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別脫髮煩惱?其實中醫的辦法比西醫更全面

2020-12-23 北晚新視覺網

脫髮是很多人心中的痛。脫髮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導致脫髮的原因不盡相同。段行武說,在門診中見過各種患者,有的是頭髮成片脫落,中醫稱之為斑禿;有些人特別是男性,脫髮表現為「謝頂」,這屬於脂溢性脫髮;有些女性患者在懷孕或生產後開始脫髮;有些人脫髮與治療有關,比如化療患者;還有的脫髮患者是因為其他基礎病導致的,比如紅斑狼瘡、硬皮病等。另外,有些患者的脫髮是自己一根一根拔掉的,這屬於精神科疾病,學名叫做「拔毛癖」。

各種脫髮中,兩種脫髮最為常見,一種中醫稱之為「斑禿」,民間稱之為「鬼剃頭」。這種脫髮的病根在於自身免疫失調。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攻擊髮根,出現脫髮。斑禿剛剛出現時,往往只有一元錢幣大小,後來會發展到兩三塊斑禿,之後連成一片,更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全禿。另一種常見的脫髮就是脂溢性脫髮,常見症狀包括髮際線後移、「謝頂」,頭皮出油等。脂溢性脫髮患者通常有家族性,父親脫髮,兒子也脫髮,但也有少數患者沒有家族史。脂溢性脫髮中,男性比例更高,不過也有女性患者。與男性不同,女性患者脫髮後,前後髮際線相對完整,但頭頂頭髮明顯稀疏,頭皮出油多,頭髮又細又軟。

段行武說,治療脫髮,中醫的辦法比西醫更全面。在臨床中,會根據患者的情況辨證施治。同樣是脫髮,有些人是肝腎不足導致的,有些人可能是氣血瘀滯導致的,還有人是體內溼熱導致的,也有可能是多種病機共同作用。中醫治療更注重因人施治,個體辨證,多個維度綜合治療。段行武提醒道,對待脫髮要有科學客觀的認知,每天少量脫髮,比如少於100根是正常的。此外,年齡越大頭髮愈發稀疏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50歲時還擁有20歲一樣的濃密秀髮是不現實的。」對於脫髮的治療也要有科學的認識,硬皮病、紅斑狼瘡等疾病導致的脫髮屬於永久性脫髮,怎麼治療也很難生長;斑禿的治療相對來說效果比較好;脂溢性脫髮治療的效果因人而異,但只要堅持治療,都會明顯改善頭皮出油等症狀,減少油脂對毛囊的損害。

人物簡介

段行武,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曾在北大醫院、協和醫院皮膚科從事臨床學習工作,從事皮膚病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三十餘年。發表學術論文近50篇,主編《常見皮膚病》、《常見性病》、《古今名醫驗案叢書-皮膚病》等多部學術著作,主持或指導完成及在研國家級、局級、高校課題1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性學會性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等。擅長治療,各類脫髮、帶狀皰疹及後遺神經痛、紅斑狼瘡、慢性蕁麻疹、痤瘡、硬皮病等皮膚疾病。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賈曉宏

流程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一位西醫談中醫:中醫黑請閉嘴!中醫的「腎」何止是腎
    從這點來說,如何誇中醫都不為過。作為一個西醫,我必須為中醫來說兩句,很多黑中醫的,都是不認真學習和研究中醫就隨便噴的。我自己越學中醫,越覺得中醫厲害,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就已經認識到很多疾病發生的機理和規律,可以治療諸多疾病,其中還包括很多現代醫學無法治療的疾病。
  • 中醫、西醫各有優勢, 這些病其實更適合看中醫, 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中醫和西醫都是有擅長領域的,說中醫好,看不起西醫或是說西醫說,看不起中醫,都是不對的。中醫是我國幾千年來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經驗對很多病都有很好的療效。1、不孕不育。新近研究指出,針灸和中藥可提升受孕率。
  • 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
    其他亞健康狀態:西醫生化檢查等指標沒有異常的狀態,如體質虛弱、心情煩躁、食欲不振等亞健康症狀,都可通過中醫進行調理。    偏頭痛:看中醫。首先檢查明確病因,在排除器質性問題後,採取中醫調理。偏頭痛大多沒有病因,屬於功能性紊亂,西醫沒有更好的辦法。    二、常見病    感冒:中西醫皆可。
  • 癌症治療,中醫和西醫到底哪個靠譜? 中醫西醫哪個靠譜?其實各有...
    中醫西醫哪個靠譜?其實各有千秋其實,中醫與西醫互相不待見已經有些年頭了,西醫覺得中醫不嚴謹不科學,而中醫覺得西醫治標不治本。而兩者也都在各自的領域當中僵持不下。其實兩者各有千秋,並且細心的人可以發現,其實兩者的特點是可以互補的。
  • 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看過此文一目了然!
    一、這些病先看中醫 01 偏頭痛 首先檢查明確病因,在排除器質性問題後,採取中醫調理。偏頭痛大多沒有病因,屬於功能性紊亂,西醫沒有更好的辦法。
  • 調查數據顯示脫髮年齡提前了20年,中醫是怎麼看的?
    二,我們先來看看西醫對於脫髮的解釋1,遺傳因素,年齡增長,免疫異常,精神壓力過大或應激,內分泌失調,服用某些藥物,自身免疫力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脫髮等發生。西醫好像也沒有解釋。三,那我們再來看看中醫對脫髮是怎麼解釋的1.腎藏精,為先天之本,主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等功能,而且能資助,協調一身臟腑的功能,所以又為五臟之本。
  • 過敏性紫癜治療如何選擇?中醫還是西醫?
    如果過敏性紫癜病人在西方國家接受治療,能夠選擇的方法僅有西醫西藥,而我們國家傳承千年的中醫技藝為大家提供了第二選擇和第三選擇:中醫治療和中西醫結合治療。中西醫不同宗也不同源,但根本目的一致,都是治病救人。
  • 中醫和西醫該如何更好地交融?
    國內著名中醫藥專家丁書文稱西醫在治療疾病方面強調的是對抗,而中醫強調的是調理、整體觀念、辯證施治、個體化診療。丁教授舉了一個血管狹窄的例子,西醫採用對症治療,使用擴血管的藥物讓病人暫時恢復,而中醫則針對病因慢慢調理,讓病人的病根調理好。
  • 患病應該選中醫還是西醫?聽聽醫生怎麼說
    其實上面的事例就是一個典型的選擇中西醫的情況,其實並不是說中西醫該如何選,而是要利用兩者的優勢進行相互的輔助,這樣才能選擇更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那麼,中醫西醫都有哪些特色?差異如何?適用的病症有什麼不同?
  • 關於治療腦癱 中醫更勝西醫
    世界上對腦癱有不少治療方法,但就實踐來看,中醫的療效是更令人滿意。特別是針刀療法,在治療腦癱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中西醫治療方法的差異。<br><br>   腦癱是由於早產、窒息、宮內感染等原因,使尚未成熟的大腦受損而留下的後遺症,主要表現為肢體運動障礙和精神發育遲滯。
  • 中醫和西醫哪個更科學?中醫真的很不靠譜嗎?
    中醫和西醫,一直都在掐架,誰都不服誰,今天院長就來說說自己的觀點。其實我覺得中醫和中藥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中藥相對來說還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畢竟青蒿素獲得了諾貝爾獎。但青蒿素是以中藥為起點,這個榮譽是給中藥的,並不是給中醫的。
  • 中醫的六大優勢,西醫望塵莫及!
    而中醫之養生保健首先是調理人之身心狀態,攝足五味,勞逸適度,其次才是運用藥物、針刺等療法,調理臟腑、經絡、氣血,這些足可以解決西醫毫無辦法的「亞健康」問題。2005年6月上旬,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在美國西雅圖召開了首次亞太地區健康高峰會議。
  • 哪些病看中醫?哪些病看西醫?這樣選就對啦!
    選中醫還是選西醫,在這個問題上不少朋友都有「選擇困難症」掌握了其中的規律在擇醫問題上就會更方便啦!這8種情況更適合看中醫請輸入圖片描述中醫通過「望聞問切」的診斷方式,以及中藥、針灸、拔罐等治療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推拿不當易造成危險,一定要選正規的中醫醫院,不能隨便去不明底細的小診所看病。8特發性脫髮、斑禿這類疾病一般病因不明,西醫不易治療。中醫從氣血不足、臟腑虛損、痰溼瘀熱等角度出發辨證治療,有一定療效。
  • 過敏性紫癜中醫好還是西醫好?
    西醫看了一個月最近這幾個月一直吃中藥。目前還是蛋白2+,想要知道西醫治療好還是中醫好?病人B投稿:我想問一下過敏性紫癜中醫看得好還是西醫看得好,我是山西的,想問一下山西哪裡看得比較好。本來好了,尿也正常,昨天孩子發燒了,今天化驗尿有問題,潛血3蛋白1,沒有出血點,不知道是不是復發了。
  • 中醫比西醫有優勢,可以讓愛愛延長
    從古至今,很多病都被中醫折服,成功最後的一根稻草,接下來我們要聊的話題,西醫與中醫之間就因此產生過分歧。腎虛相信男同胞都不陌生吧,然而對於腎虛中醫與西醫卻有不同的理念。中醫認為;腎乃先天之本,理解得比較廣泛,是主宰身體所有的動力源泉。
  • 西醫化的中醫教材錯在哪裡?
    其實這種思維是錯誤的,這是因素論、原子論的思維方法。當年我自學中醫,看中醫學院教授編的中醫學基礎教材,一看就知道它是用唯物主義的邏輯思維去理解中醫的,他把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割裂開來了,也就是把形與神對立起來,不認為人是一個完整有機的整體,最多認為是交互作用。但是我們要是從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觀來看,就會發現中醫教科書裡面認知的不是本質而是表象。
  • 脫髮該怎麼辦?99%的女生都做錯了!
    想要挽救自己的頭髮首先還得搞清楚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脫髮?為什麼而脫髮?該怎麼對症治療?我們最常見的脫髮,大致分為三種情況:① 後知後覺的脫髮——滿頭脫髮,也叫均勻性脫髮這種情況,整個頭部均勻的在掉發以致於頭髮變得越來越稀薄但不會出現某一個局部明顯變少的這麼一種狀態
  • 學中醫的可以開西醫診所,學西醫的開不了中醫診所。說明什麼
    西醫無法開中醫診療業務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背後反映的就是中西醫理論和水平的差異。能夠把中醫學懂學通的,再學西醫是很簡單的事情。中醫診所可以增設西醫診療中醫的思維就是一種文科的辯證思維。比起死記硬背和臨床實踐,更重要的是要有悟性。而悟性來自於直覺和敏感。這又是大多數學西醫的人匱乏的。
  • 生病了,看中醫好?還是看西醫好?
    但是很多患者,還是不知道自己生病了,該看西醫還是看中醫好?中醫更注重整體調養,特別是對於一些功能性的疾病,有很好的調理效果,比如體質虛弱,出現頭暈、乏力、睏倦、嗜睡、氣短懶言等等,中醫採用補氣的綜合調理,能使身體機能恢復,而西醫在這方面幾乎沒有什麼很好的辦法。
  • 衛計委:中醫診所不得提供西醫西藥服務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國家衛生計生委令第14號,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指出規定中醫診所不得提供西醫西藥服務,並非所有的中醫藥服務都可以開展,對所開展的技術存在不可控的醫療安全隱患和風險的不得在中醫診所開展,如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注射劑、穴位注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