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字,不可不知的九個冷知識

2020-12-15 湖南在線

前幾天,《京華時報》上連續刊載了三個字典上沒有的怪「字」。


它們是什麼意思呢?想要搞清楚,先一起來看看有關漢字的小秘密。

1

漢字

不等同於象形文字

常有人說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其實,這種說法是錯的,漢字是一種「語素——音節文字」。象形只是漢字眾多造字方法中的一種。

李大遂在統計了《漢字等級大綱》中列舉2906個現代常用漢字後,指出其中的象形字只有不到7%。在非常用漢字中,象形字所佔比例更遠遠小於這個數值。即使上推到最古老的甲骨文裡面中,象形字所佔比例也連一半到不了。


經李大遂統計,HSK(中國漢語等級考試)《漢字等級大綱》所收常用漢字中,象形字佔比不足7%。圖片來自李大遂《簡明實用漢字學(第3版)》


經劉志基統計,甲骨文中象形字所佔比例約為43.53%,到了西周金文裡,這個比例更是迅速下降到了不到10%,而形聲字則迅速成為了漢字的主流。

2

漢字一共有多少個?

收字最多的辭書裡

是85568個

漢字的數量是隨著歷史發展而增加的。


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揚州使院刻本《集韻》書影。你在上面找到了多少不認識的字?

從歷代辭書中,我們可以大致看出漢字數量逐漸增長的趨勢。李宗焜所編《甲骨文字編》中收錄的已發現的甲骨文單字字頭共有4378個。到了東漢,許慎所編《說文解字》的自敘稱該書收了9353個不同的字。再到北宋的《廣韻》,收字的數量已經爆炸到了26194個。而清人編著的《康熙字典》,收字量更是達到了47035個。目前收字最多的辭書是現代學者編寫的《中華字海》,其中收錄的漢字字頭數(包括日韓漢字)是85568個。這應當已經接近甚至超越了歷史中存在過的漢字數量的上限。

3

所有的漢字

電腦都認識?

並不是

這麼多漢字,並非每一個都可以在你的電腦上顯示出來。比如一般中文字體使用的GB2312標準簡體中文字符集就只包括6763個字。這相對漢字的實際數量而言太少了,於是後來又出臺了許多擴展包。目前國際通用的「中日韓越統一表意文字編碼系統」,共收錄漢字、日韓越漢字、民族文字共計80388個。當前大部分的電腦、網頁都能兼容這些文字。雖然從方便學術研究的角度看,這個字庫還有著進一步完善的空間,但是對一般人來說,這個庫已經大得驚人了。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字庫的一部分。圖片截取自unicode-table.com 。

4最常見的漢字有5200個然而你也不一定都認識

雖然漢字一共有八萬多個,但是大部分都是沒什麼人用的死字。裘錫圭認為,每個時期常用的漢字雖然不盡相同,但是總數都是四五千個。經陳明遠統計,現代最常見的5200個漢字可以涵蓋一般書刊內容的99.99%。別忙著高興,即使把範圍縮小到5200個字,也已經超過中國人的平均識字量了。


5誰是最愛造字的皇帝?大名鼎鼎武媚娘

漢字變得越來越多,那一定是因為有人造字。皇帝就是一類特別愛好造字的人。皇帝愛造字,最常見的一個理由是方便避諱。比如三國時期東吳的第三個皇帝孫休就曾經為他的四個兒子造了八個他自以為前無古人,所以不會讓民間覺得避諱麻煩的字。


《三國志》上記載孫休造字部分的書影。明汲古閣《十七史》本。


孫休所造的八個字。圖片截取自鄭張尚芳《有歷史記錄的造字者的身份和動機》一文。

其實,最會造字的皇帝是的大名鼎鼎的武媚娘。她執政時不僅為9個常見字製造了全新的字形,還強制要求推廣另外的8個常用字的罕見的古老異體。經她這麼一折騰「天」、「地」、「日」、「月」、「星」等一些常見字都變得面目全非了。

媚娘造的字:


使用武則天新字書寫的武則天《升仙太子碑》拓片。本段碑文內容為:「大周天冊金輪聖神皇帝御製御書:朕聞天地權輿,混元黃於元氣;陰陽草……」其中「天」、「聖」、「地」等字和通行字體差別很大,比如「地」就寫作「埊」形。圖片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網站(http://www.chnmuseum.cn/)。

6「回」字有4種寫法?實際上超過30種

一個漢字有時會有不同寫法,其中一種規範寫法叫「規範漢字」,多出來的寫法都叫錯別字異體字。漢字系統中異體字的數量相當龐大。臺灣省「教育部」所編《異體字字典》收錄了正字29892個,收錄的異體字卻達76338個,平均其中的每一個漢字都有大約2.6個異體字,還總有學者批評它不全。越是常用字,人們腦洞開得越大,異體字也就越多。「回」這樣常用的字,實際存在的異體寫法超過三十種,孔乙己是說少了。


「回」字的部分異體寫法。圖片截自臺灣《異體字字典》查詢系統(dict2.variants.moe.edu.tw )。

7化學用字中出的叛徒——甾

讓我們回憶一下化學課的知識,回想一下化學專有名詞有什麼特點。氫、氦、鋰、鈹、硼;炔、烯、烷、醇、醛……發現了嗎,它們幾乎全是形聲字。但是,標準化學用字中卻有一個象形字:甾。


元素周期表上全都是形聲字。圖片來自news.6park.com ,特此感謝。

這個字讀[zāi],在古代常作「災」的異體字,現代化學借它表示包括了類固醇類有機物。這個字象類固醇分子式之形,其中「田」代表了甾環的四個環,上面的三折則指代了甾環外的側鏈。許多常見激素都屬於甾體類物質。

下一次青春的荷爾蒙讓你躁動不安時,請一定要回憶一下今天看到的這個字。


地塞米松的分子式。與許多常見的性激素和膽固醇一樣,地塞米松也是一種甾體類有機物。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8雖然你還單身但是漢字卻會玩合體

每年過年的時候,你或許會看到有人張貼類似於這樣的「招財進寶」、「黃金萬兩」。


「招財進寶」的合文。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這些把很多個漢字中存在的構件強行拼合在一起,組成一個類似於方塊字的集合的玩法,在文字學上叫作「合文」,也叫「合書」或「重構字」。我們說過,漢字是語素音節文字。這種合文不指向單一語素,讀出來包括一排音節,所以它們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漢字,而是以漢字字形為基礎進行的一種文字遊戲。


用合文寫的對聯,你能認的出多少?圖片來自《中國楹聯報》2015年3月15日第三版

也不是沒有人想過要把它變成漢字。在敦煌俗文字裡面,就經常有(懶)人從組成一個詞的幾個字中分別拿出一部分拼出一個新字,藉此代表整個詞。十九世紀以後,曾有人製造了類似於「瓩」、「兛」、「粴」一類的表示千瓦、千克、千米等常用單位的計量用漢字,並將其像正常漢字一樣使用。民國時,北平研究所的字體研究會甚至想把「石油」、「方案」等詞全部做成合文,把漢字從語素音節文字變成詞文字。然而這些嘗試缺乏社會基礎,均已遭到淘汰。

9新玩法:一起來造合書吧!

雖然合文加入漢字大家庭的努力失敗了,但是這並不妨礙它在漢字體系之外作為一種民俗娛樂形式的存在。由於沒有條條框框的規範限制,創造合文的遊戲玩法多樣,老少鹹宜。誰都可以給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製造合文。

比如說,方太現在造的這個合文字用它來表示一種集合多種功能的水槽洗碗機,就可以把「蔬」的草字頭,「果」這個獨體字,表示水的三點水,以及表示器皿的皿字底組合在一起,組裝出這樣一個合文字。


常規的洗菜、洗碗,都是洗潔精+雙手的固定模式。而這個合文字中的「氵」,可不是僅僅代表水槽,而是通過超聲空化作用、渦流清洗、湍流清洗三種力量作用於食材表面,相比單一的超聲或臭氧,去農殘效果更佳,機械原理去農殘,比通過化學手段去農殘更讓人放心,避免了化學品對果蔬的二次汙染。豈止會洗碗,還能去除果蔬農殘。

方太的第二個字表示四面八方不跑煙的智能油煙機,就在「煙」字的外面圈上一個「囗[wéi]字框」,創造這樣一個合文字。


油煙是烹飪過程中油脂在高溫作用下揮發、氧化或裂解的產物,其中含有丙烯醛、苯、甲醛、巴豆醛等上百種有害物質。而控制油煙的關鍵,就是距灶具面板580mm的黃金控煙區。菜下鍋以後,油煙有炸起、升騰、擴散三個階段,在什麼位置設置油煙機的進風口,對控制油煙效果至關重要。進風口設置過低,將帶走了灶具的熱量和附近的空氣,灶具供氧不足,燃燒不充分。進風口設置過高,油煙開始升騰,和周圍的空氣大量混合,油煙開始四散逃逸。

發現這些「煙」的秘密的方太,6月7日會帶來怎樣的黑科技呢?

現在你能知道最後一個字是什麼了吧?把「蒸」字的聲符「烝」的聲符「丞」去掉,換成「微」字,寓意蒸中有微,外蒸內微,組成這樣一個合文字。


蒸:中國人發明的烹飪方式,是將原料以蒸汽為傳熱介質加熱制熟,不同於其它技法以油,水,火為熱傳介質。鮮味物質保留在菜餚中營養成份不受破壞,但火候的拿捏確是一門學問。是一種從外向內的烹飪方式。

微波:微波可以深入食物內部,讓食物內外的水分子一起搖擺,以及相鄰分子間的相互作用,產生了類似摩擦的現象,使水溫升高,因此,食品的溫度也就上升了,加熱速度很快。但微波的時間越長,食物中的水份就越少。是一種從內部分子加熱的烹飪方式。

微波由內至外,迅速讓食物內部加熱成熟,蒸汽由外至內包裹食物,高溫讓食物外層成熟,內外加攻的方式,即保存了食物的鮮美營養,又加快了烹飪時間。TA做出來的菜是什麼味道的呢?這種新的烹飪方式,還真是猜不出了,看來只有試試才知道了。

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京華時報》三個字的秘密了嗎?快打開腦洞,為你感興趣的事物去創造合書吧!

相關焦點

  • 漢字冷知識,甲骨文是漢字的起源?太平天國促進了漢字的簡化?
    漢字是厚重歷史的記錄符號,它是華夏民族最寶貴的財富,但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向我們傳遞著信息,記錄著生活,承載著感情。對於漢字,我們不可謂不熟悉,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與漢字打交道。不過,關於漢字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 中國地理的九個趣味冷知識,第一個就驚呆了
    關於中國地理那些鮮為人知的趣味冷知識,你又知道多少呢?風駿梁邦彥 - 十二國記 十二幻夢組曲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這兩天的《新聞聯播》結尾,都有一個隱藏「彩蛋」——不是例常的「今天的新聞聯播播送完了」,以下是關於中國地理的九個趣味冷知識,來看看你知道幾個。01湖北到國內任何一個省,中間最多只需要跨越兩個省份。
  • 8個漢字冷知識:筆畫最少是「一」和「乙」,哪個最多,爭議很大
    漢字又被稱為中文、中國字、方塊字,是我們漢語的記錄符號。漢字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據統計漢字大概已經6000多歲了。大家都很熟悉漢字,但是也有不少是我們所不熟悉的,本文我們就了解一下關於漢字的一些冷知識。一、我們一共有多少個漢字?
  • 不可不知冷排選擇4法則 水冷知識大講堂
    同時冷排的長短與薄厚都是要更具消費者所需要的進行選擇,如果你使用的機箱是常規的ATX機箱你想放置240長冷排可能會無法使用,那麼這個時候玩家們要選擇120冷排。相信很多入門級的水冷玩家一定遇到過,自己買了個240冷排的使用,發現與自己的機箱不能很好的匹配。遇到這樣的問題是玩家們對水冷排的尺寸沒有一個確定性的概念。
  • 五條生活中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為大家科普的題目是:五條生活中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在我們生活當中有很多常見的現象,其實背後所蘊含的意義並沒有那麼簡單。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生活當中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吧。第一,漢字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我國的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傳承至今而沒有中斷過。很大的功勞都要歸功於漢字的存在。
  • 關於規章制度,不可不知的5個問題
    ,不可不知的5個問題。這是個常見的誤區,包含3個問題。「協商」是個過程,「同意」是個結果,只關注過程,不考查結果。何謂「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事項?合理性,舉個例子來理解:「員工如廁超過15分鐘罰款」,就不合理。
  • 文化冷知識:漢字有多少個,《康熙字典》是漢字最多的字典麼
    漢語被很多老外稱作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我們學習英語要背單詞,老外學習漢語要背漢字。那麼漢字,到底有多少個呢?▲吃個面不容易遠古時漢字很少,隨著時間的推移,漢字數量才逐漸增加的:商朝,甲骨文,出土的十幾萬塊甲骨文裡面,整理出漢字約5000個。
  • 威士忌深入學習16個不可不知的冷知識
    大家在閱讀於威士忌知識的書籍時,著眼點往往集中在不同蒸餾廠或是不同酒款身上,這裡有一些應該知道但容易遺漏的「冷知識」,一起來看吧!1. 蘇格蘭威士忌歷史最悠久?其實第一間合法的威士忌蒸餾廠並不在蘇格蘭,而是在愛爾蘭。
  • 【學習】關於日語,你不知道的10個冷知識
    一起來看看這10個關於日語的冷知識。 1.「おはよう」(早上好)不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的縮略語? 「一二三四五六七」是「不知羞恥」? 大家看到「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定會讀 「いち、に、さん、し、ご、ろく、しち」,但是這個詞也有一個有趣的讀法「恥知らず」(はじしらず),意為「不知羞恥」。
  • 阿迪達斯貝殼頭運動鞋火了50年,揭秘不可不知的5大冷知識!
    50年來,貝殼頭運動鞋從未偏離它的原創設計初衷,深受眾多藝術工作者、設計師、時尚界明星和運動員愛戴,在歡慶阿迪達斯貝殼鞋的50歲生日之際,小編特別為你揭秘5個身為鞋迷不可不知的冷知識!
  • 《習說文的九個理由》專題之九 文明的延續與創新:漢字立國
    《習說文的九個理由》專題之九文明的延續與創新:漢字立國《說文》不但表述了我們藉以生存的客觀世界,而且結構了我們的觀念世界,即世界觀、宇宙觀、自然觀、社會觀、家族觀、人生觀等核心觀念,並匯集了這些觀念制導下的行為方式、範式、習俗。
  • 不可不知的9個芭蕾小知識
    所以,今天,知美君就為大家整理出了9個關於芭蕾藝術不可不知的乾貨知識,希望對大家欣賞、學習芭蕾藝術有所幫助,趕快一起來看下吧。其實關於芭蕾,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索和深入了解的知識。下面,知美君就為大家推薦一本幾乎能夠填補你所有的芭蕾知識空白,加深對芭蕾理解的重磅圖書——《百年芭蕾:足尖上的藝術》。
  • 冷知識:「最鬧、最土、最饞」的漢字是哪個?
    天天都在寫漢字但這些漢字的冷知識你知道麼?筆畫最少的漢字是什麼?筆畫最多的漢字是什麼?漢字裡同音字最多的讀音是「yì」,多達五十七個,分別為藝、抑、易、邑、屹、億、役、臆、逸、肄、疫、亦、裔、意、毅、憶、義、益、溢、詣、議、誼、譯、異、翼、翌、繹、
  • 十個關於MIT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冷知識二並沒有法學院,也沒有醫學院大家所熟知的名校標配:法學院和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並沒有。在美國,名校總是因為醫學院和法學院熠熠生輝。冷知識三六院33個系,體量小,能量大世界top麻省理工辦學規模並不大,不以面積和人數取勝,而是精湛的教學與科研。全大學只有六個學院,分別是建築及城市規劃學院,工程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理學院,施瓦茨曼計算機學院。橫向對比國內的工科強校清華20個學院差了不少,卻也有著「每辦一科精一科」的匠人辦學精神。
  • 王維均:關於西遊記的28個冷知識
    1.吳承恩歷史沒學好,小說裡關於時間有很多自相矛盾與歷史錯誤第一回描寫石猴進入水簾洞,見有一石碣,石碣上用楷書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這十個大字。按照第十三回中描寫孫悟空是在王莽篡漢(公元8年)那一年壓在五行山下,他去消除生死薄時已經活了三百四十二歲,之後又在天宮當了一百多年的齊天大聖,故而發現水簾洞之時當在戰國之前;而楷書是在漢末才出現的。
  • 八個不可不知的冬至小知識
    分享8個不可不知的冬至小知識,祝大家冬至安康。冬至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了,2020有好多第一次,有好多歡樂和淚水,喜悅和悲傷,第一次在家提心弔膽的過了那麼長一個春節,第一次習慣了日常戴口罩,回家馬上洗手,第一次習慣了被隔離的日子,第一次習慣了自己帶飯,好在都要過去了。想問問你的2020年過得怎麼樣呢?
  • 關於過生日做壽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做壽」並不像現在我們年輕一輩過生日,或買個生日蛋糕,或聚一起吃飯,或KTV開心熱鬧一番,這裡面有諸多講究,在舊時社會被鄭重對待,不容馬虎。且把過生日做壽的相關講究視為「冷知識」,那麼,關於過生日做壽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 測測十個關於MIT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這麼厲害的高校背後,有哪些助它封神的冷知識是你還不知道的?我們今天來一一揭曉。 冷知識三:六院33個系,體量小,能量大 世界TOP麻省理工辦學規模並不大,不以面積和人數取勝,而是精湛的教學與科研。橫向對比國內的工科強校清華20個學院差了不少,卻也有著「每辦一科精一科」的匠人辦學精神。
  • 日語學習:十個日語冷知識
    一起來看看這10個關於日語的冷知識吧! 1.「おはよう」不僅僅是「早上好」? 早上打招呼的日語「おはよう」最初並不簡單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的縮略語,它還包含著「お早くから、ご苦労様でございます」(您起的真早,辛苦了)、「朝がお早いですね」(起得真早呀)等意思,體現了對一大早就起來幹活的人的關心和體恤。
  • 關於英語的五大冷知識,你肯定不知道!
    每天都在學英語的你,估計還不知道關於英語的一些冷知識。今天分享這些關於英語的冷知識,可能會顛覆你對英語這門語言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