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都不讓「打屁股」了,有一天中國也立法,家長能接受嗎?

2020-12-24 騰訊網

據《巴黎人報》7月2日報導,經由參議院投票,法國議會正式通過「反日常教育暴力法案」。該法案規定,家長在管教小孩時,不得對兒童使用任何形式的凌辱手段,包括虐待、辱罵、體罰或精神摧殘等。無論是打手心、打屁股、甩巴掌、拉耳朵、不給吃飯、用力拉扯、強迫處於不適的姿勢等,都是不允許的。

2018年11月31日,這項被俗稱為「禁止打屁股法」的法案在國民議會上以51票對1票獲表決通過。自此,法國成為世界上第56個完全禁止體罰兒童的國家。

為何法國要立法來禁止打屁股?

實際上,這正是源於一場棍棒教育下釀造的慘案。

立法前夕,法國一名9歲的小男孩因為不做作業被家長用掃帚和其他「鈍器」打死,死因正是由於猛烈打擊而導致的心臟驟停。

因此,在國民議會及參議院進行討論時,「反日常教育暴力法案」遭到了法國極右派人士的質疑和反對,他們認為這是在幹涉家庭生活。但負責平權事務的法國國務秘書主席亞帕卻力主推動該法案實施,她表示,禁止暴力教育在法國勢在必行,「沒有任何一種暴力教育是有意義的」。

事實上,吵翻天不止是政府,家長們也難以形成統一的意見。

儘管專家一再強調,暴力行為會使孩子產生緊張、焦慮、抑鬱的情緒,但在法國的街頭採訪中,仍有持反對意見的家長提出疑問:「小時候我父母經常打我屁股讓我認錯,為什麼我不能打我家孩子的屁股呢?」

屁股到底能不能打?

在中國,這個話題同樣引起了網友的激烈討論。作為被打大的一代,關於屁股上疼痛,他們最有發言權。

中國式的教育向來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對於「皮糙肉厚」的80、90來說,童年回憶起來就是一部挨揍流淚心酸史。

看看各種打屁股神器,有沒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掃帚

1

殺傷力 70

柔中帶剛,狠勁異常,並且隨處可取,信手捏來。

拖鞋

2

殺傷力 70

攻擊範圍窄,出手威力大,反應速度快且聲音效果好

皮帶

3

殺傷力 100

方便攜帶,一抽即有,當爹的用的多,當娘的捨不得

衣架

4

殺傷力 70

輕且出擊快、接觸面窄、痛感十足

雞毛撣子

5

殺傷力 90

防出汗、防磨損,出招時可營造出一地雞毛的藝術效果

戒尺

6

殺傷力 80

居家必備、一尺兩用、殺傷力大、留痕久

巴掌

7

殺傷力 60

天生自帶,力量可調

寫錯題作業本被撕,練琴分心時被戒尺打,犯了事兒被連珠炮似的花樣罵,還有推搡式的男女混合雙打……這些粗暴的管教行為,成為許多膽小孩子不願憶起的童年噩夢。

《旋風孝子》裡,陳喬恩曾坦言,自己跟母親關係不好的原因就是因為小時候母親對自己太過嚴厲,總是動不動就打她,從而給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鏡頭裡的陳喬恩在闡述這些話時仍然顯得緊張,眼睛甚至都不敢直視鏡頭。而說到媽媽經常打她,聲音也幾度哽咽。

在具有絕對權威的階段,暴躁父母們給孩子留下的印象很可能難以磨滅。

小編至今想起母上大人那些「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式的名言,仍具有倒數三二一般的威逼恐嚇力。

這種感覺難以形容,但或許能在知乎的提問裡找到答案。

畢竟,確認過眼神,都是嘗過竹筍炒肉的人。

可能正是源於集體記憶的認同感,「過來人」們常常以自己這一代的忍耐閾值去衡量他人的遭遇。

每當出現家長辱罵、暴打孩子的新聞,就會有一種不以為然的聲音:「多大點事啊?誰還沒挨過罵呀?」「現在小孩也太玻璃心,怎麼那麼經不起罵」。

我挨過的噴現在的小孩也得挨,我覺得沒什麼的事情你也必須覺得沒什麼,甚至要順應大流默認某些折辱謾罵都是成長中正常的、必須的東西。

這些看客一句輕飄飄的話語就給事情蓋棺定論,堵上了對棍棒教育應有的反思。

打不是目的,度尤為關鍵

世上的確存在一種激將法的教導,當時折磨了心智,貶損了人格,但客觀上也促進孩子激發出最大的潛能。

日後的你回想起來混合著畏懼、嘆服、釋懷等複雜的情緒,而不僅僅是單純的記恨。

因此,在中國絕大多數地方,激烈的學業競爭促成了虎媽、狼爸式的棍棒教育。他們拿起鞭子抽你,是為了訓練你成為人中龍鳳從而有更好的前途。

這種「為你好」的責罵在中國式親子相處上成為難解的死結,久而久之,打罵式的教育也變成集體回憶中的符號,抹上了一筆溫情色彩。

正如,一向以鐵血硬漢示人的陳小春在綜藝節目裡談起父親也會一度落淚,他坦言,自己的臭脾氣正是遺傳了父親的性格。因為忙於生計,父母少有對他的陪伴,怕他亂跑還用鏈子拴腳。但儘管父親的脾氣不好還喜歡說髒話,對父母,陳小春卻沒有半句怨言,長大後的他把那理解為父母的愛子心切。

可事實上,他和Jasper參加綜藝時上的第一次熱搜,正是源於暴躁跳腳的「山雞哥」對兒子發出的聲聲怒吼。

所以,中國孩子青春期的普遍經歷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麼會有人認為不打不成器的言語中包含有「恨鐵不成鋼」的合理性。

即便「打屁股」的現象我們已經習慣了、經受過,但並不代表它就沒有被重新審視的空間,更不意味著這就是社會正常應該有的樣子。

被拳頭管教的人,長大後,也變成了暴力管教他人者,這是何等的諷刺。

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對知識和靈魂的嚮導,而非建立在支配和畏懼上的不平等關係。「過來人」是經歷了很多,但有些事已經、今後也不必這麼忍辱負重地「來」。

以暴制暴的方式,讓父母和孩子站在對立的兩端,天然處於弱勢的孩子會對權威的父母感到恐懼但又無可奈何,最終只能與「為你好」的初衷背道而馳。

一方絕望的父母,一方「頑劣」的少年,他們都曾困擾於不知如何平心靜氣的相處。而那些苦於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卻又完全不得要領的家長橫亙用著暴力的手段使孩子學會服從。

棍棒也的確可以出孝子。正如電影《狗十三》裡的李玩,在父親的巴掌下終於學會被迫的討好和妥協。

但父母們卻難以由表及裡地認識到教育中出現的根源性分歧。本質上,這種打罵的教化方式仍在迎合傳統僵化懶惰的思維:不聽話的孩子打一頓就好了,實在不行就兩頓。

幾千年來,我們習慣於把愛奉為高高在上的「神」,默許了父母太多無意間的傷害,殊不知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能讓孩子愛恨一輩子。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愛和尊重中長大,屁股可以打,但打不是目的,度更為關鍵。

新民眼工作室思繁

圖片 | 網絡

編輯 | 楊歡

相關焦點

  • 打孩子屁股是犯法?這個國家已經立法了
    你以為只有中國父母喜歡揍孩子的屁股,不不不,那就大錯特錯了,說到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大家都一樣的,那就是「動手」,畢竟孩子不聽話就只能靠行動來解決。尤其是在中國父母看來,這是非常司空見慣的方法,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在國外已經成了一種「違法行為」,並且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法國兒童基金會管理人Gilles Lazimi表示這是80%的虐待都是從體罰開始的。
  • 女孩被家長罰跪雪地3小時,日本立法「打屁股」、「不讓吃晚飯」都算體罰,孩子不聽話你會打孩子嗎?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   ……這些都是父母打小孩掛在嘴邊的話。關於打不打孩子,相信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很為難。當孩子犯錯時或者希望孩子進步時,我們到底該不該打孩子?如果不打,有什麼辦法更有效呢?最近,長春某警察局接到一起市民報案。
  • 娃娃的屁股拍不得!法國正式通過「禁止打屁股法」
    據《巴黎人報》7月2日報導,這項被俗稱為「禁止打屁股法」的法案在法國曾引起巨大爭議。此次表決通過的文本中明確寫道,「父母行使家長權力須無任何身心暴力行為」。該措辭被認為已超過了「禁止打孩子屁股」這一簡單設定。雖然文本中沒有對違規行為提出新的刑事制裁措施,但實際中已有條款及先例可循。
  • 熊孩子迎重大利好,法國通過「禁止打屁股」法!美國少年很羨慕
    根據法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85%的法國父母會在教育孩子時使用「暴力」,比如打屁股。  2009年底,一名法國女議員向議會提案,要求通過立法,禁止包括打屁股在內的體罰。  在美國,有19個州的家長,擁有合法打孩子的「權利」。   當然,這裡的「打孩子」並不是指虐待兒童,後者是重罪。這裡的「打」,是指適當地體罰不聽話的未成年人。   去年9月,美國喬治亞州「喜迎」打孩子新政策。
  • 【話題】漫談日本禁止「打屁股」法律的背後
    孩子不打能行嗎?這其實是一個老話題,只要不立法,就可以永遠爭論下去。然而,這種爭論在日本或將成為過去。2020年,日本不僅會在東京主辦戰後第二屆奧運會,還將出臺兩部法律——《防止虐待兒童法》和《兒童福祉法》的修改案,明確禁止父母體罰孩子。這其中包括父母不得「讓孩子長時間跪坐」、「不給吃晚飯吃」、「打屁股」等。
  • 孩子不聽話就打屁股嗎?家長要留心,打屁股的7種危害
    打屁股是一個廣受爭議的話題,大多數專家建議不要體罰,但一些家長認為打屁股是一種有效的管教策略。一些家長承認,他們偶爾會打孩子屁股,尤其是當他們感到壓力過大時,無論他們屬於哪個陣營,所有的父母都需要知道並仔細考慮體罰的潛在後果,包括打屁股。
  • 孩子不聽話能打屁股嗎 打屁股的4大危害不看後悔
    不得不承認,孩子不聽話或者做做事了,打罵孩子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比如孩子偷過一次東西,你只要打他一次讓他記憶深刻,那麼從此以後就再也不會偷竊了。但是難道只有打罵才可以解決問題嗎?打罵孩子很有可能引發安全問題,包括打屁股!屁股是大人最愛打的地方,認為打屁股不傷身,然而實際上恰好相反!
  • 「禁止打屁股」法令已被正式寫入法國《民法典》
    管教「熊孩子」,該不該打屁股,這是一個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
  • 法國「禁打屁股法」正式通過
    法國議會近日通過一項禁令,禁止父母體罰孩子,俗稱「禁打屁股法」。這對法國家長而言勢必將是一場「巨大的考驗」。法國議會於本周二通過「體罰禁令」,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象徵性的舉動。在法國,仍有很多人支持體罰兒童。
  • 打屁股能提高智商?這是真的嗎?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淘氣的時候,面對孩子淘氣時,恐怕每位家長都有過打孩子屁股的經歷。雖然現在都不提倡體罰孩子了,但是一旦火氣摟不住,孩子的屁股難免成為了家長的出氣筒。但最近有傳言,打屁股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這回家長不用自責了?這個理論其實緣於瑞士琉森心理學學院的研究。他們發現,志願者在實驗中被重打屁股後,記憶力突然大增,考試成績突飛猛進。
  •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家長稱一天不打上房揭瓦
    「國際不打小孩日」  有趣的節日——「國際不打小孩日」。這個發源於美國的節日,很多家長表示頭一次聽說,孩子們則稱「這一天要告訴爸媽,無論自己怎麼瘋,都不許打人。」  -家長  還有這麼一個節?  「不許打小孩?誰設立的?」聽到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孩子已經上3年級的市民徐先生連連發問。  「我家是個男孩,調皮的很,一天不打就上房揭瓦。」徐先生認為,這種舶來的節日,並不一定每個家庭都適用。「我小時候,一天挨一頓揍很正常。
  • 打屁股能變聰明?心理學家:打屁股後,孩子記憶力突增,成績上升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琳妹育兒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犯錯被打屁股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標配」,大多數人都有這樣「不堪回首」被打屁股的慘痛經歷。
  • 打屁股能變聰明?心理學家:打屁股後,孩子記憶力突增,成績上升
    文/琳妹育兒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犯錯被打屁股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標配」,大多數人都有這樣「不堪回首」被打屁股的慘痛經歷。
  • 打孩子屁股的危害有哪些?
    打孩子屁股的危害有哪些?  「不打不成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一些家長還信奉這樣的教育理念。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美國公布一項歷經50年的研究顯示,打屁股能幫助孩子學好的理論沒有根據,相反還會增加孩子的攻擊性以及罹患心理疾病的風險。  最新一期美國《家庭心理學》雜誌發表了這項涉及16萬人的研究成果。該研究由密西根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研究人員共同完成。對所研究的行為,有一個判定標準是多數美國人認為這就是普通的打屁股,而不是虐待行為。
  • 古代人如廁如何擦屁股?這幾種工具你能接受嗎?絕對下不下去手
    但是,現代的城市基本上都是不夜城,人們想方設法的延長白天,享受著科技帶來的樂趣。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嘮一嘮古人的日常生活,了解一下他們真實的處境。只有對這些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以後,我們才會知道現代人的生活有多麼幸福。事實上,很多人都對古人上廁所有不小的興趣,那麼, 千百年前,人們是怎麼如廁的呢?
  • 孩子不吃飯被家長暴打:孩子不聽話能打嗎?李玫瑾教授給出了答案
    10月20日,禧華庭小區某電梯的監控顯示,一位家長對孩子拳腳打踢,據知情人了解,只是孩子在同學家玩耍,中午飯不願意回家吃飯所以被家長在電梯暴打將近一分鐘。 但是我們為什麼還是會去打孩子呢?其實很多家長都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就是因為家長沒有更好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的方式,但又想去改變孩子,或者想改掉孩子的一個壞習慣。所以選擇一個最暴力的方式就是去打孩子。
  • 被老公打屁股有快感嗎 山鄉老公打老婆的屁股的故事?
    被老公打屁股有快感嗎 山鄉老公打老婆的屁股的故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我們山鄉的風俗是老公對自己的老婆的懲罰在閨房中進行,一般老婆知道反抗只會招來更狠的報復,所以大多都很配合,為了臉面也忍住不叫。最多也就鄰居知道,第二天悄悄關切地問問。你們那個昨天又發瘋了?主人臉紅紅罵道:那個挨千刀的,昨天喝2兩燒酒,拿老娘出氣。
  • 打屁股會把孩子打變態?
    近日,一篇《寶寶屁股打不得,重打可能致性暴力或性變態》的文章在網上瘋傳,令家長們恐怖。  打屁股會打成變態?     文章援引了廣州某醫院專家的觀點:孩子的屁股,尤其是童年早期的孩子,肛門是重要的性快感區。
  • 施冬健教授:不打不罵,還怎麼教育孩子?其實,百年前就有辦法
    成長中的麻煩和痛苦,幾乎都能找到原生家庭的影子。親子關係的基本道理,明白越早彎路越少,歡迎訂閱本專欄!父母為什麼打罵孩子?大致原因有: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下屬甚至「附屬品」,延續父母對自己的粗暴教育方式,不願意動腦筋找更好的教育方法,自身的修養和格局不夠等等。
  • 原標題:答不上題 多名男生被脫褲打屁股
    原標題:  原標題:答不上題 多名男生被脫褲打屁股   原標題:答不上題 多名男生被脫褲打屁股  近日,有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所讀的廣州市信孚康樂中學班裡有二十幾名學生,由於答不上英語題被老師罰留堂,老師還要他們脫掉褲子打屁股,有四名女生哀求後才用直尺打了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