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大學合計錄取本科新生4326人。
校本部3390人(內地學生2818人、港澳臺學生76人、37個國家與地區留學生396人、100名軟體工程第二學位學生),其中國家專項計劃招生190人,築夢計劃553人獲得加分最終108人被錄取,保送生176人。理工類考生佔比約45%、文史類27%、高考綜合改革省市不分文理學生佔比28%。
2020年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本科新生936人,其中內地學生855人、港澳臺學生13人、來自24個國家的留學生68人。北大醫學部強基計劃錄取33人(含破格入圍學生5人)、國家專項計劃85人;內地學生中,理工類學生佔比76%,綜合改革省份考生佔比24%。
北京大學最小的學生為2005年出生於湖南新邵一中的女生屈詩穎,2020年高考成績為696分,就讀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湖南耒陽考古專業的鐘芳蓉也已經順利到達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報到,她父母並沒有陪她去北京,而是和同學結伴而行。
作為首年招生的強基計劃,北京大學備受關注,今年北大強基計劃合作錄取新生842人,其中有五大學科競賽決賽全國二等獎以上成績的309人破格入圍並被最終錄取的學生。
從全國高考考入北京大學的中學數量上來看,北大校本部學生來自於939所中學,北大醫學部學生來自於全國500餘所中學。全校男生佔比60.5%,女生佔比39.5%。
分學院情況來看,人數最多的為信息科學技術學院338人、元培學院228人、外國語學院204人、數學科學學院196人、物理學院184人、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161人、法學院145人、光華管理學院144人、工學院135人、生命科學學院128人、經濟學院122人、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110人、國際關係學院88人、中國語言文學系87人、城市與環境學院76人、政府管理學院58人、信息管理系56人、哲學系56人、新聞與傳播學院56人、歷史學系54人、社會學系52人、考古文博學院48人、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38人、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36人、藝術學院21人。
今年考入北大的學生中,有4對雙胞胎。比如黑龍江的一對雙胞胎姐妹,妹妹讀文科得677分並以黑龍江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姐姐讀理科獲得了700分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另外如成都七中四川理科狀元以710分的成績考入北大物理專業、湖北理科狀元725分考入北大元培學院等。
在以毛坦廠中學出名的安徽,2020年高考有122人被北大錄取,其中理科59人、文科32人、北大醫學部31人。從全省分地市來看,省會合肥僅有24人、安慶22人、阜陽17人、毛坦廠中學所在的六安13人、蕪湖和宿州各7人、黃山0人,其它各地市人數均在2-5人之間。
筆者所在的重慶,被北京大學錄取的新生中,據不完全統計,巴蜀中學28人、南開中學23人、重慶八中32人、萬州中學3人,其它數據尚未完全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