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服務于敏捷開發的項目文檔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者從項目實踐出發,對完成的項目文檔產品進行了分析復盤,並從多個方面對關於項目文檔的相關概念和功能進行了拆解,與大家分享。

最近完成了一個敏捷開發團隊使用的項目文檔的產品,來復盤一下。

項目文檔是什麼?

項目文檔,一個管理項目中產生的文檔的在線文件管理軟體。

項目是由需求產生來的,有了需求就方便進行需求分析,業務對象設定,功能拆解等工作步驟,以來指導和記錄整個項目運行的過程。

為什麼要有項目文檔?

敏捷開發,強調的是開發過程是敏捷的,但是最終的結果和瀑布開發是一樣的——一套完整的產品。單從文檔上講,敏捷開發相對瀑布開發少了部分不必要的文檔,但是少不代表沒有。

產品後期若需要迭代,若是沒有文檔記錄,就會再浪費一定資源(時間、人力)去梳理業務、關鍵數據流等。

瀑布開發會在前期搞定所有的產品原型、功能等相關文檔,而敏捷開發,可能只是在項目前期,建立重要功能的相關文檔,然後再在過程中不斷為這些文檔添磚加瓦。

整個項目文檔三個作用:

開始時做規劃,明確產品方向過程中做指導,記錄運行過程收尾後做回顧,驗證初始需求

項目文檔和產品文檔的區別?

產品文檔就像是一個帳簿,而項目文檔則是這個帳簿的原始憑證。

敏捷開發不像瀑布式開發那樣,根據需求指導書確立,再制定開發手冊,然後再實際動手開發,瀑布開發裡使用的文檔,更像是產品文檔——對整個產品的說明、介紹

而項目文檔的重點在於,對項目過程的記錄:前期的業務說明、過程中的調整方案、後期的功能規劃等等,是比較零散的

二者共同點:兩者都有對產品信息的描述,都有一定產品開發指導作用。

項目文檔組成

一個產品業務對象的組成,來源於實際的使用情景。

項目文檔就是給項目成員使用的。項目成員包含的角色通常有:項目經理、產品經理、開發、測試、UI等。而這些角色中,最常使用文檔的,就是產品經理和項目經理了。

產品經理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常用的文檔種類就會包含:需求分析、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

項目文檔主體結構:

此項目文檔是應用在敏捷開發中的,一次敏捷項目要是經過多次迭代的話,可能會產生多個需求文檔、功能列表文檔、業務說明等,所以這些類別都是作為用戶新建文檔時的一種文件類型,為了防止還有其他說明,可以加上一個普通文本類別。

文檔和敏捷看板結合

項目文檔是作為產品開發的指導,而敏捷看板則是作為產品開發的過程監控。想要把二者結合起來,就要把二者的核心聯繫起來。

之前文章介紹過,敏捷開發裡團隊看板的核心是工作項,而項目文檔中,個人認為需求列表、功能列表以及詳細設計這三個是最重要的部分,這三者是指導項目進行的核心。

一個需求提出來後,可能經過分析,拆解為若干個功能,這些功能再組合為實際開發的工作項,最後由工作項來反饋此需求有無被滿足。

有了這種數據流的反饋,項目經理可通過團隊看板監管項目進展,而產品經理可以通過項目文檔來跟蹤產品進度

文檔功能擴展

項目文檔的使用角色,是整個項目團隊成員,所以協同編輯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實時的協同編輯,藉助websocket或訂閱機制都可做到。

整個項目文檔管理器,雖然像一個微型文件管理系統,不過還是希望,一個項目的所有文檔看起來像是一整個文檔一樣。就像開頭說的一樣,過程是零散的,結果是整體的。想要實現這點,可以參照word,左側的是文檔導航,右側的是文檔細則內容。

上面解決了,產品的規劃,過程的記錄,但是最終作為一個完整的產品文檔,項目文檔此時就不太合適。可以通過項目文檔來生成一份產品文檔,或者抓取裡面的局部數據生成一份使用手冊,如此就能把一個項目的文檔從前到後串聯起來。

總結

這個項目文檔產品,整體目標是服務于敏捷開發的,但是作為普通文檔管理也是可以的。

作為在線文檔管理,所有的文件類型都是要求在線編輯的,例如在線的word、在線的流程圖設計器。文檔在線化後,一個好處就是便於整體搜索。

當然,這僅是個工具,想要用好工具,首先有對應的知識能力,以及良好的使用習慣。

本文由 @29號同學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實例解析:敏捷開發項目管理五步走
    不少創業公司的產品經理需要兼顧項目經理的工作,並且全職測試角色。這篇文章講產品經理如何進行高效的敏捷開發項目管理。一、背景交代背景,利用公司原有的項目管理方式,產品無法按時上線,產品質量難以保障。老闆決定把項目管理交由產品經理主導,務必保證後續產品的質量並按時上線。
  • 敏捷項目管理軟體,迅速找到最適合你的敏捷開發的管理工具
    其實我講敏捷開發的文章也不少啦,戳進我的主頁能夠看到更多關于敏捷開發的內容噢。但是我們通常更習慣於「看到什麼做什麼」,這是我們的慣性思維,即使是以「快速、迭代」為特性的敏捷開發也不例外,所以對于敏捷開發可用的管理工具值得一講再講。  為什麼我會推薦使用vika維格表來進行敏捷開發的管理呢?
  • 什麼是敏捷開發
    迭代和增量式軟體開發方法可以追溯到1957年。進化式項目管理和適應性軟體開發出現在1970年代初期。在1990年代,因針對重量級的軟體開發方法的批評,而發展了許多輕量化的軟體開發方法、項目與細微化開發管理。
  • 敏捷開發超強指南
    敏捷開發的定義 敏捷開發就是將項目拆分為多個子項目,獨立開發、分別實現,儘快的產出交付給用戶,收集用戶反饋後立即調整優化,一直迭代到用戶滿意,最後集成為一個完整的極具用戶價值的產品,且在此過程中產品一直處於可用狀態。
  • 開發方法:深入理解敏捷開發的常見誤區
    即使到了開發的後期,也歡迎改變需求。敏捷過程利用變化來為客戶創造競爭優勢。  經常性地交付可以工作的軟體,交付的間隔可以從幾個星期到幾個月,交付的時間間隔越短越好。  在整個項目開發期間,業務人員和開發人員必須天天都在一起工作。  圍繞被激勵起來的個體來構建項目。給他們提供所需的環境和支持,並且信任他們能夠完成工作。
  • 軟體開發項目管理經驗之敏捷(Scrum/Agile)
    今天小編就以一位資深的軟體從業人員的視角,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軟體研發項目的管理模式之敏捷(Scrum/Agile)開發。我入行軟體領域的時候還是瀑布模式的天下。從市場部給出市場趨勢結果,產品部門給出產品設計文檔,研發團隊進行技術評估,反饋,溝通,確定產品最終設計;最後,導入研發團隊進行任務細化,切分,安排開發任務以及對應的優先級等等。
  • JIRA與敏捷:李小龍教給我們的敏捷開發之道
    Atlassian是全球領先的開發團隊協同軟體供應商,旗下產品包括項目跟蹤管理工具 JIRA、團隊協同與知識管理工具 Confluence、持續集成與發布管理工具 Bamboo、適用企業團隊的Git代碼庫管理工具 Stash、單點登錄與認證管理工具 Crowd、基於JIRA的敏捷項目管理工具 Greenhopper等。
  • 如何實現敏捷軟體開發?
    敏捷開發究竟是什麼?通俗地講,他就是將項目分為多個獨立運行,但又存在聯繫地小項目,通過分別完成實現快速開發。整體來看,它的優勢就是高效!在軟體工程領域,有過很多軟體開發模型,如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演化模型、噴泉模型、RAD模型、敏捷軟體開發模型、XP極端模型。
  • 什麼是敏捷開發?
    敏捷的目標一敏捷開發有第一個目標就是更快的交付價值,這裡的快指的不是絕對速度,而是更早的交付。在項目結束的時候,一定是對產品和項目的知識理解最充分的時候。這也是敏捷的第二個業務目標,有效學習和靈活響應變化。敏捷開發工具敏捷開發是一種以人為核心,以迭代方式循序漸進開發的方法,其軟體開發的過程稱為「敏捷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軟體項目的構建被切分成多個子項目,各個子項目的成功都經過測試,具備集成和可運行的特徵。
  • 七個垂手可得的敏捷開發工具
    1.Jira/Jira AgileJIRA是Atlassian公司出品的項目與事務跟蹤工具,被廣泛應用於缺陷跟蹤、客戶服務、需求收集、流程審批、任務跟蹤、項目跟蹤和敏捷管理等工作領域。環保服務公司Comanco的項目經理Astrid Byro說Jira是公司分布式技術團隊的天賜之物,因為這個技術團隊分布在卡達、德國和英國,使用Jira Agile可以讓項目經理隨時隨地的看到項目開發的代碼、配置和文檔
  • 什麼是敏捷項目管理
    首先了解下什麼是敏捷項目管理敏捷技術萌芽的產生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最早可以回溯至1930年代沃爾特·休哈特在項目質量方面的計劃-執行-學習-行動(PDSA)方法。2001年,一組軟體和項目專家聚在一起討論他們項目成功的相通之處。
  • 開發者必讀:七大熱門敏捷開發工具推薦
    【IT168 技術】最近一段時間,敏捷開發的風潮已經席捲世界各地。快速迭代開始接替全面映射流水線流程,甚至向外將軟體開發擴展到整個企業當中,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敏捷開發所帶來的靈活性以及適應反饋的能力。  不過通往敏捷開發的過渡之路並非一馬平川。
  • 作為產品經理,如何主導團隊敏捷開發?
    沒關係,我們來重新梳理一下:「敏捷」(Agile)一詞,來源於「敏捷軟體開發宣言」(Manifesto for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個體和互動:高於流程和工具。工作的軟體:高於詳盡的文檔。客戶合作:高於合同談判。 響應變化:高於遵循計劃。
  • 敏捷開發三次迭代(Iteration Three)
    三次迭代(Iteration Three)是敏捷項目開發管理周期中的一個階段,到達這個階段時,項目已經成功的在某些問題上調整過2
  • 應用軟體的「敏捷開發」模式:從小米MIUI談起
    小米CEO雷軍曾表示,MIUI採用了敏捷開發(agile develolment)的模式,因此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開發,實現軟體快速迭代。用戶對MIUI這一ROM的質量或許見仁見智,不過,什麼是「敏捷開發」?作為一種相對新穎的產品開發模式,敏捷開發這一概念提出於2001年2月。
  • 落地敏捷開發的12個建議,打造自定義開發管理模式!
    敏捷開發提到的相關原則,敏捷開發模式應用到實際開發過程中,實施起來或多或少與理論存在差異。所謂理論結合實際,作為開發人員或者開發組織來說,不可完全照搬。敏捷開發實施背景敏捷開發模式,總體來說適合迭代演進的產品項目。
  • 什麼是敏捷開發?一分鐘讓你了解敏捷開發的精髓!
    武漢ACP考試中心 武漢PMP認證考試「敏捷開發」一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過對有些人來說,可能也就是書上見過或者聽說過,事實上,「敏捷開發」並不是一門技術或者工具,而只是一個軟體開發方法,也可以說是思想。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敏捷開發快速響應管理需求
    敏捷開發方法實踐  該項目以師生用戶為核心,不追求前期完美設計、完美編碼,力求在很短的周期內開發出產品的核心功能,先解決基礎應用,儘早發布可用版本,然後在後續的開發周期內逐步迭代升級、循序漸進地形成功能較完善的校園信息化系統生態。因此,適合採用敏捷開發方法。
  • 一文了解敏捷項目管理的優勢
    敏捷項目管理的優勢敏捷項目管理的提出是基於如下的價值理念:1)個體和互動高於流程和工具。2)工作的軟體高於詳盡的文檔。敏捷在軟體開發行業誕生和發展,以可視化管理、項目範圍管理、質量管理和團隊績效為著力點,由快速響應變化、執行過程中頻繁的失敗、不斷試錯、得到反饋後持續校正的一系列簡單卻互相依賴的最佳實踐組成。這些最佳實踐不斷提煉成為行業標準動作,並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框架體系、方法論及工具包的集合。
  • Rocket-API 2.3.0.RELEASE,API 敏捷開發框架
    告別加班,拒絕重複勞動,遠離搬磚概述"Rocket-API" 基於spring boot 的API敏捷開發框架,服務端50%以上的功能只需要寫SQL或者 mongodb原始執行腳本就能完成開發,另外30%也在不停的完善公共組件,比如文件上傳,下載,導出,預覽,分頁等等通過一二行代碼也能完成開發,剩下的20%也能依賴於動態編譯技術生成class的形式,不需要發布部署,不需要重啟來實現研發團隊的快速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