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理論家、藏書家李調元——他是「百科全書」也是「川菜之父」

2020-12-25 國際在線

清代文學家、詩人、戲曲理論家、藏書家李調元——

他是「百科全書」也是「川菜之父」

  他

  是清代學者的傑出代表是百科全書式學者、才子的典範

  他

  為官剛正不阿 研學勤勉專注

  他

  關注民生很接地氣

  他是「川劇之父」「川菜之父」,他還是整理蜀學文獻的巨匠……他是誰?

  他就是清代文學家、詩人、戲曲理論家、藏書家李調元。

  在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中,李調元位列其中。省巴蜀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教授王川希望,有更多人了解、研究、熱愛李調元,「如此,蜀學方能得傳揚。」

  □本報記者 肖姍姍

  憑一己之力 編纂文獻學巨著

  曾有「神童」之譽的李調元在29歲時中了進士,並從此投身仕途。

  為官期間,李調元剛正不阿,曾被稱為「鐵員外」。他心系蒼生,積極發展當地社會經濟。如在廣東任學政期間設立書院,注重培育人才,推動了當地教育的發展。

  誰料,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因彈劾永平知府,得罪權相和珅,李調元遭誣陷罷官入獄,遣戍伊犁。

  至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李調元以母老贖歸鄉梓,潛心著述。「因曾參與過《四庫全書》的編纂,他得以閱讀了大量文獻,並將其全部抄錄下來。」王川介紹,歸鄉後,李調元開始輯撰刊刻大型文獻叢書《函海》和《續函海》。

  《函海》《續函海》收錄了大量四川文人的作品,鉤沉了四川文化的脈絡精髓。「如果不是李調元,楊慎的一些語言文字類著作就會失傳。」

  《函海》中還收錄了我國現存第一部「斷域為書」的方言詞彙著作《蜀語》,裡面記錄、考訂明末四川方音詞語凡570餘條,共約萬言,非常珍貴。

  「乾隆皇帝舉國家之力才有了《四庫全書》,而李調元憑一己之力,就編纂出如此浩瀚的文獻學巨著,令世人景仰。」王川直言。

  寫菜譜編川劇 弘揚四川文化

  除了文獻學,李調元在文學、詩學、戲劇學、文藝理論方面,也是翹楚。

  李調元一生留下了130種著述。他撰《童山詩集》《童山文集》《蠢翁詞》等文學作品;著《雨村詩話》《雨村詞話》《雨村曲話》《雨村賦話》等詩學、戲劇學、文藝理論作品;他的詩歌,在十八世紀的朝鮮半島受到了極大的追捧,推動了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

  一代巨匠還很接地氣。川菜成為八大菜系之一,李調元功不可沒。

  李調元編刊其父李化楠所撰飲食專著《醒園錄》,使之成為第一本川菜菜譜。「其中,融入了李調元對川菜、江南菜等飲食文化的獨特見解。」王川直言,「他總結了很多川菜的做法,如醃製滷製等;記錄了很多菜式的名字。川菜界根據《醒園錄》陸續復原了很多川菜。」也因此,王川稱其為「川菜之父」。

  李調元還是「川劇之父」。「在北京、廣東、河南為官期間,他用心了解當地戲劇的發展,並改編宋元、明清劇本等,將其創作成川劇帶回四川。」王川介紹,李調元編寫的《芙奴傳》《花田錯》《春秋配》等很多劇本,至今都是川劇的經典。

  「李調元還組織川劇伶班,身體力行地帶著孩子們排練。歷史有記載,李調元和他的戲班子在成都、德陽、綿陽等地巡迴演出,叫好叫座。」王川認為,李調元著力扶持、大力推動川劇的發展,為四川文化的弘揚與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稱他『川劇之父』實不為過!」

  「可以說,李調元這個被時代挑中的『文化託命人』,不辱使命。」王川說。

  豁達樂觀 不向命運低頭

  如今,重溫李調元,世人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王川認為,首先被推崇的,是李調元對鄉邦文化、民族文化的熱愛。

  其次,就是李調元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在新疆飽受折磨之後,李調元還能振作起來,積極研學。「被貶斥,被打擊,但李調元從未向命運低頭。蜀人那種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在他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如何將李調元留下的文化遺產一代代傳承下去?

  王川建議,當下首要的工作是將理論闡發做好,「在對蘇東坡的推廣上,四川大學早就做了《三蘇全書》。但李調元的全集還沒人來做,他的詩歌、評論的總集,還是空白。這給學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術課題。」

  對於李調元這個重要的地方文化大IP,四川又該如何進一步挖掘?

  王川建議,可根據李調元的相關史實,開辦一些書院、研習班;根據他的川劇著述,重振川劇,比如將經典劇本《花田錯》等進行編排,打造李調元系列川劇作品巡演;根據《醒園錄》中的記載,嚴謹地根據古法去還原川菜菜品;還可開發文創產品,並根據他在家鄉的生活軌跡,設計文化底蘊深厚的旅遊路線……「這些事情意義非凡。」

相關焦點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李調元②丨撰寫了第一部川菜菜譜,他是「川菜之...
    正因為李調元的系統梳理,川菜才逐漸形成完整的體系,而他也被後世尊為「川菜之父」。王川直言:「這本書對於我們川菜文化的推廣,對於川菜成為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都有重要的作用。」除了川菜的創新發展之外,李調元還注重通過飲食來傳播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提倡飲食應遵循禮儀規範、孝老愛親。
  • 明「星」閃耀③首部川菜菜譜的作者竟是他
    說到我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明清時期開始,川菜逐漸形成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清鮮醇濃、麻辣辛香的特點,並開始走出巴蜀走向全國。在這其中,少不了一個人的努力——他就是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之一的李調元。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李調元③丨川菜之父的菜譜,一部被忽略的美食巨著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作為清代學者的傑出代表,李調元被稱作百科全書式的才子典範。日前公布的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中,李調元位列其中。除了文學家、詩人、戲曲理論家、藏書家等身份,李調元還是推動四川美食文化發展的美食家。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王國平 ‖ 李調元: 貫通古今的巴蜀大才
    李調元貫通古今的巴蜀大才王國平 李調元(公元1734年—1803年),字羹堂,號雨村,四川綿州羅江人,清代文學家、詩人、戲曲理論家、藏書家。李調元也不例外,他是一個全才,不僅著書立說,痴迷學術,傳承巴蜀文明。同時,他還醉心戲曲、開辦伶班、親自掌勺、開創一派,極大地創新與發展了天府文化。本文僅舉川劇和川菜二例。李調元從小喜歡川劇,在北京、廣東、河南為官期間,提出「戲曲應該合乎人情」「應該各自成體」,倡導川劇要有創新精神。
  • 德陽市2020川菜川劇文化周28日舉辦
    深挖傳統戲曲資源,堅持精品創作,在2017年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城》競賽展演活動中表演的川劇絕活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現代川劇《等英雄》榮獲「全國第十屆小戲(小品)比賽」優秀劇目類金獎,市川劇團演職人員參與的《草鞋縣令》演出獲得四川文華獎劇目獎。深挖傳統川菜內涵,不斷傳承創新,開發出了「調元菜」、「三國菜」等知名菜品,培育了以「醒園食府」、「調元食府」為代表的調元文化傳統餐飲名店和一批地方特色菜品。
  • 羅江:川劇樂民川菜富民
    ,讓優秀傳統文化惠民樂民,讓特色川菜產業富民強民,為鄉村振興增磚添瓦。作為川劇之父李調元的故裡,羅江近年來將川劇的傳承和發展作為重要內容來抓。」在區文化館館長範春蓉看來,優秀傳統文化的壯大和發展既是時代的需求,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對於萬安鎮朝聖社區的劉大媽來說,她和一群老年朋友更是找到了晚年的樂趣。「以前閒時沒事幹,就只能打麻將消遣日子,現在大家愛上了聽川劇、學唱川劇,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 德陽市2020年川菜川劇文化周精彩來襲
    9月28日晚,由市政府主辦的以「古蜀文化耀德陽 川菜川劇在羅江」為主題的德陽市2020年川菜川劇文化周在德陽市區文廟廣場隆重開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文華,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李永壽,省政協原副主席章玉鈞,市委副書記、市長何禮,市委副書記、羅江區委書記劉會英等出席開幕式。
  • 好吃好玩又好看 德陽市2020川菜川劇文化周國慶來襲
    好吃好玩又好看 德陽市2020川菜川劇文化周國慶來襲 2020年09月24日 18:18:34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記者 周鴻  攝影報導)德陽市2020川菜川劇文化周即將來襲,這個國慶長假快點安排上。
  • 「榮派」川菜全省傳人集結 紀念「川菜之父」藍光鑑133歲誕辰
    「川菜之父」嫡長孫藍雨田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紅霞 文/圖)這是「榮派」川菜傳人半個多世紀以來,第一次全省集結,第一次以紀念祖師爺藍光鑑的方式,共同探討川菜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也是「榮派」川菜傳人半個多世紀以來,第一次實現傳人與藍光鑑後人的聚會。
  • 專訪|「十大感動川菜人物」二毛:川菜發展的歷史,是一部不斷「走出...
    一路向北開川菜館從重慶到成都再到北京傳播川菜文化。」11月17日晚,在2020「天府杯」世界川菜頒獎大會上,二毛被評選為「十大感動川菜人物」。「回想起來,不管是寫作、開餐館、拍攝還是收藏,我三十多年來一直在和川菜打交道。」二毛說。
  • 德陽市2020年川菜川劇文化周開幕
    德陽市2020年川菜川劇文化周開幕式現場。  9月28日晚,以「古蜀文化耀德陽·川菜川劇在羅江」為主題的德陽市2020年川菜川劇文化周在德陽文廟廣場開幕。  開幕式在大型歌舞「古蜀文化耀德陽」中拉開帷幕,演出通過特色戲劇節目表演、美食品鑑等方式,展現德陽古蜀名城的風採和羅江川菜川劇之鄉的魅力。據悉,本次開幕式在德陽市區文廟廣場設置了主會場,在德陽市羅江區設置了分會場。  開幕式上,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向德陽市羅江區授予「川劇傳承基地」稱號,羅江區新評選的十佳餐飲名店也在開幕式上集體亮相,並為現場觀眾送上消費券。
  • 《郭漢城文集》:厚重紮實的戲曲理論總結
    有這樣一位世紀老人,他的學術生涯與新中國同齡,他見證新中國戲曲事業的發展歷程,其戲曲理論建樹成為新中國戲曲理論發展的重要收穫——他就是現年103歲高齡的著名戲劇理論家、劇作家、詩人郭漢城。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郭漢城文集》是郭漢城一生著述結晶,內容包括理論研究、戲劇評論、劇本創作等,全面、厚重、紮實。
  • 李調元一上聯:「兩個荷包蛋」,再一看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說到紀曉嵐,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清朝有名的大才子,一生飄逸不拘,留下了不少詩詞歌賦,也留下不少妙趣橫生的對子,據記載,有一次,紀曉嵐回家省親,當他趕到家鄉時,發現了鄉裡有一戲班子正在演戲
  • 教育學、心理學「之父」匯總,都是必考點,收藏起來啦!
    現代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赫爾巴特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期德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認為是「現代教育之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學》出版標誌著規範、獨立教育學的誕生。 教育學之父:誇美紐斯誇美紐斯,17世紀捷克著名的愛國者,偉大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論家,人類教育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有「教育學之父」之稱。誇美紐斯於1632年出版的《大教學論》是教育學開始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誌,概述也被認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 美食與戲曲的碰撞
    人民網巴黎10月27日電(記者王芳、邢雪)27日晚,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了「美食與戲曲」之夜活動。百餘名中法嘉賓齊聚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品嘗美食、品味戲曲。 本次活動是為慶祝第六屆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圓滿成功而舉辦的,活動由6位戲曲演員的現場演唱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