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一說到夏天吃什麼,大家立馬就會想到西瓜?不過,西瓜的糖分比較高的,而且一個就很大,家裡人口不多的話,很容易吃過量。而另一種瓜也很適合夏天吃,它個子小、適度低,不會吃過量,但營養一點也不少,它就是黃瓜。
常吃黃瓜的6個理由
1、補充水分。黃瓜水分含量高達96.7%,是所有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夏天常吃黃瓜有助於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
2、補充維生素。黃瓜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連皮吃最好。
3、預防便秘。黃瓜水分多、熱量低、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消化。
4、保護腎臟。黃瓜對腎臟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體內尿酸水平。
5、抗禦體內外灼熱。食用黃瓜可緩解胃的灼熱感,而將黃瓜敷在皮膚上則可緩解陽光造成的灼傷。
6、減肥瘦身。黃瓜是很多減肥人群菜單上的一種食物,因為黃瓜當中含有丙醇二酸,可以很好的抑制糖類轉變成脂肪,而且可以減少脂肪在人體內不斷的堆積,從而可以達到減肥瘦身的效果。
7、安神。吃黃瓜可以達到改善人體大腦跟神經系統的功能,因此可以幫助達到安神健腦的效果,這是因為黃瓜當中的維生素B1對大腦的成長發育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適當吃黃瓜可以達到改善大腦的效果。
雖說黃瓜這麼好,但是要注意吃法,如果吃不對,還會危害到我們的健康,尤其老人和孩子要當心。
第一種錯誤吃法:黃瓜和花生一起食用。黃瓜和花生都是我們常吃的美食。而且營養價值都很高。然而兩者卻不能放在一起食用。由於黃瓜性寒,經常生吃。而花生多油脂。一般來說,如果性寒食物和多油脂的食物相遇,很有可能引起腹瀉。
第二種錯誤吃法:多吃醃黃瓜。黃瓜醃製的過程中易於形成大量的亞硝酸鹽。然而由於醃製的黃瓜又脆又美味,所以就避免不了許多人的喜愛。尤其是一些老年人非常喜愛吃醃製的黃瓜。但是,亞硝酸鹽很容易引起癌症和癌症。所以最好少吃一點。
第三種錯誤吃法:吃黃瓜切頭去尾。黃瓜的尾巴含有很多的苦味素。苦味素不僅可以增強人體腸道的蠕動,幫助消化,還可以預防流感。另外,動物實驗表明,這種物質還具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
第四種錯誤吃法:黃瓜和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一起吃。生活中,有不少的人喜歡把黃瓜和西紅柿、菜花、辣椒等等一起吃。其實這種吃法並不科學。因為黃瓜所含有的維生素C分解酶會嚴重破壞蔬菜中的維生素C,還會產生不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危害到我們的健康。
幾種適合在夏天吃的黃瓜做法
五味黃瓜條
材料:黃瓜2根、幹辣椒6克、花椒1小把、食鹽3克、白糖2克、生抽5克、香醋5克、植物油少許
做法:
1、黃瓜洗淨,切條,用鹽拌勻,醃製半小時,控幹殺出的水分;
2、添加糖、生抽和香醋拌勻,花椒粒洗淨晾乾,幹辣椒切絲;
3、起油鍋,小火炸香花椒和幹辣椒,趁熱澆在拌好的黃瓜條上,吃時拌勻。
黃瓜拌油條
材料:油條1根、乳黃瓜2根、蝦米1小把、蒜3瓣、醬油3小勺、陳醋2小勺、香油1小勺、白糖少許
做法:
1、油條撕成方便入口的小塊兒,放進沙拉碗;
2、小黃瓜洗淨,拍松,切成塊兒;
3、黃瓜與油條混合;
4、大蒜壓成泥,加入醬油、陳醋、香油和少許白糖,拌成蒜汁;
5、將蒜汁加入油條和黃瓜中,拌勻;
6、撒上幾粒海米,裝盤上桌即可。
黃瓜拌木耳
材料:黑木耳30克、黃瓜1根、紅尖椒1/2個、蒜2瓣、姜2片、食鹽1/2茶匙、生抽1/2湯匙、香醋1/2湯匙、香油1/2茶匙、橄欖油1/2湯匙、白糖1/2茶匙、雞精1/4茶匙
做法:
1、黑木耳用冷水浸泡2個小時左右至其泡發;
2、然後用手撕成小塊;
3、燒開水,將木耳放入焯燙至水再次燒開,盛出過涼開水瀝乾待用;
4、紅尖椒切顆粒,姜和蒜剁成末;
5、黃瓜表皮洗淨削花刀皮,都去皮也可以的,我這樣是為了養眼,然後切小塊;
6、將所有材料放入碗中;
7、加入調料拌勻,裝盤即可。
黃瓜拌粉絲
材料:粉絲2小捆、黃瓜1根、姜2片、蒜2瓣、醬油1勺、白醋1勺、香油1勺、花椒油1勺、辣椒油1勺、白糖1勺
做法:
1、乾粉絲提前用清水泡發,洗淨備用;
2、黃瓜洗淨後,刨成細絲備用;
3、煮鍋裡倒入清水燒開,將粉絲放入鍋裡煮熟;
4、煮好的粉絲撈出,過涼白開;
5、姜、蒜洗淨後,切末,切好的姜蒜,調入適量涼白開,浸泡幾分鐘;
6、再調入適量醬油、白醋、香油、花椒油、熟油辣子、糖,攪拌均勻;
7、粉絲瀝乾水分後,拌入黃瓜絲;
8、將調料淋入粉絲裡,攪拌均勻。
吃黃瓜要注意
1、一定要洗淨
很多人都喜歡帶皮生吃黃瓜,並且都是自來水衝衝就開始吃了。當然,黃瓜皮的營養很豐富,如果削掉的話也的確可惜。不過,黃瓜上的農藥較多,若是不洗乾淨就食用,定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可以用專門的蔬果洗潔精進行清洗,也可以用鹽水泡一會兒再衝洗,都有利於清除黃瓜皮上的農藥。
2、不宜烹飪過久
黃瓜不僅可以生吃,還可以做成多種菜餚。不過,黃瓜中的維生素C含量豐富,如果烹飪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就會對此元素造成減損,不僅營養流失了,口感會會變差。
3、一次性不要吃多
黃瓜雖然營養豐富,但它畢竟是一種性寒的食物,可以經常吃,但一次性不要吃太多,容易造成胃痛、腹瀉等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