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時可以索要「青春損失費」嗎?「青春損失費」有法律依據嗎?

2020-12-25 律師在線諮詢

現實生活中,「青春損失費」的糾紛在男女雙方解除同居關係時經常發生。然而,「青春損失費」只是通俗的說法,並非一個法律概念。由於同居關係不是法律保護的關係,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來支持,所以,在解除同居關係的過程中,「青春損失費」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很多法院甚至會以主張「青春損失費」違反公序良俗而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網友諮詢:雙方離婚,沒有孩子,結婚三年,女方可以和男方提出青春損失賠償嗎?或

雙方離婚,沒有孩子,結婚三年,女方可以和男方提出青春損失賠償嗎?或者是贍養費?如果不行,打官司贏的機率大嗎?

山東瀚高律師事務所劉曉一律師解答:

你好,

1、法律上沒有青春損失費的規定,離婚後,也沒有沒有贍義務。

2、如果一方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離婚時,另一方可以給一點扶費

3、向法院起訴,也不可能支持青春損失費和贍養費。

劉曉一律師解析「青春損失費」有法律依據嗎?

《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這一規定確立了對精神損害可以適用財產賠償的責任形式,而且就精神損害的適用範圍作了界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就精神損害賠償問題專門作出了司法解釋。根據《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的範圍是:

一、侵害他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給他人造成精神損害的;

二、侵犯監護身份權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給監護人造成精神損害的;

三、侵害死者人格權或非法利用、侵害遺體、遺骨給死者近親屬造成精神損害的;

四、滅失或毀損他人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而造成精神損害的。

符合以上範圍情形的則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反之,不符合以上範圍情形的則不得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劉曉一律師總結:

青春損失費一般是指在男、女雙方因戀愛分手或婚姻關係解除後,男方或女方(一般為女方者居多)自覺為對方付出較多,希望對方對自己的青春損失進行一定經濟上的補償。「青春損失費」是「民間語言」,從未見於任何法律。正因如此,當事人關於「青春損失費」的主張因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很難得到法律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可以向負心漢索要「青春損失費」嗎? 《民法典》是這樣規定的!
    在戀愛的糾紛中,經常會有一方向對方索要「青春損失費」的情況。本來抱著要結婚的目的而戀愛,卻不曾想分道揚鑣。投資在對方身上的愛和青春,已然付諸東流。想通過「青春損失費」來彌補的心情,也能理解,但是,法律是否認同「青春損失費」呢?
  • 分手索要青春損失費,有法可依嗎?
    分手也有多種方式,有和平分手的,好聚好散,再見了還是朋友;也有男女一方提出分手另一方不同意,而不斷糾纏求複合的;還有一種就是一方提分手,另一方感覺被甩,浪費了青春,要求提出分手的一方支付青春損失費的。那麼我們經常聽到的青春損失費,法律上有依據嗎?
  • 「青春損失費」的欠條,有效嗎?
    原來啊,事情是這樣的,他經別人介紹認識了一個女孩,兩個人在兩年的交往過程中,時好時壞,好起來好的不得了,吵起架來就弄的人盡皆知雞飛狗跳,每天的心情都像坐過山車一樣。女方拒不分手,認為我和你在一起這麼久,現在你要分手,耽誤了我的青春,必須讓男方給他一筆青春損失費,男方為了儘快分手,就給女方寫了一個青春損失費的欠條。
  • 相戀六年戀人分手,索要「青春損失費」,能否得到法律支持?
    但令曲小姐沒想到的是,男方陳某提出:「分手可以,但必須付我8萬元的青春損失費,否則就別想和我分手」。曲小姐見陳某如此糾纏,無奈之下只得給陳某出具了一份欠條,內容為:「今欠陳某人民幣捌萬元,八年付清。」更重要的是,青春損失費的約定有違「公序良俗」的民法原則,因此當事人的約定是無效的,不受法律保護。據此,法院判決駁回了陳某的訴訟請求。
  • 奇葩離婚:青春損失費按年計算 一次賠180萬
    一天,一對衣著入時的中年夫妻來到婚登處辦理離婚,針對離婚協議書中的青春損失費一項,婚登員指出,這和《婚姻法》等法律要求不相符,請雙方協商。  「他必須為我逝去的青春埋單。」女子當即柳眉倒豎,堅持這條協議不能取消。四十出頭的她,唇紅齒白,身材苗條,風韻猶存。「當年不是我放棄一切,陪你打拼,(你)會有今天的日子嗎?」她質問一旁滿臉無奈的丈夫。
  • 同居關係解除後,「青春損失費」的承諾能否兌現?
    老田辯稱:關於10萬元「青春損失費」的承諾無效,應駁回小李的訴訟請求。  法院在審理後認為,雙方後來對借據的補充說明可以證實:老田於2012年給小李出具的10萬元借據,是老田承諾要賠償小李的「青春損失費」,老田沒有向小李借款的事實,所以老田和小李之間並不存在真實的借貸關係。
  • 戀愛期間,女方懷孕做人流,分手後可以要求男方賠償青春損失費嗎
    男女自由戀愛的目的是為了締結婚姻,戀愛的過程是為了培養感情,增進了解和信任,男女雙方在此期間彼此所承擔的更多的是道義上的責任,多屬道德規範調整的範疇,不管戀愛的結果能否促成婚姻關係的成立,即男女雙方最終是否結婚,任何一方都無須因此對對方在感情、精神上的失落或受傷害承擔任何法律上的責任。
  • 自願同居合法嗎?同居產生的法律糾紛如何處理
    做人民法律匠。大家好!我是法律歐巴。平時多學法,遇事不抓瞎。請點擊右上角 「關注」 按鈕,每天只花幾分鐘時間,就能了解一些法律門道!單身人士只要不違反法律規定,如果兩個單身男女自願選擇同居,既沒有違反法律規定,也沒有破壞社會公共利益,是完全合法的。已婚人士如果已經結婚,還與配偶以外的人同居的,屬於違法行為。由於跟他人同居,導致跟原配偶離婚的話,原配偶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 男友考上公務員變心 女友討要10萬青春損失費
    與男友楊先生相戀6年,孫小姐一直不離不棄,好不容易等到男友楊先生考上公務員,開始迎來好日子,不料楊先生此時提出分手,並承諾給孫小姐10萬元「青春損失費」,但是兩人分手後,楊先生卻食言反悔,以各種理由拒絕給錢。律師表示,孫小姐提出「青春損失費」的要求,很難得到法院的支持。
  • 女方:「打胎分手」,男方父母:「賠償我兒子青春損失費」
    本文根據網絡上真人真事改編,如有雷同,純屬正常。有一次,蕙蕙和同事聚餐,蕙蕙沒有及時的給勇子回電話,回來以後就被勇子罵了一個狗血淋頭,說蕙蕙生活一點都不檢點,到處勾三搭四。以後非要蕙蕙整天和他位置共享,整天監視著蕙蕙。蕙蕙實在是受不了了,提出離婚,他卻不同意,死皮賴臉的粘著蕙蕙,也不道歉,就是一味地對蕙蕙非常好,蕙蕙也沒辦法,就是心太軟,最後還是原諒他了。
  • 情人索要分手費構成敲詐勒索罪嗎?
    導讀: 婚內一方與他人發生婚外情,分手時,一般女方會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從而要求男方支付青春損失費、分手補償費等,如果對方不給,就以揭發隱私、死纏爛打、使用暴力等手段相威脅。一、情人索要分手賠償費有法律依據嗎
  • 離婚後發現前夫婚內出軌,能索要精神損失費嗎?
    離婚後發現前夫婚內出軌,能索要精神損失費嗎?是否可以索要精神損失費?事件回顧1994年,楊女士與張某按照湖州的傳統舉行了結婚儀式,婚後育有2個子女,並於2012年補辦了結婚登記手續。 2016年11月,楊女士發現張某經常夜不歸宿,手機裡也經常出現與其他女子的曖昧信息,懷疑其有外遇。
  • 【普法園地】《安家》闞太太霸氣撕小三,這些法律知識你「知否」
    司法實踐中除了法院普遍這樣適用法律規定外,《家事糾紛案件審理指南》中明確規定了幾種情況。規定如下一方以戀愛、同居為由主張另一方支付「青春損失費」「分手費」的,不予支持。但女方在戀愛、同居期間因懷孕中止妊娠主張男方分擔醫療費、營養費等合理費用的,可以支持。
  • 離婚一般都有哪些誤解?都整理出來了
    法律規定了以下幾種情形:①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②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③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④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另外,一方被判刑、有婚外情、同性戀也是法院判決離婚考慮的因素。所以說,法院判決離婚不是一方說不想離就不能離的,關鍵在於提起離婚訴訟一方是否有足夠的證據證實雙方感情破裂。
  • 合同糾紛:已籤停止用熱協議,熱電公司不得無故要求賠償熱損失費
    合同糾紛: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一.引言已籤停止用熱協議,熱電公司不得無故要求賠償熱損失費,本文通過一司法裁判案例對此加以說明 。(三)答辯意見: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的工作人員發現原告存在私開的違章形式,並對原告下達了賠償熱損失費通知單有事實及法律依據。(四)法院認為:原告所居住的房屋由被告供暖,原告向被告申請停止供暖,雙方籤訂了停止用熱協議書,被告應按協議約定履行義務關閉原告家的供熱閥門。
  • 打罵妻子成性卻不願意離婚 | 雲縣一男子索要上門損失費93.6萬元,恐嚇妻子被警方處罰
    面對失敗的婚姻,有人選擇隱忍,繼續承受痛苦,有人選擇離婚,結束痛苦。當然,離婚對於絕大多數人來是最無奈的選擇,但其實也是一種解脫,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一位。不敢回家的女人2020年11月13日凌晨0時許,雲縣公安局曉街派出所接曉街村委會某組村民羅某某報警,稱她丈夫在家中吵鬧,由於害怕,她跑出門後至今不敢回家
  • 吳秀波事件:索要分手費和敲詐勒索區別在哪?
    情侶間分手時,是否可以要分手費?索要分手費與敲詐勒索的邊界在哪裡?本期的法治大講堂邀請江蘇聖典(常州)律師事務所邢輝、李綱律師來談談這些法律話題。    1律師 說法    分手費一般不被法律支持    索要分手費與敲詐勒索的界限在於是否有社會危害性    所謂「分手費」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是指戀愛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分手要求,應另一方要求賠償的一定金額,通常指「青春損失費」或「青春補償費」。
  • 離婚後有精神損失費嗎?
    離婚時,受害方是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也就是說離婚可以要精神損失費。這是為了維護我國新型的夫妻關係,保護離婚時無過錯方的合法權益,預防和懲治重婚、婚外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行為。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離婚都可以要精神損失費,向過錯方請求精神損失費賠償需要一些法定的情形。  根據離婚的實際情況,離婚在一些特定的情況是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費的。
  • 情侶間的「分手費」會得到法律支持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七條規定:「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帳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帳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債務的,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後,原告仍應就借貸關係的成立承擔舉證責任。」現胡女士抗辯稱,轉帳系唐先生無償贈與的「分手費」。
  • 分居兩年自動離婚?婚姻中常見的錯誤法律認識匯總
    這些錯誤的法律認識,不僅給了當事人錯誤的預期,有時甚至會導致關注焦點錯誤,使當事人把時間花在了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面,最終導致在婚姻糾紛中利益被損害。1、出軌方在離婚時淨身出戶。淨身出戶是指在婚姻雙方決定離婚時,婚姻的一方要求另一方退出婚姻時不得到任何共同財產。通俗的說就是離婚時一方要求另一方放棄一切財產,直接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