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就三項「秘技」,這款動力電池實現國際領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開欄的話 關鍵核心技術事關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也事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從今天開始,本報推出「把『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專欄,解讀這些為相關學科、產業發展打開新局面的核心技術,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電動汽車因存在續航裡程短、成本高等問題,許多潛在消費者對其望而卻步。

鋰離子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已成為其產業化瓶頸,為此美、日、韓等國都制定了相關產業政策,其目標均指向「2020年能量密度達300Wh/kg」。日前,在國家重點專項支持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團隊攻克高鎳三元材料及矽碳負極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率先開發出比能量(質量能量密度)達304Wh/kg的電池樣品,在這一國際競賽中折桂。

打通「任督二脈」,補齊正極材料短板

鋰離子動力電池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分。其優勢在於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其技術難點在於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高、製備過程複雜,該核心生產技術一直掌握在世界少數幾個國家手中。

電池的能量密度,是指電池平均單位體積或質量所釋放出的電能。「目前能量密度的提升,成為制約鋰離子電池發展的最大瓶頸,面臨著諸多世界級難題。」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說,電池廠家可通過增大電池尺寸來達到電量擴容的效果,但電芯「變胖」或者「長個兒」只治標,並不治本。

究竟是什麼限制了鋰電池的能量密度?

吳凱介紹,電池背後的化學體系是主要原因。一般而言,鋰電池的四個部分非常關鍵:正極、負極、電解質、膈膜。其中正負極是發生化學反應的地方,相當於人體「任督二脈」。

由於目前負極材料的能量密度遠大於正極,正極材料就成為了「木桶的短板」——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下限取決於正極材料,所以提高能量密度就要不斷升級正極材料。但是,我國高鎳材料開發起步晚,技術積累較為薄弱,製備工藝及裝備條件較為落後。

「批量穩定供應高性能的高鎳正極材料,是高比能量動力電池開發的關鍵技術難點之一。」吳凱說,為此,寧德時代依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臺,通過與產業鏈上下遊合作單位的協同開發,優化原材料合成工藝條件,提高結構穩定性,調整微觀結構、控制材料形貌和尺寸分布,逐步實現了國產高鎳材料的規模化生產及應用。

與日韓競爭對手的同類材料相比,目前國產高鎳材料具備可逆容量高、壓實密度高、表面及體相結構相對穩定的特點,將打破日韓技術壟斷,提升國內產業鏈技術水平及國產動力電池核心競爭力,打掉創新路上的「第一隻攔路虎」。

顛覆傳統,解決負極材料的硬傷

負極材料也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材料之一,目前大多採用石墨作為負極材料。隨著對續航裡程需求的持續升級,傳統石墨負極已不能滿足市場對電池能量密度的期望。

據測算,矽基負極材料的比容量可達石墨負極的10倍,被看作是後者的「替代者」。傳統矽基材料的應用,主要採用碳包覆技術,即在矽材料表面複合一層碳材料。吳凱介紹,但由於矽材料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變化高達300%,多次循環後表面包覆的碳材料會破碎、脫落,對矽材料的保護作用大幅減弱,從而導致電池循環性能不佳。

這一世界級難題如「幽靈」一般困擾產業界10來年之久。

寧德時代摒棄了傳統碳包覆技術,轉向研究人造電解質界面膜包覆技術。歷時2年多,將這一技術應用到矽材料製備,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人造電解質界面膜包覆的矽碳複合負極材料,其循環性能表現顯著優於國外產品,打掉創新路上的「第二隻攔路虎」。

「與碳材料相比,人造電解質界面膜與矽材料的結合作用力更強、彈性更好、不易破碎或粉化,對矽材料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因此能夠在循環中大幅提高矽材料的界面穩定性,從而提升電池的循環壽命。」吳凱說,此舉將促進我國充分掌握材料改性、前驅體合成等多方面的核心技術,實現關鍵材料技術的國產化,為矽碳複合負極的逐步商業化推廣應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完美「瘦身」,率先使用航空級別的「7系鋁」

在能耗不變,體積和重量都受限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主要取決於電池包的能量密度。

「這就考驗研究人員為電池包『瘦身』的能力。」吳凱說,寧德時代首次將航空級別的「7系鋁」運用至電池包下箱體。「7系鋁」,鋁中的「戰鬥鋁」,常被用於製造飛機起落架,具備輕盈、堅固、安全等特性。

吳凱告訴記者,「7系鋁」應用也具有很多風險,特別是應力腐蝕現象(金屬材料在某些特定的介質中,由於腐蝕介質和應力的共同作用而發生斷裂)。

「業內普遍認為這是『7系鋁』的技術難點,甚至是技術禁區。」吳凱說,為此,他們通過上百項的實驗及相關工藝改善,使得應力腐蝕指數控制在行業內最高水平。目前,寧德時代已成功開發出「7系鋁」下箱體,並已量產。

至此,該企業電池包下箱體輕量化設計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這一全新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能使B級純電動轎車電池倉在現有基礎上,不額外增加空間,載能量(裝載電池的總電量)即可提升約50%;車載動力電池系統能量提高50%;整車重量可在現有基礎上減重250公斤,使該車型標準工況續駛裡程提高到600公裡以上……(謝開飛)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全球動力電池戰場「風起雲湧」
    近期,國內動力電池市場表現平淡,但國際市場卻熱鬧非凡。一方面,在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包括中外動力電池企業和主機廠紛紛攜帶最新技術和產品參展,對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樂觀態度。
  • 動力電池真能永不起火?
    夏季起火,冬季趴窩,2020年,新能源市場高奏凱歌,但電池問題依然無解。2020年新能源大會期間,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曹奇表示,僅前三季度就有新能源車火災700起,涉及幾乎所有新能源車品牌。10月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喊出「永不起火」的口號,孚能、欣旺達也隨後跟進。電池安全問題,即將徹底解決?
  • 【專訪】動力電池專家黃學傑:開門創新,做好動力電池
    黃學傑,教授,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固態鋰子學課題組組長,國際鋰電池學會(IMLB)執委會成員、「十二五」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專項總體組專家、「鋰離子動力電池工藝裝備技術基礎服務平臺」主任、《儲能科學與技術》編委會常務副主任。主要從事於鋰二次電池及其材料的研究,包括固體離子學研究和鋰離子電池關鍵技術的研發。
  • 動力電池pack生產工藝流程_動力電池PACK四大工藝介紹
    動力電池PACK四大工藝   1、裝配工藝   動力電池PACK一般都由五大系統構成。   那這五大系統是如何組裝到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且機械強度可靠的電池PACK呢?靠的就是裝配工藝。
  • EV/HEV動力電池不禁用?你需要一款電池監控IC來幫忙
    Yole Développement在其「POWER ELECTRONICS FOR EV/HEV 2018」報告中預測,2017-2023年,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將以28%的複合年增長率保持增長。2017年,人們購買了120萬輛電池電動汽車(B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與2016年相比增長了52%。然而到了2020年,全球電動/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數量將達到1000萬輛。
  • 重磅推出:2020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
    1月13日,來自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63. 6GWh,同比累計上升2.3%。1,市場份額剛好達到50.0%,實現半壁江山的佔據。
  • 年終紀事2020|動力電池真能永不起火?
    10月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喊出「永不起火」的口號,孚能、欣旺達也隨後跟進。電池安全問題,即將徹底解決?2020年5月,工信部發布《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國家標準。其中,「電池安全要求」明確指出,動力電池在發生熱失控後,5分鐘內不得發生起火和爆炸。
  • ABEC2019:產業鏈共話動力電池高質量發展之策
    目前我國動力電池行業留存的生產企業大約有80家,但真正實現裝機量的就一半左右。與此同時,TOP 10企業佔據著8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國內一些動力電池企業為了活下來開始重新回歸3C電池領域或轉向儲能行業,跨界而來的上市公司或收縮投資或直接回歸主業。
  • 動力電池企業:沒什麼影響
    此外,包括比克電池、蜂巢能源等多家動力電池企業和車企人士向記者表示,雖然在標準實施前後,業內曾一度颳起了「電動汽車安全隱患將迎刃而解、新國標或引發行業變革」的說法,但事實上,動力電池企業現存的技術儲備遠高於新國標要求,新標準對其生產成本等的影響也很有限。
  •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已經在低速電動車行業率先實現
    格林美高於98%的對於鎳、鈷、錳等動力電池主要元素的綜合回收率,說明他們所說的「城市礦山」確實存在,他們的做法對於動力電池而言也基本上算是「吃幹榨盡」了。從動力電池回收的必要性看,在節約資源方面,因為動力電池含有大量的鋰、鈷、錳、鎳等金屬元素,回收利用之後可大大緩解我國稀有金屬儲量緊張的局面;在保護環境方面,由於動力電池電解液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有機廢氣和劇毒物質,因此必須妥善處理以防止造成對環境的危害;在消除安全隱患方面,及時回收處理可避免老舊電池有可能更容易引起的自燃、爆炸等現象。
  • 寧德時代陰影下的動力電池生死競賽 中國動力電池龍頭劍指全球
    圖1: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佔據重要地位,資料來源:高工鋰電 比你胖還比你跑得快,這是未來動力電池行業將要發生的事兒。 在產能規劃方面,中韓兩國龍頭明顯更為激進。
  • 蘋果將推出怎樣的動力電池?蘋果電池的性能如何?
    近日,關於蘋果將推出動力電池的消息不僅刷了一波朋友圈,並且頻上頭條。據了解,蘋果公司計劃採用一種獨特的「Monocell」設計,無需袋裝或模塊化,使電池中的單個電池體積增大,釋放電池組內部的空間。這種設計意味著電池可以裝入更多的活性材料,從而提升汽車的續航裡程。
  • 優能工程師:動力電池CTP技術是什麼?
    隨著動力電池技術加快,對於動力電池而言一些技術也在不斷的提高和應用,在今年的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寧德時代推出了全新的CTP高集成動力電池開發平臺,那麼對於動力電池ctp技術是什麼? 更多新能源汽車資訊在「優能工程師」,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全方位學習,維信館主。
  • 深度報告:動力電池未來幾何?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行業的高速發展,寧德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保持高速增長:2019 年實現營收 457.9 億元,同比增長 54.6%;實現歸母淨利潤 45.6 億元,同比增長 34.6%。 打通產業鏈上遊控制成本,與下遊客戶達成股權合作。
  • 臺灣貿易中心代表到訪動力電池應用分會
    圖為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張雨參與會談交流張雨表示,中國擁有全球最齊全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同時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上遊材料、製造裝備等環節基本都實現了國產化,在技術、成本等方面都擁有諸多優勢。
  • 關於動力電池的分類,知道這幾點就夠了(乾貨)
    「電池-->化學電池-->動力電池-->二次電池+燃料電池」電池分類方法很多,為了讓大家比較全面地了解動力電池,我們按「由大到小」的思路來敘述。電池分大類按照能量的來源,可以將電池分為三大類:化學電池:將物質的化學能通過化學反應轉化為電能;物理電池:在一定條件下實現能量直接轉換;生物電池:將生物質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 3C消費電池的龍頭氣象漸顯
    消費電池的下遊主要包括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從收入結構看,這一領域一直是欣旺達的主要業務支撐,2019年來自於手機數碼類產品的收入佔總營收62%,筆記本電腦類佔11.47%。 動力電池近年來不斷收縮,營收佔比僅為3.36%。 當下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相較於前兩年有所收緊,能源汽車市場逐漸從政策主導轉變為市場主導。
  • 特斯拉動力電池戰略分析:特斯拉的電池風雲
    特斯拉的主要技術專利主要包括自研、外部收購獲得這兩部分。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Tesla Inc)截至 2020 年初已有 2200 餘項專利公開,其主要分布為電氣系統、動力 電池結構、溫控、連接等。動力電池子項總量和佔比均不高。和傳統動力電池龍頭相比,在動力電池相關專利 數量上的差距巨大。
  • ...11月全球動力電池投擴產能超過433GWh 11月電池裝車量排行榜發布
    在28起項目中,中國企業佔21起,國際企業佔7起;數量上,有3/4的動力電池投擴產項目由中國企業發起。   11月電池裝車量排行榜發布   12日,來自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2.7GWh,同比增長40.7%,環比增長29.1%。
  • 2019最值得關注的動力電池企業分類榜
    此外,2018年實現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數量較2016年減少了一半,排名前10位的企業市場佔比達到了83%,市場投資回歸理性,產業集中度大幅提升。僅從數據來看,在新能源汽車大行其道的2018年,我國的動力電池產業的表現還算令人滿意。然而數據並不能說明一切,就像成績永遠不能代表一個學生的全部,2018年的動力電池市場,也遠不是一紙成績單所能表達。