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向善,把握分寸,時間,會告訴你是否值得。
自《安家》播出以來,裡面讓其氣憤的事情從來沒有停止。
從張乖乖激情犯錯,無理要求徐姑姑為其腹中孩兒買單,到別墅表姑奶奶一家霸佔別墅強行分錢、潘貴雨無休止的勒索房似錦、向公館林茂根無視房似錦努力,私下跳單....一樁樁涉及家庭、親情、利益等現實題材的故事在劇中上演。
今天,寧馨跳單又一次登上了熱搜!
不少網友均積極參與了話題討論,明確做人不能太「寧馨」。
但在為劇情憤怒的同時,我們卻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農夫與蛇》僅僅是童話故事,僅僅是電視劇嗎?
當然不是!
俄國的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過: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
我國古代的各大文學名家的實踐也表明,一切事物在記載於書冊之前,
01生活從來不缺損故事,只缺發現故事的眼睛
俄國的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過: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
我國古代的各大文學名家的實踐也表明,一切事物在記載於書冊之前,都必然有其真實存在的原型。
就拿《安家》裡面房似錦的扮演者孫儷來說,她自己就曾真實體會過《農夫與蛇》的感受。
說是孫儷自尊了一個偏遠地區的學生向海清,因考慮其家庭貧困,一直從事慈善事業的孫儷就以匿名的方式一直資助向海清上大學。
起初向海清也挺爭氣,讀書也很努力。但在得知資助自己的人是大明星孫儷後,心態就開始變了,開始愛慕虛榮好攀比,甚至不斷對孫儷提出無理要求。
在孫儷意識到海清的問題後,就停止了對向海清的資助。
可後續的事情發展令人匪夷所思。向海清竟發出一篇5000字的「檄文」討伐孫儷,說她沒愛心、耍大牌,一時將孫儷直接推向了風口浪尖。
雖然後來隨著孫儷的回應,向海清也公開道歉。
但這件事情的背後,卻讓我們看見,人的富有,不在金錢的多少、名望的高低,而在於內心是否有正面的「三觀」。
三觀不正,就會萌生很多的「貪慾」,進而累及社會安定。
02正義只會缺席,但不會遲到
無獨有偶。近些年,「老人跌倒扶不扶」一直是一個被大眾熱議的話題。
之前,網易新聞推送了一條新聞:說一名河源市的普通鏟車工吳某,路遇跌倒的老人後反索賠20萬元,為示清白自盡身亡。
也有新聞報導,四川的3名小學生,因為扶起一個摔倒的老人,卻被老人訛詐的事件。甚至當年春晚還以此時為原型創作了小品《扶不扶》。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言,路遇老人跌倒 ,別人有難,我們當然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無所猶豫的幫助他人。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正面看待你對他的幫助。有的人在獲得幫助之後,會對你充滿感激。而有的人在獲得幫助之後,反而會張開帶著「毒牙」的口,將你吞噬。
03生活賦予你的磨難,最終都會成為你的財富,最終開出花來
現實生活中,每天都有《農夫與蛇》的故事在不斷上演,一度令人們對現代人的思想信念產生了懷疑。
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的負面信息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還是生活的真善美。
就拿這次新冠疫情的事情來說。在疫情爆發期間,雖然大家都很抗拒每天被「圈禁」在家中,不能出去吃喝玩樂,不能走親訪友。
但當大家看到無數醫護人員為保障全國人民的安全,離開父母、子女和愛人,義無反顧走上疫情第一線的時候,全國人民的心都為之動容。
再談起醫生,每個人都是敬重,國家和各省市也出臺了一系列關於做好醫護人員後續保障,消除醫護人員顧慮的政策,無不獲得大家的一致認同。
可見,雖然生活中有《農夫與蛇》,但更多的,還是「贈人以玫瑰,手仍有餘香」。
我們始終需要相信,只要種下一朵花,就能收穫一片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