態度必須是溫和而堅定的,千萬不要模稜兩可,讓對方誤會還有希望。
我們生病的時候都吃過糖衣藥片吧,同樣是藥丸,如果有糖衣,藥就比較讓人容易接受;如果沒有糖衣,自己吃起來就會困難許多,感覺也很不舒服。
同理,當我們拒絕別人的時候,溫和地表達就是糖衣,裡面的「不」就是苦苦的藥片。在拒絕的時候,我們要解釋好自己的理由,因為如果你一句話不說的話,對方勢必會誤會,而且還會懷疑你的人品和態度,也許他會在心裡想,這是一個冷漠的人,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根本想不起去幫忙。那好,以後輪到他有困難,我也不會管的。
因此,我們要解釋清楚自己為什麼不幫忙,要表明自己的態度,不是不想幫,而是沒有能力幫。或者,實在是沒有時間幫忙。這樣一來,對方就能理解了。
第三步,拒絕之後,還要在事後給對方一些關心
比如說拒絕對方之後,你可以在事後打聽一下,「你的事情辦得怎麼樣了?」「問題解決了嗎?」這些話雖然幫不上實質性的忙,卻讓對方感受到了你的溫暖。拒絕有時是一種漫長的過程,有的問題,對方說不定還會再提出來,如果你主動的關懷對方,讓對方了解自己的苦衷與立場,可以減少拒絕的尷尬與影響。
當然,有的拒絕確實是一件傷害別人的事情,我們應該學會適時的給予對方一些關心,這樣才能起到安慰對方的作用。而作為被拒絕的人,也不會覺得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地位。
此外,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也要儘量施以援手,不能光想著自己的利益而怕麻煩去頻繁地拒絕別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自己不致陷入經常被別人拒絕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