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琳妹育兒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犯錯被打屁股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標配」,大多數人都有這樣「不堪回首」被打屁股的慘痛經歷。
在育兒觀念革新的今天,打屁股的體罰方式被無數父母拋棄,其實殊不知打屁股雖然承受了「身體髮膚之痛」,但心理學家表示:打屁股後孩子學習成績上升。換言之打屁股能夠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打屁股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真相來了!
關於打屁股能讓孩子變聰明的說法,是前幾年瑞士一位專家的發現,原本成績平平的孩子在實驗中被重打屁股後,記憶力竟然平均增加了38%,考試成績更是突飛猛進,這個驚人的實驗結論讓很多人表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打屁股和智力、記憶力有什麼聯繫?
隨後心理學家海因斯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發現,被打屁股的孩子,其腎上腺素分泌會大幅度提升,為了減輕打屁股的身體痛苦,人體會分泌內啡肽的物質,內啡肽與腎上腺素結合,那麼人體沒有充分利用的神經途徑就會打通,繼而有助於IQ提升。
簡單來說,海因斯的研究證明了打屁股這項方法,可以刺激腎上腺激素水平,帶動大腦中神經化學物質改變,進而激發出潛能。
打屁股讓孩子變聰明的話題走紅網絡後,網友們也各抒己見表達了觀點:
@多啦說:難怪我小學四年級後成績突飛猛進,因為自從那時候開始,當兵的老爸轉業回家,一言不合就讓我「屁股開花」。
@奶牛也做夢說:從小到大我都是學霸人物,原來是因為我經常吃「藤條燜豬肉」的苦,打屁股次數多了,估計我「任通二脈」也被打通了。
@黃色的貓說:找到我成績不好的原因了,當年我爸媽都捨不得打我,所以……
@相互取暖的倉鼠說:我學會了另一種教育之法,今晚就讓我家臭小子試試。
儘管打屁股變聰明有醫學理論上的支持,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值得一試,但這種體罰形式還是不能「濫用」,適當給予孩子壓力教育是可以轉換為動力,多項實驗表明,人在應激狀態下爆發出的潛能是難以想像。
但長久的體罰對於孩子成長極為不利,過多、長期的體罰行為,會相應地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抑制作用、造成精神創傷,而且打屁股的體罰教育方式,也會破壞親子關係。
要想孩子變得聰明,成績提高,那麼記憶力是關鍵,除了通過打屁股刺激神經的方式之外,其實要提升記憶力還有多種方法可以參考:
1、規律睡眠狀態提升記憶力
要知道睡眠是人類新陳代謝的重要環節,尤其是成長中的孩子,充足的睡眠不僅於身高息息相關,而且於記憶力發揮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要想孩子記憶力好,那麼家長就要養成孩子規律的作息時間,給孩子制定一個睡眠時間表,讓孩子根據作息時間來遵守,一旦睡眠形成規律,那麼有助於加強大腦的功能,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2、音樂輔助增強記憶力
「讀死書、死讀書」並不是提升成績之法,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寓教於樂的調劑。那麼音樂就是一個很好的幫手,音樂可以增強識記內容的趣味性,同時減輕孩子的負擔,讓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而是趣味記憶,記得牢固。
家長可以有意識反覆播放音樂,通過這樣「強化訓練」,讓孩子的語言能力與記憶力都得以提升。
3、巧用記憶的最佳時間
人類的記憶裡也是有「黃金高峰期」這個說法,早上起床後、夜間睡眠之前,這兩個時間段都是記憶最牢固。
要想孩子學習成績提高,那麼家長就要觀察出孩子的最佳記憶時間點,抓住這個好時機讓孩子背誦、閱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豐富生活環境
古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見多識廣的人記憶力通常不會差。因為開闊的眼界,會讓孩子對新奇有趣的事物產生興趣,從而促進孩子不斷探索、不斷思考,保持孩子對未知事物探索的熱情,這個過程可以誘發孩子主動學習,同時也有助於刺激孩子的大腦。
5、減少看電視
看電視這項休閒娛樂活動,看似與孩子記憶力沒有直接關係,但有關研究指出,經常看電視的孩子記憶力會比較差。
這是因為看電視並不是真正的「放鬆」,相反在看電視的過程中,孩子的大腦仍舊處於高速運轉狀態,長時間看電視就會讓孩子出現用腦過度的現象,導致學習時候出現情緒不高、記憶力不佳的現象。
除了上述這些增強記憶力、提升學習的辦法之外,家長也要在生活中注意「勞逸結合」。在時間等於金錢的快節奏社會,很多家長一廂情願將運動與學習劃上對等關係。
事實上,讓成長中的孩子保持足量的運動,不僅有利於強身健體,還能夠促進孩子腦力的開發。科學研究指出,花時間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回歸課堂之後學習更集中,成績更有益。
至於打屁股刺激腎上腺激素這種「另類」提升學習成績的方法,偶爾一兩次倒是無傷大雅,但如果打的次數多,打出了應激障礙,家長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即便打屁股不要當作「教育萬靈丹」,過鼓勵孩子學習開動腦筋,以音樂、運動、玩耍等其他活動來刺激大腦的複雜神經網絡,相信會得到「打屁股」同樣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